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首先可以寫《活著》的創作背景以及內容簡介;2、接著可以寫《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悲慘的一生;3、其次可以寫書中令我觸動的情節;4、最後結尾部分可以寫我對於活著這個書名的理解以及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感悟。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1

餘華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家業,變成了一貧如洗的人。父親一氣之下去世了。妻離子散,整個家都衰敗了。為了生活,福貴開始了艱難的起步,為生活而努力。

兩年後,妻子帶著年幼的兒子回來了。我為文中的福貴高興,我以為,他的命運會好轉了。沒想到,命運如此艱難,歲月不饒人,母親也由於年老,一病不起。為了生病的母親,福貴前去城裡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等他好不容易終於回到了家,女兒已經因為生病而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開口再講話的人,母親也因病在兩年前去世了。

然面這些災難還只是開頭,我為文中的主角們抓了一把汗。心情也隨著書的情節動盪起伏。福貴,命運真是不福也不貴啊。一次又一次戰亂和動盪,這個家庭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新中國成立,在大躍進運動中,福貴的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生活舉步為艱。當飢餓來臨時,鄰居們為爭搶剩餘的發了黴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有慶,為救縣長的老婆產後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獻出了年幼純真的生命。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都有我眼淚溼潤的感覺,壞運氣總是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後,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隨著女兒鳳霞的出嫁,孕育,我以為他們從此可以結束悲慘的命運了。但接下來,我不禁有點責怪餘華,為什麼要把人家寫得這麼悲慘。

女兒因生產而死,妻子也跟著病死了。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吃多了也死了。死亡一個個的接著來,最後,只留下了福貴。最後,福貴老了,故事也就結束了。但年老的福貴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書的最後似乎沒有忘記又留下的講述者自己在慢慢降臨下來的夜幕中說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

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活著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著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我猜測著,餘華想不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著頭皮活著!

這本書好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社會的疏漏,同樣也可以照出我們自己身上的缺點。從這方面講,它也很有教化的意義。強烈推薦這本書,我認為此書適合再讀。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2

已經記不起多少次地閱讀完餘華小說《活著》,每一次的感覺都是沉重,沉重。這是一部奪人心魄的作品。主人公福貴活著的悽苦鍥入我的肺腑。讀著小說,我無法擺脫作品帶給我的那份悲憫,那份冷酷,那份殘忍。讀著小說,我常常感到呼吸困難。人物的悽慘命運不得不讓我反顧自身,考量生存的酸苦,揣度命運的多舛。

主人公福貴活著的故事,悲慘奇絕。小說一開始,福貴胡作非為,壞事幹絕,吃喝_賭,竭盡所能揮霍人生;但隨著情節的發展,命運的黑手無情地蹂躪他,他所有的親人包括他的孫子苦根都相繼罹難離去,留下他這個老頭子為了活著而苦苦撐持,活著是他的宿命,是他的責任。最後一個老人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著實讓人悲嘆。

儘管這樣,讓一個“小人物”苟延殘喘,似乎有些殘酷,但我還是對福貴投以敬佩的目光,他在踐行著一個生命的真諦:絕望了,還要走!

人生處處面對絕境,但高尚的便是置於死地而後生。不論前路昏暗,不論旅途坎坷,不論終點空虛,但只要是生命,就要一如既往,不改目標,頂風沫雨,決不被泥濘擋住去路,決不被暴雨衝散信念,而是堅定活著,堅決活著,宛如沙漠中的胡楊林,“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

福貴的青年是放蕩的,中年是不幸的,而老年是苦澀的。我們除了對他的些許厭惡外,更多的是對他的深切的悲憫。他的一生承受住了親人的生離死別,他的雙眼一如干涸的泉,再也無法汩汩地流出清澈的泉水。

閱讀小說《活著》,我們會深深地體悟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人生時時會有災難襲來,誰也無法預料。但問題是我們還是要昂起頭顱,直面苦難。每次災難過去,會帶走一些美麗的東西,包括生命。儘管絕望了,但我們還要走下去,堅定地走下去,迎接另一個晨曦的明亮。至於人生路途中,有多少的“攔路虎”要迎擊,有多少“火焰山“要跨越,這是很難預測。或許多如重巒疊嶂。但生命的旅程不就是“絕望了,還要走”的過程嗎?心底的痛要自療,心底的苦要吞嚥,昂首挺胸向前走,永遠是站立。

