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湘行散記讀後感800字

湘行散記讀後感800字

湘行散記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蘊含了哪些道理。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一

沈從文於1934年因母病回故鄉湘西,一路上他用充滿溫情的語言書寫了那個年代故鄉的山水、風情,於是便有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透著空明與澄澈的《湘行散記》。在他的書裡,在我的眼裡,一切的景、物、人、事無不使人的內心柔和、溫暖、感動。

沈從文的老家鳳凰位於沅水中游,他從小在這兒長大,十六歲起隨軍隊輾轉於川黔湘邊境,因而一提筆,那朗然入目的山川景色便躍然紙上,“全河是大石頭,水卻平平的,深不可測。石頭上全是細草,綠得如翠玉,上面蓋了雪。船正在這左右是石頭的河中行走,實在讓人感到妙不可言。”“吊腳樓尤其使人驚訝,高矗兩岸,真是奇蹟……到這樣地方,使人太感動了”……他的文筆勝於丹青,如水般流淌而過,一幅幅沅水兩岸的秀美圖景便被勾勒出來,勾起了我對湘西的嚮往。

然而,他的筆墨更多地卻落在了那些質樸而可愛的人們身上。《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中,朋友是個愛玩字畫也愛說野話的人,是個懂人情、有趣味的旅館主人。沈從文離開時,天落著雪,那大雪茫茫的清晨,天剛剛白,他就這麼從熱被裡鑽出沿岸追了三里路趕來送行。“一路復興,一路復興。”那麼嚷著,於是他同豹子一樣,一縱又上了岸,船就開了。如此情義,令人動容之至,若是放到現在,怕也只是躺在床上隨便發條“一路順風”的簡訊而已吧。想起《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婦人在吊腳樓視窗向河下人銳聲叫道:“我等你十天,你有良心,你就來——”幽怨之至。而那水手呢,雖然或許正在急水灘頭趴伏到石頭上拉船,一定卻記憶著吊腳樓婦人的一切,心中感覺十分溫暖。在沈從文筆下,還有那些有了酒喝就興高采烈、行船如飛的純樸船伕,那些“黑臉黑手腳”的挖煤漢子,那些看到龍船比賽就高興得大喊大叫的孩子,那些勇敢而又和氣的青年軍官,乃至於那些粗暴而又不乏豪爽的土匪,組成了沅水兩岸特有的鄉野人文景象。

有關他們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的故事,讀來似乎平常、卻又那麼撼人心魄。沈從文對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山峻嶺間的鄉野人民懷著些許同情,看到麻陽人生意慘淡,便為地方經濟感到擔心。然而更多地,卻是感動和尊敬的愛。“我先前一時不還提到過這些人可憐的生、無所為的生嗎?不,三三,我錯了……”,他感動於“他們那麼莊嚴忠實的生,卻在自然上各擔負自己那分命運,為自己、為兒女而活下去”,感動於“不管怎麼樣活,卻從不逃避為了活而應有的一切努力”,於是對於人生,對於愛憎,彷彿全然與人不同了,“我覺得惆悵得很,我總像看得太深太遠,對於我自己,便成為受難者了。這時節我軟弱得很,因為我愛了世界,愛了人類”。

沈從文年少即投身行伍,加入了輾轉流動的土著部隊,吃過苦,也閱盡了社會的黑暗,然而他對生活還是如此熱愛,“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麼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願我們也能像從文先生那樣,帶著對生命、對歷史的感悟,對生活那麼溫暖地愛著。

湘行散記讀後感800字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二

情緣墨香畫卷,夢行純美湘西。

——題記

充滿朝氣的清晨,花兒休息了一晚上,愣是沒反應過來就要“上班”了。陽光灑在陽臺,看太陽花那精神樣兒,真像個青春洋溢的小姑娘。我十分有幸在這個平凡的早晨閱讀了《湘行散記》,有幸與作者一起,領略湘西一幅幅畫一般優美的景色,一個又一個淳樸至極的人。

在《桃園與沅州》中,字裡行間都滲透著湘西之美。“人人都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漁人發現的,有桃花夾岸,芳草鮮美。遠客來到,鄉下人就殺雞溫酒,表示歡迎。”桃園小划子,三個水手,一位乘客,漫遊在這令人沉醉的桃源中,伸手便是花瓣,呼吸便是花香。溪谷,

