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郵票由來

郵票由來

郵票由來

郵票由來:答案是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

郵票由來:答案是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

郵票(Postage stamp),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郵票也是某些國家或地區重要的財源來源。收藏郵票的愛好叫集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鉅變”大。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出信給使用者。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郵票也是某些國家或地區重要的財源來源。收藏郵票的愛好叫集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鉅變”大型郵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舉行,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鉅變。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級辦郵政的物權跑歡保新息孔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煙絕操善出信給使用者。寄文簡溫雖慶味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示朝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來自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供寄遞區濃受親由角接我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郵票也來自是某些國家或地區重要的財源來收源。收藏郵票的愛好叫集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鉅變”大型郵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舉行,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鉅變。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出信給使用者。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郵票也是某些國家或地區重要的財源來源。收藏郵票的愛好叫集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鉅變”大型郵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舉行,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鉅變。

郵票的來歷

郵票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出信給使用者。

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擴充套件資料:

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鉅變”大型郵票展11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開幕,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鉅變。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徵收物件的改變:降低了郵費,按重量計費,先付郵費。通訊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郵票是傳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

郵票的由來或故事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出信給使用者。

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徵收物件的改變:降低了郵費,按重量計費,先付郵費。通訊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郵票是傳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最早的郵票是大龍郵票。1878年清朝在北京、天津、上海、煙臺和牛莊(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以蟠龍為圖案印製了一套三枚郵票。

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蟠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麵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訊函郵資)、“五分銀”(桔,寄掛號郵資)。這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集郵界習慣稱其為“海關大龍 ”,簡稱“大龍郵票”。

郵票上“大清郵政局”5個字十分醒目,圖案中的“大龍”兩目圓睜,騰雲駕霧,呼之欲出。上方標有“CHINA(中國)”,下方標有“CANDARIN(S)(海關關平銀 分銀)”字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郵票

郵票的來歷

郵票的起源

郵票起源於郵政,是為了郵政通訊的需要而產生的。郵票誕生前,歐洲各國郵政大多實行由收信人繳納資費的方法,按路程遠近確定郵費的多寡將郵費寫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國家還規定議員、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資,因而整個郵政費用就壓在一般平民使用者身上。由於昂責的郵費超過了收信人的經濟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雙方常將事先約定的訊號標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郵費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爭執。

為此,英國人羅蘭·希爾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在1837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冊子:《郵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實行辦法》。在書裡,他提出了郵政改革的建議:①由寄信人預付郵資;②英國本土範圍內,郵寄重量每半盎司統一收取1便士郵資;③郵資收款問題“可以用一小塊印上戳記的紙來解決”“這種紙大小與郵戳相仿,背面塗有一層薄膠,人們只要弄溼背膠就可以貼在信的背面,從而不必再到郵局面交信件。”

羅蘭·希爾的3條建議,得到英國的讚賞,這就是現在作為各國郵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預付郵資,均一郵資制和背膠郵票。建議中的“只要弄溼背膠就可貼在信的背面”的“印上戳記的紙”就是1840年5月1日在倫敦發售的“黑便士”郵票,也就是流傳至今讓億萬人為之傾倒的郵票.

郵票的由來

世界第一枚郵票是在英國,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發行維多利亞女王

像的郵票,這一枚郵 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額一便士,世稱「黑便士」.發明郵票的是羅蘭希爾.羅蘭希爾是 英國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誕生於英國密特蘭城。黑便士發行前,英國已有郵政服務。當時手續複雜、郵資也很貴,是以路途的遠近計算,不但 信裡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開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費。所以當時人們寫信大都不加封套以節省郵 資。當時的郵資是由收件人負擔。由

於郵資太貴了,收件人常會因為付不起郵資而將信回。

有些人甚至想辦法取巧,互相約定在信上做暗號,收信人一看到封面就能猜到信的內容,也就 不必付錢收信。這樣一來,信差就無法收到郵資,常常白跑一趟。

看到這種情形的羅蘭希爾,就決定要改革紛亂的郵政。於是,羅蘭希爾想出一討套妥善又制度的方法。向提出預付郵資和統一郵資的建議。為了配合這個制度,羅蘭希爾建議郵政局印 制郵票,每一枚面值一便士,作為預付郵資的憑證。由寄件者先付郵資,不管路程遠近,在規 定的重量內的平信,一律收費一便士,賣給寄信人貼在信封上,做為郵資已付的標籤。