朋友,當我們感覺到希望的渺茫,生命的艱難時,請你走進餘華的小說《活著》,同主人公福貴一起交談,一起品味,感悟生命的倔強,感受活著的堅忍。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3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他被稱為‘動物小說’,他的小說很感人我也因此從中學到了很多,例如說斑羚飛渡。

一群獵人在獵狗的幫助下把一群斑羚逼到了傷心崖上。斑羚們發現自己身陷絕境,於是都胡亂逃竄,有一隻斑羚為了生存直接跳過懸崖結果在半空中時因為沒有站立點而摔下懸崖去了,斑羚們把希望都寄託在了鐮刀頭羊的身上,可鐮刀頭羊也無能為力。懸崖邊上有一道彩虹從懸崖的這一頭一直通向那一頭,鐮刀頭羊凝望著這一道絢麗的彩虹,彷彿有了新的希望,鐮刀頭羊叫了幾聲,後面的斑羚們紛紛站成了兩隊,一隊是老斑羚另一隊是小斑羚,鐮刀頭羊又叫了幾聲隨後站在小斑羚隊的幾隻壯年斑羚和鐮刀頭羊一起走進了老斑羚的隊伍中,這時兩隊的數量才差不多了,鐮刀頭羊又叫了一聲,一隻年輕的斑羚和一隻老斑羚相繼起跳,一隻年輕的斑羚到達對面的懸崖上就代表了一隻老斑羚的死亡,直到最後只剩下鐮刀頭羊的時候,鐮刀頭羊走向了彩虹,不一會便消失在了彩虹之中。

我們要學習頭羊那樣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還記得一次新聞報道中有這樣一件事:一次地震中,消防隊員在一廢墟里發現了一名女子,她雙腿跪地,膝蓋血肉模糊,雙手撐地,好像在保護著什麼,消防隊長將僵硬的屍體移開之後發現下面有一個裹著毯子的小嬰兒,消防隊長把毯子開啟後發現裡面有一部手機,開啟後出現了一行字:“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永遠愛你!”消防隊長的淚奪眶而出,隊員們看過之後眼淚都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落了下來。多麼的感人啊!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放棄一切,包括生命。這種來源於母親的愛是無私的,永恆的,偉大的,這種愛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巴金曾經說過:“我的一生始終保持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鐮刀頭羊不僅做到了巴金所說的付出,還為種族爭取生存的希望和機會。兩種爭取的意義雖然不一樣,但都是一種無私的付出!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4

我總以為一個人與一本書的邂逅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緣分,也許撥開書頁,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然而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靈魂,這個靈魂會時常的躲閃,但亦毫不羞怯地袒露著。其深淺卻難以以厚薄來論,因為它們載負全是思想的激流。我時常思考著一本書的力量,純粹的文字卻衝擊了人的視聽的感受,如海浪般的震撼人的心靈,撞擊人的思想,潛入意識。

《活著》就是這樣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著》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後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祕的期待——呼喚著一個轉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麼的殘忍與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地讀到最後。當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湧動;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濃重的嘆息,又彷彿一陣熱烈的律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書中,隨著福貴悠長的笑,娓娓道來他的一生。從一個少爺吃喝_賭到終於敗壞家業,淪落到為餬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戰爭、內戰、饑荒、大躍進的年代裡,他死裡逃生,而家庭卻被命運肢解。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飢餓的年代裡,活活噎死。他佈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終於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這應是一個悲劇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著,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著。在書裡作者與讀者一樣是一個聆聽者,他沒有評論,甚至沒有一聲短短的嘆息,他只是呈現著,但他想說的都悠悠地說了。

回味的時候,我常常驚訝,這彷彿是看見一綹極纖細的髮絲被-逼迫著承受千萬斤的重量,然而它卻沒有斷。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著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彷彿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賴,一層層摧毀著人的堅強。可到最後,白嫩嫩的,卻剩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淨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的理由——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執著地活著——已成為一個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的肯定與頌讚。至於幸福或不幸福,我們無法斷言,也許在旁人的眼裡,福貴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許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賀拉斯說: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的生前,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高中活著優秀讀後感5

