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張裕是誰

張裕是誰

張裕是誰

張裕是中國著名的釀酒企業家,也是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奠基人之一。他創辦的張裕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之一,其品牌“張裕”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酒品牌之一。張裕於1892年出生于山東省萊陽市,早年曾留學法國,後回國投身葡萄酒行業。他於1931年創辦了張裕酒廠,致力於推廣和發展中國葡萄酒文化,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於1950年逝世,享年58歲。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張裕是誰?

1892年,著名的愛國僑領客家人張弼士先生為了實現“實業興邦”的夢想,先後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臺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的序幕由此拉開。 葡萄酒品牌張裕標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張裕已經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1997年和2000年張裕B股和A股先後成功發行並上市,2002年7月,張裕被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評為“最具國際競爭力向世界名牌進軍的16家民族品牌之一”。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權威機構聯合進行的2004年度企業競爭力監測中,張裕綜合競爭力指數居位列中國上市公司食品釀酒行業的第八名,成為進入前十強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業。   面對市場機遇和葡萄酒行業的激烈挑戰,張裕確定了未來三年的發展戰略目標:到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15億元,進入世界葡萄酒酒業前20強,成為國際著名的葡萄酒企業集團。   全球飲料權威調研機構——英國佳納地亞(Canadean)日前公佈的《2008年飲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張裕集團繼2007年首次躋身全球葡萄酒企業十強之後,2008年又以8.9億美元的銷售額上升至第七位,並以持續的高成長業績為全球十強榜單增添了唯一一抹亮色。 品牌由來  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為煙臺張裕釀酒公司,她是由我國近代愛國僑領張弼士先生創辦的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 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1892年,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臺創辦張裕釀酒公司 。大清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和清廷要員王文韶親自籤批了該公司營業準照,光緒皇帝的老師、時任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翁同和親筆為公司題寫了廠名。   “張裕”二字,冠以張姓,取昌裕興隆之意。張裕公司的建立,被北京中華世紀壇記載為中國1892年所發生的四件大事之一。至今,她已發展成為多元化並舉的集團化企業,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廠家   《張裕公司志》裡有一句話:“儘管我國葡萄種植、釀酒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但葡萄酒工業化生產實以張裕公司為開端。”在張裕之前,中國人餐桌上只有舶來的葡萄酒。恐怕誰也想不到,當年張弼士創辦張裕的起因,源自法國領事的一段閒話。

他精通卜算之術,甚至算出了劉備的死期,為何被劉備殺死?

這個人就是張裕,張裕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占卜家、預言家,精通卜算之術,甚至算出了劉備的死期。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和劉備有過矛盾,並且他不懂得要低調,有點恃才而驕,就像當初的許攸,楊修等人。而喜歡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一向以愛惜人才而著稱。不過這個人應該還是惹到了劉備,才會有如此下場吧。

史載,張裕在看人面相,測吉凶方面有著很高的天賦。同時他還精通形象學,甚至有人認為他在形象學上的造詣,比當時這方面的大師周群還要厲害許多。張裕和劉備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建安十六年,當時張裕還在劉璋的手下做事,這年劉璋請劉備入蜀對付張魯。張裕隨同劉璋一同接待了劉備,但期間兩人發生了不是很友好的交流。因為張裕鬍鬚很多,因此被劉備給嘲笑,但他也絲毫不示弱,反而嘲諷劉備沒鬍子一點都不像男人,因此讓劉備十分的難堪。

在之後劉璋投降劉備,他手下的人員也都劃歸到了劉備的手下。後來劉備在決定與曹魏爭奪漢中之前,曾詢問過周群和張裕的意見,兩人都建議不要去參與。最後劉備還是發兵漢中,雖然成功地奪了下來,但並沒有得到漢中百姓的支援,還損失了兩員大將。

但奇怪的是,回來之後劉備封賞了周群,卻沒有封賞張裕。後來張裕聲稱九年以後劉備將會失去益州,天下也會易主。劉備聽說之後,大怒將張裕抓了起來下令處死。雖然諸葛亮為他求情,但最後張裕還是被劉備處死了。

三國裡的張裕介紹一下

張裕,蜀郡人,善相,州後部司馬。

在可詢的史冊記載上,三國張裕是以悲情人物登場的,在後人的評論中大多將其同時代的孔融、楊修同日指語。

不否認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真的有如此傳奇人物,問題是他真的叫張裕嗎?

疑點1:查看了張氏流源、張氏族譜、張氏家譜,為何無張裕(三國時期)此人呢?

疑點2:歷史上的張裕既然懂相術,第一回見到劉備(野史稱為劉監,可能為劉太監的說法),如何看不出“劉太監”的龍相呢?算不出日後己身與劉氏的“宿緣”呢?為何要展示自己的聰明智慧回敬劉備的嘲笑呢,讓劉氏下不了臺,以至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呢?(要知道“潞涿君”是個很刻薄的嘲笑,因為潞同路諧音,涿同啄諧音,又同椓諧音(椓,古代割去男性生殖器的酷刑)。啄是鳥嘴,露啄是說他光著嘴巴沒有鬍子;而椓是太監的意思,簡直是在嘲笑劉備是個太監了。一語雙關!)難道當初僅僅是怕丟了主公劉璋的臉面(尤記當時張裕為其屬下)嗎?聰明如張裕,難道沒有更好的“回敬”劉太監的“妙語”嗎?

疑點3:既是相術出身,必知有些天機是不大可洩露的,為何又私語人曰“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結果這回劉太監可撿到大便宜了,以“擾亂軍心”滅殺而後快,一血當初被嘲“潞涿君”之恨。難道張裕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

疑點4:在三國志裡,張裕的相術可算出名到家了,沒有一件預言最終不成為事實的,像上面所謂擾亂軍心的“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最終成實,像鄧芝的晚年封侯拜將預言也一一呈現……,可為何在中國相術名家裡卻從無張裕這一號人的記載呢?

疑點5:蜀志有這樣的提法——“蜀郡張裕曉相術,每舉鏡視面,自知刑死,未嘗不撲之於地”,自知身在劉太監身邊終難逃一死,為何還要認命,為何不逃循?難道懂相術的人都是順天命、滅己在所不辭嗎?難道三國那時就沒有傳宗接代的“概念”嗎?難道對得起祖宗?想想張裕能做到蜀郡,在蜀地應該經營多年吧,難道就沒有形成自己的小小勢力嗎?再說了,出身於蜀地,難道對蜀地沒有感情,難道看不出劉太監乃至劉家是難成大氣,怎會把自己的第一故鄉蜀地託付給這類人渣管理?難道不能為了自己的祖鄉(或也能叫一下祖國吧,那時也有蜀國的稱謂吧)當一回“曲線救國”的打雙引號的“蜀奸”嗎?

