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末伏養生注意的事項

末伏養生注意的事項

末伏養生注意的事項

末伏養生注意的事項

1、切莫貪涼損陽氣

末伏時天氣的一大特點是,白天高溫悶熱,但早晚明顯變涼,晝夜溫差大。

所以末伏時節,取涼須有節制,以免傷及身體陽氣。切忌勐吹空調、過吃冷飲,不宜直吹空調,也不要頻繁地進出空調房。特別是早晚氣溫下降時,避免著涼感冒。

2、補水養肺防乾燥

立秋至末伏這段時間,天氣雖然還是很熱,但這熱跟夏天微微有些不同。比如除了熱之外,還有些乾燥的感覺,這個夏天的溼熱不同。

由於夏季酷熱出汗多,常損耗過多,使人體水分不足。加上秋季氣候偏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常見有口乾舌燥、面板乾枯、煩躁不安等症狀。

相較於夏天,此時補充水分也很重要。由於秋燥易傷肺,除了喝水補充水分外,喝些滋陰養潤的湯水防燥又養肺,對身體極好。

3、養好脾胃貼秋膘

初秋暑熱未退,溼氣當令,此時人體的胃腸功能經過一個盛夏的消磨,處於較為脆弱時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脾胃失調、消化不良等,甚至發生秋季腹瀉。

末伏天健好脾胃,可以改善胃口不佳情況,而且有利於“貼秋膘”。調理脾胃,可以經常點按以下兩個穴位:

四縫穴:四縫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屬穴。四縫穴多用於小兒消化問題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縫”健脾助消化效果也較好。

方法:位於第2、3、4、5手指第1、2節橫紋中點,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好。

足三裡穴: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也是強身健體、養胃敗火的黃金穴。

方法:該穴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

4、一粥一湯過好末伏天

“秋老虎”發威,末伏天燥邪當令,身體易被秋燥所傷,引起口乾舌燥、面板乾枯。所以飲食上要滋陰養潤、健脾養胃,推薦以下“一粥一湯”,幫你健康美味過末伏天!

冬瓜薏米煲老鴨:鴨肉有滋陰、養胃、補虛作用,冬瓜、薏米可清熱利溼,是末伏時節極佳的祛暑健脾利溼湯品。

方法:老鴨一隻,冬瓜250克,生薏米30克,生薑及調料適量。先以清水3L煮生薏米30分鐘,再加入鴨塊、冬瓜、調料,文火燉1個小時以上即可。

銀耳百合粳米粥:該粥有有清心潤肺之效。粳米有較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銀耳養胃生津;百合則潤燥除煩,可滋陰養肺。

方法:銀耳5-10克,先浸泡發漲;粳米100克,新鮮百合60克,加入適量冰糖同煮。

末伏這段時間氣溫變化大,所以如果不注意的話就很容易感冒。大家還是要做好防範工作,不要貪涼,多吃一些養生滋補的食物。

末伏如何養生

中午眯一覺養生

夏季食補是體虛的市民最省錢又最方便的方法。夏季多吃小米、花生,此外核桃仁、黑芝麻等也是很好的補品。

除了食補以外,寒地養生應講究早睡晚起,提倡“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中醫稱之為睡子午覺,也就是夜裡睡大覺,中午睡小覺。

正午晒後背補氣

寒冷地區的衣著也和養生有很大關係。據李老師講,冬季禦寒保暖的棉衣講究單件不應過厚,如果氣溫下降,就多穿幾件。天氣寒冷時,可以加件棉背心使胸背部保暖,在正午陽氣最旺的時候晒後背,也是補陽氣的做法。

吹空調降溫要把握好“度”

立秋過後,最近前來骨傷科就診頸腰椎疾病、肩周病等患者絡繹不絕。門診中一位王先生說,近日他頻感頸椎不適,醫生說可能是空調吹得過度,導致老病復發。

“立秋過後,天氣依舊悶熱難耐,這種前提下,人們可以選擇空調、電扇、鋪涼蓆等方式適當解暑降溫,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專家說,夏季空調病的一些防範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貪涼,空調可設定在25℃至26℃為宜,更不可對著直吹,也不要頻繁一進一出空調房,減少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老人、兒童等免疫力較差人群和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人士尤應注意。

如果體內抵抗力強,外界致病因素就難侵入,每個人要結合自身體質狀況調整。比如:有些男士晚上睡覺習慣赤膊,愛美女士喜歡穿熱褲、短裙、涼鞋等,往年立秋後天氣轉涼會建議他們及時增減衣物保暖,但今年如此炎熱,對於體質較差的人自然還是不提倡,但如果自身體質條件允許的話,可適當繼續一陣,但前提還是把握好“度”,如:空調環境下不建議赤膊、熱褲、短裙等降暑方法,要保護好敏感部位,如:肚臍、腳等不要受涼,避免寒氣由此侵入人體。

不少人們喜愛沖涼水澡,專家提醒要根據自身體質情況,高血壓、風溼病等患者應避免沖涼水澡,體質允許者也要在沖澡前擦乾汗液,注意水溫循序漸進,避免一下子由極熱到極寒環境,讓身體有個適應過程。偏溫水澡可促進神經興奮功能,起到降溫解暑作用。

此外,實際上在任何季節條件下,預防保健都比治療更為重要,增強自身體質仍是預防和抵抗疾病的關鍵因素。建議人們保持良好作息規律,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愉快心情,姿勢正確,勞逸結合,勿過度勞累,應充分休息。

標籤: 末伏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86my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