蘭芷,崖石,在這白燕溪中坐船溯流而上,在這迷人風景中心情甚悅,又何嘗不感嘆這個“不可言說迷人心目的聖境”。就像書中說道的,這桃園小划子最先記載到的乘客便是屈原,他同樣是坐著這樣的一個小船,同樣是溯流而上,同樣撈起墮入溪水的蘭花,同樣望著這美景出神……再一想到他作的那些美麗至極的文章,聯想著這美麗至極的風景,霎時間,風景變得更加迷人,甚至連那淡淡的蘭花香中,都滲透進了墨水獨有的芬芳。

當然,在書中,湘西的景很美,但比景更吸引人的,便是湘西的人了,他們那純樸的心靈,在這趟行程中,熠熠生輝。作者在文中寫到了很多位水手,《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中的水手牛保,他與吊腳樓裡那位婦人的感情是如此的珍貴。那位婦人會因為與牛保關係要好,常常送很多栗子,乾魚等,還會說很多關於“回來過年”的痴話。而牛保也會把從作者那兒得到的四個蘋果馬上帶回吊腳樓去,獻給那位婦人並說明來源,說來說去,後來又自然地輪著來聽婦人說的痴話,竟連下河的時間都完全忘掉了。就像作者幻想的一樣,他們會在過年的時候貼上紅喜錢,一起幹活兒,期待,叮囑,眼淚,那船上滿載著的,又是胡桃與栗子,幹鯉魚與……這是多麼珍貴的情誼啊,相信這位多情的水手,也會在那充滿了危險的工作中不時回想起吊腳樓婦人的一切,那時的他一定會溫暖且充滿了幹勁吧。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的水手七老,同樣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在行程中作者見到臨船上有人上岸去玩耍取樂,便問七老想不想上岸玩玩,掌舵的老水手也讓七老去,說這兩吊錢先生出得起,七老便十分興奮地上岸了。在作者想著這個履歷上記著做過土匪的人該怎樣地去取樂時,七老卻回來了,他在大家驚訝的注視中邊搖頭邊笑嘻嘻地解開腰帶,那棉襖裡竟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帶解開,橘子滾向了艙板各處。一番詢問過後,這才明白他上岸後在街上打了個轉兒,見到有店鋪裡買橘子,知道作者喜歡吃橘子,便樂呵呵地把錢全買了橘子,帶回來給大家吃。這是多麼純樸善良的人啊,他在微笑,我作為讀者,心中也淌過一絲暖意。水手這個職業是很危險的,但這些人卻懷著一顆純樸善良的心,去為了生活而努力,任勞任怨,最平凡的生活裡也過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遠處傳來縹緲的櫓歌聲,歌聲揚起的是最純樸美好的生命,天空中飄著片片晚霞,那是在為這湘西畫卷,鄭重地添上美輪美奐的一筆。畫卷展開,墨香升騰,畫卷合攏,墨香只殘留在空氣中,漸漸淡去。而久久不能平靜的,只有我這顆熾熱的,一直在跳動的心。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三

說實話,看這本書看得雲裡霧裡的,正讀其間彷彿還能看到作者所描繪的那片段場面,放下書腦袋裡即刻空空一片,實在難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感情,頓時會覺得書讀起來有些枯燥無味。直到後來“偶感懷人”部分,心裡才有了些許與作者的共鳴,再徑自往前翻看,也許能略懂作者萬分之一。

書中作者多次提到“吊腳樓”,我就想象著難道是把樓房吊起來在半空中?隨即百度,果不其然,結構美麗悅目,飛樓高閣懸在半山中,倒影重重映入碧水裡,真是美麗湘江水中樓!怎能不讓人感嘆?何況此一行,沈先生是歸去故里,這一路的人和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不被觸動不生情愫!無論樓閣中是住著什麼人,都必是有著純潔靈魂的,散發著與自然溶為一體的特有味道的,那裡的水手踏實質樸,勇敢耐勞,幾十年行船,劃過多少灘,走過多少潭……多情水手與吊腳樓中溫暖的女人發生的故事也就自然而然了,正如沈先生的話“我在沉默中體會到一點‘人生’的苦味。我覺得他們的慾望同悲哀都十分神聖,我不配用錢或別的方法滲進他們的命運裡去,擾亂他們生活上那一份應有的哀樂”。

