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旅遊攻略

> 歙縣十大旅遊景點

歙縣十大旅遊景點

歙縣十大旅遊景點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1、棠樾石牌坊群 AAAA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安徽省歙縣城西6公里處,為棠樾村的鮑氏家族旌表本族歷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築群。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組成,跨村頭石板大道迤邐而建。其中三座為明代所建,四座為清代所建。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進村一端有鮑氏宗祠,祠內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無雙裡,錦繡江南第一鄉”的御書對聯。牌坊群按“忠孝節義”順序排列,石牌坊粗壯簡樸,體現了徽派石雕風格。在棠樾村頭,坐落著7座氣勢恢弘的古牌坊。這些牌坊按照“忠孝節義”的順序排列。述說著幾百年來這座村莊的興衰。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黃山市的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一連7座,建築風格渾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據建築專家們講:棠樾牌坊對研究明清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建築藝術和徽商的形成和發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極其重要價值。

2、雄村景區 AAAA

雄村地屬於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歙縣,是一座教育發達、人才輩出的古村落。景區位於安徽歙縣城郊,距離黃山50公里。被譽為“新安第一島,徽州最雄村”。雄村,古名洪村,元末曹姓家族遷入此地,取《曹全碑》中“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句,改名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遠歷史。雄村青山環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塊鍾靈毓秀、..黃山雄村景區雄村在徽州五千多個古村落中是最有歷史文化的,號稱“徽州最雄村”。黃山雄村景區青山環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塊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的風水寶地。黃山雄村景區古蹟眾多,底蘊深厚。“四世一品”、竹山書院、慈光庵、中美合作所遺址、小南海星巖寺等歷史文化遺存,詮釋了徽文化的真諦,涵括了儒道釋精髓。竹山書院 雄村的桃花壩、桂花廳、八角亭和竹山書院,彼此映襯,蔚為壯觀,自清乾隆以來,為古歙一大勝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

3、新安江山水畫廊 AAAA

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境內,全長約百里,是黃山——徽州古城歙縣——千島湖黃山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國家AAA-風景名勝區。峰迴水轉,江0現一座巨型石礁,這就是著名的“妹灘”。徽州女人經常在這裡送別遠行的親人,特別是新婚的妻子,更是依依難捨,淚灑江灘,所以得名。若四季遊江,則景色各異。春天,兩岸山花爛漫,猩紅的、鵝黃的、絳紫的、雪白的、一團團,一簇簇,將綠色點綴得令人陶醉。特別是那些漫山遍野的映山紅,更是俏麗多姿,使人目不暇接。夏天,馳名中外的三潭枇杷由青變黃,碩果累累,逗人喜愛,秋天,正好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季節,兩季山坡上的楓樹、烏柏樹、白果樹、紅葉樹等,成片成片的紅一塊、黃一塊、綠一塊,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到了冬天,特別是霜降以後,兩岸的柑桔林內桔果壓樹,立船頭遠望,恰似在綠色翡翠上綴滿顆顆紅寶石,遊船彷彿在畫廊中航行。

4、徽州古城 AAAA

徽州古城——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徽城鎮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體建築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石坊、徽園第一樓、過街樓、古戲樓等以及鑲嵌其間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樓百餘間,是展示和體現徽州文化的重要實物建築。徽州“一府六縣”格局始於唐大曆五年(770年)。 自從晉太康元年(280後年)新安郡轄黟、歙、海寧、黎陽、遂安、始新六縣以後,歷有變動。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陽縣併入海寧縣,新安郡轄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五縣。樑普通三年(522年),劃吳郡壽昌縣歸新安郡。樑承聖二年(553年),分海寧、黟、歙三縣各一部分置黎陽縣,四縣劃出新安郡置新寧郡,治所海陽。陳天嘉三年(562年)新寧郡併入新寧郡,轄歙、黟、海寧(黎陽縣併入),始新、遂安、壽昌六縣。隋開皇九年(589年),罷新安郡,廢黟、歙二縣入海寧縣,劃歸婺州管轄。開皇十一年復黟、歙二縣,置歙州,州治黟。

5、鮑家花園 AAAA

鮑家花園位於棠樾牌坊群邊,為人工開發的景點。主要有“盆景園”(含精品園、流派園、山石園)、大草坪、入口廣場、廣場鴿、徽文化展示館(書畫名家真跡、文房四寶等)、四季花園(植物景區、春廈秋科各色植物觀賞區)、鄉土花園(黃山地區特色植物)、茶園坡、松林坡、觀魚池、遊樂湖、垂釣湖、經濟水生植物園(湖)、遊船碼頭、山石瀑布、盆景培育基地、陶吧、茶樓、注作坊等遊賞專案,以徽商私家園林為背景,以徽派盆景為主題,同時薈萃國內外各流派盆景精華,與牌房群景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完整的徵商故里。交通火車站或汽車站坐4路公交車,車票2元。從縣城直接叫“農用出租車”去,單程10-15元;摩的,三元。

