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作文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首先明確本次作文的主題,敘述關於想要記錄主題事項的具體情況(包括記錄的物件、時間、地點等),然後就想要敘述的主題中印象深刻的事物進行詳細描述(包括但不限於事情、人物、物品等)。最後總結關於敘述的主題事項的新收穫或者新的感悟。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1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復興中學的李克勤,——對,和那位香港歌星同名字,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在希望的田野裡辛勤勞動》。

如今,隨著科技的創新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在曾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夢想快要實現的時候,我的內心時常升起一股忐忑不安的感覺。看看周圍吧,越來越多的人不尊重勞動,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總是用各種理由和藉口否定勞動的價值。你聽,這些話你熟悉嗎?“我要學習沒有時間勞動”,“有機器人代替勞動就好”,“花一些錢僱別人勞動...”再放眼家庭生活,許多家庭日常灶冷鍋涼,沒有人願意做飯,僅僅是點外賣或者吃盒飯而已,周圍環境一時垃圾成山,廢品遍地。這難道就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改變嗎?

絕對不是!是因為我們忘記了勞動的價值,不尊重勞動。曾經,我們的祖先邁著堅實的步伐,扛著笨重的工具,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從萬里長城到京杭大運河,從灌溉沃野的都江堰到聳入雲際的布達拉宮,每一項雄偉壯觀的建築都凝聚著千千萬萬先民勤勞的汗水。“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修建這些雄偉壯觀的建築並不容易,然而先民用聰明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完成了,留給我們後人一筆筆寶貴的財富,這正是依靠勞動的力量。

由此說來,其實電子智慧的發展和運用只能代替人的部分勞動和部分人的勞動,無法成為勞動的全部。一個按鈕或者一道指令,勞動的結果就可以“不勞而獲”,效率彷彿提高了,但高效率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為了割捨我們勞動的樂趣?難道是為了鬆懈我們骨子裡的勤勞品質?我們該如何品味勞動之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勞動的美與自然的美高度結合,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追求勞動美的志向是難以改變的,人們通過勞動實現自身價值的基因也是無法轉改的,這條基因深深地寫進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子民的身體裡,我們不想成為忘記勞動、漠視勞動的“轉基因人”!

其實,勞動很好地統一了身心,可以達到身心愉悅,許多智慧都是在勞動中發現的。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勞動的外在形式固然發生了變化,雖然古代男耕女織的家庭勞動模式幾近絕跡,但穿衣吃飯的樂趣不應該被人們輕描淡寫地省略掉,勞動的內在意義經典永恆,彌足珍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即將實現,在這歷史性的一刻,每一位中國人應該尊重勞動,奮發圖強,我們要接過祖先的勞動工具,繼承祖先的勤勞品質,牢記歷史使命,繼續在希望的田野裡勞動,在肥沃的土壤裡深耕!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管子》有言:“一農不耕,民有飢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飢寒。管仲又說:“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耕織不僅是衣食之源,也是禮儀文明的基礎。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勞可安邦。

回首歷史,但凡偉人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黃帝建造屋宇,縫製衣冠,製造舟車,創制樂律;虞舜種田補魚,燒製陶器,天下大和,百姓無事;蘇秦熟讀兵法,不捨晝夜,終有所成,名垂青史。無論是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的歷史佳話,還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無不展現著勤勞使人傑出的真理。

不僅如此,勤勞也是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華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綿延至今?有人說是外儒內法的治國之道,有人說是農耕文明的穩固保守,有人說是大海、大漠、大山對於外來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說是中華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諸如此類的回答,不勝列舉。我想,中華民族的延續性與長期紮根於農耕的中國人自然形成的勤勞淳樸、任勞任怨的精神特質也不無關係。因為勤勞,我們在黃河岸邊的黃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跡;因為勤勞,我們走過了坎坷屈辱的抵禦列強的近代重生之路;因為勤勞,我們堅定不移、從容自信地追逐著我們的復興之夢。