櫓歌聲聲,灘聲長流,作者再回湘西,一下子就踏進了十幾年前的歷史中,“過去的,有誰人能攔住不讓它過去,又有誰能制止不許它再來?”看到曾經一起釣蛤蟆的老伴,沈先生竟被“時間”猛烈地摑了一巴掌,他沒有上前與之相認,是不敢?不願?還是害怕?我想那時那景那身份還有分別多年的境遇都無法使作者走向前吧,那感覺可能就像一根魚刺卡在喉嚨裡。“時間使我的心在各種變動人事上感受了點分量不同的壓力,我得沉默,得忍受。”有很多東西和人事都會在時間的沖刷下悄然改變,前些天尋到了多年的同學,當時激動的心情彷佛回到童年的沒心沒肺,馬上聯絡加了微信,寒暄了現狀,回顧了過往,過程中竟幾次無語,是的,時間已經讓我們的友誼永遠停留在了那個時候,到今天,中間的這段人生我們不曾參與彼此,又如何懂其悲喜?只是再見面時如何不教人感懷時間都去哪了?沈先生說,“十個月內死了四個最熟的朋友,這些人的死去值得紀念,紀念的方法應該不是眼淚,不是儀式,也不是言語。”友誼如此,人生如此,時間亦是如此。

這篇散文集,讓我讀起來感覺筆觸自由,文字鮮美,通過很多對景物的描寫來抒發作者故地重來的感慨,也通過信札和回憶來嘆息物是人非,仔細品讀,彷佛也理解了作者的部分情感,那就是對生活和時間的感悟吧。“和另外環境背景中的熟人談談過去,和陌生朋友談談未來,當前的生活一與過去未來連線時,生命便若重新獲得一種深刻而豐富的意義。”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四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前半部分“湘行書簡”,是沈從文在回湖南鳳凰探親期間寫給新婚妻子張兆和的信件,也附了三封張兆和寫給沈從文的信;後半部分“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描寫的路途中遇到的人和事,這些大半是引起他年少時回憶的。

作家就是比普通人更敏感些,感情更充沛些,再加上有一種本領,能把一切記錄下來,就像沈從文說的:“我以為人類是個萬能的東西,看到的一切,並各種感官能感到的一切,總有什麼辦法用點什麼東西保留下來,我且有這種自信,我的筆是可以做到這件事情的。”無論過了多少年,讀者讀到這部作品,就好像自己也坐上了小船,看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時期或緩或急的河流上及岸邊人們生活的景象。

作家就是比普通人更有使命感、責任感,要記錄歷史,思考人生的本質。沈從文提到,他這次回家,“原是翻閱一本用人事組成的歷史”。看到船上及吊腳樓裡在生死邊緣討生活的男男女女,他先前還向妻子提到“這些人可憐的生、無所為的生”,生的沒有價值,隨即又被他們感動愛上他們。“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麼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錯了,這些人不需要我們來可憐,我們應當來尊敬來愛。他們那麼莊嚴忠實的生,卻在自然上各擔負起自己那分命運,為自己、為兒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樣活,卻不逃避為了活而應有的一切努力。”故鄉的山山水水,給了沈從文許多智慧,看透人生的智慧。

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是不對等的,沈從文愛張兆和多一點。張兆和找胡適校長告狀沈老師總是給她寫情書,胡適卻說“他非常頑固的愛著你”,張兆和回答“我也非常頑固的不愛他”。但從本書張兆和寫給沈從文的信中卻看出張兆和很愛沈從文,最起碼那個時期他們非常非常甜蜜,沈從文稱張兆和“三三”,無時無刻不在跟她分享著一路的見聞。張兆和則稱沈從文“親愛的二哥”,她計算著沈從文的行程,擔心路上有事情,就連“大風也刮起來了,像是欺負人,發了狂似的到處粗暴地吼”,發愁這風“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真美!如今,通訊這麼發達,這種相思怕也是孩子們難以理解的了。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五

