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影宗之道是什麼之道

影宗之道是什麼之道

影宗之道是什麼之道

影宗之道是輕功,能日行百里,相當於神行太保。完美世界主機級無鎖定3D動作鉅製《笑傲江湖3D手遊》以頂尖雙核引擎技術(AngelicaⅢ、Unity3D強強聯合)打造主機級遊戲品質,革命性的R-Sync伺服器技術確保遊戲互動實時性,多人同屏無卡頓零延時,構建大氣磅礴的江湖世界。實現比肩PS4的遊戲畫面、暢爽逼真的動作戰鬥、超越真實的互動體驗,讓玩家產生如同主機遊戲體驗的既視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英雄聯盟無極劍聖說的無極之道是什麼意思?

《英雄聯盟》中,無極劍聖說的“無極之道”是指瓦羅蘭的一個門派,而劍聖是無極之道的最後門徒,劍聖致力於這個門派的傳承,用七度洞悉目鏡搜尋著最有資格的人,尋找潛在的新弟子。

無極劍聖是一個有高機動性的刺客、戰士型英雄,擅長利用快速的打擊迅速擊潰對手,易大師一般打野和走單人路,作為無極劍道的最後傳人,易可以迅速砍出大量傷害,同時還能利用技能躲避猛烈的攻擊,避開敵人的集火。

擴充套件資料

《英雄聯盟》其他英雄背景介紹

1、蓋倫

將自己當做無畏先鋒中的普通一員參與戰鬥。他既受到同袍手足的愛戴,也受到敵人對手的尊敬——尤其作為尊貴的冕衛家族的子嗣,他被委以重任,守衛德瑪西亞的疆土和理想。他身披抵禦魔法的重甲,手持闊劍,時刻準備著用正義的鋼鐵風暴在戰場上正面迎戰一切操縱魔法的狂人。

2、趙信

忠於光盾王朝的堅毅勇士。他曾經淪落於諾克薩斯的角鬥場,在無數次角鬥中得以倖存。被德瑪西亞軍隊解救以後,他便發誓為這群勇敢的解放者貢獻生命和忠誠。最稱手的三爪長相伴,趙信現在為自己的第二祖國而戰,一往無前,暴虎馮河。

先王之道是什麼意思??

1、這個朝代已故君王的治國之道。

2、古時,賢明君王的治國之道。

出自:《過秦論》賈誼 〔兩漢〕

節選: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翻譯: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燬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憑藉華山為城牆,依據黃河為城池,憑藉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中國文化中稱先王,不是指那一個皇帝是先王,“先王”這兩個字,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的意思。

所謂“王者望也”、“王者用也”這些註解以外,我們瞭解“先王”兩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國文化的先王之道“斯為美矣”,最了不起的,我們人文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國家都更早。“小大由之”,無論大事小事,都要由禮的精神來處理,失去了禮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

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

中庸之道是一種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日常生活中,這種處世態度的人比比皆是;一些非常優秀的成功人士,他們之所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與他們的處世之道是分不開的。他們在工作中從來不偏離自己的目標,對工作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堅守自己的主張和信念,從不人云亦云,趨炎附勢,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奮進。

我有一個老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個公司的經理;他非常有才華,但從不恃才自傲,對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禮;對自己的下級從不擺架子,謙和待人,低調沉穩,做事靜中求穩從不飛揚拔扈,即使下級做錯了事也不會凌厲指責,而是循循善誘,含蓄而委婉地暗示讓其自然領悟。他心裡明白,如果以對方有錯而盛氣凌人的態度斥責對方,使對方感到無地自容,是非常愚蠢的。正是他這種不偏不倚,不嗔不怒的工作態度,嬴得了廣大員工的信任和愛戴,才使得企業蒸蒸日上,創造出了輝煌的業績。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是持之以恆的成功大道。中庸的人懂得節制,從來不會放縱自己的行為,不管處於任何情況下,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這樣的人做事有始有終,從不氣餒,審時度勢,順應自然,遇事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把握機緣,曲徑通幽。

