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簡要說一說什麼是生態海綿城

簡要說一說什麼是生態海綿城

簡要說一說什麼是生態海綿城

生態海綿城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逐步改善並恢復城市的自然生態平衡。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以人和自然生態為優先原則。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什麼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都市計畫和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海綿城市”,雖然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但是中國的推廣速度並不慢。這個被稱為能夠逐步消除“城市病”的水生態管理新框架不僅是在給城市增添綠化,還為城市收集雨水,以自然的方式保護自然水系。

     “海綿”不是一個虛的概念,它對應著的是實實在在的景觀格局,構建海綿城市即是建立相應的水生態基礎設施,這也是最為高效和集約的途徑。故此,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和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說傳統的城市開發斬斷了雨水的自然迴圈路線,那麼低影響開發就是使用一系列景觀與工程手法使城市的排水能模擬自然對雨水的吸收、儲存、蒸發、使城市的排水系統遵循雨水迴圈規律。

      低影響開發,其主要是通過對雨水滲透、儲存、調節、傳輸、截汙淨化等功能有效地控制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汙染。

     作為海綿城市建設主要工程技術措施的“六字箴言”,各有各的門道。滲,減少硬質鋪裝、充分利用自然下墊面滲透作用,減少徑流,涵養生態與環境,積存水資源。滯,通過雨水滯留,以空間換時間,提高雨水滯滲的作用,同時減緩雨水彙集速度、延遲峰現時間、降低排水強度和災害風險。蓄,降低峰值流量,調節時空分佈,為雨水利用創造條件。淨,減少面源汙染,降解化學需氧量、懸浮物、總氮、總磷等主要汙染物,改善城市水環境。用,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和再生水,提高用水效率,緩解水資源短缺。排,構建灰綠結合的蓄排體系,避免內澇等災害,確保城市執行安全。

      海綿城市建設按照“滲、滯、蓄、淨、用、排”的要求,將至少75%的降雨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城區有望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有效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有效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徹底解決易澇路段積水問題,科學恢復重建水生態系統。

什麼是海綿城市?

1海綿城市--滲

由於城市下墊面過硬,到處都是水泥,改變了原有自然生態本底和水文特徵,因此,要加強自然的滲透,把滲透放在第一位。其好處在於,可以避免地表徑流,減少從水泥地面、路面彙集到管網裡,同時,涵養地下水,補充地下水的不足,還能通過土壤淨化水質,改善城市微氣候。而滲透雨水的方法多樣,主要是改變各種路面、地面鋪裝材料,改造屋頂綠化,調整綠地豎向,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然後“滲”下去。

1透水景觀鋪裝

傳統的城市開發中無論是市政公共區域景觀鋪裝還是居住區景觀鋪裝設計中多數採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以導致雨水滲透性差,而在這一方面可以通過透水鋪裝實現雨水滲透,或通過水渠和溝槽將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滯留設施中。

2透水道路鋪裝

傳統城市開發建設中道路佔據了城市面積的10%-25%,而傳統的道路鋪裝材料也是導致雨水滲透性差的重要隱私之一,除了景觀鋪裝方面可以通過透水鋪裝實現雨水滲透之外,還可以將園區道路、居住區道路、停車場鋪裝材料改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滲透量,減少地表徑流,滲透的雨水儲蓄在地下儲蓄池內經淨化排入河道或者補給地下水,減少了直接性雨水對路面沖刷然後快速徑流排水對於水源的汙染。

3綠色建築

海綿城市建設措施不僅在於地面,屋頂和屋面雨水的處理也同樣重要。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適的屋面打造綠色屋頂,利於屋面完成雨水的減排和淨化。對於不適用綠色屋頂的屋面,也可以通過排水溝、雨水鏈等方式收集引導雨水進行貯蓄或下滲.