清麗的故事勾勒憂傷,只留下絲絲寂寥,往事如煙,半入流水,半入塵埃。我開啟《邊城﹒湘行散記》,在墨香中我彷彿聽到了軟軟的歌聲,輕輕淡淡沉澱入風,長長久久泯滅不散。

沈從文的文章樸素出塵,故事情節不轟轟烈烈,也不驚心動魄,但他的文字中融有一種淺淺的清麗,讓人聯想到春天微醉的暖風,夏日的一抹淡雲,純潔清澈晶瑩美好的雨露,似真似幻朦朧紛飛的螢火。在他的筆下,一個湘西的世外桃源在我的眼前展開,林賢治說沈從文的文章有一種詩意的語言,一種鮮明的南方情調,我以為他的文章中還藏匿著三分執著,三分寂寞,輕聲述說。

最深沉熱烈的情感在最簡單純淨的文字中若隱若現,沈從文用他自己的語言描述著最悲傷的童話,最細緻纏綿的情愫以及翠翠錯過的最美好的韶華。

文中女主人公翠翠的單純可愛深深的牽動了我的心。她渴望幸福,對未來抱著美好的幻想及渴望對生活懷有深深的熱愛,她不通人情世故,卻憑著一顆美好的真摯的心打動了兩兄弟,她懵懂善良,卻在不斷地成長,在孤獨寂寥中終於對儺送暗生情愫,可時光總是這樣弄人,陰陽差錯中,卻造就一份悲傷,一絲苦澀,驀然回首,卻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那人早已不在,原地只剩下了連綿不斷,青色的寂寞與憂傷。

沈從文生動細膩地描寫了翠翠的清澈透明的性格以及情竇初開的羞澀她的愛情悲劇令人心疼到了最後,竟孑然一身,只有痴痴地等待著,荒蕪了歲月,一個又一個的春夏秋冬。剛看完時,總感覺心中像缺了一塊,不由得想到了李煜的一句詩:“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三個端午節就是翠翠的三場迷離的夢,濃縮了三位少年美好的情,他用淡淡的文字為翠翠織出一場沒有結局,青澀傷感的夢,結尾一句話:“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給我留下了惆悵與回味,我也隱隱的期盼著,翠翠能夠等到屬於她的幸福,那個能夠守護她一生的人。

在洗盡鉛華,褪去繁華的歲月中,我又打開了《邊城﹒湘行散記》感受著書中人物的每一份歡欣與疼痛。耳邊彷彿又傳來了那清清的歌聲,在風中泯滅不散,寂寞依舊。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六

這本書的作者是沈從文,現在文學作家。這本《邊城·湘行散記》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作品。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湘西的一個小村莊,這裡鳥語花香,青山翠竹,古樸的吊腳樓,聳立的小白塔,一脈清流……這是作者的家鄉,跟這個美麗村莊在1931年時被日軍襲擊,變得滿目瘡痍,美麗鄉村變的不堪入目。這本書表層是描寫邊城的美麗和日軍拿過後的情景。深層是描寫日軍的殘忍。

讀完這本書,我有極大的感想:日軍太殘忍了,讓這個美麗的山村變得不堪入目。 清政府太腐敗無能了,面對日軍的襲擊,他們卻不派出兵力,與其對抗!

沈從文先生的小說取材廣泛,描寫的鄉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日軍殘忍無比和湘西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他小說寫法別具一格。他的散文也獨具魅力,為現代散文增添了藝術光彩。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七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風雨,或許生活仍將在平淡中繼續。那剛剛萌發的愛情的念頭,或許還要在曲折中前行。然而就是這場風雨帶走了渡船,也帶走了翠翠唯一的親人——祖父。或許他就是為這裡的渡船而存在吧,所以當渡船被沖走時,作者給予了他們倆相同的命運。生命就是這樣,總會有消亡,也總會有繼續。如老船伕的渡船被沖走,新渡船又會出現。也如繼承了祖父遺志的小孫女一樣,仍然在做著擺渡人的事情。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眾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發,而沒有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似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但卻是生活的真諦。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美麗的湘西鳳凰的風景是動人的,山城鳳凰,山水環抱,靜靜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記數,常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儘管鳳凰有著桃花源的美好,——芳草鮮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怡然自樂。單作者卻有一種陌生感。回想一下,山還是那麼的高峻,水還是那麼的清澈,人還是那麼的勤勞,天還是天,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而變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在頑童時是純潔無暇的,天真的,那時侯未看到現實生活的醜陋,無奈。看到不僅僅是眼前看到的了。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裡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作為圖景,有永不退色的鑑賞價值,濃厚的鄉土氣息。作為真實,卻有它無法承載的厚重。作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種悲涼,無奈。因為愛,祖父操勞一生,當生命結束時,心中充滿了掛念;因為愛,少女重新對生活有了詮釋,有了希望;因為愛,哥哥選擇了離開,以成全弟弟那分真摯的感情;因為愛,弟弟去尋求那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愛,她便從此守著渡船,守著心中那個日日夜夜盼望歸來的男人……生活不是圖畫。

