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1、首先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再向遊客簡單介紹雨花臺的歷史故事等。2、根據規劃好的旅遊路線,依次向遊客介紹著名景點的自然風光、歷史故事、美食等。3、最後對遊客表達美好祝願即可。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一)

雨花臺屬丘陵地帶,最高海拔60米,佔地面積113.7公頃。山崗頂部如平臺,佈滿大大小小的礫石,它們都是在距今1200萬年到300萬年第三紀晚期和第四紀早期,由長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從安徽貴池以遠的中下游搬運而來的,途經磨擦水蝕等天然加工,磨去了稜角,有的滾圓如卵,有的扁如圓餅。這些礫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矽質灰巖等一類堅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類礦物質組成,由於所含礦物質成分不同,呈現出各種美麗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黃、深黃、紅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狀,更顯晶瑩光澤,被稱為“雨花瑪瑙”。

因雨花臺產雨花寶石,古人將這一帶山崗稱為“聚寶山”和“瑪瑙崗”,孫吳時還稱其為“石子崗”。至於雨花臺的來歷,還有傳說: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叫雲光法師的和尚,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說法。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頓時落花如雨,變成寶石,於是人們就把那裡稱為雨花臺。明、清時期,那裡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為江南登高覽勝的佳地。

雨花石因為色彩豔麗,又有各種生動形象的山水、花鳥、魚蟲、奇花異卉等圖案,形狀也豐富多樣,有球狀、餅狀、卵狀、核桃狀等,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常被用作案頭、茶几、書架上的擺設;大塊的雨花石經加工後,還可成為項鍊、雞心、領帶結等“雨花石巧件”。其實早在5000多年前,當地已開始將雨花石作為裝飾品了。在鼓樓北陰陽營的氏族公共葬地,發現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國著名的現代畫家徐悲鴻、敬愛的周總理也都曾對雨花石情有獨鍾。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二)

漂亮的女士們,好帥先生們,你們好!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參觀遊覽名勝古蹟——雨花臺。現在我們驅車來到的位置是雨花臺風景區的正大門,在一段愉快的旅程之前,請允許我介紹一下關於雨花臺的一個美麗傳說。

從景區北大門向上而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雨花閣。相傳南朝時期,有位雲光法師把所有的老百姓全都召集起來,為大家來演講一個不知如何才可以聽懂的神祕故事,因為他說的太感動了,每個人都被感動得哭了,甚至連天上的神靈也被他感人的話有所震撼,於是上天流下了感動的眼淚,一滴一滴的雨從天而降,就像子彈一樣,砸在地面上。這下可奇怪了,落在石頭上的雨滴,立刻把石頭染成了,黃色,綠色,紅色,藍色和其他的顏色,真是五花石色,這就是雨花石的由來,雨花臺因此而得名。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拾階而上,出現在眼前的就是烈士陵園。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人民為緬懷先烈,在此南端建起了一座巨型烈士群雕像。看,他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神情嚴肅,有的怒目圓睜,個個栩栩如生,神態逼真,充分表現了革命志士視死如歸正義凜然的大無畏精神。

朋友們,你們可知道雨花臺為“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以我們要文明參觀,不要大聲喧譁,更不要亂塗亂畫。我們不能肆意破壞遺產文物,必須要保護它們,不讓他們受一點傷害。

各位遊客,雨花臺近三千年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陵園建築令人流連忘返 !下面請遊客們自由觀賞,兩小時後我們正大門集合,大家要注意環境衛生哦!

江蘇雨花臺的導遊詞(三)

雨花臺,位於中華門外雨花路南端,是一處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參觀遊覽勝地。

【雨花臺的成因—雨花臺的歷史傳說—雨花石】

雨花臺屬丘陵地帶,最高海拔60米,佔地面積113.7公頃。山崗頂部如平臺,佈滿大大小小的礫石,它們都是在距今1200萬年到300萬年第三紀晚期和第四紀早期,由長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從安徽貴池以遠的中下游搬運而來的,途經磨擦水蝕等天然加工,磨去了稜角,有的滾圓如卵,有的扁如圓餅。這些礫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矽質灰巖等一類堅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類礦物質組成,由於所含礦物質成分不同,呈現出各種美麗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黃、深黃、紅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狀,更顯晶瑩光澤,被稱為“雨花瑪瑙”。

因雨花臺產雨花寶石,古人將這一帶山崗稱為“聚寶山”和“瑪瑙崗”,孫吳時還稱其為“石子崗”。至於雨花臺的來歷,還有傳說: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叫雲光法師的和尚,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說法。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頓時落花如雨,變成寶石,於是人們就把這裡稱為雨花臺。明、清時期,這裡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為江南登高覽勝的佳地。

雨花石因為色彩豔麗,又有各種生動形象的山水、花鳥、魚蟲、奇花異卉等圖案,形狀也豐富多樣,有球狀、餅狀、卵狀、核桃狀等,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常被用作案頭、茶几、書架上的擺設;大塊的雨花石經加工後,還可成為項鍊、雞心、領帶結等“雨花石巧件”。其實早在5000多年前,當地已開始將雨花石作為裝飾品了。在鼓樓北陰陽營的氏族公共葬地,發現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國著名的現代畫家徐悲鴻、敬愛的周總理也都曾對雨花石情有獨鍾。

【陵園廣場—烈士雕塑群像】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南京成為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時期,在雨花臺殘酷殺害了十多萬名共產黨員和各界愛國志士,雨花臺的每一塊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鮮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著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人民為緬懷先烈,在雨花臺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等,使這裡成為人們瞻仰革命烈士的紀念地。

烈士陵園北側建有高約11.7米的花崗石陵門,隱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門內為陵園廣場,廣場周圍種滿了青松翠柏和名貴花木。廣場南端矗立著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肅然起敬。這座雕塑於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塊花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寬14.2米,厚5.5米,重達1374噸,生動地展現了黨的工作者、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戰士、學生和報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義前不屈的光輝形象。他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鎮定自若,有的怒目圓睜,有的咬牙切齒,栩栩如生,神態逼異,充分表現了革命志士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雕塑後面是當年國民黨殺害烈士的刑場之一,稱為“北殉難處”,在中臺崗的東、西兩側,還有“西殉難處”和“東殉難處”。據統計,在22年的國民黨統治時期,從全國各地被捕後押解到南京,在這裡被殺害的愛國志士多達十萬之眾,其中有輝代英、鄧中夏、羅登賢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有領導江蘇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候紹裘、張應春、許金遠、陳振等中共黨員,有蘇北聯軍抗日縱隊司令兼參謀長盧志英,有前南京市委書記孫律川,還有年僅17歲的曉莊師範革命學生沈雲樓和郭鳳韶,及湖南韶山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毛福軒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

【雨花臺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

雨花臺主峰峰頂平臺上聳立的是烈士紀念碑,原碑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難烈士萬歲”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集毛主席書跡而成。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臺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由鄧小平題寫。

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雨花臺任家山上,是由原來的安隱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1983年重建,為兩層白色古典式建築,館名由鄧小平題寫。館內收集了1000萬字史料和1500件實物,展示了輝代英、鄧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遺作和輔助材料800多件。

今天,當我們踏著雨花臺灑滿烈士鮮血的陵園上地,憑弔為革命捐軀的先烈們時,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地為革命理想而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x5oy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