中庸之道講究天人合一,順從自然,講究至誠、至善。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則知天矣”。“為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種自我修養所達到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是一種天人合一、造福人類的理想境界。

莊子提出過“意怠”哲學,說是有一種會鼓動翅膀的鳥,和別的鳥毫無出眾之處。別的鳥飛,它也根著飛;傍晚歸巢,它也根著歸巢;隊伍前進時它從不爭先,後退時也從不落後;吃東西不搶食。不脫隊,因此很少受到威脅。表面看來,這種生存方式顯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細想想,這樣做也許是最可取的。凡事預先留條退路,不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能,這種人才不會犯大錯誤。在現在高度競爭的社會裡,這樣做看似中庸,卻也不失是一種有效的生存方式。

在人生坎坎坷坷的道路上,我們會面臨許多困惑,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折與磨難,始終保持一顆中正之心是非常必要的。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把心態放得平和一些,該明白時明白,該糊塗時糊塗;把一切陳舊不堪的雜念置之度外,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中庸之道是什麼?鼻祖是?如:老子為道教的鼻祖

中庸之道的鼻祖是孔子,

所謂“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種道德實踐的原則和處世待人的方法。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中庸”一詞承載著世人對處世原則的恪守降臨在兩界凡宇。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選擇正確的道路。它體現的是端莊沉穩、守善持中的博大氣魄,寬廣胸襟,和“一以貫之”的堅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現實主義的偉大思想。然而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新興人類們更多的賦予了這個詞語以貶義。“中庸之道害我們國人不淺。”,“世風日下,中庸橫行。”諸如此句不絕於耳。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無原則、無主見和隨波逐流的代名詞,實在是我們的先人所沒有想到的。這恐怕與我們這些年來,忙於學習和引進西方的大師聖經,而對先人的大智慧缺乏瞭解甚至幾乎忘卻有關。

1、中庸之道概述

中庸之道,是手持兩端,不偏不倚。不偏的前提是手持兩端,就是最激進和最保守的意見都要顧及到,然後達到不偏不倚的最佳效果。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內在的邏輯:“尚中”是中庸的邏輯起點,“時中”是中庸的內在本質,“中正”是中庸的規範準則,“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標。“尚中”的基本內涵是“無過無不及”,“時中”的基本內涵是“無可無不可”,“中正”的基本內涵是“禮義”,“中和”的基本內涵是天人和諧之美。其中,“尚中”觀念為傳統所固有,為孔子所繼承。“時中”、“中正”及“中和”的觀念是孔子對傳統“尚中”觀念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希望能夠幫到你!

孔子的中庸之道,這個中庸指的什麼?

中庸之道是指做事張弛有度,懂得掌握分寸,過猶不及,這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

1、何為中庸之道?

一提到中庸之道,就會想到這是孔子的主張。現在很多有學問的年輕人對中庸之道不太認同,認為是不符合自己內心的選擇。可真正的思考一下,你這的理解孔孟之道的具體含義嗎?中華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在其中的兩千年裡,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民眾,都在推崇孔子的儒家文化。因此,在我看來,中庸之道的核心必然是遵循社會發展與變化的規律,中庸之道必將深入到社會每一個層面。

2、中庸之道的概念

“中”與“和”是其重要概念,“中“就是中和,中間,中庸的意思,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狀態,維持各方關係,保持事態穩定。“和”就是和平,和諧,對一切事物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都要用平常心對待。

中庸之道,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做人時,要謙卑、恭敬,與人相處要平和對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在做事時,要張弛有度,掌握分寸,做事認真且不要得罪人,能達成自己的既定目標即可。

3、我們應該如何學習中庸之道

平時應該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理解孔孟之道,學會運用中庸之道處理各種事情,懂得任何事情的發展規律,控制變化的程度,逐漸積累經驗,慢慢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最終才能學會中庸。

總之,中庸之道是要中和各方意見,保留其中正確的一面,捨棄其中錯誤的觀點,不要劍走偏鋒,學會善於運用,這就是正確的中庸之道。對待任何問題,都要尋找切入點,使之最終趨向平衡,不要超過預定的尺度,做到中庸。