疑點6:劉太監要誅殺張裕時,想求情的人肯定不少,但大部分估計是出於明哲保身的考慮在第一時間積極的消滅了這個念頭,沒想到這回竟然是蜀漢的第二把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諸葛亮出臺,小亮同學肯定是知道劉太監跟張裕之間的過節,不然也不必弄到“上表”求情了(這所謂的“表”可不是輕易就能出來的,比如大家周知的《出師表》)。那麼為什麼小亮同學會為了這麼一個不相干的人放下身份求情呢?難道小亮愛惜人才?看看魏延同學是怎樣被“消滅”的,就曉得小亮的“人為”了,那麼真正歷史上諸葛亮跟張裕有什麼交情呢?

更值得玩味的是,諸葛亮後來出征雲南時居然賜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為張姓(《讀史方輿紀要》所載),為什麼會單單賜酋長大人為張姓呢?

疑點7:按照那些歷史學家的說法,陳壽寫《三國志》既帶有向晉王朝獻媚又帶有故國懷思(他怎說也是在蜀漢當了10年官吧,還在“志”裡什麼先主後主的稱呼呢),照理說他該從始至終的抑曹揚劉啊,可為何會出現劉備殺張裕這樣不光彩的事件出現呢?而且還把他們之間的過節一一剖露?要知道陳壽寫《三國志》可是比較任性的(歷史記載,前人曾責難陳壽說他向丁儀的兒子乞米不得,因此不給丁氏立傳),他為何要安排蜀郡張裕的出現呢?要知道他不寫的話,歷史上沒人曉得有張裕這個人的,因為歷史上的蜀政權沒有設定史官的(跟魏、吳不一樣,不曉得劉太監到底是什麼心思啊,總不至於為了一個小張裕而不著史吧?可怕!難道真實歷史上的張裕非一般人物?),所有後面的資料都是根據民間採集的支離破淬的資料整理的,就算張裕歷史上真的存在,他也完全可以讓張裕消失見鬼去吧。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要提常璩的《華陽國志》(極有影響的歷史、地理著作,《四庫全書》入史部載記類,近人則往往將其劃入地方誌中,並被譽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方誌之一),在這本書的第六卷《劉先主志》的第五節裡也提到“時州後部司馬張裕,亦知佔術,謂爭漢中不利,坐漏言,言先主得蜀,寅卯之間當失。漢凶年在庚子。誅。”

常璩的資歷是什麼樣的呢?史記為“東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人。自後漢迄晉世,常氏世代為官,為江原巨族。常璩少年時,得遍讀先世遺書,頗負才名。”照理說常璩的祖先常氏自後漢世代為官且是巨族,又處於蜀郡,應該與同期所謂的後部司馬張裕極為熟絡吧,所傳下的遺書應該比較詳盡的記載三國張裕的存在吧?可沒有?就那麼一句,而且看起來好象是從陳壽的《三國志》轉抄過來的,要知道常璩是公元291年才出生的,而這時的陳壽(公元233年生)已58歲,在過6年就要“嗚呼”OVER了。再者,要知道自公元263年蜀漢滅亡後,魏、晉就一直在不停地進行對蜀地文化的破壞和對民眾的“”啊。

還有一疑問,為何陳壽在《三國志》裡還有提那麼一句“後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張)裕所刻。”

總覺得三國裡的張裕不大可能是真名,但原型應該是有的,不然也不至於那麼多人去記載去為其立傳啊?

關鍵是他的原型究竟是誰啊?

後注:有意思的是,自三國後文人多會將張裕跟蘭花聯絡起來,而這一切都是拜劉太監(劉備)所託啊。當年他回駁小亮(諸葛亮)同學出表求情的那句“芳蘭生門,不得不鋤”真是經典啊。

比較典型的例子有唐朝張九齡的遺詩《悲秋蘭》(這是張九齡死前那一年寫的,請注意張九齡和張裕都姓“張”,呵呵)(哎,實際上我也是姓張啊)。

悲秋蘭

幸得不鋤去,孤苗守舊根。

無心羨旨蓄,豈欲近名園。

遇賞寧充佩,為生莫礙門。

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

全詩用《三國志·蜀書·張裕傳》之典,原文為:[先主常銜其不遜,加忿其(張裕)漏言,乃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裕遂棄市。]全詩開頭即說,幾棵秋蘭幸而沒有被鋤掉,孤獨的苗苗廝守在老根上。借喻自己這棵“孤苗”雖然罷相出守荊州,尚未遭殺身之禍,得以守住“老根”已是萬幸。“無心”兩句說,秋蘭由此自甘寂寞,寧肯長在僻地,也不願到名園去湊熱鬧,以表自己對厚祿無所留戀。“遇賞”兩句說,秋蘭生長著,遠離權貴人家,它不去擋人家的門,礙人家的事。最後兩句表明心跡,秋蘭長在幽靜的深林,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但是始終散發著芬芳,決非為了博人好評。由此可見,芳意常在,獨守山林的秋蘭,正是詩人劫後、清高拔俗、樂於歸隱的寫照。

張裕解百納葡萄酒 張裕是誰

“張裕”二字,冠以張姓,取昌裕興隆之意。是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給他的葡萄酒起的商標名。

>張裕葡萄酒創始人是誰

中國葡萄酒的近代工業化發展,不能忘卻一個人。

他,就是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

說起紅頂商人,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胡雪巖。

滿清同治年間,胡雪巖充分利用了當時的戰亂,擴大經營業務範圍,同時廣泛結交左宗棠等,摸索出了官督商辦的二元盈利模式。

略晚些時候,能與胡雪巖相比的,是當時路人皆知的張弼士。

那時流行一句話:南有胡雪巖、北有張弼士。

說到胡巖,人們會想到胡慶餘堂,而張弼士則有其創辦的張裕公司傳世,兩人都留下一個令人尊敬的百年老店。

胡雪巖為二品大員,張弼士則是一品頂戴,鼎盛時期資產達8000萬兩白銀,相當於當時的大清國庫的年收入,可謂富可敵國。

張弼士生於1841年,廣東大埔縣人,18歲隻身遠赴南洋謀生。

他從雅加達一家米店勤雜工幹起,經過艱苦打拼,先後在印尼、蘇門答臘、爪哇創辦墾殖公司,在檳城、雅加達、亞齊開辦遠洋輪船公司,在新加坡、雅加達、香港和廣州開設藥行,號稱南洋首富。

張弼士與葡萄酒的不解之緣,始於1871年。

當時他在雅加達應邀出席法國領事館的一個酒會,一位法國領事講起,咸豐年間他曾隨英法軍隊到過煙臺,發現那裡漫山遍野長著野生葡萄。

駐營期間,士兵們採摘後用隨身攜帶的小型制酒機榨汁、釀製,造好的葡萄酒口味相當不錯。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弼士暗暗記下了煙臺的這段典故。

1891年,張弼士實地考察了煙臺的葡萄種植和土壤水文狀況,認定煙臺確為葡萄生長的天然良園,於是向 *** 要員提出要在煙臺辦葡萄酒廠。

1892年,張弼士拿出三百萬兩白銀,創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葡萄釀酒公司,公司名稱取張裕二字。

從此,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的序幕揭開了。

真正讓中國葡萄酒蜚聲國際的是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在這次博覽會上,張裕產品一舉奪得四枚金質獎章,這是中國葡萄酒首次在國際大展上獲得大獎。

在出席慶祝宴會時,張弼士激動地發表演說:只要發奮圖強,後來居上,祖國的產品都要成為世界名牌!1916年,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病逝於雅加達荷蘭皇家醫院,享年76歲。

當他的靈樞自巴城經過新加坡、香港時,當地都為之下半旗致哀,港督則親往憑弔;孫中山先生特派廣東省朱慶嵐送輓聯:美酒榮獲金獎,飄香萬國;怪傑贏得人心,流芳千古。

在歷盡百年滄桑之後,張弼士先生的世界名牌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誰嘲笑劉備沒鬍鬚,沒幾天,便被劉備殺死,連諸葛亮求情也沒用?

