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北方方言的特點

北方方言的特點

北方方言的特點

北方方言的特點:韻母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子音韻尾比較少;聲調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調類的數目比較少;古全濁聲母清化,僅僅剩下一個R(人、日的聲母);平分陰陽,全濁上聲變去聲,入聲消失。一般只有4個調:陰平、陽平、上、去;子音韻尾少,沒有-p-t-k-m.一般只有-n-ng兩個鼻子音韻尾。詞尾兒化。

北方方言一般指官話。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佈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名稱源自中國古代對漢語官方標準語的稱呼,朝廷使用的漢語在周朝稱“雅言”,至少在明清時已稱“官話”,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改稱“普通話”。隨著學術發展,“官話”在語言學上成為特定漢語方言的專有名詞,官話方言舊稱“北方方言”。

官話一般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其中以西南官話為母語者最多。官話主要特點包括大體上無入聲,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輕聲。中古漢語中的六個子音韻尾演化保留−n,−ng,原本連線i,ü韻母的z,c,s聲母顎化成j,q,x,即尖團合流。官話未經過劇烈的聲調分化。

清朝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從而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準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明都北遷時北京城內南京移民過半)相融的基礎上,融入少許音譯滿語詞彙而成。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

標籤: 北方方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0n00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