孔子中庸之道 佛家的中道 老子的道 各是什麼

孔子中庸之道,即佛教的“中道”,非有非空,非斷非滅。

夫子常講“敬鬼神而遠之”,還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這就達到了消除一切對立二分的境界。

1、 孔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夫子一生他所學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不是自己的東西,自己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全是古聖先賢留下來的,他不過是用文字把它記載,流傳給後世。《論語》裡面許多的話,我們相信都是千萬年前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都是古佛所說的,他說世尊曾經講過,世尊說,他從來沒有將古佛所說的經上加一個字,比孔子的態度還要嚴謹。東西方的聖人給我們做榜樣。也就是說,人人佛性本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以前如是,現在也這樣。 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佛法講“自性、真如、法身。。。。。。”,教說終極真理,柏拉圖說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來,不是要通過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從沒離開我們的真心。孔子在周易裡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在本體上,孔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孔子說,吾“無知也”。孔子沒有分別之“知”(識),但有二相歸一相之“智”。因為,孔子“叩其兩端(兩極)而竭焉(消除二元對立,泯沒對待)”。孔子“竭”其“兩端”,就是“中”,“中”就是“抱一”、“得一”。“中庸”是孔子“抱一”、“得一”的理論基礎。中庸之“中”,是指宇宙萬物的本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是指本體之相用也。中庸者,體相用一如也!所以,從認識論來看,能達到體相用一如境地,就是“中庸其至矣乎”!孔子明確指出,很少有人能契此(民鮮能久矣),說明其境界的高雅。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佛陀稱此君子為“大心凡夫”。雖是凡夫,已發大心(大願)追求。追求不息,就叫精進;精進之極,孔子稱為“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時時能契中庸,佛陀稱為不退轉菩薩。故時而中庸的君子,必得三昧正受,達無生法忍!

還有,道書也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

2、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成佛之道就是大學之道,覺悟之道。佛家的戒定慧就是儒家的止、定、得,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三個學習過程。明德就是眾生都有的光明德性,佛教稱佛性。“明德”,人人具足,凡聖一如,本自圓成,非假修證;就是惠能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明便是修證,迴歸自性,迴歸自己真心,就達到了“至善”,佛法講成佛了,徹底解脫了。明明德是自己覺悟,大徹大悟,度眾生是親民。可見,“大學之道”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做到自覺覺他,就是“止於至善”。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是格“物”之本末,“事”之終始。佛家的轉識成智就是儒家的“格物”,突破二元對立思維。格到心境一如,本無內外, 才是真正的“明明德”。明白了外物不外,色身不內,皆“明德”所現之“物”,無內外,無主客,即能轉六識為妙觀察智。此智開顯,自然破除思維極性,再不二相分別,我執破除,自然“意誠”(“知至而後意誠”)。“意誠”必然“心正”,心為一身之主,心正而明瞭“明德”,自性開顯。

“明明德”而智慧光照,觸著皆化,故先家齊;“明明德”於全家族,智德更盛,足以普化邦國;國國皆“明明德”,自然天下平,這是從外來說。從內來講,“意誠”則我執破,“心正”則法執亡。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自“明德”之相,相不異性,性不異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直下承當,則可謂“家齊”、“國治”、“天下平”之實質也!從“格物致知”到“天下平”,這是儒家“從事於道”、“同於道”的修證歷程。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四攝、六度,行菩薩道,自覺覺他,覺行,這是佛家“從事於道”、“同於道”的修行過程。“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故儒釋道三家本質不異!

《大學》講‘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此處的‘正心’與《大學》講的‘正心’,是一樣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們拿儒家的話來解釋,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為物慾,即煩惱障障礙;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礙。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講正心,也是破除這兩種障。‘格物’,‘格’是格殺,‘物’就是物慾,格殺物慾就是斷煩惱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見,這是破所知障。這樣,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裡就“常生智慧”,這個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間的世智辯聰。

