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鞦韆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鞦韆節漢族的節日。

清明則鞦韆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歲,七年級要拜年。

漢族傳統節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

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白族盪鞦韆

白族的鞦韆與其他民族大不相同。洱源地區的鞦韆架是用12根木杆搭制而成,每邊6根。其中4根較粗,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和東西南北,12根木杆象徵一年有12個月。木杆用新布包裹,每根二丈四,上面搭上犁田用的牛檔作橫竿,拴上藤子即成了鞦韆。春節時盪鞦韆,七年級立竿,立竿後首先要擺香祝酒頌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風調雨順。之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先蕩幾下以表示“開秋”。緊接著由一男童蕩玩,示圖吉祥和尊老。鞦韆蕩法各異,有單雙人蕩和男女混蕩,還有一人躺著蕩者。

苗族盪鞦韆

湘西地區的苗族在立秋之日舉行“趕秋節”,其中“八人秋”是趕秋節活動必不可少的。在八人鞦韆架上,分別坐著四男四女,架下站兩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幾句詩,唱開秋歌,然後由秋公秋婆轉動鞦韆,表示“開秋”。苗族有個規矩,坐在鞦韆上的人必須都會唱歌。當快速旋轉的鞦韆突然停下來時,誰停在上面,誰就要唱歌。玩八人秋時,有許多人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歌唱才能,願意停在最上面,為大家一層歌喉,這不僅可以得到眾人的博彩,而且還可以得到異性的注意與愛慕。鞦韆場同時也是尋侶定情的社交場合。

朝鮮族盪鞦韆

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活動之一,是各種節日當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活動。朝鮮族的鞦韆最早時只是節日的一種民俗遊戲,每逢節日,朝鮮族婦女穿上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前往場地盪鞦韆。發展到15世紀,出現了把金玲系在鞦韆之上,測量騰空直上的高度來定勝負的一種比賽。盪鞦韆現已被列為朝鮮族運動會上的正式比賽項臼。

滿族盪鞦韆

滿族舊俗要在清明節、端午節盪鞦韆。以前滿族人外出於丁獵時,將小孩裝在用動物皮製成的皮袋中並吊在樹上以防野獸的傷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習俗逐漸變化,出現了悠車。再後來,滿族婦女為了脫身做家務,就在門的橫框上拴兩條繩子,下端系塊木板,讓小孩坐在上面蕩玩。這便是滿族鞦韆的起源和發展。滿族人關以後,盪鞦韆仍十分盛行。

布依族盪鞦韆

布依族秋下主要分為兩種形式:觀音秋和夾板秋。觀音秋又叫“十字秋”,由四人同時在水車形的秋上打轉,此活動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夜間在鞦韆上掛上燈籠更有一番情趣。夾板秋又叫“磨秋”,一人著地轉動秋板,另一人向上翹起做各種動作。

納西族盪鞦韆

納西族是在春節盪鞦韆。豎鞦韆的儀式非常隆重。除夕上午,在有經驗的木匠指揮下搭架子。按習慣,男青年伐木支架,女青年獻麻結繩,蔑匠合編竹繩。先用六根長約12米、粗70釐米的松木紮成兩個三角架,再搭一根橫木作樑。把兩根竹繩套在橫樑上,其另一梢分別結紮在一根一米五左右的硬木棒兩端,然後用兩根粗麻繩接至離地面1米處,打上結,就做成了鞦韆。鞦韆架立起的:……時間,全村老少都來慶賀,年輕的新婚夫婦,男的要在鞦韆兩端頂上插上小紅旗,女的把紅錦線繞在鞦韆繩的抓手處,還要為大家分送糖茶和瓜子等。開秋時先要清身體健康的長者試蕩,預示著全村大吉大利,繁榮昌盛。鞦韆可單蕩、雙蕩,以蕩的時間長短和蕩繩高低評判優勝。鞦韆於正月二十日卸下,秋繩分贈給在蕩秋中出力最多的男女青年,以示鼓勵。

怒族盪鞦韆

怒族有“轉秋”的習俗。“轉秋”是由兩根粗壯結實的木柱支撐著一個轉子,轉子上有四個方向不同的鞦韆。每個鞦韆可坐十二三個人,轉秋的旋轉動力靠每個鞦韆的擺動產生。轉秋時以蕩得最高者為勝,獲勝者將榮為本寨的英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ggkr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