在三國志中就記載劉備先天無須,在古代沒有鬍子或者眉毛稀少的男子會認為是沒有男子氣概的。但是劉備作為蜀國的開國之君,下巴卻是光禿禿的,長得很有可能和太監一樣。但礙於他的身份,卻沒有人將這個事情指出來,結果後來有一個人卻開始以此來調侃劉備,那劉備肯定受不了呀,這個人就是張裕。

往往在每一屆君主的底下都會存在著一些喜歡直言直語的人,他們說話往往不經大腦考慮便脫口而出了,從而因為自己說的話而引起貨端。這裡因為嘲笑劉備沒有鬍鬚的張裕便是其中之一,他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預言家,其能力甚至能夠與諸葛亮相媲美。

張裕本來是劉璋的手下,當劉備剛進入西蜀的時候會見了劉璋,而兩人同時都是劉氏子孫,見面之後便以兄弟相稱十分的親切。然而張裕卻和劉璋不同,對於劉備這個人他是完全沒有好感的。但劉備在這裡看見了張裕十分驚奇於他竟然有滿臉的絡腮鬍子,於是就拿他的鬍子開玩笑。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張裕聽完過後比較難受,於是一時間沒有忍住,脫口就嘲笑了劉備。劉備聽後十分惱火,本來自己只想套個近乎開開玩笑來帶動氣氛的,但是這個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竟然還還口,還嘲笑自己沒有鬍子,所以劉備就對這個人記下了仇。

而在多年之後,張裕在與朋友吃飯的時候說了一句他夜觀天象,發現劉家的天下要保不住了,主公現在得了益州,不出9年就要完蛋。而這個訊息傳到了劉備的耳中,劉備想這傢伙早年羞辱我,現在又說我得不到天下,所以劉備十分的生氣,下令將張裕給殺了,所以最終張裕死於自己的口舌之快,而他的預言也在9年後得到了證實。

張裕是三國名將,據說只是嘲笑劉備不長鬍子,就慘遭殺害?

張欲被殺只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而且是那種會預測自己怎麼死、何時死的那種。用我們現在的人的說法來說,這就是比諸葛亮還神的神棍,不過這神棍腦子裡缺了一根筋,也可以說他太正直了。

歷史上說張欲這個人是個牛人,預言家。他所說的預言幾乎都能應中,而且會觀天象附人事,預測吉凶。他和劉備的結緣就來源於鬍子。古代人都以留鬍鬚為美,美鬢公,關公就是夸人的。蜀志說先主劉備不是無鬍鬚而是沒有鬢。話說張欲作為劉璋的部下一起去接見劉備,自己坐在一旁。本來人家張欲好好地一言不發,該吃吃該喝喝。劉備見他有一臉濃密的鬍鬚,就嘲諷人家:“以前我住在老家涿縣,姓毛的特別多,東南西北都是姓毛的,涿縣縣令稱他們說‘這不是諸毛繞涿居嗎’!”

張欲一聽這不是笑話我呢麼?立刻反擊:““昔日有一位擔任上黨郡潞,後來被升遷為涿縣縣令的人,辭官還家,當時有人給他寫信,想要署名稱呼他為潞縣,但這樣一來就漏了他涿縣縣令的稱呼;想要署名稱呼他為涿縣縣令,但這樣一來就漏了他潞縣的稱呼,於是特別稱呼他為‘潞涿君’。”原來劉備沒有鬍鬚,所以張裕用這來譏諷他,劉備聽後大笑。但是劉備並沒有因為這次嘲諷記恨他,劉備入蜀時還任命他為州後部司馬。殺他的緣由另有其因。

漢中之戰的時候,周群告訴劉備,能得到漢中的地盤,但是漢中的百姓你得不到,你一旦派出偏軍就會不利。張欲也勸阻他,意思會不利。果然得到了漢中卻沒得到百姓。派遣去攻打武都的吳蘭、雷銅二位大將也都全軍覆沒,一切都和張裕、周群所說的一樣。

後來他又私下對人說:“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不知道怎麼洩露到劉備耳邊,劉備就找個藉口殺他。諸葛亮請求免他一死,劉備不答應,於是張欲被殺在鬧市。後來魏代漢自立,劉備的逝世,都和張裕所說一模一樣。張裕也通曉相術,每次舉著鏡子照臉,自知自己會受到死刑被殺。張欲之所以被殺就是預言太厲害!

張裕葡萄酒的來歷和事業救國有什麼關係

該企業於1927年創辦于山東煙臺.

談起煙臺張裕葡萄酒現代人幾乎無人不曉。

但其創始人是誰,最初酒廠是如何創辦的,卻很少有人知道。

故事還要從創辦人華僑實業家張振勳說起。

網易歷史://history.163/

張振勳(1841-1916年),字弼士,廣東大埔人。

幼年因家境貧寒,十幾歲時便漂洋過海,流落到了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首府巴達維亞(今雅加達)。

最初,他在米店當夥計,後得到岳父的資助,自立米店。

由於善於經營,他的事業獲得巨大發展。

到19世紀末,其經營的範圍涉及米業、酒行、種植、金融、商業、藥材、航運業等,成為當時南洋華僑中首屈一指的鉅富和德高望重的僑領。

1890年清 *** 委任張振勳為檳榔嶼首任領事,1895年繼任新加坡總領事,從此他走上了亦官亦商的道路。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國出現了創辦近代工業的洋務熱潮,經李鴻章推薦,張振勳回國先後任粵漢鐵路幫辦、總辦等職。

光緒皇帝也多次召見他,並採納其 *** 洋貨,發展實業,興辦鐵路“事權自掌,利不外溢”的建議,授予他太僕寺卿,並賜頭品頂戴等諸多榮職。

網易歷史://history.163/

作為張振勳謀劃實業救國,作為華僑他還將自己海外積累的大量資金投資祖國,興辦工礦事業,特別是投資創辦的張裕釀酒公司,在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早在1890年,張振勳在巴達維亞出席法國領事舉行的一次宴會時,聽到法國領事說,如果用山東煙臺產的葡萄釀酒,酒味香醇,不亞於法國的白蘭地,於是便萌發了在山東建立酒廠的念頭。