同學們,因為勤勞,我們也才有了聞名於世的國家名片。上面印著蒼茫山脊上的萬里長城,恢弘壯麗的兵馬俑,莊重神聖的莫高窟,橫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鐵路,深入海底的鑽井平臺,靜默不言的跨海大橋,呼嘯而過的中國高鐵。當然,仔細看去,上面還寫著一排無形的大字——勤勞的中國人。

反觀當下,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卻存在著回家葛優躺,洗衣靠父母,吃飯等人送,掃地不積極,學習變懶散等不正之風。英國有句諺語:“懶惰沒有牙齒,但卻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長此以往,我們失去的不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動力。有人說勞動的事可以交給人工智慧,誠然,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科技給予了我們越來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決我們人類的全部需要,相反,人類需要更高階的勞動和更高的智慧來管控科技。否則,被奴役的只會是我們自己。

在未來人工智慧流行的年代裡,我希望我們仍然能夠時刻想起《平凡的世界》裡那些在黃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們,想起那句:“只有勞動才能使人尊嚴的活著,勞動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生存需要,而是體現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任何勞動都會受人尊重。”

同學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3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可是,在我們身邊總能聽到不理解、不尊重勞動的聲音:認為勞動擠佔學習時間者有之,認為人工智慧最終可以替代勞動者有之,更有同學認為可以花錢僱人代替勞動。而我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更應該在勞動的摔打中歷練,我在這裡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第一種不和諧的聲音是重“智育”輕“勞育”的典型代表,勞動教育本來就應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在勞動實踐中,我們既可以互相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又能夠鍛鍊本領,培養責任意識;我們能夠在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過程中戰勝拖延懶惰的惡習,又能在親力親為的勞動實踐中學會珍惜自己乃至他人的勞動果實。同學們,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身邊都是好逸惡勞的貪圖享受者,我們不應該呼籲打撈起“沉沒”的勞動教育嗎?所以,作為一名受教育者,我們有責任表明我們的態度: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有人認為隨著科技進步的快速發展,勞動會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不,你錯了!我們暫且不提機器不能理解人性不能感情交流的侷限性,先釐清概念,勞動不僅僅指狹隘的體力勞動,人工智慧的便捷背後便是無數科學家辛勤勞動的汗水,而人工智慧發展的終極目的也絕不是消滅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發展與成就,就是有賴於所有勞動者的辛勤努力,用勞動精神解讀國家的發展,可以看到一代代中華兒女揮灑汗水的壯闊圖景;而展望未來,我們同樣需要發揚新時代的勞動精神。為了自己和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拿出我們的誓言: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在我看來,花錢僱人代替勞動的資本邏輯是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遺毒,一些家長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對孩子過度保護、包辦一切,這種用錢解決問題的思想恐怕就是滋生不勞而獲思想的溫床,院子裡遛不出千里馬,溫室裡長不出棟樑材,試問,你是靠什麼掙得僱人勞動的第一桶金的呢?

勞動精神可以折射出社會前進的腳步,時代發展的跫音,復興中學的同學們,我們所處的這個新時代,是一代代勞動者奮鬥出來的,我們的美好生活來自於各行業勞動者們的積極創造。我們有任正非那樣的企業家,積極發揚創新精神帶領企業實現中華有為的壯志;我們有黃大發那樣的基層工作者,36年帶領帶領百姓開出幸福渠。新的時代,帶來新的勞動精神的,而我們,願意傳承這樣的精神,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去成就屬於我們的更好的未來!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4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用勞動創造幸福”,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人說學習太忙了,勞動佔時間。有人說科技進步,勞動可以交給人工智慧。或者說勞動很苦很累,讓別人去做好了。我覺得這樣的想法是不尊重勞動的表現,在此,我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幸福。

