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的由來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的由來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的由來

1、餃子

我國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正月七年級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地方會在餃子裡放上硬幣、花生等東西,誰吃到了就代表著新的一年裡運氣會很好,是一個好兆頭。

2、年糕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品,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的做法有許多種,每個地方的年糕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

3、元宵

南方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七年級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吃元宵在我國已經有著很悠久的歷史了,明朝的時候,元宵已經成為一種很常見的食物了,並且做法也和現在的元宵沒有什麼兩樣。

4、魚

春節飲食講究好寓意,當然少不了魚。魚一般為餐桌上最後一道菜,有些地方這道菜基本留下來不吃的,意為“年年有餘”。魚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一種食物,春節時候的魚,對魚的種類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種類的魚,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5、餛飩

在江蘇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還是逢年過節或者辦喜事,都一定要吃餛飩。在除夕的早上,各家各戶就開始包餛飩了,包好的餛飩可以放在冰箱裡,留著慢慢吃。在靖江,春節的時候人們吃餛飩要吃很長一段時間,從年三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6、面

傳統習慣要吃麵條, 這樣可以保佑老年人健康長壽。 也有一種說法,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要吃麵條,正月初七吃麵條“絆小孩腿”保小孩平安;正月十七吃麵條保中年人平安;正月二十七吃麵條保老人平安。

7、臘味

過年吃臘味是我國廣東、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傳統習俗。因為臘味醃製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在每年大雪節氣後就開始準備。臘肉、臘腸、臘魚、臘豬頭等,色美味香,令人垂涎。舊時生活艱苦,物質短缺,人們便把美好的心願寓意到諧音的過年食物上,所以春節吃臘腸寓意“常吃常有”。

8、春捲

春捲,有名春餅、薄餅等,是我國民間一種傳統節令食品。在南方一些地區,過春節不吃餃子,而是吃春捲和湯圓。春節吃春捲是有講究的,要將薄餅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尾,寓意“有頭有尾”。

9、雞

因“雞”與“吉”諧音,有吉祥、辟邪、喜慶的寓意。因而,雞在年夜飯中扮演著重要的民俗角色,而且很多地方都有“無雞不成席”的說法,象徵“萬事當吉頭”。過年吃雞的時候,雞爪子要給家裡面最能掙錢的人吃,希望來年可以多抓一些錢回來。雞翅膀則是留給小孩吃,寓意孩子長了一雙翅膀,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10、煎堆

煎堆,又叫麻團、麻球等,是由糯米粉做的,分為空心和實心兩種。按廣東舊俗,過年一定要吃煎堆。皆因煎堆渾圓飽滿,餡料充足,滾滾芝麻,財寶貼身,高溫油炸,通體金黃,寓意著荷包脹滿、富貴如意、日子甜蜜。所以,廣東有句俗語:“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夠為家裡人帶來財氣。

標籤: 春節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voq5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