兩年後,他赴煙臺考察,並著手創辦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他投資300多萬銀元,購地千畝,引進歐美葡萄良種,進行栽植。

在栽植良種的同時,他聘請美國、日本的工程師參與興建廠房,進口機械裝置,註冊登記,招工訓練。

經過近10年的苦心經營,公司初具規模。

20世紀初,酒廠能生產紅白葡萄酒近20個品種,行銷全國,與茅臺酒並列,為當時八大名酒之一。

1915年,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張振勳帶著自己公司釀造的三種酒參展,結果一舉獲得金質獎章,從此張裕公司釀製的金獎白蘭地聞名於世,獎章縮印在商標上,一直延用至今。

在巴拿馬當地僑團舉辦的歡慶宴會上,張振勳自豪地說,在這盛大的酒宴中,一眼望去,錦繡大堂,全是令人自豪的東西:一是早就世界馳名的中國大菜,一是享譽全球的中國瓷器擺滿整個大廳,還有這新近獲得國際金牌的中國名酒。

唐人是了不起的,只要發奮圖強,就能後來居上,祖國的產品就會成為世界名牌。

一個世紀過去了,儘管張裕公司經歷了百年的風霜,張裕的品牌卻留存了下來,創始人張振勳那種不畏艱難、發憤圖強、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得到傳揚

"張欲"葡萄酒中的"張欲"是一個人的名字嗎?他是誰呢?

舉杯回首望雲煙,一二到今天”,正如這首名為《葡萄美酒不夜天》的張裕之歌歌詞所言,煙臺張裕集團作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的先驅和中國食品行業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店之一,締造了令人回味無窮的百年傳奇。

昔日先驅,今朝龍頭

張裕集團的前身是 “張裕釀酒公司”,1892年,由著名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1994年,組建成立了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1997年和2000年張裕B股和A股先後成功發行並上市,成為國內同行業中唯一同時發行A、B兩種股票的上市公司。

經過110多年的發展,張裕集團公司已經成長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至2004年末,張裕集團的總資產為23.7億元,淨資產為16.6億元。張裕集團的主要產品為葡萄酒、白蘭地、香檳酒、保健酒四大系列數百個品種。其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綜合佔有率為20%以上,連年保持行業第一。

近幾年來,張裕集團發展速度加快,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2004年,主要產品的產量為7萬餘噸,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利稅6億元,利潤3億元,三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在行業總額中所佔比例也都在30%以上。在2004年的中國酒業百強評選中,張裕集團以6億元的利稅總額進入釀酒行業十強,位列第七,這也是進入十強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業。

潛心醞釀,“品重醴泉”

孫中山先生曾為張裕題詞“品重醴泉”,盛讚張裕產品質量極佳。自百餘年前張裕公司創立以來,質量始終是其堅定不移的信仰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葡萄酒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藝之說”,張裕的產品質量首先就是從葡萄原料這個源頭抓起。據介紹,張裕公司已在煙臺建立了8萬畝優質葡萄基地,其中以“蛇龍珠”等為代表的高檔葡萄品種的種植面積佔其中的90%以上。為了保持高階產品的持續競爭力,張裕從2005年到2008年將分階段投入3000萬元資金,打造中國最大的“蛇龍珠”種植基地,確保生產解百納、酒莊酒以及高檔白蘭地所需葡萄原料的產量和質量。

為了釀造出高質量的葡萄酒,張裕在引進先進的釀造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和開發新技術上亦不惜重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張裕投入3億多元,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使公司單班灌裝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還對國外葡萄釀造裝置進行引進、吸收和消化,使張裕的技術裝備保持與發達國家葡萄酒的生產裝置同步。近幾年,又每年投入上億元,不斷進行自動化、資訊化的升級以及生產規模的擴大。目前張裕的技術和工藝水平均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業內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在張裕的設立則使張裕擁有一大批包括博士、高階工程師在內的科研隊伍。依託雄厚的科研實力,張裕集團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順應市場變化,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大大增強了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

“營銷興企”,網路致勝

在全球邁入整合營銷時代的背景下,張裕確立了“營銷興企”的發展戰略,在同行業中率先構築起了一個全國性、多品牌共享的市場行銷網路體系。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張裕始終堅持“終端致勝”的營銷理念,不斷擴大和完善營銷網路體系,提升了營銷網路競爭優勢。

張裕採用營銷體系,即銷售公司總部——各銷售分公司——經銷處。其中,銷售公司作為決策中心,分公司作為指揮中心,經銷處作為執行中心,各自行使自己的職能。目前,張裕已在全國建立了39個省級分公司、500多個城市經銷處。

2003年以來,張裕開始實施“一個佈局,四個調整”的營銷思想。“一個佈局”即在全國所有發達的縣級以上市場,都要有張裕的市場業務人員和一級經銷商;“四個調整”即向高檔產品、向酒店終端、向多酒種發展、向整合投入調整。經過一年多的實施,目前張裕已擁有1000餘人的市場人員隊伍和2700餘家代理商隊伍,形成了一個基本上覆蓋全國所有發達縣級以上市場的營銷網路。在產品結構上,穩步向高檔方向發展,酒莊酒、解百納等高檔產品的銷量均以50%以上的高速度增長,成為國內高階消費群體的首選品牌之一。

文化傳播,培育市場

雖然我國的葡萄酒市場潛力巨大,但由於生活習慣和消費水平的影響,目前中國的葡萄酒消費群體較小,人們對葡萄酒知識和文化的瞭解甚少,更談不上對葡萄酒的鑑賞。因此張裕認為,對於葡萄酒市場這個有待培育的市場來說,傳播文化就等於開拓市場。

而在文化傳播方面,張裕有著獨有的優勢。張裕公司是中國最早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在110多年的發展史中不僅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也為中國葡萄酒文化寫下了燦爛的一筆。在此基礎之上,張裕近幾年來加大了對積澱下來的豐厚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傳播力度。

始建於1992年、重建於2000年的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專業酒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通過歷史實物、珍貴照片、翔實資料等,真實的展示了張裕公司100餘年的傳奇故事,向消費者展示了中國葡萄酒文化的無窮魅力,每年都吸引了大量中外遊人前來參觀。

2002年,張裕又與法國葡萄酒業巨擘卡斯特集團合資興建了張裕·卡斯特酒莊,這是中國第一座嚴格遵循國際酒莊3S(陽光sun,大海sea,沙灘sand)原則興建的世界級葡萄酒莊,集高檔葡萄酒生產、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通過高檔葡萄酒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展示,宣傳葡萄酒文化、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葡萄酒,理性消費葡萄酒,成為國內首家酒莊文化的傳播陣地。

2004年張裕還設立旅遊公司,深度開發文化旅遊資源,以更廣泛地傳播葡萄酒文化和張裕品牌文化。目前張裕形成了以酒文化博物館為中心,串聯酒莊、葡萄基地、葡萄發酵中心、現代化生產線的旅遊線路,以獨具特色的內容和形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張裕在全國各地設立的“張裕名品專賣店”都是統一規格,裡面古色古香的歐式酒架,張裕百年來的重要歷史圖片、流光溢彩的張裕主流產品,成為展示張裕歷史文化、品牌文化和普及葡萄酒文化的視窗。

