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五姓七望現在還存在嗎

五姓七望現在還存在嗎

五姓七望現在還存在嗎

五姓七望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五姓七望又叫做“五姓七族”,形成於隋唐時期,其中五姓為:李、崔、盧、鄭、王,七望為:隴西、趙郡、清河、范陽、博陵、滎陽、太原。五姓七望是古代的名門望族,而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古代的階層制度。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五姓七望現在還存在嗎

五姓七望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五姓七望又叫做“五姓七族”,形成於隋唐時期,其中五姓為:李、崔、盧、鄭、王,七望為:隴西、趙郡、清河、范陽、博陵、滎陽、太原,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隋唐是什麼時期

隋唐時期為公元581年—907年,是隋朝和唐朝兩個朝代的合稱,也是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時期之一。

隋文帝是開國皇帝,在這一時期,國家繁榮強盛,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大好局面,人們把隋文帝時期稱為“開皇之治”。

隋唐時期採取開放,大量地吸收外域的有用文化,這時的科學技術、天文曆法等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突破。

五姓七望怎麼消失的?

五姓七望被唐太宗李世民滅了。

五姓七望一直都認為自己的地位很高,是眾多家族之首,在民間也很得民心。五姓七望一直認為自己是權貴,很是高傲,就算是皇家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唐朝時期,五姓七望的子弟紛紛選擇考取功名,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有點甚至佔據重要地位。本就是權貴的五姓七望在朝廷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無論哪一位皇帝上任,也不敢輕易和五姓七望的世家大族起衝突。

五姓七望的名聲對百姓以及的影響太大,因而歷代皇帝都會選擇適當地打壓這些族中子弟。由於仕途艱難,五姓七望的子弟更多的選擇了在文學上的發展。許多唐朝的大文豪都是出自這五姓七望的家族,例如,王勃、盧照鄰、李嶠等,佔據了唐朝詩人的半壁江山。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中國歷史上尊貴的“五姓七望”,連貴族都沒資格高攀,是你的姓嗎?

姓氏是會伴隨我們每個人一生的東西,在時間的發展下,不少新的姓氏誕生,也有不少複姓演化成了單字姓,現如今統計來看,單字姓以及雙字姓總數量接近一萬個。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姓已經沒有了古代的階層制度,因為在古代有著“五姓七望”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姓氏的人,都是古代的名門望族,等同於有了一張上流人物的名片,據說連古代的皇室,都沒資格娶“五姓七望”中的人,想來還真是一種特權了。

其中“五姓”代表著:李、崔、盧、鄭、王。而“七望”代表著:隴西,趙郡,清河、范陽、博陵、滎陽、太原。簡單來說,“七望”代表的,便是七個家族。

首先,李氏便是隴西李氏跟趙郡李氏。

在公元400年的東晉時期,“李”姓一開始的字為“理”,最後才慢慢演變成了“李”這個字。

其中隴西李氏中最為知名的人物之一,就是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他筆下的《無題》更是愛情詩中的代表:“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前面兩段,足以談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

而趙郡李氏中,最為知名的人物中就有唐代著名音樂人李龜年。詩聖杜甫就寫過一首《江南逢李龜年》,不難想象,李龜年在唐朝那個詩人輩出的年代,同樣也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再來就是崔氏,它起源於東漢,就是三國鼎立之前的那個東漢。

崔這個姓,在如今算不上是一個很常見的姓氏,但他出過的名人卻是不容小覷,它滿打滿算一共出了12位宰相,其中就包括唐太宗宰相,崔仁師。

太原王氏,根據人口普查顯示,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然而在古代,王這個姓可真是不一般,有富饒家庭,也有名門貴族,這個姓真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樣,有著“王者”的氣質。

在東漢時期的王允,便是就是出自太原王氏。

之後還出現了三位東晉皇后,孝武帝皇后王法慧,簡文帝皇后王簡姬,晉哀帝王穆之,算得上是“五姓七望”中出皇后出得最多的一個姓氏了。

范陽盧氏,其中最為出名的一個人物便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除此之外還出了10位宰相,其中就包括8位唐朝宰相,可以說是唐朝的宰相被盧姓承包了。

滎陽鄭氏,這個初始於西漢時期的姓氏,同樣是出過10位宰相,如此一來便是奠定了鄭氏這個姓在貴族中的地位。

隨著朝代的更迭,姓氏在一個人的身上漸漸變成了一個符號,不再成為一個人身份的象徵,整體而言這也算得上是一個進步,畢竟中國現在處於一個新時代,那種等級分明的封建社會已然成為了歷史。

相信沒人會不覺得這不是一個好時代,只要努力,每個人都盡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健康的社會。

五姓七望和關隴八大家是什麼?