這就是慧能說的明心見性方法“若能正心,常生智慧。”比如子路的“聞過則喜”正是《壇經》“見人不是,諸惡之根;見已不善,萬善之門”。曾子就相當於神秀,他發明了“慎獨”,“吾日三省吾身”,就相當於神秀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3、對於佛道耶穌的“感應道交”,儒家易經也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道家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天人合一的觀念。現代量子力學通過“量子糾纏”(不管兩個粒子(有共同來源)距離多麼遙遠,一個粒子的變化立即就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這就是量子糾纏。)關係,也發現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糾纏的關係,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立即就知道了。

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啊,離開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觀世界有沒有啊?海森伯的測不準定律告訴我們,一切量子、粒子的基本狀態離不開人的想法與觀察儀器及方式,離開人的觀察目的與觀察手段,量子是什麼狀況,人是一概不知的。這就和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觀點相接近了。佛法告訴我們萬法唯心,三界唯識。

很多還沒有什麼修為的佛弟子有過這樣的體驗:遇到極度危險時立即念某個咒語,或者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立即化險為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遠距感應並相互作用的事情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在孿生兄弟之間,當一個人經歷痛苦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立即就有感應,甚至會有一模一樣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間,當一方經歷極大痛苦時,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應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體極度難受,內心翻騰不已,幾次噁心欲吐,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親從老家來電話告訴他父親剛剛跌倒去世。

儒家雖更注重於日常倫理,但也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不論”並不否認“存在”。孔子講「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在人事處理上,更多儒家學人採取直接的方式,而法家則強權,佛家善巧方便。

4、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釋迦牟尼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而《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6、佛教金剛經說,真正的修行,是從“降伏其心”開始,就是“伏(壓住)”我們凡夫的妄想分別執著心。

到阿羅漢的境界時,就不再是伏心了,而是“斷”了,即斷除了“執著心(俱生我執),”達到“無我”的境界了。

那麼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是如此,所謂心性之學。《尚書·大禹謨》: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執厥中。

孟子說:修身莫若修心。又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牲,則知天矣”。

朱熹:一心具萬理,能存心而後可以窮理。陸象山:道未有外乎其心者。自“可欲之善”,至於“大而化之之聖,聖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陽明認為天地在吾心之內,萬物皆屬於心,無心則無一切,因此他說:“心外無物,心外無言,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又云:“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

7、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道家說: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佛家講“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表面上熱忱的做,心裡若無其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不做事情;也不僅僅只是遵循自然規律,應時而動。孔子,聖人也,“只其不可為而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為”嘛。這真是曲解聖人本意,金剛經上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雖入聖程度不一,卻都是物我兩忘,寵辱不驚,也即金剛經上所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我看來,耶穌也是菩薩,說法教化雖與我們不同,但也是隨緣示教,見機說法(隨西方人的根機因緣:那個時候西方就那個層次的環境和文明程度,沒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最後主動捨生取義,為眾生贖罪。 看來,耶穌也是破除了“二元對立”的聖者,因他知道眾生一體,否則怎肯舍掉自己身軀;倘若眾生不是一體,眾生又怎麼會因耶穌贖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斷真正的聖者無為,根本的標準是“心地”!

「雖有榮觀」當榮華富貴來臨的時候,也是「燕處超然」,以平常心來對待。莊子《逍遙遊》: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再說全社會的人都稱讚宋榮子,他卻並不因此而更加奮勉,全社會的人都責難他,他也並不因此而更為沮喪。他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啊。)

8、佛家的五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飲酒戒”相當於儒家的五常:“以仁者不殺害,義者不盜取,禮者不邪淫,智者不飲酒,信者不妄語。”

佛祖釋迦牟尼當年證道後,嘆曰:奇哉!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能,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老子也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開篇就說出宇宙,直接了當,真實了義!

無盡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請教時,大師說不識字。她說你連字都不識,怎麼能理解?大師對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乃大異之。佛祖經年說法,竟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又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語言相、文字相、心緣相”、“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2、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慾”的狀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狀態。 “妙”實際上是現量,指本來的面目和真實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狀態和屬性,佛學講“清淨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裡講的是認識論。佛學上的六根、六識、六塵相互關係叫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兩個字就概括完了。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正是“常無慾”的認識狀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觀其妙”。《中庸》中講:“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這裡的“至誠”也屬於“常無慾”的認識狀態,“知天地之化育”屬於“觀其妙”。

釋迦牟尼佛總結為:“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而老子總結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證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實存在的證悟之見證!

