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盧思道生平 盧思道簡介

盧思道生平 盧思道簡介

盧思道簡介 盧思道生平

盧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年輕時師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學重於當時,仕於北齊。齊宣王卒,朝臣各作輓歌10首,擇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時稱“八米盧郎”。北齊末待詔文林館。北周滅齊後入長安,官至散騎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學活動在北朝。

盧思道(約531—582或535—586)隋代詩人。字子行。范陽(今屬河北涿縣)人。北齊時,為給事黃門侍郎。北周間,官至儀同三司,遷武陽太守。入隋後,官終散騎侍郎。終年52歲。其卒年一說為隋開皇六年,即公元586年。

盧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學生。北齊天保年間,即以文章著名。北齊文宣帝死後,當朝文士各作輓歌10首,擇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過得一二首,唯盧思道得8首,故時人稱為“八米盧郎”。

盧思道的詩長於七言,對仗工整,善於用典,氣勢充沛,語言流暢,已開初唐七言歌行的先聲,在北朝後期和隋初有較高地位。代表作《鳴蟬篇》抒發客愁鄉思,譏諷長安權貴“繁華輕薄”的生活,詞意清切,寄託較深,曾受到庾信的讚賞。《從軍行》描寫徵人思婦的離愁別緒,諷刺武將邀功求賞,是一首較好的邊塞詩。盧思道的文以《勞生論》為最著名,文中揭露北齊、北周官場中趨炎附勢之徒的醜態,頗為生動傳神,被今人錢鍾書譽為北朝文壓卷之作。他還有《北齊興亡論》、《後周興亡論》等史論,通過親身經歷,論二代滅亡之原因,也具識見。

有集30卷,已佚。今傳《盧武陽集》1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餘篇。事蹟見《北齊書》、《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史》本傳。 北齊天保中(554年),盧思道20歲,由左僕射楊遵彥推薦給朝廷,入司空府,行參軍事,兼員外散騎侍郎(伴隨皇帝乘馬乘車的近臣)。因漏洩機密事,被貶為丞相府西閤祭酒。後歷任太子舍人、司徒府錄事參軍、京畿主簿、給事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北周建德七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滅齊,將他留任朝中,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等同宰相一級)。四年後,北周隋國公楊堅稱帝,以隋代周,盧思道自恃才高,結果反遭欺蔑,於是官途淪滯。雖然一年後復出,奉詔出使陳國,卻又遇上母憂,守孝三年。再度復出,仍為散騎侍郎,行內史侍郎事。不久,卒於京師,時年52歲。其卒年一說為隋開皇六年,即公元586年。 他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學生。北齊天保年間即有文名。其詩長於七言,善於用典,對仗工整,氣勢充沛,語言流暢,開初唐七言歌行先聲,在北朝後期和隋初地位較高。代表作有《聽鳴蟬篇》、《從軍行》。文以《勞生論》最有名,被譽為北朝文壓卷之作。他還有《北齊興亡論》、《北周興亡論》等史論。有集30卷,已佚。今傳《盧武陽集》1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餘篇。

盧思道一生,聰爽俊辯,通侻不羈;不持操行,好輕侮人。因而,他的仕途並不通暢,但文章詩詞卻是非同尋常。其代表作《聽鳴蟬篇》抒發了“暫聽別人心即斷,才聞客子淚先垂”的鄉思,也譏諷了長安權貴們“富貴功名本多豫,繁華輕薄盡無憂”的生活,詞意清切,為時人所重。其《從軍行》無疑是古代邊塞詩的佳作,“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真切描寫了徵人思婦的離愁別緒。其文以《勞生論》最負盛名,揭露了北齊、北周官場中趨炎附勢之徒的醜態,頗為生動傳神:“為此者,皆衣冠士族,或有藝能,不恥不仁,不畏不義,靡愧友朋,莫慚妻子。外呈厚貌,內蘊百心,繇(介詞:作“自”解)是則紆青佩紫,牧州典郡,冠幘劫人,厚自封殖。妍歌妙舞,列鼎撞鐘,耳倦絲桐,口飫珍旨。雖素論以為非,而時宰之不責,末俗蚩蚩,如此之敝。”——被近代文學家錢鍾書讚譽為:北朝文章的壓卷之作。

盧思道的詩長於七言,對仗工整,善於用典,氣勢充沛,語言流暢,已開初唐七言歌行的先聲,在北朝後期和隋初有較高地位。代表作《鳴蟬篇》抒發客愁鄉思,譏諷長安權貴“繁華輕薄”的生活,詞意清切,寄託較深,曾受到庾信的讚賞。《從軍行》描寫徵人思婦的離愁別緒,諷刺武將邀功求賞,是一首較好的邊塞詩。盧思道的文以《勞生論》為最著名,文中揭露北齊、北周官場中趨炎附勢之徒的醜態,頗為生動傳神,被今人錢鍾書譽為北朝文壓卷之作。他還有《北齊興亡論》、《後周興亡論》等史論,通過親身經歷,論二代滅亡之原因,也具識見。

標籤: 盧思道 生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mze1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