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中國的標點符號由來

中國的標點符號由來

標點符號,書面上用於標明句讀和語氣的符號。“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1] 西方的標點符號在16世紀主要有朗誦學派和句法學派兩個學派,主要是由古典時期希臘文和

1919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1949年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從此,標點符號有了統一的用法。

在中國古代文書中,一般不加標點符號,而是通過語感、語氣助詞、語法結構等斷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讀〈jù dòu〉符號”:表示句子的完結;讀號貌似當前的頓號,表示語氣的停頓),經常出現歧義、造成對文章字句的誤解;例如清代詩人趙恬養《增訂解

中國的標點符號由來

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古人讀書時要會斷句,有時之乎者也這些嘆詞也有類似標點符號的作用。

逗號的由來 我國古代所講的“句逗”中的“逗”相當於“句讀”中的“讀”,表示句內多種不同性質的停頓,常見的形式為尖點(、)。清末王炳耀在《拼音字譜》(1897年)中採用西式豆芽形的逗號(,)為“一讀之號”。胡適在《論句讀及文字元號》 1916年)中建議

中國古代的標點符號一般簡約概括為“句讀” 。句,標形如“○”,相當於今用之句號,有大中小之分;讀(音dòu),標形如“、”,相當於今用之逗號。實際上,在中國的悠久的文明發展史上,前人用過的標點符號絕不止於這兩種,但終究沒有循序積累發展為一個統一規範的體系,甚至連“句、讀”兩種符號的分工亦無定規,甚至未必使用。現代的中國人,如果未經專門訓練,捧起未經現代標點的古籍時,即便能憑工具書去認字,也很難過“斷句”這一關,問題就出在沒有或太少標點符號上。

但事實上中國從先秦時代就已經有標點符號,可以從20世紀以來的考古文物中見到,只不過這些符號沒有統一的標準罷了。因此中國古代只不過沒有現代的標點符號,而不是沒有標點符號。 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人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同文館

胡適在1916年發表的《論句讀及文字元號》一文是我國新式標點符號第一篇系統完整的科學論文,此文的主要歷史貢獻有:⑴提出了劃分句讀符號(點號)和文字元號(標號)兩大系統的初步設想;⑵闡明瞭標點符號在書面語中的重要地位;⑶制定了一套比較完備的符號系統;⑷條析各類標點的使用方法;⑸梳理了句、讀、頓三者的關係。

小括號的來歷: 朱文熊1906年在日本出版的《江蘇新字母》的《凡例》把括號稱為“括弓”,說“括弓()內作註釋”。魯迅1909年在《域外小說集·略例》中也提到“括槐。 1919年《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確定的括號形式有()〔〕兩種,稱為“夾注號”,有用

中國的標點符號由來 第2張

1919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佈全國。

阿拉伯數字起源: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種姓制度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裡,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

1949年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諸子百家”的由來 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從到經濟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種變化帶來了學術思想的空前活躍、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各個學派,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所謂“諸子

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佈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現代詩歌不苛求標點的運用,甚至可以不用標點,只要文理通暢即可。現代詩看似簡單隨意,但其實包含著詩人的情懷、智慧、感情在其中。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現代詩歌需要加標點符號嗎

現代詩歌不苛求標點的運用,甚至可以不用標點,只要文理通暢即可。現代詩看似簡單隨意,但其實包含著詩人的情懷、智慧、感情在其中。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現代詩歌總要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別、風格、流派等因素。

擴充套件資料:

現代詩歌的分類:

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韻腳詩等。

按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

按長短分:微詩、小詩、短詩、長詩

按照表達方式劃分:敘事詩和抒情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現代詩

為什麼我在ACCESS查閱選項卡里的行來源輸入男女時最後都會成為標點符號?

行來源改成

男;女追問可以了 謝謝

你知道仙桃石的由來嗎怎麼加標點

驕創廣告 給力 投放給力

冒號應該怎麼用?