對於不適用綠色屋頂的屋面,也可以通過排水溝、雨水鏈等方式收集引導雨水進行貯蓄或下滲。

2海綿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來,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現在人工建設破壞了自然地形地貌後,短時間內水彙集到一個地方,就形成了內澇。所以要把降雨蓄起來,以達到調蓄和錯峰。而當下海綿城市蓄水環節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地下蓄水樣式多樣,總體常用形式有兩種:塑料模組蓄水、地下蓄水池。

1蓄水模組

雨水蓄水模組是一種可以用來儲存水,但不佔空間的新型產品;具有超強的承壓能力;95%的鏤空空間可以實現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同時還需要在結構內設定好進水管、出水管、水泵位置和檢查井。

2地下蓄水池

雨水收集池,由水池池體、水池進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低位通氣帽,水池進、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曝氣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3海綿城市---滯

其主要作用是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例如,通過微地形調節,讓雨水慢慢地彙集到一個地方,用時間換空間。通過“滯”,可以延緩形成徑流的高峰。具體形式總結為三種: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滲透池、人工溼地。

1雨水花園

是指在園林綠地中種有樹木或灌木的低窪區域,由樹皮或地被植物作為覆蓋。它通過將雨水滯留下滲來補充地下水並降低暴雨地表徑流的洪峰,還可通過吸附、降解、離子交換和揮發等過程減少汙染。其中淺坑部分能夠蓄積一定的雨水,延緩雨水彙集的時間, 土壤能夠增加雨水下滲,緩解地表積水現象。蓄積的雨水能夠供給植物利用,減少綠地的灌溉水量。

2生態滯留區

概念上來講生態滯留區就是淺水窪地或景觀區利用工程土壤和植被來儲存和治理徑流的一種形式,治理區域包括草地過濾,砂層和水窪面積、有機層或覆蓋層、 種植土壤和植被。生態滯留區在對於土壤的要求和工程技術上的要求不同於雨水花園,形式根據場地位置不同也較為多樣,如生態滯留帶、滯留樹池等。

2.1植草溝

植淺草溝具有輸水功能,具有一定的截汙淨化功能。適用於徑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較低的居住區、工業區或商業區、公園、停車場及公共道路兩邊,可以代替路邊的排水溝或者雨水管渠系統。植草溝溝頂寬0.5~2m,深度0.05~0.25m,邊坡(垂直:水平)1:3~1:4,縱向坡0.3%~5%。可設定在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前作為預防處理。

2.2雨水塘

雨水塘是滲水窪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築的池塘或窪地進行雨水滲透,補及地下水,雨水塘能有效地削減徑流峰值。但雨水塘護坡需要種植耐溼植物,若雨水塘較深(超過60cm)護坡周邊就要種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綠籬,消除安全隱患。同時整個雨水塘系統還要形成微迴圈才能防止水體腐壞。

2.3雨水溼地

雨水溼地人工雨水溼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迴圈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將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收集的雨水進行集中的淨化。而且其具有緩衝容量大、處理效果好、工藝簡單、投資省、執行費用低等特點,極其適合海綿城市建設中多出應用。

4海綿城市---淨

通過土壤的滲透,通過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都能對水質產生淨化作用。因此,應該蓄起來,經過淨化處理,然後回用到城市中。雨水淨化系統根據區域環境不同從而設定不同的淨化體系,根據城市現狀可將區域環境大體分為三類:居住區雨水收集淨化、工業區雨水收集淨化、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淨化。根據這個三種區域環境可設定不同的雨水淨化環節,而現階段較為熟悉的淨化過程分為三個環節:土壤滲濾淨化、人工溼地淨化、生物處理。

1雨水淨化系統三部分

土壤滲濾淨化: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時同時進行土壤滲濾淨化,並通過穿孔管將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級淨化池或貯存在滲濾池中;來不及通過土壤滲濾的表層水經過水生植物初步過濾後排入初級淨化池中。

人工溼地淨化:分為2個處理過程,一是初級淨化池,淨化未經土壤滲濾的雨水;二是次級淨化池,進一步淨化初級淨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經土壤滲濾排出的雨水;經二次淨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貯水池中。初級淨化池與次級淨化池之間、次級淨化池與清水池之間用水泵進行迴圈。

2雨水淨化系統三大區域環境

居住區雨水收集淨化:

居住區雨水收集淨化過程中由於居住區內建築面積和綠化面積較大,雨水沖刷過後大量水體可以經生態滯留區、雨水花園、滲透池收集起來經過土壤過濾下滲道模組蓄水池中,相對來說雨水徑流量較少。所以利用海綿城市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惠存、下滲、過濾然後經過生物技術淨化之後就可以大量用於綠化灌溉、衝廁、洗車等方面。

工業區雨水收集淨化:

工業區有別於居住區,相對來說綠地面積較少,硬質場地和建築較多,再加上工業產物的影響,所以在海綿城市雨水收集和淨化環節就要格外注意下滲雨水的截汙環節。經過承載海綿城市原理的園林設施對工業汙染物的過濾之後,雨水經過土壤下滲道模組蓄水池,在這個過程中設定截汙處理對下滲雨水進行第二次的淨化,進入模組蓄水池之後配合生物技術再次淨化後再次的迴圈利用到冷卻水補水、綠化灌溉、混凝土攪拌等方面。

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淨化:

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淨化對比前兩個區域環境有著不一樣的方面,綠地面積大,不同地區山體高程不同所以導致徑流量不同,並且河流、湖泊面積較大,所以減緩雨水沖刷對山體表面的衝擊破壞和對水源的直接汙染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就上述問題來講,市政區域雨水淨化在雨水收集方面要考慮生態滯留區和植物緩衝帶對山體的維護作用以及對河流、湖泊的過濾作用。在雨水調蓄方面主要使用調蓄池來對下滲雨水進行調蓄,淨化後的水一方面用於市政綠化和公廁衝廁,一方面排入河流、湖泊補給水原,解決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5海綿城市---用

在經過土壤滲濾淨化、人工溼地淨化、生物處理多層淨化之後的雨水要儘可能被利用,不管是豐水地區還是缺水地區,都應該加強對雨水資源的利用。不僅能緩解洪澇災害,收集的水資源還可以進行利用,如將停車場上面的雨水收集淨化後用於洗車等。我們應該通過“滲”涵養,通過“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過淨化把水“用”在原地。

收集雨水用於建築施工

收集雨水用於綠化灌溉

收集雨水用於洗車

收集雨水用於抽水馬桶

收集雨水用於消防

收集雨水用於景觀用水

6海綿城市---排

是利用城市豎向與工程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有些城市因為降雨過多導致內澇。這就必須要採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當雨峰值過大的時候,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經過雨水花園、生態滯留區、滲透池淨化之後蓄起來的雨水一部分用於綠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經過滲透補給地下水,多餘的部分就經市政管網排進河流。不僅降低了雨水峰值過高時出現積水的機率,也減少了第一時間對水源的直接汙染。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淨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迴圈利用各環節,並考慮其複雜性和長期性。

海綿城市的建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溼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留有足夠涵養水源、應對較大強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溼地,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徵,這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態恢復和修復。對傳統粗放式城市建設模式下,已經受到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運用生態的手段進行恢復和修復,並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

三是低影響開發。按照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最低的開發建設理念,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根據需求適當開挖河湖溝渠、增加水域面積,促進雨水的積存、滲透和淨化。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 而從生態系統服務出發,通過跨尺度構建水生態基礎設施,並結合多類具體技術建設水生態基礎設施,是海綿城市的核心。 

海綿城市遵循原則

作為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轉型的重要標誌,我國海綿城市建設“時間表”已經明確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後”。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確定的目標核心是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使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圍繞這一目標確定的時間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區達到這個要求。如果一個城市建成區有100平方公里的話,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達到這個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區要達到這個要求。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海綿城市

什麼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是淨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質、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裡子”工程。

什麼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在都市計畫和建設中,採用一系列生態、自然、低成本的措施來增強城市的水文迴圈能力,減少洪水和汙染物的影響。比如,增加溼地、建設蓄水池和雨水花園,還有綠色屋頂和立體綠化等。這些措施能夠讓雨水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減小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提高城市的抗災能力。

什麼是海綿城市 作用是什麼

“海綿城市”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個概念,那麼什麼是海綿城市,海綿城市的作用是什麼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相關資訊,供大家參考。

海綿城市的概念和作用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其建設能有效緩解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各種水問題,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等生態問題,創造具備生態和景觀等功能的公共空間,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力手段。

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有哪些

目前由國家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共同組成評審專家組評審的中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共計30個,分別為2015年的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和西鹹新區;2016年的福州、珠海、寧波、玉溪、大連、深圳、上海、慶陽、西寧、三亞、青島、固原、天津、北京。

對這些試點城市,財政將給予專項資金補助,一定三年,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

如何正確理解建設生態海綿城市的概念和意義

《海綿城市(LI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中對"海綿城市"的概念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海綿城市,即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建設海綿城市,統籌發揮自然生態功能和人工干預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有利於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正確理解海綿城市概念就是要拋開假大空,制定適合本城市的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逐步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同時還要做好海綿城市建設檢驗,邊修建邊檢驗。

建設海綿城市最大的意義就是解決硬化路面對城市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解決城市內澇,還原地下水,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等方面。建設海綿城市還能保護和修復城市生態環境,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靚固彩色透水整體路面是一種優秀的海綿體。

海綿城市有什麼好處?