2005年3月,張裕又在廣州成立了中國首個酒莊俱樂部——張裕·卡斯特酒莊VIP俱樂部,積極倡導和引領葡萄酒文化高階消費。該俱樂部還出版了一本會員刊物《葡萄酒鑑賞》,專門提供葡萄酒鑑賞的指導。

多種渠道和形式的文化傳播,不僅使更多的人瞭解了葡萄酒知識和文化,培養了大量的葡萄酒潛在消費者,還擴大了張裕品牌的影響,帶動了張裕產品的銷售。

張裕的史料記載

茂度 仕為宋武帝太尉主簿、揚州中從事,累遷別駕。武帝西伐劉毅,北伐關、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為都督、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綏靜百越,嶺外安之。

元嘉元年,為侍中、都督、益州刺史。帝討荊州刺史謝晦,詔益州遣軍襲江陵。晦平,西軍始至白帝。茂度與晦素善,議者疑其出軍遲留。弟張邵時為湘州刺史,起兵應大駕。上以邵誠節,故不加罪。累遷太常,以腳疾出為義興太守。上從容謂曰:勿以西蜀介懷。對曰:臣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後為都官尚書,以疾就拜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茂度內足於財,自絕人事,經始本縣之華山為居止。優遊野澤,如此者七年。十八年,除會稽太守。素有吏能,職事甚理。卒於官,諡曰恭子。

子張演,位太子中舍人。演四弟鏡、永、辯、岱俱知名,時謂之張氏五龍。鏡少與光祿大夫顏延之鄰居,顏談義飲酒,喧呼不絕,而鏡靜默無言聲。後鏡與客談,延之從籬邊聞之,取胡床坐聽,辭義清玄。延之心服,謂客曰:彼有人焉。由是不復酣叫。仕至新安太守。演、鏡兄弟中名最高,餘並不及。初,裕曾祖澄當葬父,郭璞為佔墓地,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某處年幾減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貴顯。澄乃葬其劣處。位光祿,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孫遂昌雲。

張永,字景雲,初為郡主簿,累遷尚書中兵郎。先是尚書中條制繁雜,元嘉十八年,欲加修撰,徙永為刪定郎,掌其任。二十二年,除建康令,所居皆有稱績。又除廣陵王誕北中郎錄事參軍。永涉獵書史,能為文章,善隸書,騎射雜藝,觸類兼善。又有巧思,益為文帝所知。紙墨皆自營造,上每得永表啟,輒執玩諮嗟,自嘆供御者了不及也。二十三年,造華林園、玄武湖,並使永監統。凡所制置,皆受則於永。永既有才能,每盡心力,文帝謂堪為將。二十九年,以永為揚威將軍、冀州刺史,加都督。王玄謨、申坦等諸將經略河南,進攻碻磝,累旬不拔,為魏軍所殺甚眾。永即夜撤圍退軍,不報告諸將,眾軍驚擾,為魏所乘,死敗塗地。永及申坦併為統府撫軍將軍蕭思話所收,繫於歷城獄。宋文帝以屢徵無功,諸將不可任,詔責永等與思話。又與江夏王劉義恭書曰:早知諸將輩如此,恨不以白刃驅之,今者悔何所及。

三十年,元凶弒立,起永為青州刺史。及司空、南譙王劉義宣起義,又改永為冀州刺史,加都督。永遣司馬崔勳之、中兵參軍劉宣則二軍馳赴國難。時蕭思話在彭城,義宣慮二人不相諧緝,與思話書,勸與永坦懷。又使永從兄、長史張暢與永書勖之,使遠慕廉、藺在公之德,近效平、勃亡私之美。事平,召為江夏王義恭大司馬從事中郎,領中兵。孝武孝建元年,臧質反,遣永輔武昌王渾鎮京口。大明三年,累遷廷尉。上謂曰:卿既與釋之同姓,欲使天下復無冤人。永曉音律,太極殿前鐘聲嘶,孝武嘗以問永。永答鐘有銅滓,乃扣鍾求其處,鑿而去之,聲遂清越。

明帝即位,為青、冀二州刺史,監四州諸軍事,統諸將討徐州刺史薛安都,累戰克捷,破薛索兒。又遷鎮軍將軍,尋為南兗州刺史,加都督。時薛安都據彭城請降,而誠心不款。明帝遣永與沈攸之重兵迎之,加都督前鋒諸軍事,進軍彭城。安都招引魏兵既至,永狼狽引軍還,為魏軍追大敗,復遇寒雪,士卒離散。永腳指斷落,僅以身免,失其第四子。三年,徙會稽太守,加都督,將軍如故。以北行失律,固求自貶,降號左將軍。永痛悼所失之子,有兼常哀,服制雖除,猶立靈座,飲食衣服,待之如生。每出行,常別具名車好馬,號曰侍從。有軍事,輒語左右報郎君知也。以破薛索兒功,封孝昌縣侯。在會稽,賓客有謝方童、阮須、何達之等竊其權,贓貨盈積。方童等坐贓下獄死,永又降號冠軍將軍。

後廢帝即位,為右光祿大夫、侍中,領安城王師。出為吳郡太守。元徽二年,為徵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加都督。永少便驅馳,志在宣力,其為將帥,能與士卒同甘苦。朝廷所給賜脯餼,必棋坐齊割,手自頒賜。年雖已老,志氣未衰,優遊閒任,意甚不樂。及有此授,喜悅非常,即日命駕還都。未之鎮,遇桂陽王休範作亂,永率所領屯白下。休範至新亭,前鋒攻南掖門,永遣人覘賊,既反,唱言臺城陷,永眾潰,棄軍還。以舊臣不加罪,止免官削爵,以愧發病卒。

張岱,字景山,州闢從事,累遷東遷令。時殷衝為吳興太守,謂人曰:張東遷親貧須養,所以棲遲下邑。然名器方顯,終當大至。後為司徒左西曹掾。母年八十,籍注未滿,岱便去官,從實還養。有司以岱違制,將欲糾舉。宋孝武曰:觀過可以知仁,不須案也。累遷山陰令,職事閒理。巴陵王休若為北徐州,未親政事,以岱為冠軍諮議參軍,領彭城太守,行府、州、國事。後臨海王為徵虜將軍廣州,豫章王為車騎揚州,晉安王為徵虜南兗州,岱歷為三府諮議、三王行事,與典籤主帥共事,事舉而情得。或謂岱曰:主王既幼,執事多門,而每能緝和公私,云何致此?岱曰: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明暗短長,更是才用多少耳。入為黃門郎。新安王子鸞以盛寵為南徐州,割吳郡屬焉。高選佐史,孝武召岱謂曰:卿美效夙著,兼資宦已多,今欲用卿為子鸞別駕,總刺史之任,無謂小屈,終當大申也。帝崩,累遷吏部郎。泰始末,為吳興太守。元徽中,為益州刺史,加都督。數年,益土安其政。累遷吏部尚書。王儉為吏部郎,時專斷曹事,岱每相違執。及儉為宰相,以此頗不相善。兄子瑰、弟恕誅吳郡太守劉遐,齊高帝欲以恕為晉陵郡。岱曰:恕未閒從政,美錦不宜濫裁。高帝曰:恕為人我所悉,其又與瑰同勳,自應有賞。岱曰:若以家貧賜祿,此所不論;語功推事,臣門之恥。加散騎常侍。