郵票的由來或故事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出信給使用者。

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徵收物件的改變:降低了郵費,按重量計費,先付郵費。通訊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郵票是傳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最早的郵票是大龍郵票。1878年清朝在北京、天津、上海、煙臺和牛莊(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以蟠龍為圖案印製了一套三枚郵票。

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蟠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麵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訊函郵資)、“五分銀”(桔,寄掛號郵資)。這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集郵界習慣稱其為“海關大龍 ”,簡稱“大龍郵票”。

郵票上“大清郵政局”5個字十分醒目,圖案中的“大龍”兩目圓睜,騰雲駕霧,呼之欲出。上方標有“CHINA(中國)”,下方標有“CANDARIN(S)(海關關平銀 分銀)”字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郵票

郵票的由來或故事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出信給使用者。

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籤,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籤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擴充套件資料:

保養常識

1、收藏郵票一定要使用乾燥的小護郵袋,或者是乾燥的小玻璃瓶,或者是乾燥的集郵冊,一般而言,集郵冊和護郵袋比較常用。

2、一定要重視郵票存放的的環境。不管是用集郵冊還是用護郵袋收藏郵票,首先不能長期處於日光照射之下,否則可能引發郵票變色;其次,不能處於潮溼的環境中,因為郵票是紙質的,有比較強的吸水力,很容易發生黴變。所以最好將郵票收藏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可以配合放一些乾燥劑。

3、如果是選擇集郵冊收藏郵票的,還要注意集郵冊擺設方法,千萬不能夠水平擺放,這樣時間一長,冊子內的郵票會被書的重量擠壓地出現痕跡,因此,集郵冊的擺法應該像圖書館內的書一樣,站立並列存放,不能讓它東倒西歪,冊子與冊子之間也不宜太多緊密,留出一些空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郵票

郵票的由來和用處

用處:郵票是郵件的傳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證明,傳送者將郵票貼在信件上,再由郵局蓋章銷值,以用於在郵件被寄出前,證明寄郵人已支付費用.

起源:郵票起源於郵政,是為了郵政通訊的需要而產生的.郵票誕生前,歐洲各國郵政大多實行由收信人繳納資費的方法,按路程遠近確定郵費的多寡將郵費寫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國家還規定議員、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資,因而整個郵政費用就壓在一般平民使用者身上.由於昂責的郵費超過了收信人的經濟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雙方常將事先約定的訊號標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郵費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爭執.

種類:

一、普通郵票:

沒有特定的題材,圖案較為簡單,票面無發行志號、印刷年份、排列序號等.如:普29《長城》郵票一套4枚.

二、“紀”字頭紀念郵票:

從紀1編至紀124,於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發行.採用紀念題材設計的郵票,票面有發行志號、印刷年份、排列序號等.如“紀1”表示為紀念郵票第一套,表示該套4枚郵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發行志號為紀1的《慶祝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郵票一套4枚.

三、“特”字頭特種郵票:

從特1編至特75,於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發行.採用特別題材設計的郵票,票面有發行志號、印刷年份、排列序號等.如“特1”表示為特種郵票第一套,表示該套5枚郵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發行志號為特1的《國徽》特種郵票一套5枚.

四、“文”字郵票:

“”期間(1967年4月-1970年1月)發行的郵票,票面無發行志號、無印刷年份、無排列序號等.如:發行志號為文1的《戰無不勝的思想萬歲》郵票一套11枚.文”字郵票由於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因而成為收藏的熱點.

五、編號郵票:

“”後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發行的郵票,票面有發行編號、印刷年份、無排列序號等.如:編號為1-6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郵票.見下圖.編號郵票由於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因而成為收藏的熱點.

六、“J”字頭紀念郵票:

以“紀”字的漢語拼音“J”開頭,採用紀念題材設計的郵票,從J1編至J185,於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發行.票面有發行志號、印刷年份、排列序號等.如“J1”表示為紀念郵票第一套,如:發行志號為J1的《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週年紀念》紀念郵票一套3枚.

七、“T”字頭特種郵票:

以“特”字的漢語拼音“T”開頭,採用特別題材設計的郵票,從T1編至T168,於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發行.票面有發行志號、印刷年份、排列序號等.如“T1”表示為特種郵票第一套,如:發行志號為T1的《體操運動》特種郵票一套6枚.