3、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氣用事,要有冷靜客觀的理性觀照。“毋必”,做什麼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隨順因緣,無可無不可,通權達變,法無定法。“毋固”,不要那麼固執,一條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執,吾人悉有與生俱來的我執身見,常常以我為中心劃線,以我為中心做事情,以我為中心作出種種情緒反應。其實一個君子的行為,或者一個能做成事業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別人,多滿足別人的願望,多讓別人歡喜,多體察別人的需求,這就是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

釋迦牟尼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而《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4、“常使民無知無慾”的“無知”,是指不要有“無明”,不要有分別之“知”。因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知”就無“無明”,這是叫老百姓不要產生無明啊!這裡老子說的“無知”,就是不知見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們(民)轉識成智,“常使”(開、示、悟、入)人們“知常曰明”。

“使民無知無慾”,正是佛家講的破見思惑。“知”是見惑,“欲”是思惑。見惑給人們帶來“所知障”,“思惑”給人們帶來“煩惱障”,眾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講的“無知”,不是“愚昧無知”,而是了達究竟一相,無二無別的大智慧之聖智。凡夫的知見,如來稱為“無明之本”,是我們不能開顯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礙。清除這種“知見”,才能脫離愚昧的“無知”。所以,佛陀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對立心識剎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續不斷,此為動不善時。事相中,把握機宜,教化開啟學人,啄啐同時,不失時機,是禪宗大師善施機教的“動善時”。孔聖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亦屬“動善時”。

居善地,心善淵:一個心淨的人,他到哪裡都是淨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淵」就是一個真正開智慧的解脫者,他是虛懷若谷,身心很柔軟,不懂的我們就學習!

6、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佛家謂之曰“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都是一個意思。道是從古至今,本來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說他自己只是在重複講述古聖先賢說的話,沒有一點發明創造。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佛法講“自性、真如、法身。。。。。。”,教說終極真理,柏拉圖說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來,不是要通過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從沒離開我們的真心。

9、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一般的見識以為道家是逍遙世外或者應時而動,而這句話說明:要學聖人之道的人,更應該有為世人與眾生,挑負起一切痛苦重擔的心願,不可一日或離了這種負重致遠的責任心。這便是“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的本意。“終日行而不離輜重”是說志在聖賢的人們,始終要戒慎恐懼,隨時隨地存著濟世救人的責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這種地位,雖然處在“榮觀”之中,仍然恬淡虛無,不改本來的素樸;雖然燕然安處在榮華富貴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貴榮華而自累其心,這才是有道者的自處之道。這裡的“榮觀”的“觀”字,是破音字,應作古代建築物的“觀”字讀,不可作觀看的“觀”字來讀。“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靜的意思。

這就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真正的無為,為而無為,無為而為,心不染著。表面上熱忱的做,心裡若無其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不做事情;也不僅僅只是遵循自然規律,應時而動。孔子,聖人也,“只其不可為而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為”嘛。這真是曲解聖人本意,金剛經上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雖入聖程度不一,卻都是物我兩忘,寵辱不驚,也即金剛經上所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我看來,耶穌也是菩薩,說法教化雖與我們不同,但也是隨緣示教,見機說法(隨西方人的根機因緣:那個時候西方就那個層次的環境和文明程度,沒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最後主動捨生取義,為眾生贖罪。 看來,耶穌也是破除了“二元對立”的聖者,因他知道眾生一體,否則怎肯舍掉自己身軀;倘若眾生不是一體,眾生又怎麼會因耶穌贖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斷真正的聖者無為,根本的標準是“心地”!