冒號通常表示提示語後的停頓或表示提示下文或總括上文。

在數學語言中:①表示兩者的比值關係,如1:2,x:y,f(x):g(y);②表示兩並量的雙點積,如ab:cd=(a·c)(b·d)。

⒈用在稱呼語的後面,表示提起下文。

如:“同志們:現在我們開會了。”在書信、公文中常常出現。有人時常忽略稱呼語後邊的這個冒號,容易將它寫為逗號。

⒉用在“說”、“想” 、“是”、“證明”、“宣佈”、“例如”、“如下”等詞語的後邊,表示提示下文。

例如: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但是,當某某人說的前後都有他的原話時,那麼某某人說的後面就不能用冒號,而應該用逗號。

“大橋快通車了,”他環視了一下會場說,“請大家咬緊牙關,作最後的衝刺。”

3.“想”、“是”、“證明”、“宣佈”、“指出”、“透露”等詞後是不是就一定要用冒號,也得看情況。

例如:⑴廠領導及時指出:“以強化管理抓節約挖潛力,以全方位節約促成成本降低,以高質量低成本開拓市場增效益”的新思路。

⑵會上,李*指出:“廠裡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一是持證上崗,二是脫產培訓。”

第一個例子中不能用冒號,因為“指出”的後面沒有用冒號的必要,它與後面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中間無須作較長的停頓,如果後面的賓語部分較長,需作短暫的停頓,也只能用逗號。而第二個句子就一定要用冒號,因為它引出的下文是一串句子。像“是”、“透露”這些提示性的動詞後邊用上冒號以引出下文,引出的下文完了時,要用句號,如果用了逗號,也是錯誤的。例如:毛澤東有兩句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我從中感受到了*人的大無畏精神。

4.用在總結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句中沒有較長的停頓,就不要用冒號。

如:全市文壇三位女傑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在一起談笑風生。有人會在“三位女傑”後面加冒號,這是錯誤的。

5.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例如:“話題:誠信。”“座右銘:不求最好,但求最親”。

6.用在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上文。

例1:“想不通,九條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說就直往前衝:他就是這樣一個直性子。”

例2:有工作,說幹就幹;有問題,說亮就亮;有缺點,說改就改:他這個鋼鐵性子,指導員摸得很熟。

拓展資料:

由來

中國古代句讀符號中無冒號。現行標點符號中的冒號,形式和用法是從西方引進的,而名稱是使用表意詞,具有獨創性。“冒”字有“隱起”和“統括”的意思。如“冒頭”“冒子”指文章、話語的開頭部分或引子。“先說過一大篇冒頭,然後引入本體”,魯迅在《彷徨·孤獨者》所說的這句話有助於理解“冒”字的含意。

冒號在 1919 年前後曾使用過多種名稱:句斷意連之號、冒號、冒引號、集點、集號、敘點、續號、敘述號、結號、綜號、兩點、爽殿、重點、扎點、可侖。胡適曾在《論句讀及文字元號》(1916年)一文中建議採用“:或”形式的冒號,所使用的名稱為“冒”。前一種是西式冒號,後一種是把西式冒號的兩個圓點改成兩個中式尖點。

錢玄同在《句讀符號》(1918年)一文中建議採用的西文留種標點符號包括“‘:’冒或結”。“結”字顯然指總結上文。冒號的形式和名稱是 1919 年《請頒佈新式標點符號議案》正式確定的   。

8世紀末以來,西方的宗教書籍如《聖經》和《祈禱書》等常用升號表示句內較大的停頓,供誦讀*祈禱文或唱聖詩聖歌時使用。升號形式為圓點的右上方加一挑或豆芽形曲線,如();14世紀中葉以後,圓點的上加符號也演變成圓點,升號變成雙點,即今冒號前身。

英語的冒號名稱源自希臘語的kōlon。這個詞本意為“肢”(人或動物的身體的一部分),後轉成“詩歌或語句的一部分”。古羅馬修辭學家昆體良在公元 88 年寫成的修辭學著作中曾按照“長句段”的意思使用kōlon一詞。

這個長句段符號,從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出版家馬努提烏斯開始用來標示介於句號和分號之間的停頓。分號之下是逗號,因為早期西文的句子較長,需要使用(.)(:)(;)(,)等四種標示語句不同結構層次的點號。