建元元年,中詔序朝臣,欲以右僕射擬岱。褚彥回謂得此過優,若別有忠誠,特宜升引者,別是一理。詔更量。出為吳郡太守。高帝知岱歷任清直,至郡未幾,手敕曰:大郡任重,乃未欲回換,但總戎務殷,宜須望實。今用卿為護軍,加給事中。岱拜竟,詔以家為府。武帝即位,復為吳興太守。岱晚節在吳興,更以寬恕著名。遷南兗州刺史,未拜卒。岱初作遺命,分張家財,封置箱中,家業張減,隨復改易,如此十數年。諡曰貞子。

張緒,字思曼,岱兄子也。父演,宋太子中舍人。緒少知名,清簡寡慾,從伯敷及叔父鏡、從叔暢並貴異之。鏡比之樂廣,敷雲是我輩人。暢言於孝武帝,用為尚書倉部郎。都令史諮詳郡縣米事,緒蕭然直視,不以經懷。宋明帝每見緒,輒嘆其清淡。轉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遷司徒左長史。吏部尚書袁粲言於帝曰:臣觀張緒有正始遺風,宜為宮職。復轉中庶子。後為侍中,遷吏部郎,參掌大選。元徽初,東宮官罷,選曹擬舍人王儉為格外記室。緒以儉人地兼美,宜轉祕書丞。從之。緒又遷侍中,嘗私謂客曰:一生不解作諾。有以告袁粲、褚彥回者,由是出為吳郡太守,緒初不知也。升明二年,自祠部尚書為齊高帝太傅長史。建元元年,為中書令。

緒善談玄,深見敬異。僕射王儉嘗雲:緒過江所未有,北士可求之耳。不知陳仲弓、黃叔度能過之不?駕幸莊嚴寺聽僧達道人講《維摩》,坐遠不聞緒言,上難移緒,乃遷僧達以近之。時帝欲用緒為右僕射,以問王儉。儉曰:緒少有清望,誠美選也。南士由來少居此職。褚彥回曰:儉少年或未憶耳,江左用陸玩、顧和,皆南人也。儉曰:晉氏衰政,不可為則。先是緒諸子皆輕俠,中子充少時又不護細行,儉又以為言,乃止。及立國學,以緒為太常卿,領國子祭酒,以王延之代緒為中書令。何點嘆曰:晉以子敬、季琰為此職,今以王延之、張緒為之,可謂清官。後接之者,實為未易。緒長於《周易》,言精理奧,見宗一時。常云何平叔不解《易》中七事。

齊武帝即位,轉吏部尚書,祭酒如故。永明二年,領南郡王師,加給事中。三年,轉太子詹事,師、給事如故。緒每朝見,武帝目送之,謂王儉曰:緒以位尊我,我以德貴緒。遷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師如故,給親信二十人。復領中正。長沙王蕭晃屬選用吳郡聞人邕為州議曹,緒以資籍不當,執不許。晃遺書於緒固請之,緒正色謂晃信曰:此是身家州鄉,殿下何得見?乃止。

張緒吐納風流,聽者皆忘飢疲,見者肅然如在宗廟。雖終日與居,莫能測焉。劉悛之為益州,獻蜀柳數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時舊宮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於太昌靈和殿前,常賞玩諮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其見賞愛如此。王儉為尚書令、丹陽尹,時諸令史來問訊,有一令史善俯仰,進止可觀。儉賞異之,問曰:經與誰共事?答雲:十餘歲在張令門下。儉目送之。時尹丞殷存至在坐,曰:是康成門人也。七年,竟陵王子良領國子祭酒,武帝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辭祭酒以授張緒,物議以為如何?子良竟不拜,以緒領國子祭酒。緒口不言利,有財輒散之。清淡端坐,或竟日無食。門生見緒飢,為之辦餐,然未嘗求也。死之日,無宅以殯,遺令凶事不設柳翣,上以蘆葭轜車引柩,靈上置杯水香火,不設祭。從弟融敬緒,事之如親兄。齎酒於緒靈前酌飲慟哭曰:阿兄風流頓盡。追贈散騎常侍、特進、光祿大夫,諡簡子。

子張完,宋後廢帝時為正員郎,險行見寵,坐廢錮。完弟允,永明中安西功曹,淫通殺人伏法。允兄充知名。

張充,字延符,少好逸遊。緒嘗告歸至吳,始入西郭,逢充獵,右臂鷹,左牽狗。遇緒船至,便放紲脫韝拜於水次。緒曰:一身兩役,無乃勞乎?充跪曰:充聞三十而立,今充二十九矣,請至來歲。緒曰:過而能改,顏氏子有焉。及次年便修改,多所該通,尤明《老》、《易》,能清言。與從叔稷俱有令譽。歷尚書殿中郎、武陵王友。時尚書令王儉當朝用事,齊武帝皆取決焉。儉方聚親賓,充縠巾葛帔,至便求酒,言論放逸,一坐盡傾。及聞武帝欲以緒為尚書僕射,儉執不可。充以為慍,與儉書曰:

頃日路長,霖霞韜晦,涼暑未平,想無虧攝。充幸以漁釣之閒,鐮採之暇,時復引軸以自娛,逍遙乎前史。從橫萬古,動默之路多端;紛綸百年,升降之途不一。故金剛水柔,性之別也;圓行方止,器之異也。善御性者,不違金水之質;善為器者,不易方圓之用。充生平少偶,不以利慾幹懷,三十六年,差得以棲貧自澹。介然之志,峭聳霜崖;確乎之情,峰橫海巖。至如彯纓天閣,既謝廊廟之華;綴組雲臺,終愧衣冠之秀。實由氣岸疏凝,情塗狷隔。獨師懷抱,不見許於俗人;孤秀神崖,每邅回於在世。長群魚鳥,畢景鬆阿。雖復玉沒於訪珪之辰,桂掩於搜芳之日,氾濫於漁父之遊,偃息於卜居之會,如此而已,充何識哉!

若夫驚巖罩日,吐海逢天,竦石崩尋,分危落仞。桂蘭綺靡,叢雜于山幽;松柏陰森,相繚於澗側。元卿於是乎不歸,伯休亦以茲長往。至於飛竿釣渚,濯足滄洲,獨浪煙霞,高臥風月。悠悠琴酒,岫遠誰來?灼灼文言,空擬方寸。不覺鬱然千里,路隔江川,每至西風,何嘗不嘆!丈人歲路未強,學優而仕,道佐蒼生,功橫海望,可謂德盛當時,孤鬆獨秀者也。而茂陵之彥,望冠蓋而長懷;渭川之氓,佇簪裾而竦嘆,得無惜乎?