同學們,熱愛勞動是我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小時候我們從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瞭解到勞動的不易。王維在《宿鄭州》中雲:“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細雨濛濛中,老農歸來,村童放牧。老農播下種子,種下希望。姚鼐的《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布穀和白鷺都在來回奔忙,一幅繁忙熱鬧的春耕圖,從古詩詞中,我們也看到,勞動的畫面是充滿生機的,是美的。

確實,就像有同學說的,勞動很累,為什麼不花錢讓別人做呢?在地裡耕種的農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工地的工人,澆灌鋼筋混淋土,打樁砌牆,無論風吹還是雨淋,也是日日無休;馬路上的環衛工人,在三伏天熱浪襲來時,在寒冬皚皚白雪一路三滑的馬路上都有他們的身影........勞動很累,但是有一些崗位總是需要人堅守,總是需要有人付出,每個人都選擇安逸,如何推動社會的發展,如何推動國家的進步?

同學們,讓我們用我們的勞動,去創造屬於我們的幸福。幸福就只是生活安逸嗎?幸福就只是在觥籌交錯之間,只是滿足口腹之慾嗎?不是的,辛苦勞動過後,為別人創造幸福,會為自己帶來更長久的幸福感,抗震救災的志願軍戰士,晝夜不停,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災區人民築起安全的屏障。他們的勞動是有意義的,用自己的勞動換得了他人的幸福,自己也會有更深刻的幸福感。

同學們,也許你們會說,我只是一個在校的學生,我們還不能感受到陶淵明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境界,還沒辦法用自己的勞動為他人創造幸福。同學們,可以的,我建議大家從身邊做起。在學校我們用自己的勞動搞好教室、學校的衛生,給大家一個溫馨乾淨的學習環境,在家裡,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熱愛勞動,體現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好生活的小事,也能給身邊的人,給自己帶來幸福感!

同學們,我再次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就如我們的校名“復興中學”,要實現民族復興的願景,也需要用勞動來創造。就像詩歌《勞動者》裡所說“天下最容易接近的是泥土,以勞動的方式,同這個世界真情對話。”讓我們用勞動同這個世界真情對話!勞動是他人,也是自己幸福的源泉,希望大家用勞動創造幸福!謝謝大家!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5月5日,勞動節返校第一天。很榮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這次“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主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別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勞動》。

就在昨天下午,我眼見多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寢室,手提包裹,肩扛重物,雖是五月天氣,卻已大汗淋漓,而他們的孩子脖掛耳機,兩手空空,悠閒自在;就在今天早上,我眼見班主任老師拾起教室的紙屑,用抹布重新擦拭垃圾桶蓋,而我們的值日生,已埋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剛才集會之前,我聽有學生抱怨:“我們學習這麼忙,還召開勞動主題演講,太佔用時間了!“

同學們,我們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太多家庭勞動的美好。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我們錯過了勞動,就是錯過了美好的生活。試想,每逢假期,和父母一起參與家庭勞動,刷碗拖地洗衣服,把自己的小家打扮的乾淨溫馨;甚至陪父母回到農村老家,幹一場酣暢淋漓的農活,用勞動感知生活,在勞動中體驗親情的美妙,體驗創造的快樂,該有多麼美好。可是我們的假期總被輔導班填得滿滿蕩蕩。

老師們,我們以學習為名,異化了太多勞動教育課程。

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漠視勞動教育。可學校對勞動教育課程有足夠的重視嗎?遲到學生被罰值日打掃衛生,當勞動成了懲罰學生方式之一,學生怎不滋生厭惡勞動的心理;勞動異化為休閒娛樂課——學生的菜園參觀、水果園採摘品嚐、學習手工藝、植樹節的班會、雷鋒日的公益活動等等,都被冠以勞動教育課,學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多了參觀體驗的輕佻,少了教育樹人的厚重。

同學們,老師們,別讓懶惰的病毒蔓延,人猿相揖別,勞動最光榮。

馬克思早就說過:“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懶惰是種病毒,學生是易感染人群。早先有一個報道,一個孩子帶了個雞蛋到學校,放學後雞蛋被原封帶回,媽媽問他為什麼不吃,孩子回答說:“外邊有殼,我不知道怎麼吃。”再不重視勞動教育,我們的孩子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了。有人常看不起體力勞動者,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可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郵件千里一日達,長橋如虹跨海灣,高速盤翻高山,昔日黃沙漫漫,而今魚肥稻香……哪一個離得開那些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勞動者?