英語大約從1550年起稱(:)為colon,意為“長句段符號”,在colon之下的斷句符號(;)從1644年起稱為semicolon,意為“半長句段符號”。17 世紀 40 年代英語正寫法規定以逗號(,)為停頓的基本單位,(;)和(:)表示停頓的長度分別為逗號的二倍和三倍。

《英語牛津大辭典》colon條所舉 1748 年的書證為:“標示語音停頓我們如果可以自定以comma(逗號)為一,則semicolon(分號)為二,colon為三,period(句號)為四”。可見當時colon是用於句內第一層分界,semicolon則用於第二層分界。

後來文風逐漸改變,短句多了,在句子內部不需要那麼多的標示層級的符號,(:)被派作其他的用場──從 18 世紀晚期開始改作提示性的符號,這就是現代冒號的起源。從此以後,分號(;)變成為介於句號和逗號之間的唯一的點號,(:)的主要功能再也不是切分長句段,雖然至今仍有一些英國作家在連線兩個並列分句的連詞and之前加冒號,這種用法不帶普遍性。

從英語colon和semicolon的詞源和用法的歷史演變,我們可知這兩種點號在現代已沒有意義上的聯絡,決不能把semicolon理解為“半冒號”。

與英語不同,法語、義大利語和俄語仿效拉丁語依照(:)的形態給它命名,稱之為“雙點”(法les deux-points/意i due punti/俄двоеточие),其用法的歷史演變和英語大致相同。上述法語名稱首見於 1590 年。這個點號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才引進漢語,所以依據它的現代意義譯成“冒號”,不可因此認為(:)這個點號在西方自古以來就一直作冒號使用。

注意漢語的冒號不同於數學的比號。比號的位置居中,如“1:2=3:6”;冒號位置靠字的右下角。分隔時分用冒號,不用比號,如“7時30分”要寫作“7:30”。西文的冒號和比號(:)的形體相同,兩點的距離比漢語冒號略寬,與一般小寫字母等高。

古今中外五千年的文化事物都是怎樣由來的

“諸子百家”的由來

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從*到經濟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種變化帶來了學術思想的空前活躍、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各個學派,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所謂“諸子百家”,又叫“先秦諸子”。“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尊稱,“諸子”指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司馬談《論六家要指》中提到諸子有陰陽、儒、墨、名、法、道6家。班固《漢書·藝文志》中提到諸子有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10家。《隋書·經籍志》中提到諸子有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歷數、五行、醫方14家。其中以儒(創始人是孔子)、墨(創始人是墨子)、道(創始人是老子)、法(韓非子為集法家之大成者)4家影響最大。

文章的由來

古時,“文”和“章”指的都是帶有彩色的條紋圖案。紅藍相間叫作“文”,紅白相間叫作“章”;“文章”二字連用,即指色彩斑斕的圖畫而已。“文章”譯為現在文字作品之意,乃漢代之事。那時,社會上崇尚文學風氣極濃,人們都喜歡用“文章”來讚美那些文采華麗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變到今天的“文章”——專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詞了。

漢字橫寫的由來

中國漢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豎寫方式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這種形式不合乎人們的習慣和視覺要求。當近代出現了漢文裡經常引用外文、書寫阿拉伯數字、使用新標點等情況後,漢字豎寫就更感不便,需要改革。

提出漢字豎寫改橫寫的第一人,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新青年》雜誌編輯錢玄同。在《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刊載了錢玄同致陳獨秀的公開信,首次提出了漢字“豎改橫”的見解。錢說:“人目系左右相併,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視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寫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方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雜誌上連續發表4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陳獨秀、陳望道等學者也表示讚許。經過《新青年》的倡導,漢字橫寫逐漸推廣開來。