充崐西百姓,岱表一人,蠶而衣,耕而食。不能事王侯,覓知己,造時人,騁遊說。容與於屠博之間,其歡甚矣。然舉世皆謂充為狂,充亦何能與諸君道之哉?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所可通夢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闕廷敻阻,書罷莫因,儻遇樵夫,妄塵執事。

儉以為脫略,弗之重,仍以書示緒,緒杖之一百。又為御史中丞到捴所奏,免官禁錮。沈約見其書,嘆曰:充始為之敗,終為之成。久之,為司徒諮議參軍,與琅邪王思遠、同郡陸慧曉等併為司徒竟陵王賓客。累遷義興太守,為政清靜,吏人便之。後為侍中。

梁武帝兵至建鄴,東昏逢殺,百官集西鐘下,召充,充不至。武帝霸府建,以充為大司馬諮議參軍。天監初,歷太常卿、吏部尚書,居選以平允稱。再遷散騎常侍、國子祭酒。登堂講說,皇太子以下皆至。時王侯多在學,執經以拜,充朝服而立,不敢當。再遷尚書僕射。頃之,出為吳郡太守。下車恤貧老,故舊莫不忻悅。卒於吳郡,諡曰穆子。子最嗣。

張瑰,字祖逸,宋徵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永之子也。仕宋,累遷桂陽內史。不欲前兄瑋處祿,自免不拜。後為司徒右長史,通直散騎常侍,驍騎將軍。

初,瑰父永拒桂陽王休範於白下,敗績,阮佃夫等欲加罪,齊高帝固申明之,瑰由此感恩自結。後遭父母喪,還吳持服。升明元年,劉彥節有異圖,弟遐為吳郡,潛相影響。高帝密遣殿中將軍卞白龍令瑰取遐。諸張世有豪氣,瑰宅中常有父時舊部曲數百。遐召瑰委以軍事,瑰偽受命,與叔恕領兵十八人入郡斬之,郡內莫敢動。事捷,高帝以告左軍張衝。衝曰:瑰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即授吳郡太守,錫以嘉名,封義城縣侯。從弟融聞之,與瑰書曰:吳郡何晚,何須王反,聞之嗟驚,乃是阿兄。郡人顧皓、陸閒並少年未知名,瑰並引為綱紀,後並立名,世以為知人。

齊建元元年,改封平都侯,遷侍中,與侍中沈文季俱在門下。高帝常謂曰:卿雖我臣,我親卿不異賾、嶷等。文季每還直,器物若遷;瑰止朝服而已。時集書每兼門下,東省實多清貧,有不識瑰者,常呼為散騎。出為吳興太守。瑰以既有國秩,不取郡奉。高帝敕上庫別藏其奉,以表其清。

武帝即位,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徵拜左戶尚書,加右軍將軍。還後,安陸王糹丐臨雍州行部,登蔓山,有野老來乞。糹丐問:何不事產而行乞邪?答曰:張使君臨州理物,百姓家得相保。後人政嚴,故至行乞。糹丐由是深加嗟賞。後拜太常,自謂閒職,輒歸家。武帝曰:卿輩未富貴,謂人不與;既富貴,那復欲委去?瑰曰:陛下御臣等若養馬,無事就閒廄,有事復牽來。帝猶怒,遂以為散騎常侍、光祿大夫。鬱林之廢,朝臣到宮門參承明帝。瑰託腳疾不至。海陵立,明帝疑外藩起兵,以瑰鎮石頭,督眾軍事。瑰見朝廷多難,遂恆臥疾。建武末,屢啟求還吳,見許。居室豪富,伎妾盈房。或者譏其衰暮畜伎。瑰曰:我少好音律,老而方解。平生嗜慾,無復一存,唯未能遣此耳。明帝疾甚,防疑大司馬王敬則,授瑰平東將軍、吳郡太守,以為之備。及敬則反,瑰遣兵迎拒於松江。聞敬則軍鼓聲,一時散走。瑰棄郡逃人間,事平乃還郡,為有司奏,免官削爵。永元初,為光祿大夫。三年,梁武帝起兵,東昏假瑰節,戍石頭,尋棄城還宮。樑天監元年,拜給事中、右光祿大夫,以腳疾拜於家。四年卒。瑰有子十二人,常雲中應有好者。子率知名。

張率,字士簡,性寬雅。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為詩一篇,或數日不作,則追補之,稍進作賦頌,至年十六,向作二千餘首。有虞訥者見而詆之,率乃一旦焚燬,更為詩示焉,託雲沈約。訥便句句嗟稱,無字不善。率曰:此吾作也。訥慚而退。時陸少玄家有父澄書萬餘卷,率與少玄善,遂通書籍,盡讀其書。

建武三年,舉秀才,除太子舍人,與同郡陸倕、陸厥幼相友狎。嘗同載詣左衛將軍沈約,遇任昉在焉。約謂昉曰:此二子後進才秀,皆南金也,卿可識之。由此與昉友。樑天監中,為司徒謝朏掾,直文德待詔省,敕使抄乙部書,又使撰古婦人事。使工書人琅邪王琛、吳郡範懷約等寫給後宮。率取假東歸,論者謂為傲世,率懼,乃為《待詔賦》奏之,甚見稱賞。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於金馬矣。又侍宴賦詩,武帝別賜率詩曰:東南有才子,故能服官政,餘雖慚古昔,得人今為盛。率奏詩往反六首。後引見於玉衡殿,謂曰:卿東南物望,朕宿昔所聞。卿言宰相是何人,不從天下,不由地出。卿名家奇才,若復以禮律為意,便是其人。祕書丞天下清官,東南望胄未有為之者,今以相處,為卿定名譽。尋以為祕書丞,掌集書詔策。四年,禊飲華光殿,其日河南國獻赤龍駒,能拜伏,善舞。詔率與到溉、周興嗣為賦,武帝以率及興嗣為工。其年,父憂去職。有父時妓數十人,其善謳者有色貌,邑子儀曹郎顧珖之求娉,謳者不願,遂出家為尼。嘗因齋會率宅,<王之>乃飛書言與率奸。南司以事奏聞,武帝惜其才,寢其奏,然猶致時論。服闋,久之不仕。七年,除中權建安王中記室參軍,俄直壽光省,修丙丁部書抄。累遷晉安王宣惠諮議參軍。率在府十年,恩禮甚篤。後為揚州別駕。率雖歷居職務,未嘗留心簿領。及為別駕奏事,武帝覽牒問之,並無對,但答雲:事在牒中。帝不悅。後歷黃門侍郎。出為新安太守,丁所生母憂卒。

張率嗜酒不事,於家務尤忘懷。在新安遣家僮載米三千石還宅,及至遂耗太半。率問其故,答曰:雀鼠耗。率笑而言曰:壯哉雀鼠。竟不研問。自少屬文,《七略》及《藝文志》所載詩賦,今亡其文者,並補作之。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四十卷行於世。子長公。率弟盾。