八、按年份編號:

從1992年起,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按年度統一編排順序號.票面有發行志號、印刷年份、排列序號等.如:1992-1的《壬申年》(T)特種郵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十週年》(J)紀念郵票一套1枚.

九、其他類郵票:

航空郵票是專供寄遞航空郵件貼用的郵票(已取消).加字改值郵票,是新中國建立初期,郵票尚不能滿足郵政事業發展而採取的臨時措施(已取消).包裹郵票是專寄包裹用的郵票(已取消).軍人郵票是給予現役軍人用郵的免資費的憑證(已取消).欠資郵票是指未按實際用郵資費付錢而告知使用者的郵票(已取消).上述各類由於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因而成為收藏的熱點.

其實關於郵票,我也不是很瞭解,我搜索篩選過,貼上了,

十二生肖郵票的由來

    十二生肖的,最早記載的是東漢王充的《論衡》,最全記載的先秦時期有著相對比較完整的系統。至今無法考證其發源地,古今學者對此眾說紛紜。隨著民間習慣把動物和地支配合在一起來記錄人們出生的年份和月份。

    隨著世界上第一枚日本虎年生肖郵票的誕生,同時還發行了世界上僅存的一種無齒生肖郵票小型張。隨後中國開始效仿發行了第一枚猴年生肖郵票,目前身價已經上漲到1克黃金的價格,以後還會持續增加,郵票的豐富多彩,每個圖案都代表著一個神話故事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在90年代,生肖郵票達到了頂峰時期,很多國家加入,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就使得郵票在數量和形式上出現了大規模改變。其中還出現有各種樣式的和材質的郵票。

    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傳統,正是這種文化古國起到了示範效果,在文化價值取向上有著引領的作用,還有市場的利益帶動下,才使得生肖郵票如今迅猛的發展。每年春節都會有不同的生肖作為吉祥物給人們帶來了過年的新奇和快樂,也正是因為人們對吉祥物的喜愛,而更加的喜歡形象化的生肖郵票,每種生肖郵票都有著不同精緻的圖案,吸引著人們想集齊十二枚的衝動,同時也能在集郵中尋找到快樂,每一輪的生肖郵票的設計都會不同,給我們帶來新的感受,別有一番情趣。現如今,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歡收藏十二生肖郵票,因為不僅有著市場的潛力給我們更多的是欣賞的價值。

郵票的由來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612321.html?si=1

郵票是誰發明的?第一枚郵票的由來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 黑便士郵票之所以採用維多利亞女王頭像為圖案,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既要代表國家的權威性,又要表現出國家發行的有價票券的嚴肅性。在印刷上採用了當時歐美國家印製鈔票時已普遍採用的最先進的雕刻版印刷工藝,並使用了難以偽造的皇冠水印紙。圖案頂部中間有“Postage”(郵資)字樣, 左右兩角是交叉十字圖形,底部中間是面值“ONE PENNY”(1便士)。橫12 枚,豎20枚,一全張240枚,面值恰好1英鎊。為防止偽造,除每枚郵票都有 一個王冠水印外,郵票的下部左右兩角各印一順序排列。如第一枚是A、A; 第二枚是A、B;第三枚是A、C……直至A、L,共12枚。豎行左下角的字母依次為A、B、C……直至T,右下角的字母均相同。由每枚郵票下面兩角的兩個字母可以準確地判斷它在整張郵票中的位置。如一枚郵票左下角的字母是C, 右下角的字母是D,那麼這枚郵票便是第三行的第四枚。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故事 19世紀30年代的某一天,倫敦一箇中學的校長羅蘭·希爾正在街上散步,他看到一位郵遞員把一封信交給一個姑娘。姑娘接過信,匆匆瞟了一眼,馬上又把信還給了郵遞員,不肯收下。希爾十分納悶。郵遞員走後,他好奇地問姑娘為何不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訴他,信是她遠方的未婚夫寄來的,因為郵資昂貴,她支付不起,所以不能收,不過,她已從信封上了解了對方的情況。原來,他們約好在信封上作一種只有他倆才懂得的暗記,這樣,用不著看信的內容就互通音訊了。希爾深感郵政制度給人們帶來的不便,決心進行改革。 那時,英國的郵政制度十分繁瑣,除了國會議員享受免費郵寄信件的特權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郵遞員根據路程遠近,信紙頁數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費,郵資昂貴,一封普通國內信件的郵資竟高達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18便士。因此,拒付費用、拒收來信的爭執時常發生。 在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分析、計算和創新後,羅蘭·希爾提出了“降低郵資、統一收費標準、簡化郵遞手續”的思路。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觀點為基礎寫成了一本題為《郵政改革:重要性及實用性》的小冊子,呈遞給當時的財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於無奈,他只得將小冊子修改後公開發表。他提出了三項建議:由寄信人在郵局付現金;通過對信封、信紙收費的辦法統一郵資;使用“一片只夠蓋上郵戳即可的紙片,在其背面塗上粘液。這樣,其持有者將紙片浸溼後,可將它帖在信封之上”。 這三項建議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這種情況下,1839年8月,維多利亞女王簽署法令,決定正式採納希爾的建議,並調希爾進入財政部負責實施這一計劃。1839年9月6日向全國公開徵集“標籤”(當時尚不叫郵票),在收到的2600多封應徵圖案中,5位作者的4份作品獲獎。羅蘭·希爾根據這4份作品,以威廉·維恩所作的維多利亞女王肖像的紀念章作原畫,用繪畫顏料畫了兩幅郵票畫稿,交查爾斯和費雷德里克·希思父子雕刻,郵票由帕金斯·倍根公司承印,以黑色為基調,下方印有“一便士”字樣,故稱為“黑便士”。 原定於1840年1月1日啟用的郵票因設計的延誤,1840年5月6日正式開始使用,與“黑便士”同時使用的還有“藍便士”(面值兩便士的藍色郵票)。從此,郵票在世界上誕生了。

