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蝦的身體結構

蝦的身體結構

蝦的身體結構

蝦體長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質,分頭胸和腹兩部分,頭胸由甲殼覆蓋,腹部由7節體節組成,頭胸甲前端有一尖長呈鋸齒狀的額劍及1對能轉動帶有柄的複眼,蝦以鰓呼吸,鰓位於頭胸部兩側,為甲殼所覆蓋。蝦的口在頭胸部的底部,頭胸部有2對觸角,負責嗅覺、觸覺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顎組成的咀嚼器。頭胸部還有3對顎足,幫助把持食物,有5對步足,主要用來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對游泳肢及一對粗短的尾肢,尾肢與腹部最後一節合為尾扇,能控制蝦的游泳方向。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蝦身是由什麼組成的?並且該結構或該組織有什麼功能?

蝦是扁平而長的甲殼動物,具有鈣質外骨骼,由頭部、和腹部組成。頭胸被甲殼覆蓋,腹部由七個部分組成。在胸甲的前面是一把鋸齒狀的前劍和一對可以移動的複眼。蝦通過鰓呼吸,鰓被頭部和兩側的殼覆蓋。它的頭部和有兩對觸角,用於嗅覺、觸覺和平衡,還有三對顎幫助控制食物。

蝦有五對腿,主要用於狩獵和爬行。腹部有5對遊動肢體和1對厚尾肢。尾肢和腹部的最後一段結合成尾扇,可以控制蝦的游泳方向。隨著我國對蝦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加上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現在,各種蝦進入千家萬戶,我們的餐桌蝦早已不侷限於當地品種。這就要求我們有能力識別生命中不同種類的蝦。這篇文章將帶你瞭解一些重要的對蝦品種。

首先,我們以中國對蝦的外部結構示意圖為例,瞭解中國對蝦的基本身體結構。蝦是扁平而長的甲殼動物,具有鈣質外骨骼,由頭部、和腹部組成。頭胸被甲殼覆蓋,腹部由七個部分組成。在胸甲的前面是一把鋸齒狀的前劍和一對可以移動的複眼。蝦通過鰓呼吸,鰓被頭部和兩側的殼覆蓋。它的頭部和有兩對觸角,用於嗅覺、觸覺和平衡,還有三對顎幫助控制食物。蝦有五對腿,主要用於狩獵和爬行。腹部有5對遊動肢體和1對厚尾肢。尾肢和腹部的最後一段結合成尾扇,可以控制蝦的游泳方向。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蝦生理結構及生長特性

蝦,殼亞門、十足目、游泳亞目動物。

生理結構:特徵為體半透明、側扁、腹部可彎曲,末端有尾扇。第二觸角長,鞭狀。腹肢是游泳肢。大小從數米到幾毫米,平均4~8釐米。體型大者稱為大蝦。藉腹部和尾的彎曲可迅速倒遊。雌蝦可產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體前要經過5個發育期。

生長特性:用腿做長距離游泳。游泳足整齊地划水,身體向前驅動。受驚嚇時,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划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也有的蝦不善於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蝦的鰓位於背甲兩側形成的鰓室內,鰓室前後及腹面和外界相通。鰓多呈羽狀,共25對,著生在側壁或胸肢基部,表皮極薄,血流通過鰓時進行氣體交換。鰓室內有顎舟片不斷擺動,使新鮮水流由後面和腹面進入,向前流出。迴圈系統為開管式。兩對在背面,一對在後端兩側,另一對在心臟腹面近後端處,有瓣膜控制血液流向。

蝦的身體分為哪兩個部分?

身體分成

頭部

及腹部兩部分.腹部由多個環節構成,頭部有

長短

觸鬚

各一對,

的腳第一對最大,末端的

形狀

鉗子

蝦子的身體構造和詳細說明

蝦子的身體構造

一、身體構造

蝦類是屬於節肢動物,與蟹類形成甲殼綱中的十足目,十足目動物的身體分為頭和腹部兩部分,頭有一層硬殼罩住,叫做背甲。頭有五對前足,所以才叫「十足目」,有些蝦前面一對有螯,叫「螯足」。腹部有六節,每節有一對泳足,第六對泳足擴大為尾足。

二、如何運動

蝦類雖然生活在水中,但並不是所有的蝦子都能在水中游泳,它們有些用泳足來游泳,例如:淡水蝦、海水蝦,有些則只能用胸腳(前足)來爬行,例如:龍蝦、螯蝦。由於蝦子的尾足和尾柄可形成強有力的游泳推進器,搧動時可使蝦子快速前進或後退,再加上蝦子的觸鬚或附肢分節,所以在危急時,它們會突然彎曲腹部,迅速地輕彈扇狀的尾部來逃走。