張盾,字士宣,以謹重稱。為無錫令,遇劫,問劫何須,劫以刀斫其頰,眉目咄咄不易,餘無所言。於是生資皆盡,不以介懷。為湘東王記室,出監富陽令。廓然獨處,無所用心。身死之日,家無遺財,唯有文集並書千餘卷,酒米數甕而已。

張稷,字公喬,瑰弟也。幼有孝性,所生母劉無寵,遘疾。時稷年十一,侍養衣不解帶,每劇則累夜不寢。及終,毀瘠過人,杖而後起。見年輩幼童,輒哽咽泣淚,州里謂之淳孝。長兄瑋,善彈箏,稷以劉氏先執此伎,聞瑋為《清調》,便悲感頓絕,遂終身不聽之。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丘相繼殂,六年廬於墓側。齊永明中,為豫章王嶷主簿,與彭城劉繪俱見禮接,未嘗被呼名,每呼為劉四、張五。以貧求為剡令,略不視事,多為小山遊。會山賊唐宇之作亂,稷率厲部人保全縣境。所生母劉先假葬琅邪黃山,建武中改申葬禮,賻助委積。於時雖不拒絕,事畢隨以還之。自幼及長,數十年中,常設劉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歷給事中黃門侍郎,新興、永寧二郡太守。郡犯私諱,改永寧為長寧。永元末,為侍中,宿衛宮城。樑武師至,兼衛尉江淹出奔,稷兼衛尉卿,副王瑩都督城內諸軍事。時東昏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國就稷謀,乃使直閣張齊行弒於含德殿。稷乃召右僕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鐘下,議遣國子博士範雲、中書舍人裴長穆等使石頭城詣武帝,以稷為侍中、左衛將軍,遷大司馬左司馬。

樑朝建,為散騎常侍,中書令。及上即位,封江安縣子,位領軍將軍。武帝嘗於樂壽殿內宴,稷醉後言多怨,辭形於色。帝時亦酣,謂曰:卿兄殺郡守,弟殺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稱?稷曰:臣乃無名稱,至於陛下不得言無勳。東昏暴虐,義師亦來伐之,豈在臣而已?帝埒其須曰:張公可畏人。中丞陸杲彈稷雲:領軍張稷,門無忠貞,官必險達,殺君害主,業以為常。武帝留中竟不問。累遷尚書左僕射。帝將幸稷宅,以盛暑留幸僕射省。舊臨幸供具,皆酬太官饌直。帝以稷清貧,手詔不受。宋時武帝經造張永,至稷三世,並降萬乘,論者榮之。

稷雖居朝右,每慚口實,乃名其子伊字懷尹,霍字希光,畯字農人,同字不見,見字不同,以旌其志。既懼且恨,乃求出,許之。出為青、冀二州刺史,不得志,常閉門讀佛經。禁防寬弛,僚吏頗致侵擾。州人徐道角等夜襲州城,乃害之。有司奏削爵土。

稷性明烈,善與人交,歷官無畜聚,奉祿皆頒之親故,家無餘財。為吳興太守,下車存問遺老,引其子孫置之右職,政稱寬恕。

初去郡就僕射徵,道由吳,鄉人候稷者滿水陸。稷單裝徑還都下,人莫之識,其率素如此。稷長女楚媛,適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逢稷見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稷與族兄充、融、卷俱知名,時目雲充、融、卷、稷為四張。卷字令遠,少以和理著稱,能清言,位都官尚書,天監初卒。稷子嵊。

張嵊,字四山。稷初為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猶班衣受稷杖,動至數百,收淚歡然。方雅有志操,能清言,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不聽音樂。弟淮,言氣不倫,嵊垂泣訓誘。

起家祕書郎,累遷鎮南湘東王長史、尋陽太守。王暇日玄言,因為之筮,得《節卦》,謂嵊曰:卿後當東入為郡,恐不得終其天年。嵊曰:貴得其所耳。時伏挺在坐,曰:君王可畏人也。還為太府卿,吳興太守。侯景圍建鄴。遣弟伊率郡兵赴援。城陷,御史中丞沈浚違難東歸,嵊往見之,謂曰:賊臣憑陵,人臣效命之日,今欲收集兵刃,保據貴鄉,雖復萬死,誠亦無恨。浚固勸嵊舉義。時邵陵王綸東奔至錢唐,聞之,遣前舍人陸丘公板授嵊徵東將軍。嵊曰:天子蒙塵,今日何情復受榮號?留板而已。

賊行臺劉神茂攻破義興,遣使說嵊,嵊斬其使,仍遣軍破神茂。侯景乃遣其中軍侯子鑑助神茂擊嵊。嵊軍敗,乃釋戎服坐於廳事。賊臨以刃,終不屈,執以送景。景將舍之,嵊曰:速死為幸。乃殺之。子弟遇害者十餘人。景欲存其一子,嵊曰:吾一門已在鬼錄,不就爾處求恩。於是皆死。賊平,元帝追贈侍中、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忠貞子。嵊弟睪知名。

張種,字士苗,永從孫也。祖辯,宋大司農,廣州刺史。父略,太子中庶子,臨海太守。種少恬靜,居處雅正,傍無造請。時人語曰:宋稱敷、演,樑則卷、充,清虛學尚,種有其風。仕樑為中軍宣城王府主簿,時已四十餘。家貧,求為始豐令。及武陵王紀為益州刺史,重選府僚,以種為左西曹掾。種辭以母老,為有司奏,坐黜免。侯景之亂,奉母東奔鄉里。母卒,種時年五十,而毀瘠過甚。又迫以凶荒未葬,服雖畢,居家飲食,恆若在喪。景平初,司徒王僧辯以狀奏,起為中從事,併為具葬禮,葬訖,種方即吉。僧辯又以種年老無子,賜以妾及居處之具。陳武帝受禪,為太常卿。歷位左戶尚書,侍中,中書令,金紫光祿大夫。種沉深虛靜,識量巨集博,時以為宰相之器。僕射徐陵嘗抗表讓位於種,以為宜居左執,其為所推如此。卒,贈特進,諡元子。種仁恕寡慾,雖歷顯位,家產屢空,終日晏然,不以為病。太建初,女為始興王妃,以居處僻陋,特賜宅一區。又累賜無錫、嘉興縣秩。嘗於無錫見重囚在獄,天寒,呼囚暴日,遂失之,帝大笑而不深責。有集十四卷。

種弟稜,亦清靜有識度,位司徒左長史,贈光祿大夫。

論曰:張裕有宋之初,早參霸政,出內所歷,莫非清顯,諸子並荷崇構,克舉家聲,其美譽所歸,豈徒然也!思曼立身簡素,殆人望乎。夫濯纓從事,理存無二,取信一主,義絕百心。以永元之末,人憂塗炭,公喬重圍之內,首創大謀,而旋見猜嫌,又況異於斯也!然則士之行己,可無深議。四山赴蹈之方,可謂矯其違矣。

標籤: 張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xnr0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