「雖有榮觀」當榮華富貴來臨的時候,也是「燕處超然」,以平常心來對待。

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1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道是無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實相也是無所不在、超越時空。不必到遠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淨土,因為我當下就在道的懷抱裡面,還要到哪裡去找呢?!我不必開啟窗戶,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後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樣都能夠見到天道。不為而成就是來到無修、無證、無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學家陸九淵雲:“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說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體和客體同為道的不同層面,猶如一個硬幣的正反面。離開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緣木求魚,南轅北轍,註定是枉功勞形了不可得。

1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為。

煩惱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礙覆蓋。菩薩的我執、法執破除了,就到無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維摩詰經》上講不二法門,唯有維摩詰“默然無言”,大智文殊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金剛經》講:“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信心銘》曰:“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莊子·天道》中桓公與輪扁的對白說得很明確。“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確,這樁公案中“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證者所知。輪扁以得心應手的體證體悟,體現出心手一相無礙相通,而二相的語言要表達一相的得心應手,就顯得蒼白無力。這正說明了二相的極性“有欲認識”只能“觀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無慾認識”才能“觀其妙”(得心應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樸實、厚朴)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和老子“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脫百姓的二元對立觀念之束縛,要教化百姓認識“有欲認識”方法不對,放縱感官享樂不對,不要極化人們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亂”。所以,聖人化民,將百姓從有欲中解救出來,入無慾的自由解脫,莊子稱為“逍遙遊”。

自古以來,真正體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眾生或是攝化眾生,不是要越展現世智辯聰,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來越聰明、越厲害,因為這是人類自我越膨脹。將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為解脫者是推行要愚民,而是讓你返璞歸真,回到敦厚、樸實、忠厚、老實的本性。

「民之難治」為什麼百姓會難治理呢?「以其智多」因為智巧偽詐、世智辯聰,錯誤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來越狡猾,越會鑽法律漏洞,或是智慧型的犯罪,都是錯誤的教育教匯出來。「故以智治國,國之賊」如果是用世間思維、世智辯聰治理國家,就是國家的賊,會越治越亂。這樣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質量,離道越遠。

1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為普度眾生;儉是淡泊寡慾,是清淨心;不敢為天下先是因為體會整個法界就是無我、無私的精神,當悟道之後,就是“不與眾生爭”,而且會甘心居眾人之後。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夠知道說「哦!我真的不知道」,明「無明」。我們在講十二緣起的時候,有講到最深的,但是當我講出這些,一樣我又被攻擊!說:「人家經典不是這樣講!」好啊!隨便啊!佛陀所講的十二緣起,是在探討第一因,到最後是來到「無明」,我在《阿含經》課程裡面有提到,所有問題最終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問題最終的答案是“沒有答案”,如果你認為你很行,我很有學問、知識很高,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一方面因為你是在無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現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還不知道,你還在麻痺的情況裡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同理。

17、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怨以和來解,和後仍有餘怨,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故稱不上為善。因為,和解是兩相調諧,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體不分,才無有怨,何談餘怨。老子要人們體道一相,無怨可和,才是為善。老子主張“報怨以德”,佛陀主張“若人捶詈,同於讚揚”,和怨要以無怨為“和”,“若人捶詈”(打罵),要以讚揚視之,自然與道不遠。“故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者,有債主之契據(合同),卻無有債權之索還心。佛家稱作三輪體空(債權、債務和債物,當體皆空,本無自性),無施可施。施不求報,亦無求報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體道,三輪體空,無人無物,何有責人之說?有德之人體道之一相(“有德司契”),無求無索,無人無我,在生活中盡是奉獻施與,“為而不爭”,“利而不害”。無德之人二相執著,識心分別,故像追索租稅一樣攀緣攝取,極性極化,人我對立,順喜逆瞋,私慾情念不息,親疏遠近熾然,差別對待分明,違背天道平等,與“道”之無私、無慾、無為、自然相異。

金剛經雲: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於相不著,於人不著,自然不苛責於人。

雖然歷史曾有過此消彼長,但總體來說,因為佛教義理嚴密,邏輯性最強,佛祖親口宣說的經典數量多達三藏十二部,浩若煙海。晉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經後說:盡善矣,未盡美矣。就是說道德經雖然境界很高,但畢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闡述得不能究竟徹底,只有聖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經就連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漸進,漸悟入道。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勝數。明代王陽明就是學佛後藉助佛理參透孔孟學說,才發現聖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國儒學發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學推到極致,為中國文化儲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勝佛,自然之理也。