三、蛻殼成長

甲殼動物的殼是不會跟著長大的,所以甲殼類的動物只好用蛻殼的方式長大,蛻掉舊殼,再長出一個較大的新殼,而蝦子也不例外,由於蝦子新殼硬化時需要大量的碳酸鈣,所以蛻殼前後需要攝食大量的貝殼。當鈣質攝取不夠時,常會造成互相殘食。

四、呼吸器官

蝦也像魚一樣用鰓呼吸,蝦類的鰓位於頭胸甲的內側,把甲殼剝掉,就可以看見白色而成簇的鰓,蝦是利用鰓來吸收溶化在水中的氧氣,在水中生活。蝦的感覺器官很發達,腳、腹部下側密佈有觸覺作用的觸毛,大小觸鬚和口器的觸毛則有味覺和嗅覺。綠腺是它的排洩器官,位在背部,開口則在頭部,有排洩血液中廢物的功能 ,所以在做釣時您所用的餌料味道越腥他越容易感覺到。

另外,蝦的身體主要分為兩部份,其頭部與癒合成為頭,其餘則為腹部。注意觀察蝦身體及附肢的分節處,其分節處皆有關節以利其運動,這就是節肢動物名稱之由來,其頭部除了複眼及觸角外,尚有三對顎足及五對步足,其顎足的功能相當於脊椎動物的牙齒,而第一對步足的末端多特化成膨大的鉗子形構造,稱為螯足,有攝食及防禦的功用。第二對至第五對步足則具有步行”握物”及清潔身體的功能,在頭甲殼內不斷擾動的構造是鰓,為蝦的呼吸器官。

蝦是什麼類動物

蝦屬於甲殼類節肢動物。

蝦廣泛分佈於全球各個海域和淡水環境中,有著獨特而複雜的身體結構,包括頭、胸、腹三個部位。蝦的頭部具有眼、觸角、齒狀器、齒顎、口器等結構,用於感知環境、攝食和防禦;有五對步足,並與頭部合成一個複合體;腹部則由數個節構成,最後一節是尾葉,用於游泳和生殖。蝦是節肢動物,屬於甲殼類,其經濟價值極高,被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

甲殼類動物的身體都被堅硬的外殼所保護,蝦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由於它們沒有脊柱和骨骼,而是由外骨骼、內骨骼和軟骨組成,所以蝦也是一種無脊椎動物。蝦具有較高的生殖能力和適應性,能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生存和繁殖,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經歷多個階段,如幼蝦、前成蝦、亞成蝦和成蝦等。

蝦的習性

蝦是雜食性動物,包括底棲和游泳兩種生活方式,它們通常以浮游生物、藻類、有機廢物等為食。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它們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後划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蝦受驚嚇時,它們的腹部能夠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划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

蝦的種類比較多,它們大多喜居於安靜的角落,或藏身於洞穴中,或棲息在水草從中。冬季棲息於水深處,春季水溫上升後開始向岸邊移動,夏季在沿岸水草叢生處索餌和繁殖,它們主要靠嗅覺或觸角尋找食物,一般晝伏夜出。

青蝦的形態構造如何?

青蝦體型粗短,身體可分為頭部、和腹部。全身共有20個體節,其中頭部5節,8節,腹部7節。體外覆蓋主要有幾丁質、石灰質等組成的甲殼,又稱為外骨骼。

青蝦頭和胸完全癒合,因而把頭部和稱為頭。頭的甲殼稱為頭胸甲,頭胸甲的前端向前突出一根尖銳的額角,額角的上、下緣都有齒,額角的長度約為頭胸甲 的3/4~4/5,額角的上緣較平直,上邊有12~15個齒,下邊有2~4個齒,額角也是簡易區分品種的依據。頭胸甲的兩側各有2個刺,一個位於第二觸角基部稱觸角刺,另一個位於 觸角刺的向下方,稱為肝刺。鰓長在頭兩側由頭胸甲形成的鰓胞中,為8枝葉狀鰓,能在水中完成呼吸作用。頭前方有1對複眼,基部有眼柄,眼能自由轉動。

頭分為13節,各節各有1對附肢。頭部附肢分別分化為第一、第二觸角(分別稱作小觸角和大觸角)、大顎、第一和第二小顎。觸角為嗅覺和觸覺器官(圖2),其長度 不超過體長,大顎和小顎組成口器,可攝食物(圖3)。

圖2 觸角形態

1.小觸角背面 2.小觸角腹面 3.大觸角背面 4.大觸角腹面

圖3 大、小顎形態

1.大顎外面 2.大顎內面 3.第一小顎外面 4.第一小顎內面 5.第二小顎

附肢前3對分化為3對顎足(圖4),後5對分化為5對步足(圖5)。顎足也是口器的組成部分,為攝食器官,第一、第二對步足的末端呈鉗狀,有攝取食物、攻擊敵人的 功能,其中第二步足遠大於第一步足,尤其是體長5釐米以上的雄蝦,其第二步足長度超過體長的50%以上,後3對步足呈單爪型,具有爬行、攀緣之功能。