生活需要流動。到了冬天,那個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淒涼樸素,憂傷結束了。所有心思浮動,所有山川日月沉靜入畫中,凝結畫中。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八

十年前到湘西鳳凰旅遊的時候,突然被眼前一座不起眼的老宅門匾所吸引:沈從文故居。原來這裡竟然是沈先生的故鄉啊!青山、秀水、吊腳樓、苗家女子……難怪能寫出《邊城》這樣秀美的作品。這是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築,裡裡外外共十間房屋,重簷黛瓦、雕花門窗,見證著數代沈家人的悲歡離合。這裡是沈先生小時候居住的地方。想到百年前沈先生在此玩耍,而今斯人已逝,不禁心生無盡感慨。

沈先生的一生頗為傳奇。15歲時即參軍入伍,奔走於湘川貴的崇山峻嶺之間。後來寫《湘行散記》裡的諸多軍人而得心應手,或許與他早年的經歷頗有關係吧!20歲時,成為中國最早的北漂。無大學錄取,於是到北京大學旁聽。雖到底沒有獲得一張北大的文憑,但棄武從文的沈先生居然文學才華如岩漿般噴薄而出,終成一代文學大師。

我最初聽到沈先生大名是因為他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於是很好奇,與沈先生同時代的作家成百上千,有名者也很多,為什麼唯沈先生會被提名,而且還是兩次?於是,翻開《邊城》。這是一部挺浪漫的小說。沒有魯迅先生小說的壓抑,沒有巴金小說的對封建家庭束縛的抗擊與掙扎,有的,只是靈秀的少女,慈愛的爺爺,帥氣的小夥子……結局雖略帶傷感,但讀者相信,翠翠終會等迴心愛的儺送的。

後來讀《湘行散記》的時候覺得很奇怪,怎麼一部散文集裡一大堆書信?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其實是一本家書集。新婚燕爾的沈從文聽說母親病危,於是急急地趕回鳳凰。答應夫人每天寫一封信。後來,沈先生把這些信結集出版,也就成了今天的《湘行散記》了。這其實是一本不太好讀的書,不知吳越美女張兆和女士是否讀得懂。因為動不動來點兒湖南方言。雖然我也去過湖南幾次,但有些方言也實在是讀不明白。而且,也不知沈先生當時怎麼想的,文中鄉野山人的各種粗言俗語也一一記錄下來,看著頗有點彆扭。

於是,這樣一本廣為大眾稱道的作品斷斷續續讀了幾次才讀完。最近為指導學生寫作,又把其中幾篇翻開看,才慢慢品出點味兒來。看似風流不羈的水手其實有著人間最寶貴的真情,巴巴地把作者送他的幾個蘋果送給情人。看似水性揚花的女孩子其實有著說不盡的辛酸與悲涼,看似玩世不恭的少年軍官有著凜然的正氣……突然才明白沈先生寫作背後隱藏著對故鄉人無盡的愛,對世間真情的渴慕與讚美。這,不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嗎?世事變遷,幾十年倏忽而逝,但人間社會依舊冷漠,依舊涼薄,或許這就是今天沈先生的作品仍會讓我們推崇倍至的原因吧?