“五姓七望”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關隴八大家”是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弘農楊氏、蘭陵蕭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和清河崔氏。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就出自“關隴貴族集團”,其含金量十足。現在歐洲還存在著不少貴族,但是我國,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貴族了。我國古代,出現過不少名門望族。最著名的是“五姓七望”和“關隴八大家”。

注意:

五姓七家裡有一家滎陽鄭氏,滎陽離洛陽並不太遠,在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附近,這是戰國時魏國的國都大梁城附近,就快到秦國的家門口了。

而五姓七望裡的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都是趙魏故地平原上的大族。

比較特殊的是隴西李氏,隴西李氏原本是隴西的實力派,但是這個家族後面因為仕宦遷離了隴西,融入了山東士族的圈子,最後成為山東士族的一員。

而關隴貴族裡包含兩大塊,一是關中士族,京兆韋氏、京兆杜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這六家比較著名,這都是關中版塊的。二是代北虜姓,也就是遷到洛陽的漢化鮮卑族。

琅邪王氏是琅邪郡的士族代表,在今天的山東省臨沂,這塊地方在春秋戰國時屬於魯國,後面被楚國吞併,琅邪王氏衣冠南渡,成為東晉門閥的開啟者,歷東晉南朝紅盛,在侯景之亂後開始走向衰落。琅邪王氏通常都是與陳郡謝氏並提的,陳郡屬於洛陽版塊,但是陳郡謝氏南渡了,成為江左政權的重要實力派,侯景之亂後走向衰落。

五姓七望被誰砍完的,五胡亂華後衣冠南渡,為什麼五姓七望屹立如山

五胡亂華後衣冠南渡,為什麼五姓七望屹立如山?

先,你要知道五姓七望僅僅是說的隋唐時期的山東門閥...而且並不是說天下士族只有他們..

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永嘉之亂的南渡衣冠,所以是“僑姓” 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東南本土士族 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也就是五姓七望 關中亦為“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關中本土貴族 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魏晉胡人貴族

五姓七望的中國最後的貴族

中國歷史上的士族,萌芽於東漢中期,亡覆於唐朝末年。於是,在一種感覺上認為:士族,從東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隨著經濟上的“佔田蔭客制”和上的“九品中正制”兩大特權的消失,而呈逐漸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因為,就歷史事實看,中國士族時代有兩個階段最為輝煌,一是兩晉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時,尤其是中晚唐,士族不僅沒有暗淡;相反,卻再次奇異地輝煌起來——這並非簡單意義上的“迴光返照”。東漢末年至魏晉時代,漢族士人講求門第出身,這種影響波及胡人政權,以至於鮮卑建北魏,出於與 *** 高門達成合作的考慮,亦極重視門第,在孝文帝時代,曾十分隆重地對 *** 腹地——“山東”地區的士族進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這裡的“山東”(崤山以東),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東、河北大部與河南。在時人眼裡,“山東士族”最高門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門了。排姓氏時,隴西李氏擔心不在尊位,故乘駝星夜赴洛陽,但到時“四姓高門”已定: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沒有隴西李氏。其實,在當時,隴西李氏亦十分顯貴,孝文帝定士族,隴西李氏(雖然當時其房支已內遷至“山東”各地)雖未列“四姓高門”,但其李寶一支亦被定為甲族,最終也成“四海大姓”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盧、鄭、王名列“四姓高門”,與當時掌握重權的隴西李衝有密切關係:“隴西李衝以才識見任,當朝貴重,所結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為夫人。”特別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衝的推薦。但王家的影響力在北魏時已減退,至唐時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為美,故呼為‘鈒鏤王家’,喻銀質而金飾也。”故唐時新“四姓”已為崔、盧、李、鄭。