圖4 顎足形態

1.第一顎足 2.第二顎足 3.第三顎足

圖5 步足形態

1.第一步足 2.第二步足 3.第三步足 4.第四步足 5.第五步足

覆蓋在腹部上的甲殼稱為腹甲。頭胸甲與腹甲之間前後有柔軟的幾丁質膜相連,蝦體能夠自由彎曲。腹部分7節,各節各有1對腹部附肢。腹部附肢均為雙肢型游泳足(圖6) 。前5對呈扁平槳狀,為游泳器官。雌蝦在產卵時,第一至第四對游泳足生長著卵剛毛,供卵子粘著用。第六對腹部附肢扁而寬,並向後伸展與尾節組成尾扇。尾扇有平衡身體、 決定前進方向的作用。

圖6 腹部附肢形態

1、2.第一腹肢 3、4.第二腹肢 5、6.第三腹肢 7、8.第四腹肢 9、10.第五腹肢 11.雌蝦尾肢

青蝦雌雄異體,生殖腺長在胃和心臟之間。雌蝦的卵巢呈卵圓形(圖7),在心臟的前上方,有一對輸卵管開口在第三對步足基部內側。未成熟的卵巢呈半透明狀,充分成熟 的卵巢佔頭背面的大部分。雄蝦的精巢位置同卵巢。精巢兩側各伸出一支長而彎曲的輸精管(圖8),向外開口於第五對步足基部內側。

圖7 青蝦第二腹肢

A.雌蝦 B.雄蝦

1.外肢 2.內肢 3.內附肢 4.雄性附肢 5.基肢

圖8 青蝦的精巢、精子、卵巢示意圖

蝦的身體分幾節

淡水蝦的身體分20個節,稱為體節。後期幼體和成蝦身體包括頭和腹部。頭部有14個節,融合為一體,在稱為頭胸甲的大型背和側殼覆蓋下很難看見。頭胸甲堅硬平滑,但兩側的兩個刺除外,其中一個觸角刺就在眼眶下方,另一個肝刺在更靠下的觸角刺後邊。頭胸甲延伸到很細並向上彎曲的額角處止。額角向前延伸超出第二觸角鱗片,在上方有11到14個齒,在下方有8到10個齒。前兩個背齒在眼孔的後方。頭的前一部分稱為頭,有6個節幷包括眼和五對附肢。將蝦翻過來,可以看見六個節的最後三個節。

河蝦的哪些形態結構適應它的水生環境

河蝦片狀的泳足,扇狀的尾,羽毛狀的鰓,纖細的腿腳,曲度特別高的眼球等形態結構適應它的水生環境。河蝦的體色是青色半透明,身體可分為頭、腹部兩部分。河蝦身體質地半透明,有外殼,功能是保護內臟器官。河蝦頭部額劍上有鋸齒,是蝦的防禦和攻擊敵害武器。

河蝦游泳方向既能前進也可以倒退。河蝦的游泳足和步行足分別有5對,游泳足長在腹部,步行足長在。游泳足一般都相同不過雄性在第二對游泳足上有一棒狀小突起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略有不同;步行足前兩對有鉗子,後三對沒有。河蝦在水中可以平衡和沉浮,是身體的游泳足跟尾肢在起作用。

蝦的結構

蝦(Shrimp),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節肢動物,屬節肢動物甲殼類,種類很多 ,包括南極紅蝦、青蝦、河蝦、草蝦、對蝦、明蝦、龍蝦等。 蝦具有很高的食療營養價值,可以有蒸、炸等做法,並可以用做於中藥材。蝦是甲殼亞門十足目游泳亞目動物,有近2000個品種,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鬍鬚鉤鼻,背弓呈節狀,尾部有硬鱗腳多善於跳躍。許多種為重要食物。大小從數米到幾毫米,平均4~8釐米。體型大者稱為大蝦。藉腹部和尾的彎曲可迅速倒遊。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蝦可產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體前要經過5個發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鮮,人們喜食。蝦體長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質,分頭胸和腹兩部分。頭胸由甲殼覆蓋。腹部由7 節體節組成。頭胸甲前端有一尖長呈鋸齒狀的額劍及1對能轉動帶有柄的複眼。蝦以鰓呼吸,鰓位於頭兩側,為甲殼所覆蓋。蝦的口在頭的底部。頭有2 對觸角,負責嗅覺、觸覺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顎組成的咀嚼器。頭還有3對顎足,幫助把持食物,有5對步足,主要用來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對游泳肢及一對粗短的尾肢。尾肢與腹部最後一節合為尾扇,能控制蝦的游泳方向。蝦的運動器官很不發達 , 平時只能緩慢地爬行在海底 , 利用身體腹部的屈 伸動作 , 也能作短距離的遊動 。一起看看海蝦的分類。

