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夏至與三伏的關係

夏至與三伏的關係

夏至與三伏的關係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什麼節氣

夏至第三個庚日是三伏的第一天,在小暑節氣期間。

二十四個節氣中代表入伏節氣的是“小暑”。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鬥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夏至與三伏的關係

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夏至三庚入伏怎麼算的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時間有10天,第四個庚則是中伏,時間有10或20天,末伏是第五個庚或第六個庚,這個階段有10天的時間,在日曆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庚”字,根據第一庚日,可計算出伏天的時間。

三伏天的特點

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韓國人也有在伏天吃參雞湯、狗肉湯等進補的傳統,徐州人說“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可見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進補的習俗。

三伏進補養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溼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症補益,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

如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品,虛寒體質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飲等。

夏季暑熱之邪當道,面板腠理疏鬆,汗液排洩,因此,要適當的少穿衣。但是,氣溫一般接近或超過35℃時,穿衣太少,面板非但不能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讓人感覺更熱。

建議大家注意選擇衣料,絲綢、棉布、真絲等最好。少穿緊身衣,以利身體內排出的汗氣散發,要勤於換衣,防止汗液浸溼生細菌。衣服的顏色多選擇淺色系列,以減少陽光的照射。

伏天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熱水洗澡祛溼邪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對付這些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洗熱水澡。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洗熱水澡這個習慣給排除了,覺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夠清涼。其實天氣越熱,溼邪越重,熱水洗澡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後身體會覺得神清氣爽,並不會覺得出汗難受。

吃絲瓜賽人蔘

伏天吃絲瓜賽人蔘,這是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蔘所含的成分——皁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非常適合。選顏色深、有光澤的嫩絲瓜,去皮,切條。做涼拌絲瓜不用醬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許鹽和香油,這樣才能突出絲瓜的原味。入口涼絲絲的,嫩脆多汁、滿口清香。

伏天開空調26℃最合適

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專家建議,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

標籤: 三伏 夏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3kgw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