漢字大寫數字的由來

漢字的數目字中,與小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對應的,有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10個大寫字。最初小寫字易識易寫,但也易被改動,如“一”可改成二、三、五、六、七、十等。於是,有人從浩瀚的漢字中找出10個讀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為莊重場合(如銀行支票、財務收據)的專用數目字。實際上這些字的原義並非指數目。壹:即專一。貳:變節,背叛。叄:“參”的另一種寫法,加入,謁見。肆:任意妄為。伍:古有“五人為伍”之說。陸:高出水面而地勢平坦的土地。柒:漆樹或漆料。捌:有齒為耙,無齒為捌。玖:黑色的美石。拾:把東西揀起來。

漢語拼音的由來

最初給漢字注音所用的就是拉丁字母A、B、C、D??共26個,是世界上目前流傳最廣的字母。

漢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有370多年的歷史。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拼音。後來法國的傳教士金尼格又用25個字母給漢字注音。目的都是為了便於西方人學習和掌握漢語漢文。以後又陸續出現過多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漢語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威妥瑪式”,是鴉片戰爭後曾任駐華公使等職的英國人威妥瑪所擬。

1892年,近代漢語拼音提倡者盧戇章,仿拉丁字母筆形自造了一種“切音新字”。1926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制訂了“國語羅馬字”。1931年,吳玉章等人又制訂了“拉丁化新文字”,為後來“漢語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58年,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領導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頒佈了《漢語拼音方案》,在推廣普通話,以及促進我國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77年,在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通過了按照《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的決議,從此我國自定的《漢語拼音方案》登上國際文壇。

標點符號的由來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1919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佈全國。解放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書體的由來

中國最早的書體可以上溯到商殷時代。這個時代的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已形成文字學中“六書”的嚴密規律系統;它為方塊漢字奠定了基礎,規定了金文、石鼓文、篆刻字的發展方向。從出土的甲骨上的大量文字中可以看到,甲骨文已具有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和章法。甲骨書法從總體上看,可分為五期。第一期,自盤庚到武丁,書法雄偉;第二期,自祖庚到祖甲,書法謹飭;第三期,自廩辛到康丁,書法頹靡;第四期,自武乙到文丁,書法勁峭;第五期,自帝乙至帝辛,書法嚴整。其刻畫為先直後橫,轉折大多直來直去,筆畫沒有輕重頓挫,雖為圓筆,但不十分圓,細體和粗體有如鋼絲一樣,剛而有力,具有一種古拙、秀美、瘦勁、清麗的風格;其章法結字的樸實無華的自然美,對現代書法有著巨大的影響。

小篆的由來

秦始皇統一中國,釋出了“書同文”的命令。當時官書浩繁,而“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竹木簡寫成的官文,而且有許多字各諸侯國各有不同寫法。所以統一文字勢在必行。小篆就是以大篆(秦文)為標準,廢除六國文字中不同於秦國的文字,加以整理,做到字有體型。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漢字改革運動,在我國文字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隸書的由來

隸書也稱作“佐書”、“史書”。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把篆書圓轉的筆劃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為筆劃化,以便書寫。始創於秦朝,普遍使用於漢、魏。隸書有兩種,一是秦隸,一是漢隸。秦隸又叫古隸。晉衛恆《四體書勢》記載:“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程邈創隸書的傳說。秦朝的文字原是篆書,但因奏事繁多,篆字難寫,於是隸人整理文書時產生了一種應急字型,稱為隸文。“隸書者篆之捷也”,就是說隸書是小篆的簡捷寫法。即是把小篆圓轉弧形線條,變成方折平直,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漢字元號化,筆劃也進一步簡化。所以秦隸的產生,在漢字發展史上是一個重大的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金文、篆書都屬於古文字的範疇,而隸書和楷書,則屬於今文字的範疇了。漢隸又稱今隸,是在秦隸的基礎上發展變化來的,大約在西漢中期已經成熟。現在看到的漢隸,主要是石刻,也有一部分木簡。漢隸和秦隸的主要區別是:秦隸的筆形平直方折,漢隸的撇、捺和長橫有波勢。

