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中國過小年的由來

中國過小年的由來

中國過小年的由來

小年的來歷 中國過小年的由來

小年是因為一個民間傳說而來。民間傳說,農曆臘月廿三日(或廿四日),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小年的來歷一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

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

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

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閤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小年的來歷二

玉帝看後大怒,立即召見三尸神,命他把說玉帝壞話的人家牆上寫上他們的罪行,再讓蜘蛛結張大網,掛在屋簷下。玉帝又命王靈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三尸神見陰謀將要得逞,自己可以獨佔美好的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牆上都做了記號。

灶君發現了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掃得乾乾淨淨。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現家家戶戶都很乾淨,沒有任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裡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於牢。

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習俗。

中國過小年的方式

祭灶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

掃塵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關於小年的詩句

《離夕有贈》

年代:明 作者: 張含

南浦盈盈淚,東風小小年。

回鐙窈窕夜,分鏡泬寥天。

銷骨驚花箭,離腸泥酒船。

可憐明月子,依舊影娟娟。

《春晚園中作》

年代:宋 作者: 陸游

杏子青青梅子酸,山園轉眼又春殘。

老懷豈復小年樂,病骨不禁清曉寒。

學術背時甘義墮,功名無路久心闌。

蠶收麥熟吾何恨,但遣銀盃似海寬。

《竹溪以餘得第七孫惠詩次韻一首》

年代:宋 作者: 劉克莊

衡門忽有滿堂賓,皆詫瞿聃抱送麟。

懶作柳邊退朝客,寧為花下弄孫人。

小年置膝尤鍾愛,晚歲含飴當食珍。

吾萬卷書將付汝,勝如制誥水銀銀。

《五老峰》

年代:宋 作者: 王洋

小年那得此風流,老子登臨興未休。

恨石尚分三敵國,仙翁合列五諸侯。

標籤: 由來 過小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m4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