歙縣十大旅遊景點

6、擱船尖風景區 AAA

擱船尖是國家級3A名勝風景區,位於安徽省黃山歙縣金川鄉境內,與浙江省臨安、淳安兩縣交界,隸屬天目山脈的餘脈白際山脈(綿延100餘公里),民間稱為六甲靈山,有三十六道天門坎,四十八塘(村)。這裡的石門完全天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後天人為賦予文化內涵,每座山門都是陽爻(Yao)或陰爻,有的石門旁又隱著一道遁在土中的“陰”門,暗合奇門遁甲之數,卦就是渡河的船筏,你要找到明教的山門,自然是要悉知生死之門和先天太極八卦之數,這樣才可以順利到達彼岸。俗稱的十門九不鎖是指十道連續的自然巖壁,好似屹立千年的石門群,道道氣勢非凡,可謂海內一絕。其中第三道門民間傳說:上山進香看是鎖住的,誠心進香後回頭就開了。實際上九界即佛界(吩咐劉郎莫入關)。古人認為,九在陽數(奇數)中最大,有最尊貴之意,而五在陽數中處於居中的位置,有調和之意。這兩個數字組合在一起,既尊貴又調和,無比吉祥,實在是帝王最恰當的象徵。

7、許村古建築群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村古建築群坐落於安徽省歙縣縣城西北20公里處許村鎮所在地——許村,地處黃山主脈箬嶺南麓。唐末,許氏遷居於此後,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許村。明清時期,徽商興盛發達,村落建設迅速發展,至今仍儲存有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100餘座。著名的有大觀亭、高陽廊橋、五馬坊、雙壽承恩坊、觀察第、大邦伯祠、大墓祠、大宅祠、許社林宅、許聲遠宅、許有章宅等。1996年許村整體申報成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06年許村古建築群(15處)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包括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15處古建築:高陽廊橋、五馬坊、許社林宅、薇省坊、大觀亭、大邦伯祠、雙壽承恩坊、大郡伯第門樓、大墓祠、大宅祠、三朝典翰坊、觀察第、雙節孝坊、許聲遠宅、許有章宅等。1996年,許村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1998年5月4日,大觀亭列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8、歙縣鄭氏宗祠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氏宗祠座落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古徽州府)鄭村鎮鄭村,是鄭氏的祖祠,始建於明成化(1466年)年間。是為紀念元代著名學者、教育家鄭玉(人稱“師山先生”)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宗祠佔地1856平方米,規模巨集大,空間層次豐富,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2006年,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氏宗祠從前往後,由門坊、門廳、享堂、寢堂四部分組成。首先見到的是高大的門坊聳立在儀門之前方,門坊三間四柱五樓,寬約9.86米,高12.5米,是明代萬曆43年(公元1615年)祠堂大修時加造。樑、柱和枋額遍飾錦紋雕刻,典雅工麗。牌坊正面上方原刻有“奕世忠貞”4個大字,背面是“名宗孝祀”4個大字,刻字蒼勁。此坊無聖旨牌,傳為鄭氏民間私制,故稱門坊。牌坊高大雄偉,雕刻精美。“0”時,石坊上面的字及部分紋飾被當作“四舊”而鑿掉。門坊兩邊連建有圍牆,石坊一層有木柵欄門,從而形成了該祠的大門。

9、許村景區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村古名溪源、任公村。歷史悠久,南朝梁時,時任新安太守任氏即在此流連忘返,垂釣之餘,更設許村十二景以寄:武嶽凌雲、文峰貫日、林嶂環青、黃山蘊秀、西溪漁唱、箬嶺樵歌、平畈朝耕、幽窗夜讀、任公釣臺、淮陽忠廟、沙堤晚翠、古寺晨鐘。這是最早對於許村山水風光的記載。許氏為古歙縣巨族。唐以前,顏、任、楊、蔣諸姓先後移居該地。許姓先世祖知稠公徙居於此,嗣後人丁興旺,至今已逾四十代。宋王安石還曾為《古歙許氏宗譜傳》做序。由唐至宋,人文著盛,鄉0進士以上共十八人。明、清更加發達,豪傑輩出。南宋以後,徽商崛起。“往來淮楚間,起家累鉅萬。”由於許村地處安慶府和徽州府之間的交通要道,接著地利之便迅速繁榮起來。雄厚的經濟實力極大的促進了許村民居建築藝術的發展,至明清,發展到許村的鼎盛時期。輝煌的歷史為許村留下豐富的歷史文化財富,其中罕見而獨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築群是其中的精華。

10、許國石坊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國石坊位於安徽-黃山,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歙縣城內,是全國罕見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築,立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稱“八腳牌樓”。南北長 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面積78.13平方米。許國(1527一1596),字維楨,歙縣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萬曆十二年以雲南“平夷”有功,晉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許氏衣錦還鄉,當年即立此坊,故坊上鐫有“恩榮”、“先學後臣”、“上臺元老”、“大學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字樣。字為館閣體,明書法家董其昌書刻。許國石坊是仿木構造建築,有脊、吻、斗拱。由前後兩座三間四柱三樓和左右兩座單間雙柱三樓式的石坊組成。石料全部採用青色茶園石,石料質地堅硬,粗壯厚度,有的一塊就重達四、五噸,石坊雕飾藝術更是巧奪天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gonglue/18k3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