宋體字的由來

報紙上的“字”,一般多為印刷字型,而其中常見的是宋體字。宋體字橫平、豎直、撇如葉,捺如刀,歷來為書法家所推崇。印刷業伊始,即被出版商選擇為印刷的標準字,就毫不奇怪了。翻開我國書法史,可以看到,書法字型歷代都是以書法創始人(或代表者)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權書法為柳體,顏真卿的書法為顏體,懷秦的書法為懷體。唯有宋體字卻以朝代命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宋體字的創始人(準確的說法是代表者)是宋人秦檜。秦檜,狀元出身,曾隨高宗為相。他不僅博學,而且在書法上造詣很深。他綜合前人書法之長,自成一家,創立了宋體字。秦檜早年為官,官聲尚好。在金人攻陷東京(今開封)之後,曾冒死赴金營,反對立偽楚帝張邦昌,幾乎被砍了腦袋。但後來在高宗手下為相,迎合高宗偏安政策,*抗金將領,以莫須有罪名在風波亭害死岳飛父子,天怨人怒。老百姓把南方炸油條稱為“油炸檜”,還讓他和妻子王氏的像長年累月跪於岳飛墓前。至於他的字,人們就由於厭惡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稱為宋體字。印刷字型是模仿宋體字而來的,當然就命名為宋體了。

楷書的由來

楷書形成於漢末、魏晉,全盛於隋唐。也稱作“真書”、“正書”。它吸收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點,把隸書筆畫的“波折”改為平直,把隸書形體的扁平改方正,書寫時比隸書更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我們現在看到的魏晉時的楷書,離篆隸不遠,形體古樸自然,但無嚴謹的法度約束。隋代以後,楷書注意法度,結構整齊、方正,書家層出不窮,以顏真卿、柳公權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書法家都以唐以前楷書為規範,近代以至當代學書者更是如此。

小九九的由來

“九九乘法歌訣”,又稱為“小九九”。現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如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大約到十三、十四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一如一?.九九八十一”。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普通話名稱的由來

“普通話”這個名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寫了一本叫《江蘇新字母》的書,把漢語分成三類,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他還註明:普通話是“各省通用之話”。當時人們又稱“普通話”為“藍青官話”。元明清以來,北京一直是全國*、經濟、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應考、做官、經商的人很多,天長日久,他們也學會了普通話,但他們的北京話,卻有多少雜有地方口音,人們就用“藍青”比喻它(“藍青”比喻不純粹)。開始,這種話只能在官場使用,所以稱“官話”。後來,會說官話的人越來越多,稱官話不合適了,*初年又有了一個新名:國語。“國語”名稱行不通。瞿秋白就反對過。解放後,人民政府非常關心漢字改革工作,不僅使“普通話”有了嚴格的內涵與規範(即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而且把推廣普通話作為文字改革的一項任務。

用“正”字記數的由來

每逢選舉時,投票表決的現場監票、唱票和記票人,常用“正”字記票數,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後順序。這個簡便易懂的辦法是由戲院記“水牌帳”演變而來。

清末民初,上海戲院俗稱茶園。看客可邊品茶邊看戲。那時劇院還沒有門票,由“案目”(服務員)在戲院門口招徠看客,每領滿5位入座,同事便在大水牌(類似黑板)上寫個“正”字,並標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後由案目負責計數、收費,到散場結帳時,準確無差錯。就這樣,在以後的許多場合就用“正”字來計數了。

“捉刀”一詞的由來

世稱代人作文為“捉刀”,其源出於這樣一則故事。

曹操統一北方後,聲威大振,各少數民族部落紛紛依附。北匈奴派使者送來了大批奇珍異寶,使者請求面見曹操。曹操將聲姿高揚、眉目疏朗的崔瑛召來,要他代替自己接見使者。接見時,崔瑛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賀,曹操卻扮作侍衛模樣,手握鋼刀,挺立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加思索道:“魏王俊美,而丰采高雅,但榻側捉(握、提的之意)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曹操聽了彙報,派人趕去將使者殺了。後來,人們便稱代替別人做事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謂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筆”。