崔、李均有兩支,所以唐時“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中的哪兩支一直為後世所爭議。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響力低於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時起,清河崔氏開始趕超,因至北魏時出現崔巨集、崔浩、崔鴻這樣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達到頂峰,一舉超越了博陵崔氏。當時,清河崔甗對范陽盧元明說:“天下盛門唯我與爾,博(陵)崔(氏)、趙(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響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黃門侍郎崔民幹為天下第一門戶,且整個唐朝,來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來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為士族之冠”。至於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在北魏時,前者的地位要高於後者,同是到了唐朝,後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時,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並肩前進:“(帝)納隴西李衝女為夫人,納崔、盧、鄭、王‘四姓’女充後宮。趙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風。世言高華以五姓為首。”有唐一代,趙郡李氏更為顯赫,出宰相17人,於世家大族中為最多。博崔、趙李之榮盛,是依整個唐朝而綜觀的,若按傳統理解,唐初時的“崔、盧、李、鄭”,仍指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不過,由於自唐起博崔、趙李已正式成為超級豪門,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說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時的廣泛流向,使得自魏晉而建立起來的唐朝士族實際上呈上升趨勢,尤其是自中唐開始,人們世家大族的觀念進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間仍有著極深的鴻溝。“五姓七家”,“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傲慢地進行著內部通婚,以保持高貴的血統。如按北魏以來的傳統,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代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為婚姻;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婚姻,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世代婚姻,他們不屑與其他姓氏為婚。於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嘆:“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屬以韋、裴、柳、薛為成員的“關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見其影響。貞觀中,太宗皇帝無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說:“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當時,太宗多次發出包含迷惑與憤怒的質問:“吾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而人間又為何重之?!”於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編修者無視皇室,而將“山東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為天下第一。後在太宗的干預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對“山東士族”進行了壓制,但卻沒取得實際效果。 實際上,唐朝皇帝在抑制“山東士族”時是極不自信的,因為同時皇室又自稱其祖出自隴西李氏且以此為榮。高宗時代,依舊打壓世家大族,並以法律的形式頒佈禁婚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婚姻。”結果依舊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們互相為婚,反倒在無形中增加了這些大族的資本:“其後天下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婚家’,益自貴。”他們不僅蔑視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皇室雖自稱出自隴西李氏,但受懷疑,且有胡化之風,不為崔盧所重)。唐文宗時,皇帝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鄭覃能把孫女嫁給皇太子,但鄭覃寧可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為此文宗無語:“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即使是到了文宗時代的晚唐,人們的門閥觀念不僅沒有減弱,相反更為嚴重。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盛唐時,“五姓”在朝廷上並無絕對優勢。原因一是,當時建唐的功勳——“關隴軍事集團”仍有很大勢力;二是皇帝有意壓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舉考試製度導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現,而當時“五姓”多以門蔭入仕,不適應且不接受科舉考試這種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門出身的朝廷權臣的嫉恨(如武周時宰相許敬宗和李義府所為)。但“安史之亂”後,唐朝中樞進行了重建,“五姓”藉助於科舉制度而重新抬頭,比如滎陽鄭氏,盛唐時為宰相者難尋身影,而自中唐開始,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鄭半朝”之說;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亂”前任宰相的僅有2人,事變後進入中唐,則陸續有8人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與掌握了科舉權有密切關係,再有就是在適應了科舉考試製度後,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風與知識傳統使他們在考試中佔有特別的優勢。如范陽盧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進士者超過百人,這一數量令人驚異。要知道,唐朝時科舉考試中的進士考試是最難的,錄取人數又少,盧氏能有此成績,自是藉助於家風與知識之厚。但高門大族中亦有始終蔑視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貴族觀念的,比如以蔭入仕的宰相趙郡李德裕和滎陽鄭覃,李德裕“恥與諸生從鄉賦,不喜科試”、“尤惡進士”,滎陽鄭覃更是建議廢除進士制度。

五望七姓在唐朝時的家主都是誰!

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李廣出身隴西李氏,(?-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什麼是五姓七望?

