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三首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三首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三首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有:。1、《和端午》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2、《己酉端午》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3、《端午三首·其一》趙蕃: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有關端午節的古詩。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有《端午日鄱陽湖上行》杜牧、《端午》王之渙、《端午》白居易、《端午節懷古》王之渙等。

1、《端午日鄱陽湖上行》唐代:杜牧,錢塘湖筆隨平展波,一郎正猛萬夫多。乍覺槳聲雷漢急,藤枝短劈塔舴船。

杜牧的這首詩以描繪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為主題。通過詩中描繪的錢塘湖上的龍舟比賽,生動地展現了端午節的熱鬧景象。詩中運用了描寫手法,濃墨重彩地繪畫出龍舟快速劃過水面的場景,給人以磅礴之感。

2《端午》唐代:王之渙,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我去秋來回首處,必應是龍舟各一頭。

王之渙的這首詩以江村的景色為背景,表現出端午節的喜慶和熱鬧。詩中描繪了江村清幽的景象,通過回首秋去春來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端午節民俗活動龍舟賽的期待。通過鮮明的形象描寫、優美的詞藻和細膩的感情,使讀者感受到端午節的喜慶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3、《端午》唐代:白居易,花謝笙簧不再響,賽龍正逐水雲行。幽篁短劈河圖筆,紅日斜照楚人情。

這首詩以花謝笙簧不再響、賽龍舟等元素來描繪了端午節的景象。通過對傳統活動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古老傳統和江湖勝景的嚮往之情。

4、《端午節懷古》宋代:王之渙,縱使千年潮間老,肝肺清涼岳陽樓。天天長假就去肆,暖得誰敢更開口。

這首詩通過描述岳陽樓的景色,展示了端午節期間的熱鬧景象。詩人用幽默的語言表達了人們迎接長假休閒放鬆的心情和陽光明媚的氣氛。

5、《端午》清代:龔自珍,青山老,綠水流,覺少年、再難留。紛紛佳節又端陪,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通過反思過去的時光,描繪了青山、綠水和端午節的濃厚節日氣氛。詩人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時光的流轉,自覺已然不再是當年的少年,但又對節日的美好回憶和惋惜之情。表達了對端午節的思考、懷舊和對傳統文化的追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方式,這些詩作生動地展現了端午節的特色和人們對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端午節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起源於中國上古時期的龍舟競渡和避邪的習俗,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端午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慶祝活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就是龍舟賽。

這一傳統源於古代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紛紛划龍舟到江河湖海中打撈他的遺體、投擲米粽以免被魚蝦噬食,後來逐漸演變為划龍舟、賽龍舟的民俗活動。端午節也有食粽子的習俗。傳說屈原投江後,百姓為了避免魚鱉侵蝕他的遺體,紛紛將米粽扔入江中,以供祭奠。人們在端午節時會包裹糯米、肉類和各種餡料等食材製作粽子,以表達懷念和紀念。

端午節還有掛艾草、佩香囊、賽鹿皮球、戴五彩絲線、穿兒童挎線等一系列的習俗和民間活動。人們在端午節期間也會拜祭祖先、參觀龍舟比賽、欣賞舞獅舞龍等表演,共慶這一傳統節日。

端午節在2008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瑰寶,更是連線著中華民族歷史和傳統的紐帶。

關於端午節古詩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古詩如下:

1、同州端午   朝代:唐代   作者:殷堯藩

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鑑賞】《同州端午》這首表達了作者長期離鄉背井,而今返里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開頭就寫刻畫了一個白髮老人的形象,略寫了端午節的氣氛。然後就寫到小孩子見到自己的喜悅,想要儘快回到自己的故鄉。

2、己酉端午   朝代:元代   作者: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鑑賞】貝瓊生於元代中後期,因元朝統治者廢除科舉考試,並對漢族知識分子採取壓迫和歧視,漢族知識分子多懷才不遇,有志難伸,人在端午節,看到狂風暴雨,想起屈原這位懷才不遇的偉大愛國者,不禁興嘆,同時也表現了自己雖懷才不遇但仍舊灑脫的一面。

3、端午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鑑賞】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軍被扣,在鎮江逃脫後,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在中端午節歡愉的背後暗含著作者的一絲無奈,但是即使在這種境況中,他在內心深處仍然滿懷著“丹心照夙昔”的壯志。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樣為國難奔波卻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描寫端午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如下: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陽採擷》

【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已酉端午》

【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不解愁。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競渡歌》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3、《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4、《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5、《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8、《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9、《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在世間。

11、《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12、《齊天樂》

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

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

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

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

勝讀離章句。荷香暗度。

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

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13、《菩薩蠻》

宋·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4、《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驪時一弄。

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15、《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

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

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

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

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

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

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16、《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

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

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17、《花心動》

宋·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

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

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

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

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

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

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18、《已酉端午》

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19、《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20、《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不解愁。

21、《五日·選一》

明·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豔,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標籤: 詩三首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kkex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