中國速記的由來

中國速記誕生於100年之前。當時,因議會的議事內容需要詳盡記錄,繁體漢字無能為力,使清政府大傷腦筋。於是通過日本駐華使館,聘請熊健崎一郎來華擔任速記教授,不料熊健崎一郎因故未能應邀。依賴外人此路不通,只好遍尋國內,發現北京翻譯學院學生蔡瑋能用簡單符號做課堂筆記。再訪,才得知原是其父蔡錫勇所傳。至此,清廷方知國內早有速記人才。

蔡錫勇是福建龍溪人,曾出使美國、日本等國,擔任參贊職務。在外工作期間,他留心考察外國文化,感到外國人使用拼音文字,且還在研究運用速記提高記錄速度,既節省時間,又增進效益。而中國漢字筆畫繁多,書寫緩慢,更應有一種速記來作為輔助工具。回國以後,他參照美國凌士禮(譯音)速記,結合我國“音韻學”,寫成《傳音快字》一書,於1896年秋(清光緒二十二年)在武昌出版。初版石印僅印6冊。這本專著,是早期幾何體系的漢語拼音速記。拼寫方法是以八方面弧及斜、正、輕、重等筆畫,分24聲,以小弧、小畫、小點為32韻。合聲韻以切一音,合兩筆以成一字,以北京音為標準。此書的發表,既是我國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記派”的創始,又是我國最早的速記術誕生的標誌。

書山、學海的由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一句精闢的治學格言。何以稱“書山、學海”?溯其源,“學海”一詞始見於漢楊雄《法言·學行》:“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不至於山。”意思是:百川因為奔流不息,所以才能達到大海;而丘陵靜止不動,所以永遠成不了高山。比喻為學要勤奮,方能有成。後常用“學海”比喻知識的博大精深。宋鹹淳年間,有一名叫左圭的學者,將唐宋名家的野史雜說,彙集成一部《百川學海》。清朝時,有一學者曹溶又將歷代名家的零篇散帙,彙集為一部《學海類篇》。

公文的由來

《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散文集,其中大量篇幅是“上古典謨訓誥之文”,即公文。書中有會議記錄、戰爭討伐、動員令、刑律條例及各種文告。有些篇章寫得相當精彩而凝鍊,堪稱上古公文的範例。例如《皋陶謨》就是舜、禹、皋陶開會的一次會議紀要。《甘誓》、《牧誓》是戰爭動員和討伐令。《酒誥》是戒酒的指示。《尚書》以後,就要數秦初李斯的《諫逐客書》了。這些古公文,至今仍閃爍著深刻的哲理和文采。

六藝的由來

“六藝”有兩種含義。

其一,指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寫字)、數(算術)六種本領。這是奴隸主階級教育子弟的六種技藝。六藝見於《周禮》:“保氏掌諫五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子六藝:一曰五藝,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其二,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經書。見於孔子集語。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的地位抬得很高,因此上述六部書在當時被奉為儒家的經典,合稱“六經”。所以“六藝”這個概念,在漢代以後多指儒家的“六經”。

古碑的由來

碑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部。遠在原始社會末期,人們就在石上、崖壁上刻劃符號用以記事,這就是碑的起源。

我國各個朝代碑的用途、名稱、形狀不盡相同。商周時期,人們通常在宮殿廟宇門前,豎起一塊稍加雕琢的長條石,用它來識日影,辨陰陽,這是我國最早的石碑。當時除了這種石碑之外,還有一種專為引棺下壙用的石碑。碑的正中鑿有一孔,為放轆轤用。碑在商周時期只不過是人們日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石刻器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五次出巡全國。他每到一處,幾乎都要立石刻字,以記載自己統一四海的功德。這種碑當時叫“刻石”,沒有固定的形狀,但秦始皇卻開創了碑上刻字的先例。

春聯與桃符的由來

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在新年到來之時,命學士們“題桃符”,他認為學士們題得不大好,就自己在桃符上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一聯,但春聯和桃符卻不能混為一談。

桃符的出現早於春聯。據《淮南子》記載:桃符是用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多的桃木做的,在上面寫“神茶”、“鬱壘”兩個神名或驅邪降福之類的吉祥語,來驅鬼鎮邪,稱為“題桃符”。到唐五代時期,便演變成寫對偶、警譬之句,可以說桃符不過是被春聯“附”了體。