同學們,從今日開始,多做一些家務,勤維護校園環境,踏實上好每一節勞動課,端正勞動態度,遵守勞動紀律,學會勞動技巧,形成勞動習慣,在勞動中找到生活的美與樂,讓勞動成為崢嶸歲月的底色吧!

切記,青春最靚,勞動最美,別以學習為名,錯過了勞動。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全國卷一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參考6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近日,我關注了關於中學生的勞動之爭,我的主張是“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

請允許我從我的家事談起吧。家父是一名遠近聞名的中醫,他經常翻閱的一本書是泛黃的《黃帝內經》。上國中後,我粗略學了一點文言文,也試圖讀懂家父奉若珍寶的《黃帝內經》。但因繁體字難辨難認,我讀起來未免磕磕絆絆。只約略記得其中有“心者,生之本”“肺者,氣之本”之類的語句。

記得有一天,家父與他的高足共同探討《黃帝內經》中的一個句子:“形勞而不倦。”那位叔叔認為:“既然形勞,當然就會倦。形勞而不倦,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家父解釋道:“形勞而不倦,可以理解為形勞神不倦。也就是說,身體雖然勞累,但精神不覺疲倦。比如,一個老農民下地勞動了整整一天,他可能會感到很辛苦,但他的內心是舒暢的,這不就是形勞神不倦嗎?”

後來,高中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字源,他在黑板上寫出了那個繁體的“?”字。他說:“?是個會意字,上面是兩個火,中間的禿寶蓋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勞動。整個字的含義是:在房間點燈,夜間勞作。”我聽著,心,一下子回到了“形勞而不倦”上。我想,勞,真是個苦中藏甘的漢字呢!

因為心裡揣著這些與“勞”相關的美妙故事,我對勞動充滿了天然的好感。我會在我家平房前開闢出兩分田來種花種菜;我會在暑假裡隨表姐一道頂著烈日拔草捉蟲;我會迎著閨蜜異樣的眼光跟舅母苦學踩縫紉機;我會對學校清運垃圾的老人坦然喊一聲“爺爺好”……

我享受勞動,我高看勞動。

在思品課上,老師說:“馬克思曾說過: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我聽了,忍不住暗自歎服點頭。是的,當體力勞動被同齡人避之唯恐不及時,我慶幸來自《內經》與倉頡的珍貴提醒恰逢其時地進駐了我稚嫩的生命,這讓我幸運地承繼了來自遠古的一脈香火,無論季節風怎樣吹拂,我都能做到不搖擺、不浮燥、不庸懦、不愚鈍。

“勞動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這是達·芬奇的妙語。在匆遽的一日與漫長的一生之間,惰,無時不在伺機而動,它要侵我心、撼我本;而勞,無疑是我們最初也是最後的“強心固本湯”。

在演講結束之前,請允許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意味深長的小故事吧——

天地之間,有個寺院。一位疲憊不堪的旅人入得院內,見到一老禪師正吃力地彎腰翻晒蘑菇。那禪師已是耄耋之年,行動遲滯,咳聲連連。旅人看了,不由心生惻隱,便上前去問道:“師父,您這麼大歲數了,為什麼還要親自翻晒蘑菇?”老禪師聞聽此言,微微一笑道:“因為,蘑菇在親自等我。”

同學們,讓我們像那個老禪師一樣,在苦中藏甘的“勞”字中安妥自己的靈魂吧!讓復興中學的每一位學子都會說: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標籤: 滿分 大學聯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5pk1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