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IT科技

> 空城計的故事講了什麼

空城計的故事講了什麼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對待人和事要有逆向思維。 關於“空城計”: 1、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小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 2、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

空城計的故事講了什麼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唐代開元年間張守圭守瓜州等。

空城計的故事梗概: 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 諸葛臨危不懼,傳令大開城門,還派人去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則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

《三國演義》中寫到,魏國派司馬懿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裡面設有埋伏,便引兵退去。事實上,這只是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郭衝編的小故事。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打敗孟達後又回駐宛城,和空城記發生的地點相隔千里。而且當時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諸葛亮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所以,空城記這事兒,本身就是虛構的。

三國時,魏、蜀、吳三國長期處於混戰之中。有一年,蜀國丞相諸葛亮親自領兵東進,去攻打司馬懿。走到半路上,他又決定由自己率領1萬人守衛陽平,令大將魏延等率大隊人馬繼續前進。 司馬懿得知蜀軍出征,就率領20萬大軍迎擊諸葛亮,近了陽平。

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但是此事雖然是小說家演義出來的,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真的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戰例。而在三國時期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人是曹操,有一次曹操的軍隊出城收麥子去了,突然呂布的軍隊開了過來。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隨軍家屬全部都弄到城牆上去站崗,等呂布過來一看,滿城都是鶯歌燕舞。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個樹林子,深不可測,呂布想曹操這個人,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買在樹林子裡面了,於是就撤兵了。撤回去以後一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來了,結果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樹林子了。

空城計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如下: 三國時,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急求《空城計》的故事梗概,200字左右的

三國時,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

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

這時, 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 只有一班文官.眾官員聽得這個訊息, 個個大驚失色.諸葛亮登上城頭, 果然塵土沖天, 魏軍分路往西城縣殺來.諸葛亮當即傳令道: ”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 軍士們各守衛在城上巡哨的崗棚, 如有隨便出入城門及高聲講話的, 殺! 大開四個城門, 每個城門用20個軍兵, 扮作百姓, 打掃街道.魏兵到時, 不可亂動, 我自有計謀對付.”

傳令下去後, 諸葛亮披鶴氅, 戴綸巾, 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 來到城頭上, 憑欄而坐, 焚香操琴演奏.

魏兵的前哨急忙將這個情況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立刻命令軍隊停止前進, 自己飛馬向前觀望.果然見諸葛亮在城樓上, 笑容可掬, 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少年, 手捧寶劍, 右面也有一個少年, 手執麈尾.城門內外, 僅有二十餘名百姓, 低頭打掃, 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懷疑城中有重兵, 連忙指揮部隊撤退.

他的兒子司馬昭說: ”莫非諸葛亮沒有多少兵力, 故意這樣的?父親為什麼要退兵呢?”

司馬懿板著臉說: ”諸葛亮平時一向十分謹慎, 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 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若是衝進去, 一定中計.你們懂得什麼?還不快退! ”

諸葛亮見魏軍遠去, 哈哈大笑起來.

眾官員問他說: ”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 今統率15 萬精兵來到這裡, 見了丞相, 慌忙撤退, 這是什麼原因呢?

諸葛亮說: ”他料定我平生謹慎, 從不冒險, 見我們這樣鎮定, 懷疑有重兵埋伏, 所以退去.我並非在冒險, 只因為不得不這樣啊! ”

大家敬佩地說: ”丞相的計謀, 鬼神也不能預料啊.如果我們來指揮, 必定會棄城而走了.”

諸葛亮說: ”我們只有2500 人, 如果棄城而走, 必定走不遠, 不是很快就會被敵人追上嗎?”

希望採納

空城計的故事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寫,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實上,這只是郭衝在註解裡編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2],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3],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也並未多做停留[4]。且當時就有人質疑:司馬懿如果真得到這樣的機會,麾下十餘萬大軍,把他圍住不就完了? 連現在人也明白,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樣也不至愚蠢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空城計的故事〔50字以下〕

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帶上一張琴,然後慢慢彈起琴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諸葛亮智用空城計故事概括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訊息都大驚失色。

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

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

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

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擴充套件資料:

明知諸葛亮是空城計,司馬懿還撤兵的原因:

司馬懿心中早有打算。他清楚自己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諸葛亮,而是來自魏朝內部的種種猜測和不信任。朝中人人都提防他司馬懿,無論是曹丕,亦或是曹睿,個個明擺著質疑他。

在他們眼中,自己只是個消滅蜀國的武器,一旦蜀國沒了,自己必會成為他人的心頭大患,只有諸葛亮還活著,他司馬懿才能保全自己。

正因如此,司馬懿故意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看似兵敗,實際上棋高一著。而諸葛亮必然也料到了司馬懿的顧忌,所以也彈出了飛鳥盡良弓藏的意思。

相關人物介紹:

1、諸葛亮

諸葛亮隱居在襄陽隆中,由徐庶向劉備指引,後經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打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

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2、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闢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援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

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

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

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死,享年73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空城計

德川家康的空城計講的是什麼故事?

空城計是一種心理戰術,它不是以實力取勝,而是通過研究敵方主帥的心理活動,以智謀取勝。在中國歷史上,以“空城計”退敵的戰例很多。在日本,16世紀的江戶幕府時期,軍閥德川家康就曾用空城計戰勝了另一軍閥武田信玄。

公元1571年,武田信玄率軍攻擊德川家康,德川戰敗,退守濱鬆城。武田信玄乘勝追擊,兵臨濱鬆城下,只見城門大開,城裡一片火光,寂靜無聲。熟讀《孫子兵法》的武田,識破了德川的空城計,正準備揮軍進城時,武田突然想到,德川是知道我能識破空城計的,他怎麼敢用此計呢?莫非他真有埋伏。於是,武田不敢貿然進城,把大軍紮在城外。這時,德川的後援隊已接近濱鬆,武田以為是伏兵,就更認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這裡,武田的軍隊始終屯於城外,由於露宿郊野,武田信玄不久得病而死。

德川家康深知,武田熟讀兵書,多謀寡斷,而且不會輕易丟掉已經取得的勝利,所以,德川斷定武田不敢貿然進佔濱鬆城,才擺下了空城計。

標籤: 空城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dianzi/o286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