聯語真正稱之為“春聯”,始於明代。據明代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話》一*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出觀。”朱元璋還親自題了一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院文章第一家”,送給學士陶安。

同時,桃符還有其自身的演變,這就是門神畫。春聯貼在左右門框上,門神貼兩扇門扉上。門神除了前面提到的神荼、鬱壘之外,到了唐代又多了名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

燈謎的由來

燈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那時群雄崛起,列國紛爭,一些遊說之士為了勸說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說出,而借用別的語言來暗示,使之得到啟發。這種“隱藏”的話語就是燈謎的雛形。當時叫做“庾詞”(庾是隱藏之意),也叫“隱語”。秦漢以後,這種風氣更加盛行。西漢曹娥碑後題有:“黃娟幼婦外孫齏臼”,射“絕妙好辭”,即是“隱語”。《文心雕龍·諧隱》指出,“自魏代以來??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

我國民間所產生的燈謎浩如煙海,千變萬化。人們有時用老虎的難以射中,來形容謎的難猜。因而“燈謎”又稱為“燈虎”。其中用文字作謎面的叫“文虎”,用詩句作謎面的叫“詩虎”。猜謎就叫“射虎”或“打虎”。

書院的由來

書院是我國封建社會由地方設立的供人讀書、講學的處所。書院源於唐,是在私人講學的基礎上,由官方提倡、贊助發展而成。唐玄宗在長安設麗正書院,集賢書院。“書院”一詞即源於此。在民間,有不少私人建立書院,作為讀書人自己讀書治學的地方,如四川的張九宗書院,湖南的石鼓書院。有的書院有講學、教授生徒的活動,但還不普遍。到宋代逐步形成制度。

大學的由來

大學即高等學府,大學源於我國。2300多年前,春秋時齊國君王齊桓公在山東稷下辦起一所高等學府——稷下學宮。稷下學宮的創立適應了齊國新興地主階級*、經濟上的需要,先後經過6個朝代歷時一個半世紀之久,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薈萃、百家爭鳴的學術園地。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創辦的學院至少要比稷下學宮晚20年。

太學的由來

太學是我國曆史上高等學府的稱謂。雖在商、周時代已有了太學的雛形,但這種以傳授知識、研究專門學問為主業的最高學府卻始於漢武帝時期。漢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正式設立太學。太學要求學生具有道德,精通《易》、《尚書》、《孝經》、《論語》等經書,質樸、謙遜、節儉、不求聞達,同時應身體健康,不與“壞人”來往。在教學形式上,授課與自修結合,以自修為主,並鼓勵學生髮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事研究工作。東漢的天文學家張衡、數學家崔璦都是當時的太學生。此後歷代都設有太學,雖學習內容有變化,但一直是國家最高學術機關。到清代末期,“洋”學堂出現,停滯落後的太學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以後就徹底絕跡了。

美育的由來

在我國,3000年前的周公旦“制禮作樂”,以此來治理國家。“禮”是道德規範,“樂”是包括詩、歌、舞在內的綜合藝術。禮樂結合,成為人人必須遵循的法規、制度、儀式。而這種法規、制度、儀式又是通過美感的形式,把本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約束,變*們的一種內在要求,因而又是一種美育。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孔子把教育從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創立了古代的教育體系,以禮、樂、射、御、書、數教授*。這六個科目的內容,實際上是古代的一種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孔子的觀點,奠定了我國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礎,影響長達2000多年。直到近代,美育才逐漸形成了獨立的體系。

西方古代,美育思想的發展,與中國古代有某些相似之處,差不多與孔子處於同一歷史時代的柏拉圖,是西方美學和美育思想奠基者之一。柏拉圖之後的亞里斯多德,更全面地提出了藝術審美的社會功用:一是教育,二是淨化,三是精神享受。他所總結的這三大審美功用,影響很深遠,直到今天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仍沒超出這個範圍。