讀了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之後,開始對餘華有點產生興趣,活著讀後感。課間同學還不停的討論著。不知誰說他的小說《活著》很有味道,太好看了。於是我抱著一絲好奇借了這本書。10月5號下午,本著無聊便看了起來,誰知道一看就是一下午,知道把它看玩。

《活著》是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用一天時間對其一生苦難的敘述。在近四十年裡,他經受了人間的很多苦難,面臨了與一家四代人的生離死別,他本應該死掉,可他活著,甚至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正如作者餘華自己所說的那樣: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福貴的不死,讓人很是迷惑,可是他活著,有著自己存在的價值,有著自己活著的意義,有著自己的不死。作者只是用了普通的敘述方法,但卻有種特殊的渲染效果。越讀越有沉重感。而這種沉重感並非故事情節本身所造成的。而是作者用最普通甚至於冰冷的語氣去描述不尋常的事情。而這種沉重以至於難以自拔的感覺就悄悄地潛入我心裡。也正因此有人描述說餘華他就象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起初,他吸引我的只是福貴的經歷,即小說的故事情節。然後是作者的寫作風格和特點。直到看到最後,看完了一本書,再回過頭來看看作者的簡介、別人的評語我又有了新的感覺。

回到本質,我一直在想《活著》的目的何在。僅僅只是為了寫小說而寫嗎。各種人有各種人的說法。有人說他只是為了讓人們就對此書留下深刻了印象。因為閱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而還又人說:實際上,這又暗示了中國文學的另外一個事實:以現實主義做口號的現實主義其實是最不敢面對現實的。比如:本質上,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並無任何意義。那麼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麼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

《活著》的偉大感可能恰恰源於這裡。也正因如此,《活著》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著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著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小說的最後寫到過了10年,“兩個老不死的”———徐福貴和老牛福貴———居然都沒有死,他們活著。福貴趕著福貴去犁田,在吆喝福貴的時候嘴裡也喊著所有死去親人的名字,好像他們也都是些駕著軛正在埋頭犁田的牛。

其實人生就像田地。需要有人來耕作。春天播種自己的苦難,夏天則等待自己的苦難,秋天再慢慢的收穫自己的苦難。冬天用苦難去品味自己的苦難。最後等待來年繼續播種苦難,直到收穫苦難的希望。因為他們就是我們自己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

讀完這本書,我哭了好幾次,淚水打溼了一大片枕巾。第一個讓我流淚的地方是有慶給他老師輸血時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麼懂事、可愛的小孩,每天上學前、放學後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還那麼孝順好學!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塊長大的。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有慶被活活愁死的悲劇呢?我想可能是這個社會現實造成的吧!作為當時的醫生,能救活縣長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處的,而救不活卻可能招來禍患!而一個平常農家孩子的命能值幾個錢?臭死了大不了賠幾個錢!在他們看來有慶的命就像一隻羊、一頭豬,用得上已經很好了!這不僅有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的一篇報道。同坐一輛車的農民和工程師一塊出車禍死亡,工程時被補償了幾十萬,而農民卻只有5000!難道工程師的命是命,農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嗎?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為什麼要分等級?為什麼法律上寫著平等公平,而一邊又做出違背自己諾言的事?我並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許多方面我們的確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

綜觀全文,當富貴的父母、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相繼一個個去世時,他還活著!但它的活著比死更難,活著在那時需要膽量和勇氣!因為只要你活著就要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忍受貧困生活與精神的折磨!面對貧困的生活與親人去世的事實,我敢說有90%的人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會像縣長春生一樣選擇死亡。其實她那點打擊相比富貴又算得了什麼?而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挫折如工作不順利、大學聯考落榜、愛人趨勢等而選擇死亡的有多少人!他們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氣、才是勝利!他們的命不只屬於他們自己,還有父母等等!他們在這個世上還有未盡完的責任與義務!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愛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

所以或者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富貴一樣,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強的---------活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ypoy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