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關於以史為鑑的生活百科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下一句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下一句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是當年唐太宗對樑公說的,用以對魏徵去世時表達的惋惜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這句話的完整語句和背後的故事。“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原句為:太宗謂樑...
  • 12000
以史為鑑下一句是什麼
  • 以史為鑑下一句是什麼

  • 1、以史為鑑下一句是可以知興替。2、整句: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是當年唐太宗對樑公說的,用以對魏徵去世時表達的惋惜之情。...
  • 29980
以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指的是
  • 以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指的是

  • 1、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指的是盛水的銅盆。2、鑑,盛水器。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鑑初為陶質,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現青銅鑑,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鑑有三種用途,其中一種就是盛水以為鏡子之用,所謂“以人為鑑”、“以史為鑑”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
  • 9067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意思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意思

  • 1、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2、語出《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魏徵》:“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 16654
以史為鑑是什麼意思
  • 以史為鑑是什麼意思

  • 1、從正面積極地告誡人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國家,小到自我修養,都應該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應該說很多人都是這樣做或願意這樣做的。2、照:光可鑑人。觀察,審察:鑑別。鑑定。鑑賞。鑑於(看到,覺察到)。...
  • 30756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下一句是什麼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下一句是什麼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是當年唐太宗對樑公說的,用以對魏徵去世時表達的惋惜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這句話的完整語句和背後的故事。“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原句為:太宗謂樑...
  • 21823
以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指的是 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有啥含義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出處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出處

  • 1、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2、語出《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魏徵》:“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 22831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出處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意思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出處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意思

  • 1、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2、語出《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魏徵》:“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 26579
以史為鑑是什麼意思 以史為鑑的意思
  • 以史為鑑是什麼意思 以史為鑑的意思

  • 1、從正面積極地告誡人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國家,小到自我修養,都應該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應該說很多人都是這樣做或願意這樣做的。2、照:光可鑑人。觀察,審察:鑑別。鑑定。鑑賞。鑑於(看到,覺察到)。...
  • 8295
以史為鑑的意思
  • 以史為鑑的意思

  • 1、從正面積極地告誡人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國家,小到自我修養,都應該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應該說很多人都是這樣做或願意這樣做的。2、照:光可鑑人。觀察,審察:鑑別。鑑定。鑑賞。鑑於(看到,覺察到)。...
  • 6307
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有啥含義
  • 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有啥含義

  • 1、人為鑑以史為鑑的鑑最早在古代指的是盛水的銅盆。2、鑑,盛水器。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鑑初為陶質,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現青銅鑑,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鑑有三種用途,其中一種就是盛水以為鏡子之用,所謂“以人為鑑”、“以史為鑑”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
  • 30473
引以為鑑和引以為戒的區別是什麼 引以為鑑和引以為戒的區別
以史為鏡的意思
  • 以史為鏡的意思

  • 1、以史為鏡釋義: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2、以史為鏡:出處《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同“以古為鑑”。...
  • 16853
史鑑的資料
  • 史鑑的資料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別署西村逸史。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書無不讀,尤熟於史。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辭,一直隱居不仕,隱留心經世之務。每有客人到訪,則陳列三代秦漢器物及唐宋以來古...
  • 13605
引以為鑑的釋義 引以為鑑是什麼意思
  • 引以為鑑的釋義 引以為鑑是什麼意思

  • 1、引以為鑑同引以為戒,意思是指把過去犯錯誤的教訓拿來作為警戒,避免重犯。2、出處:春秋-左丘明《國語·楚語下》:“人之求多聞善敗,以鑑戒也。”3、白話釋義:人的追求見聞廣博善於失敗,以借鑑的。4、用法示例:我們一定不能盲目行事,要依據前人的經驗來引以為鑑。...
  • 32211
史鑑生平
  • 史鑑生平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別署西村逸史。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書無不讀,尤熟於史。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辭,一直隱居不仕,隱留心經世之務。每有客人到訪,則陳列三代秦漢器物及唐宋以來古...
  • 4009
引以為鑑和引以為戒的區別
  • 引以為鑑和引以為戒的區別

  • 1、引以為鑑:帶褒義。引以為戒:略含貶義。2、引以為鑑的意思是參照某事或某人的方式、方法去執行。3、例如借鑑別人的好的經驗、工作方法等等。引以為戒的意思是指把過去犯錯誤的教訓拿來當做警戒,避免重犯的。...
  • 4810
史鑑的簡介 史鑑的資料
  • 史鑑的簡介 史鑑的資料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別署西村逸史。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書無不讀,尤熟於史。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辭,一直隱居不仕,隱留心經世之務。每有客人到訪,則陳列三代秦漢器物及唐宋以來古...
  • 22508
史鑑生平 史鑑簡介
  • 史鑑生平 史鑑簡介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別署西村逸史。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書無不讀,尤熟於史。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辭,一直隱居不仕,隱留心經世之務。每有客人到訪,則陳列三代秦漢器物及唐宋以來古...
  • 8563
引以為戒與引以為鑑是什麼意思 引以為戒與引以為鑑的意思
  • 引以為戒與引以為鑑是什麼意思 引以為戒與引以為鑑的意思

  • 1、引以為戒是指把過去犯錯誤得到的教訓拿來當做警戒,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是對於某件事情或某種方式方法的不認同,要求不能再出現與之一樣的的事情或一樣的方式方法。2、引以為鑑則是參照某件事或某人採用的方式方法去執行,比如說借鑑別人的工作方法、學習方法等等。在使用...
  • 10786
史鑑簡介
  • 史鑑簡介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別署西村逸史。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書無不讀,尤熟於史。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辭,一直隱居不仕,隱留心經世之務。每有客人到訪,則陳列三代秦漢器物及唐宋以來古...
  • 19401
史鑑的故事
  • 史鑑的故事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別署西村逸史。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書無不讀,尤熟於史。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辭,一直隱居不仕,隱留心經世之務。每有客人到訪,則陳列三代秦漢器物及唐宋以來古...
  • 11136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的同義句有哪些
  •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的同義句有哪些

  • 1、同義句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2、意思是: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
  • 26225
引以為鑑的鑑什麼意思
  • 引以為鑑的鑑什麼意思

  • 1、鑑(拼音:jiàn)是漢語常用字,古字寫作“監”。指映照的工具——盛了水的大盆,類似於後來的鏡子,引申指可作為參考的事。又用作動詞,表示照,再引申為審查、仔細看。2、“監”始見於甲骨文,其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裡照臉。後來“監”常用於監視之義,大約到春秋時加“金”旁成...
  • 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