中國近代的“美育”,是在西方美學思想直接影響下產生的,最早的傳授者是王國維。

職業教育的由來

職業教育是隨著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我國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了職業教育的萌芽,那時各國遍設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學堂,進行專門技藝教育,東漢時出現了藝術專門學校——鴻都門學(因校館設在洛陽鴻都門而得名)。唐代出現了“書學”、“律學”、“算學”和“醫學”等各專門學校。鴉片戰爭前後,由於西方現代生產技術的傳入,職業教育做為一種教育體制逐步發展起來,尤其是1866年以後,新式的職業教育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繼建立了福州演算法文學堂和藝圃,駕駛學堂,管輪學堂,上海機械學堂。辛亥*後,國民政府於1912年把職業教育的實業學堂改稱為實業學校。那時,力主發展職業教育的有黃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他們針對鄙視勞動的人,提出了“勞工神聖”、“雙手萬能”的教育思想,積極主張發展職業教育,黃炎培還於1917年創辦了“中華職業教育社”,發行《教育與職業》月刊,出版職業教育叢書。解放以後,職業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體系已初步建成。

“桃李滿天下”的由來

當人們稱譽某位教師培養的學生很多、人才濟濟時,常譽為“桃李滿天下”或“桃李滿門”。

漢朝的《韓詩外傳》中記:春秋時,魏國大臣子質曾經提拔和保舉過很多人。後來,他因得罪魏文候,就隻身跑到北方去。子質遇到一個叫簡子的人,便向他發牢*說:“以前我當魏國大臣的時候,提拔和培養了許多人。可是在我大難臨頭時,卻沒有一個肯幫我一把。以後我再也不培養什麼人。”

簡子聽了,笑著對他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就可以在樹蔭下乘涼和休息,秋天還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你要在春天種的是蒺藜,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到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倒要扎人哩。培養人才,就如種樹一樣,應該首先選好物件,然後再加以培植啊!”

簡子的比喻,批評了子質育人的失當,後來人們把學生和優秀的人才叫“桃李”,培養的學生很多,就譽為“桃李滿天下”。

試卷密封的由來

試卷密封即將考生試卷上的姓名密封起來,使閱卷人在不知應試者的情況下評卷,以防作弊。試卷密封源於我國唐代。唐《隋唐嘉話》載:“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過武則天所創糊名之法,只是用於吏部升遷官吏的考試,還沒有成為科學考試的一項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於科舉,稱封彌,元朝以後稱彌封,明清一直沿用。封建時代,科舉作弊時有發生。為了防範,在封卷之外,還有許多相應措施,如在閱卷之前,有關部門還將組織人力進行統一的謄卷工作,然後才送交考官評卷。

“語文”的由來

清末廢科舉、興“新學”時,有一門功課叫“國文”,教的是文言文。

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興起,國小“國文”改稱“國語”,側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話文。

1949年6月,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國範圍使用的教材,確定中國小都應以白話文為主,中學逐漸加點文言文,作文則一律寫白話文,要求在口頭上和書面上,使學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實際、切合日常應用的語言能力;並採納葉聖陶的建議,不再用“國文”和“國語”兩個名稱,一律稱為“語文”。

“語文”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兩個方面:在口頭謂之“語”,在書面謂之“文”;口頭的包括聽和說,書面的包括讀和寫。使用“語文”這個名稱,表明了要進行全面的語言訓練,糾正封建社會長期遺留下來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分家,教學只管讀文章、寫文章,不管口語訓練的弊病。

“新聞”的由來

英語“新聞”一詞,源於希臘。

德語“新聞”一詞,是由德國北部的俗語“報道”演變而成的。

我國“新聞”一詞的出現早於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聞”字,“新聞”兩字連用,則見於唐朝:“嘗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新唐書》);“舊業久拋耕鉤鋁,新聞多說戰爭功”(李鹹多詩句)。

宋朝《朝野類要》:“其有所謂內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報,率有洩漏之禁,故隱而號之曰新聞。”

清朝《紅樓夢》有6處提到“新聞”。如:“冷子興講述了賈府中寶玉銜玉而生以後,問道:‘你道是新聞不是?’”

報紙的由來

早的報紙。

“號外”的由來

標籤: 標點符號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l2gq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