五姓包括:崔 盧 李 鄭 王

其中崔氏和李氏有兩個郡望,這兩個姓最為顯貴 兩者加起來就成七望了,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隴西李氏(今甘肅省東南部)、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博陵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秦漢時,季子後裔崔意如任秦國(都今陝西咸陽)大夫,封東萊侯。到了漢朝,崔業襲爵,居於清河。崔業的弟弟崔仲牟,則另居於博陵安平,後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為博陵崔氏之始。 東漢以後,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俱為山東望族,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 南北朝時,博陵崔氏為第一等的高門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國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佔了兩家,即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自漢至宋,顯宦不斷。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的崔玄暐,曾參與“神龍政變”,迫周皇武則天退位,迎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唐國號。崔玄暐後被封為博陵郡王、與張柬之、桓彥範、袁恕己、敬暉一起被時人稱為“五王”。 清河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 清河崔氏後長仕北朝,北魏時一度與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唐初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為第一,唐太宗知後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列第三。雖然如此,崔氏仍為士族高門。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為博陵崔氏,也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范陽盧氏: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齊,盧、高二氏被逐趕,離開山東清縣之盧邑以後,散居於燕、秦二國之間,主要一支是聚居於范陽。范陽盧氏在秦始皇時,有大名鼎鼎的五經博士盧熬,天文博士盧生。繼之西漢初期有燕王盧綰,東漢末被尊稱“士之楷模,國之楨韓”之海內儒宗之大儒盧植(盧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盧家場),均出自范陽。及魏、晉、南北朝至隋,盧植之裔盧志、盧諶、盧偃、盧邈、盧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從盧玄起至其曾孫,一家百口,共財同居,為官著名而被史傳記載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盧氏成親,史稱“范陽盧氏,一門三公主。”帝族也要納范陽盧氏之女為貴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盧、王、謝之說:“望出范陽,北州冠族”。至唐代尤為突出,不僅狀元、進士、帝師,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傑”之盧照鄰, “大曆十才子”之盧編等等。自漢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記載的盧氏歷史名人達840多人,范陽盧氏,賢良輩出,勳業燦爛,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寫下:“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的詩句。范陽望族已成為幾百年來盧氏家族的榮耀,因而盧氏家乖亦冠以“范陽堂”的稱號。 隴西李氏,是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古時隴西亦稱隴右,泛指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地區。秦漢時期設定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隴西李氏: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後人尊他為隴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隴西李氏已經是權傾朝野的望族。隴西李氏李淵滅隋,建立唐朝,奉李姓為國姓。在唐朝,隴西李氏的聲望超過了趙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將李置於諸士族姓氏之首,更將有功之臣賜姓李,從此隴西李氏由一個血緣系統的宗族演變成為一個“多元一體”的龐大世族。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後世李氏多自稱隴西,有些也是附會。

遭到李世民刻意打壓,之後又拒絕皇室聯姻,五姓七望為何如此高傲?

五姓七望一直都認為自己的地位很高,是眾多家族之首,在民間也很得民心。五姓七望一直認為自己是權貴,很是高傲,就算是皇家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唐朝時期,五姓七望的子弟紛紛選擇考取功名,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有點甚至佔據重要地位。本就是權貴的五姓七望在朝廷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無論哪一位皇帝上任,也不敢輕易和五姓七望的世家大族起衝突。

五姓七望的名聲對百姓以及的影響太大,因而歷代皇帝都會選擇適當地打壓這些族中子弟。由於仕途艱難,五姓七望的子弟更多的選擇了在文學上的發展。許多唐朝的大文豪都是出自這五姓七望的家族,例如,王勃、盧照鄰、李嶠等,佔據了唐朝詩人的半壁江山。

唐朝一直都以科舉制來挑選人才,正好五姓七望家族的子弟們都以才情出名,面對這樣大好的機會自然不會錯過。通過科舉制選拔人才,給一直被打壓的五姓七望的人入朝為官的機會,重新回到鼎盛時期的狀態。之後,五姓七望的子弟又重新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在朝廷中佔據重要位置,五姓七望僅宰相就出現過二十位左右,更不用說其他的一些了,光一個家族就出現過百名進士。

五姓七望不僅在文化上的地位高,在上也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加上世家大族自身高傲,更在意門當戶對。他們更喜歡家族之間聯姻,這就導致家族之間關係更親密了。

衣冠(1)如山(1)

古代姓氏中尊貴的“五姓七望”:你是名門望族之後嗎?