1.基圍蝦:所謂基圍蝦,泛指基圍地帶出產的蝦只,是接近沿海範圍的小河小湧,由漁民從河湧引進大量水,而海水中早有麻蝦的精子卵子在,就這樣養在一起成長,便成基圍蝦。生長在河湧的泥底,身體稍呈黝黑色澤。

2.海麻蝦:從基圍蝦的解釋所知,海里的麻蝦和河湧裡的圍蝦是屬同一種類。只是麻蝦生長在沙底的海中,身體呈紅色。然而食味兩者皆有優勝,都是新鮮白灼美味。

3.竹節蝦:亦稱花蝦、竹蝦、斑節蝦、日本對蝦,和老虎蝦同類。特徵有細小鋸齒位於其頭上方向前突出的長刺和兩眼間刺狀突出。有藍色的橫斑花紋,附肢,尾部呈鮮黃帶藍。殼薄而硬,肉質厚實。

4.瀨尿蝦:香港常見的瀨尿蝦是“口蝦蛄”和“黑斑口蝦蛄”,即簡分為前者是經常吃到的硬殼那種,後者便是有斑馬紋的軟身那種。香港的大嶼山附近的“分流角”一帶,毗鄰海灣、珠江口都有出產。但現時有很多都是由印尼或泰國空運到來,色澤略呈深黑,但生猛度當然稍遜本地貨了。

5.琵琶蝦:市面上的琵琶蝦種類頗多,常見的叫蟬蝦,又名豬仔蝦,香港人又稱雷公蝦,臺灣叫蝦蛄頭。樣子肥肥胖胖,很有趣。爪粗而短,暗紅色澤,額角扁平呈五角形,甲殼硬而厚。肉質鮮,多用以制沙律食用。

6.對蝦:又稱“大明蝦”,為海產八珍之一,是我國沿海重要的水產貨源。珠海市萬山島漁場養殖對蝦已有較長的時間。對蝦的烹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製作各色品種精美點心,也可以炮製各種名菜鮮餚。

蝦的資料

目前養殖的主要是南美白對蝦(海水/淡水都可以),日本對蝦(海),羅氏沼蝦(淡)等等

(一) 棲息習性:

經濟蝦類及主要養殖種類大多棲息于海洋環境中,且多數分佈於近岸淺海或河口地區以及紅樹林地帶,只有部分種類分佈於淡水水域。蝦類多數分佈於熱帶、帶地區,少數分佈於溫度較低的溫帶地區。

a.蝦多屬底棲動物,蝦棲息對底質要求各異:岩礁、泥底、沙底、水草或海藻等 。

b.有群棲的習性。

c.晝伏夜出——這既是蝦的本能,又是避敵而免遭捕食的生存需要,還具有減少運動、蓄積能量的 生物學意義。

潛伏:1.潛伏方式:伏底、潛底,隱匿,穴居

2潛伏行為的:(1)正常――光

(2)溫度異常――過高,白天不潛入;過低,夜間也不離開

(3)底質異常――底質理化性狀影響潛伏,嚴重汙染或底層缺氧時都不潛入

(二) 攝食習性:

絕大多數蝦營底棲生活,自底質及底層水體中攝取食物。大多數蝦為雜食者,或腐食者,少數為肉食者或植食者。

1.攝食方式: 幼體——營浮游生活,攝食方式為濾食,即靠附肢划動水流,過濾取得食物。

成體——營底棲生活,攝食方式為捕食,且有抱食的行為。

2、覓食方式

蝦主要靠嗅覺和觸覺覓食,視覺雖也起作用,但視覺距離很短。

嗅覺 + 觸覺 + 視覺―― -發現事物;圈養時有沿池邊尋食的習性

3.攝食強度:蝦的健康狀況;棲息環境的水質、底質條件;餌料的種類與質量

自身的生理狀況。e.g.蛻殼、性腺發育、不同的發育階段

4、攝食節律:

幼體——晝夜不停地攝食,無節律。

成體——攝食節律明顯,存在晝夜攝食,高峰時段。

典型晝伏夜出者 —— 僅在夜間攝食

非典型晝伏夜出者——晝夜攝食,但夜間攝食量仍然大於白晝。

5、對餌料的選擇性

1).存在選食現象:2).有些種類嗜食“腐肉”

6、具有相互殘殺的習性

發生相互殘殺的前提條件: 過度飢餓;種群密度過大;群體中有病弱者存在;發生異常蛻殼;存在病理現象

7、不能馴化攝食:

由於不具備中樞神經系統,因此,不能定點、按時攝食。

標籤: 身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we8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