可惜沈先生後來沒有繼續從事文學創作,轉而從事文物研究,對於讀者,頗有點遺憾。晚年用盡後半生心血出版一本《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享譽海內外,真應該借來讀讀了。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九

我有一種最愛的娛樂方式:在夏日的午後,把躺椅搬到陽臺前,拿一本讀後令人神清氣爽的書來讀,等陽光灑滿書頁後便合上書,在溫柔無比的微風中睡去。

夢中,書帶我去旅行。我穿過撒哈拉沙漠肆意翻飛的漫天黃沙;我漫步於中世紀黑暗糜爛的佛羅倫薩;我飛過北歐極光絢爛的群山海峽;我與悠閒的牧人在蒙古草原牧馬;我見過荷蘭漫山遍野的各色繁花;我參拜古神來傾聽他們緩緩敘述的古老神話。我在時光中匆匆而行,永遠不會厭倦與它的你追我趕、走走停停。

夢中,書帶我去交遊。我訪問孔子故居來尋訪《論語》的終極思想;我和沈從文匏樽相屬,津津樂道著《湘行散記》的人和故事;我和梭羅在湖心划船,一起完成《瓦爾登湖》;我又同三島由紀夫共坐於茶榻之上,聽他訴說《太陽與鐵》中他的時而堅強又時而迷茫。一個普通的讀者會去讀符合他思想的書,但一個更好的讀者卻敢於讀挑戰他思想的書。我同這些思想交談,使我的思想更加自由。

夢中,書攜我去赴宴。我隨李白一同縱享鐘鼓饌玉的珍饈瓊筵,又同白居易在雪夜中共品綠蟻新醅的恬淡悠閒。轉眼,汪曾祺筆下那冒著紅油的高郵鴨蛋已擺在我眼前,但賈平凹所描寫的酸甜可口的老友面卻讓我更加垂涎。讀書讓我品遍天下美食的苦辣酸甜,相比起做一個現實中的吃貨,我更願意做一個流連於書本中的美食家,足不出戶,便可嚐遍人間。

在我的夢裡,書載著我飛,我儼然乘著時光飛艇,當一個時空旅行者,穿梭在無數亙古的璀璨星河之間來傾聽幾百億年前宇宙的低語;在我的夢裡,書是迎面向我走來的妙齡少女,沉魚落雁,舉世無雙,讓人覺得她走過帶起的微風都分外溫柔。與書相伴的我,彷彿在一夜間便擁有了明月山川,星辰大海和無盡的時間,讓我做到了我可能永遠做不到的事。

微微睜開雙眼,已有幾顆星星掛在東方的天上。我把書放回書架上,就著西邊尚未完全落下的那太陽的餘暉細細品味我的夢,我想,就算此刻世界不愛我,我也毫不在意。

湘行散記讀後感作文範文十

我相信很多同齡人對沈從文的瞭解都停留在中學時代的一片課文《邊城》,我也是。多年前我去過湖南鳳凰等地,雖未到《邊城》中的茶峒,但也離得不遠,期間在水邊時總不適的想起翠翠和虎耳草。《邊城》課文只是小說的一段節選,其實故事還有起頭和結局,只讀了課文的我們多年無從知曉。新近我開始讀沈從文的書,從《邊城》小說開始,時隔十年,我總算知道了故事的結局,像了卻一樁久未落地的心事般歡喜。此外有他的《湘行散記》及《從文自傳》。這兩本書中他所言的那個邊城,不再是《邊城》小說中的那個世外桃源,而是一個帶著神祕和血性的湘西,一個民風淳樸卻又彪悍的故里,一個燙著年代烙印的一個邊城。

書中所言都是他的真實經歷,文辭讀來清新尋常,卻難掩其躍然紙上的生命力。我驚異於沈從文兒時生活的精彩紛呈,在特殊的年代,遙遠的邊城,神祕的湘西,他所經歷的童年和當下我們經歷的童年相差實在太巨。當下的我們沒能像他那樣的生活真是可惜,但我又屬於有幸之人,因為我無意間讀到了他的書,藉著他的文辭,我不費半錢就體驗了一次深度湘西文化之旅。

忘記前段時間哪裡看到的一個說法,大意是:讀書能延續生命,因為讀書能讓一個人體驗許多人的生活。我很贊同,藉助書籍我可以去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代,經歷書本中人物所經歷生老病死、幸或不幸,善與惡、愛和恨……我最近讀了《傲慢與偏見》又到了《紅與黑》、《安娜卡列琳娜》、《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是因為讀過的《亂世佳人》突然激發了我品味國外名著的熱情。

此前所有的時代,盛產名著和大師,感謝他們用不朽的作品慰藉了後世無數人的心靈。這其中也有我,感謝他們的陪伴,在無數的夜晚和清晨……

標籤: 散記 讀後感 湘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pqlz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