在隋唐這一歷史階段,雖然已經開始推行科舉制,但是,對於唐朝的官吏,依然主要來自於世家大族。比如博陵崔氏在當時一共誕生了15位宰相。在這一歷史時期,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也被稱為“五姓七族”、“五姓七家”。

隴西李氏

首先,李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總人口超9500萬。對於李姓來說,最顯赫的兩大郡望就是隴西和趙郡。就隴西李氏來說,這個家族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領。隴西李氏一支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一個興盛的偉大時代。也即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皇帝都可以劃入隴西李氏中,所以有“天下李氏出隴西”的說法。

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唐朝中期,先後有八位范陽盧氏的子孫擔任宰相一職。乾隆皇帝也曾寫下:“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的詩句,唐朝時的范陽主要指今河北省涿州市及其周邊地區。此外,對於唐朝叛將安祿山,就曾擔任范陽節度使。

趙郡李氏

趙郡治所位於今河北趙縣。趙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流派,其始祖是戰國名將李牧(今邢臺隆堯人),他曾率兵兩次擊敗秦國。在古代歷史上,趙郡這一建制開始於東漢時期,此後各朝有沿置,其治在今河北之趙縣。

滎陽鄭氏

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以故地滎陽(今河南省鄭州一帶)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後,鄭姓仍為望族,位列“五姓七望”之中。

博陵崔氏

在歷史上,崔姓這一姓氏主要來源於姜姓,始祖傳為姜太公,山東臨淄(淄博)為崔姓的發源地。比較有意思的是,唐初修訂《氏族志》時,依習慣把崔氏列為第一大姓,唐太宗知道後大怒,下令改皇室李姓為第一,皇戚族長孫氏(以長孫無忌為代表)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

太原王氏

在古代歷史上,王姓也是一個人口大姓,現在的人口數量僅次於李姓。就王姓來說,有太原王氏、琅邪王氏這兩大望族,但是,在唐朝初期,太原王氏因為和隴西李氏比較親密,所以更加興盛。太原王氏這塊沃土中終於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一批頂尖詩人,而且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清河崔氏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一帶)不僅是張姓的發源地,也誕生了清河崔氏這一名門望族。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南北朝時期,清河崔氏中的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後人稱頌為“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

五姓七望是什麼意思?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影響力

中國歷史上的士族,萌芽於東漢中期,亡覆於唐朝末年。從東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隨著經濟上的“佔田蔭客制”和上的“九品中正制”兩大特權的消失,而呈逐漸削弱消亡的局面。

東漢末年至魏晉時代,漢族士人講求門第出身,這種影響波及胡人政權,以至於鮮卑建北魏,出於與漢人高門達成合作的考慮,亦極重視門第,在孝文帝時代,曾十分隆重地對漢人腹地。

“山東”地區的士族進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這裡的“山東”(崤山以東),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東、河北大部與河南。

在時人眼裡,“山東士族”最高門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門了。排姓氏時,隴西李氏擔心不在尊位,故乘駝星夜赴洛陽,但到時“四姓高門”已定: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沒有隴西李氏。

其實,在當時,隴西李氏亦十分顯貴,孝文帝定士族,隴西李氏(雖然當時其房支已內遷至“山東”各地)雖未列“四姓高門”,但其李寶一支亦被定為甲族,最終也成“四海大姓”之一。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盧、鄭、王名列“四姓高門”,與當時掌握重權的隴西李衝有密切關係:“隴西李衝以才識見任,當朝貴重,所結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為夫人。”特別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衝的推薦。但王家的影響力在北魏時已減退,至唐時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為美,故呼為‘鈒鏤王家’,喻銀質而金飾也。”故唐時新“四姓”已為崔、盧、李、鄭。

五姓七望和關隴八大家是什麼意思?