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指為人居於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純正人性提高自身修養、對待萬事萬物。中庸本身的價值和功用始終閃耀著睿智的光芒。

人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庸之道認為,人的修養貴在堅持,貴在嚴以律己,時時處處都要符合中正、中和之道。

這是為人性中合理的和需求正名。和需求只要有節制,符合中庸之道,也就符合天理大道。嚴以律己是中庸的起點,一個人從自己的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發,向內不斷自省,對外持續踐行信念,才有可能達到中庸境界。

思想體系:

《中庸》所論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恆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論中和,探討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人的可教育,就在於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於致中和。

道實質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處理天、小事務的無聲、無息、無味、無色的一以貫之的自然法則。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規常理,自然的常規常理就是中,就是和。《中庸》一書認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

忠恕之道什麼意思

將心比己,推己及人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 所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 我們今天在中國小生中開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

在王陽明的心學裡,做人的第一個法則是“種子法則”,這顆種子就是“立志”,只要念念不忘天理,就是在“立志”,“立志”和“主一”是同步的,”主一“是你整個人生的方向和根本。“忠恕”則是“主一”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王陽明對學生講要在“忠恕 ”上下功夫,就是“一貫 ”了。這個“忠恕 ”,是儒家對於人的一種要求,大概的意思是,一個人應該盡心為人、推己及人。如果確定了“我應該成為一個忠恕的人”,那麼,就是找到了一顆種子,一個源頭,可以貫穿在我們所有的事情裡。你做任何事情,都在行忠恕之道,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按照王陽明的思路,應該先確定“我應該成為一個實行忠恕之道的人”這樣的志向,才去考慮選擇什麼樣的職業,賺多少錢之類現實的問題。這樣,一切的問題都會變得容易。

孔孟之道是什麼意思

“孔孟之道”意思是指儒家學說,為歷代儒客尊崇。出自《三國演義》:“鬆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例句:

1、號召農民要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起來反抗地主,反抗孔孟之道,反抗統治階級的吃人倫理。

2、曾國藩以匡時濟世為人生的旨歸,以修身進德為立身之本,採取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無疑是承傳了孔孟之道的衣缽,但他同時,也有意識地吸收了老莊哲學的營養。

3、春秋戰國時代是個百花爭放,百家爭鳴的時代。而墨子初學孔孟之道,後來對儒家的等級繁瑣禮樂等感到了厭煩,不學儒學而自成一派:墨家學派。

中庸之道是什麼意思?

所謂中庸之道就是折中的意思,是化解兩頭尖銳,取中間最平和的一種方式,這也是中國人特有的價值觀。這個道理就像天平上一樣,秤砣只有挪在中間兩頭才能平衡,往左偏移或往右偏移都會讓天平失衡。

中庸之道是一種折中之道,因為中間的才是最穩定的,最有安全感的。古人用中庸之道治國安天下,平衡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天平,平衡社會矛盾。

中庸之道在日常表現也很多,比如我們去商場買東西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很貴的,一個很便宜的和一箇中間價位的,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價格中間價位的。我相信很多人都這樣選擇過,就是因為人們認為只有處在中間的才是划算的。

還有當我們開會或者是跟別人討論的時候,當一方意見過於激烈,另一方意見過於平和的時候,結果大多會折中兩方意見。很多領導都會用這招平復兩方態度,而且這招是百試百靈,其實並不是領導多高明,而是大家都認為這種方法最好。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舊社會每當開家族會議,都要請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族長出來主持公道。其實族長的作用就相當於那個秤上的秤砣,主要作用就是平衡各方意見,選出公正對大家都有利的一種方式。

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中國人講圓滑,其實圓滑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種表現。我們在跟人交往中都會注意說話的分寸感,就算有意見也會找一個比較溫和的方式來提,就是怕對方心裡不舒服。在工作場合中跟人說話更要注意圓滑性,這門技巧掌握越好的人越能左右逢源。

其實中庸之道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分寸感,中庸之道貴在不偏不倚,不走極端。

標籤: 影宗之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mn2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