郵票的故事

郵票的起源

郵票起源於郵政,是為了郵政通訊的需要而產生的。郵票誕生前,歐洲各國郵政大多實行由收信人繳納資費的方法,按路程遠近確定郵費的多寡將郵費寫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國家還規定議員、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資,因而整個郵政費用就壓在一般平民使用者身上。由於昂責的郵費超過了收信人的經濟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雙方常將事先約定的訊號標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郵費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爭執。

為此,英國人羅蘭·希爾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在1837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冊子:《郵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實行辦法》。在書裡,他提出了郵政改革的建議:①由寄信人預付郵資;②英國本土範圍內,郵寄重量每半盎司統一收取1便士郵資;③郵資收款問題“可以用一小塊印上戳記的紙來解決”“這種紙大小與郵戳相仿,背面塗有一層薄膠,人們只要弄溼背膠就可以貼在信的背面,從而不必再到郵局面交信件。”

羅蘭·希爾的3條建議,得到英國的讚賞,這就是現在作為各國郵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預付郵資,均一郵資制和背膠郵票。建議中的“只要弄溼背膠就可貼在信的背面”的“印上戳記的紙”就是1840年5月1日在倫敦發售的“黑便士”郵票,也就是流傳至今讓億萬人為之傾倒的郵票.

郵票的由來

世界第一枚郵票是在英國,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發行維多利亞女王

像的郵票,這一枚郵 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額一便士,世稱「黑便士」.發明郵票的是羅蘭希爾.羅蘭希爾是 英國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誕生於英國密特蘭城。黑便士發行前,英國已有郵政服務。當時手續複雜、郵資也很貴,是以路途的遠近計算,不但 信裡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開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費。所以當時人們寫信大都不加封套以節省郵 資。當時的郵資是由收件人負擔。由

於郵資太貴了,收件人常會因為付不起郵資而將信回。

有些人甚至想辦法取巧,互相約定在信上做暗號,收信人一看到封面就能猜到信的內容,也就 不必付錢收信。這樣一來,信差就無法收到郵資,常常白跑一趟。

看到這種情形的羅蘭希爾,就決定要改革紛亂的郵政。於是,羅蘭希爾想出一討套妥善又制度的方法。向提出預付郵資和統一郵資的建議。為了配合這個制度,羅蘭希爾建議郵政局印 制郵票,每一枚面值一便士,作為預付郵資的憑證。由寄件者先付郵資,不管路程遠近,在規 定的重量內的平信,一律收費一便士,賣給寄信人貼在信封上,做為郵資已付的標籤。

標籤: 由來 郵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rnx3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