“五姓七望”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關隴八大家”是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弘農楊氏、蘭陵蕭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和清河崔氏。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就出自“關隴貴族集團”,其含金量十足。現在歐洲還存在著不少貴族,但是我國,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貴族了。我國古代,出現過不少名門望族。最著名的是“五姓七望”和“關隴八大家”。

影響力

中國歷史上的士族,萌芽於東漢中期,亡覆於唐朝末年。從東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隨著經濟上的“佔田蔭客制”和上的“九品中正制”兩大特權的消失,而呈逐漸削弱消亡的局面。回顧歷史,可以看到,盛唐時,“五姓”在朝廷上並無絕對優勢。

原因一是,當時建唐的功勳,“關隴軍事集團”仍有很大勢力;二是皇帝有意壓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舉考試製度導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現,而當時“五姓”多以門蔭入仕,不適應且不接受科舉考試這種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門出身的朝廷權臣的嫉恨(如武周時宰相許敬宗和李義府所為)。

但“安史之亂”後,唐朝中樞進行了重建,“五姓”藉助於科舉制度而重新抬頭,比如滎陽鄭氏,盛唐時為宰相者難尋身影,而自中唐開始,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鄭半朝”之說;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

“安史之亂”前任宰相的僅有2人,事變後進入中唐,則陸續有8人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與掌握了科舉權有密切關係,再有就是在適應了科舉考試製度後,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風與知識傳統使他們在考試中佔有特別的優勢。

如范陽盧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進士者超過百人,這一數量令人驚異。要知道,唐朝時科舉考試中的進士考試是最難的,錄取人數又少,盧氏能有此成績,自是藉助於家風與知識之厚。

但高門大族中亦有始終蔑視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貴族觀念的,比如以蔭入仕的宰相趙郡李德裕和滎陽鄭覃,李德裕“恥與諸生從鄉賦,不喜科試”、“尤惡進士”,滎陽鄭覃更是建議廢除進士制度。 

什麼是五姓七望?

五姓包括:崔 盧 李 鄭 王

其中崔氏和李氏有兩個郡望,這兩個姓最為顯貴

兩者加起來就成七望了,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隴西李氏(今甘肅省東南部)、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博陵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秦漢時,季子後裔崔意如任秦國(都今陝西咸陽)大夫,封東萊侯。到了漢朝,崔業襲爵,居於清河。崔業的弟弟崔仲牟,則另居於博陵安平,後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為博陵崔氏之始。

東漢以後,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俱為山東望族,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

南北朝時,博陵崔氏為第一等的高門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國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佔了兩家,即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自漢至宋,顯宦不斷。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的崔玄暐,曾參與“神龍政變”,迫周皇武則天退位,迎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唐國號。崔玄暐後被封為博陵郡王、與張柬之、桓彥範、袁恕己、敬暉一起被時人稱為“五王”。

清河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

清河崔氏後長仕北朝,北魏時一度與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唐初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為第一,唐太宗知後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列第三。雖然如此,崔氏仍為士族高門。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為博陵崔氏,也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范陽盧氏: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齊,盧、高二氏被逐趕,離開山東清縣之盧邑以後,散居於燕、秦二國之間,主要一支是聚居於范陽。范陽盧氏在秦始皇時,有大名鼎鼎的五經博士盧熬,天文博士盧生。繼之西漢初期有燕王盧綰,東漢末被尊稱“士之楷模,國之楨韓”之海內儒宗之大儒盧植(盧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盧家場),均出自范陽。及魏、晉、南北朝至隋,盧植之裔盧志、盧諶、盧偃、盧邈、盧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從盧玄起至其曾孫,一家百口,共財同居,為官著名而被史傳記載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盧氏成親,史稱“范陽盧氏,一門三公主。”帝族也要納范陽盧氏之女為貴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盧、王、謝之說:“望出范陽,北州冠族”。至唐代尤為突出,不僅狀元、進士、帝師,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傑”之盧照鄰, “大曆十才子”之盧編等等。自漢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記載的盧氏歷史名人達840多人,范陽盧氏,賢良輩出,勳業燦爛,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寫下:“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的詩句。范陽望族已成為幾百年來盧氏家族的榮耀,因而盧氏家乖亦冠以“范陽堂”的稱號。

隴西李氏,是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古時隴西亦稱隴右,泛指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地區。秦漢時期設定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隴西李氏: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後人尊他為隴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隴西李氏已經是權傾朝野的望族。隴西李氏李淵滅隋,建立唐朝,奉李姓為國姓。在唐朝,隴西李氏的聲望超過了趙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將李置於諸士族姓氏之首,更將有功之臣賜姓李,從此隴西李氏由一個血緣系統的宗族演變成為一個“多元一體”的龐大世族。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後世李氏多自稱隴西,有些也是附會。

望族的五姓七望

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今甘肅省東南部)、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標籤: 五姓 七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m0e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