好處一:吸住集中降水,告別“城中看海”

快排模式:

雨水落到硬化地面,通過管道集中排出。強降雨一來,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夠用。許多嚴重缺水的城市,就讓約70%的雨水白白流失。

建設海綿城市:

暴雨來時,城市像海綿一樣儲存雨水,暴雨過後,讓雨水緩慢地留出。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雨水帶來城市內澇問題。

好處二:雨洪利用,節約水資源

降雨時,城市吸飽水-乾旱缺水時將儲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

好處三:生態與經濟並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1、保護河、湖、池塘等天然水系,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緩解城市缺水和熱島效應。

2、調蓄設施和城市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相結合,水汙染治理費用大幅減少,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鉅額損失。

3、“海綿城市”建設大大減少了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經濟效應可觀。

中國建設“海綿城市”到底有什麼意義?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那麼中國建設“海綿城市”到底有什麼意義?

1、最主要的意義在於雨洪有效管理,也就是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細分了說通過建設海綿城市,增加城市的海綿體,讓降落的雨水能快速滲透到地下,減少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補充地下水。

2、能起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雨島效應等作用。修復和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構建綠色健康和諧的生態體系。

3、增加城市美觀。海綿城市建設手段中的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綠色屋頂等技術手段,還能增加城市美觀度,提高城市品位。

現在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際上也是為了讓大家養成一種環保,可持續的思維模式,低影響開發理念要從小抓起,從底層開始落實。而建設海綿城市,關鍵在於不斷提高“海綿體”的規模和質量。

過去,城市建設追求用地一馬平川,往往會填湖平壑。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各地應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湖、溼地、坑塘、溝渠等“海綿體”不受開發活動的影響;受到破壞的“海綿體”也應通過綜合運用物理、生物和生態等手段逐步修復,並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

城市不同,特點和優勢也不盡相同。因此打造“海綿城市”不能生硬照搬他人的經驗做法,而應在科學的規劃下,因地制宜採取符合自身特點的措施,才能真正發揮出海綿作用,從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

建設海綿城市的有啥意義?

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您滿意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雨博士)將以更努力地服務和更好的產品,為您做更好的工程。

雨博士 | 海綿城市示意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高速發展,城鎮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5年的56.1百分之。城鎮化在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明確提出,我國的城鎮化必須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新階段,要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化。

城鎮過度開發造成了水資源短缺、水汙染嚴重、內容災害頻發、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隨著城鎮化的日益發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高聳林立的大樓使城市變成了水泥森林,增加了熱島效應,雨島效應,城市高強度建設導致下墊面過度硬化,改變了原有的自然生態本底和水文特徵,使城市“大雨必澇、雨後即旱”。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海綿城市的理念和建設模式應運而生,合理控制城市開發強度,轉變傳統粗狂的開發建設模式,走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道路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劑良藥。

海綿城市是一種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模式。建設海綿城市就是要轉變城市傳統的開發模式,從粗狂的建設模式向生態綠色文明的發展方式轉變。正如《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指出的“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都市計畫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傳統城市建設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基礎設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設計原則,而海綿城市則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生物滯留池、下沉式綠地等“綠色基礎設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涉及理念,強調採用低影響開發理念,合理利用城市雨洪資源,通過加強都市計畫建設管理,實現雨水 徑流的有效控制,從而建立新的城市發展模式,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海綿城市以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與綠地、湖泊水系等建設為載體,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生態化技術,實現對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功能。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融合綠色基礎設施和灰色基礎設施,實現雨水的有序排放。

海綿城市建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海綿城市建設,就是要保護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溼地、坑塘、溝渠等生態敏感區,發揮其海綿功能,要結合綠色建築,低影響開發以及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等淨化水質,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行為對原有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並逐步恢復被破壞的城市生態。

海綿城市是是城鎮化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海綿城市建設強調保護自然、順法自然、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節城市小氣候、減少熱島效應,儘可能保留城市生態空間,恢復生態多樣性, 營造優美的景觀環境。

海綿城市建設鼓勵各地採用PPP模式,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可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將公益性專案和收益性專案匹配整合,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城市建設。有效拉動投資,助力和社會資本合作。

總之,海綿城市即是健康城鎮化的一種發展模式,也是促進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手段之一。

標籤: 說一說 生態 簡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kk63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