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小雪節氣的南北習俗

小雪節氣的南北習俗

醃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

小雪是24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而小雪則成了寒冷開始的標誌。

二十四節氣的習俗有: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舉例介紹如下: 1、立春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

過了小雪,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變得頻繁,這時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強,食量增大,就到了冬令進補的時候。那麼,小雪時節,吃什麼更應景呢?怎麼做才健康呢?

1、冬至習俗: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

南方習俗

小雪節氣的南北習俗

在南方某些地方的小雪節氣習俗,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曆法的國家之一,在沒有“天氣預報”的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響國人,指導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1.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這一天後,草木復甦,萬物始生,春天到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

北方習俗

“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立春 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 鬥指壬。太陽黃經為330度。這時春風遍吹,冰雪溶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

飲食調節

按照寒則溫之、虛則補之的原則,小雪時節飲食調養應以滋補肝腎、清瀉內火為主,要食用溫性或熱性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此時畏寒的朋友又開始發愁了,氣血不足的人在冬季容易怕冷,這類人不妨通過飲食上的調節為機體增加能量,多吃助陽食物,如牛羊肉、紅棗、桂圓等。除了怕冷外,另外還有一些人在這個時節會出現口乾、喉嚨乾澀,以及臉發燙等現象,這一類人就要少吃牛羊肉等助長陽氣的食物,以生津養陰為主,適合多吃一些木耳、百合、烏雞等。

24節氣歌裡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個節氣。 1、立春:春天是24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思是進入春天,“當太陽

俗語有云:冬季蘿蔔賽人蔘。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冬季也是吃蓮藕的大好時機。現代營養學認為蓮藕是含鐵量較高,且又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的食物,故對糖尿病等一切體虛之人頗為適宜。

一、節氣由來 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二十四節氣”是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體質偏頗較為嚴重的朋友,已經產生了體感上的強烈不適者,就需要通過合理的醫療方法來調整好狀態。無論在食補和藥補上,都不應盲目,要在充分了解自身情況的前提下,選擇恰當的補益方式。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 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

小雪節氣的南北習俗 第2張

日常起居

冬季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因此要養精蓄銳,為第二年春天做準備。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 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

早臥晚起,睡眠充足。外出時,體質弱的人最好穿高領而且護腰的服裝。注意腳部的保暖,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迴圈。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差異很大,但神奇的是,古人的二十四節氣是非常準的,適用我國南北方。每個節氣半個月。小雪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意思就是開始下雪了,雪下得不大;小雪過後的節氣就是大雪,半個月後再下雪,就會很大的;民間不是常

就算天氣再冷也要和足以保持室內通風。因為人在安靜的狀態下每小時可以撥出20多升的二氧化碳,所以一定要記得經常開窗換氣。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____崔道融《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____白居易《問劉十九》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____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中醫按摩穴位指導:每晚9點,雙足太溪穴按30下。按揉力道以太溪穴位置有痠痛感為佳。太溪穴為腎經上的原穴,每天按揉可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冬季節氣共有6個,分別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冬季歲時習俗有冬學、拜師活動,有放牛娃的有趣活動,還有醃臘肉、吃餈粑、晒魚乾、吃煲湯、做臘八粥、醃製年餚、尾牙祭等飲食習俗。 相傳東漢時期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

防止抑鬱

在這個時節,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非常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傷。從而導致心情抑鬱症狀的發生。此時,人們應該學會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因為天氣的變化而受影響過多。

大寒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又趕上年關到來,所以此時的一些民俗活動非常有些年味。 1.吃糯米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風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但卻包含著前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寒天氣十分寒冷,糯米是熱量非

多晒太陽,多聽音樂。清代醫學家吳尚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傳統醫學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晒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從西醫角度說,冬季多晒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陽光能幫助合成5-羥色胺,有利於克服抑鬱。

大雪是入冬後第三個節氣。《三禮義宗》記載:“大雪為節者,行於小雪為大雪。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但並非降雪量一定大。它與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了氣候特徵和降水變化的節氣。實際上進入大雪的降水量普遍降低。 大雪節氣一般在公曆12月6日

防寒保暖

小雪已是初冬季節,天氣較為寒冷,起居要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冬季節氣共有6個,分別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冬季歲時習俗有冬學、拜師活動,有放牛娃的有趣活動,還有醃臘肉、吃餈粑、晒魚乾、吃煲湯、做臘八粥、醃製年餚、尾牙祭等飲食習俗。 我國北方的冬季,雖然白雪茫茫,但戶外活動依

平日可做幹浴按摩功,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頭頂至後頭部,側頭部做梳頭動作64次,使頭皮發熱,然後用手掌搓兩腳心,各搓64下,最後搓到前胸、腹背部,做乾洗澡,搓熱為止。此方法適用於預防流感。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 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 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

同時,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冬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如果超過1點還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明顯,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其次,應該多吃溫性食物。平時的菜餚中可以多加入一些姜,每天喝一杯熱牛奶,適當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補腎的食物。水果類可以多吃些橙子和橘子,但要注意的是,橘子屬性略溫,一次吃太多容易上火。再次,每晚用熱水泡腳(患有不適合泡熱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防治內火

小雪節氣的南北習俗 第3張

小雪過後,北方地區開始供暖,室內溫暖如春,穿著也是厚衣加身,因此就很容易上火,這時就需要飲食調理。

這個節氣裡,在北方,室內暖氣都開始供暖,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容易上火。

經常聽說周圍的人出現口腔潰瘍,甚至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裡多了,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雖然寒冷的日子裡,人們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但是過於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這會更助長體內的“內火”。另外,寒冷乾燥的室內,大多數人感到口鼻乾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議大家可以多喝點熱湯,比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

保護陽氣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大家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保護陽氣。

另外,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晒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24節氣的來由和節氣的習俗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 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從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來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 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 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為什麼是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名稱和順序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二十四節氣與季節、溫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聯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節的轉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是表示最熱、最冷的出現時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層大氣中水汽凝結現象;也反映氣溫下降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況和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是反應物侯特徵和農作物生長情況。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總結的結果,是我國勞動人民獨有的偉大科技成果,在我國廣大農村開展農事活動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一般更適用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天氣逐漸回暖,廣闊大地將呈現一片萬掏復甦的景象,這一天春季開始。

雨水:表示氣候逐漸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漸增多。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萬物,蟄伏地下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分就是半,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分,這一天晝夜相等。

清明:清潔明淨的意思。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這一天起雨量增多,對穀物生長有利。

立夏:夏天開始,農作物漸將借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小滿:滿指飽滿,麥類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

芒種:芒種也為忙種,麥類等有芒的作物開始成熟收割,同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繁忙時節。

夏至:至者權也,這一夭日影短至。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來臨,氣溫將繼續升高。

小暑:暑是炎熱,小暑就是氣候炎熱而還沒有熱到極點。

大暑:炎熱到極點,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立秋:暑去涼來,秋天開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後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白露:此時因夜間較涼,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為白色露珠,是天氣轉涼開始的意思。

秋分: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再次相等,從這一天後,北半球日短夜長。

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入夜已寒氣襲人,露滴凝冷,是氣候將逐漸由涼變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3666133天開始。

小雪:北方開始降雪,但雪量還小,次數也不多。

大雪:雪將由小到大,降雪天數和降雪量比小雪節氣增多,地面漸有積雪。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小寒:冷氣積久而為寒,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達極點。

大寒:天氣冷到極點,到了天寒低凍的時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小雪,大雪,小寒分別代表啥節氣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差異很大,但神奇的是,古人的二十四節氣是非常準的,適用我國南北方。每zd個節氣半個月。小雪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意思就是開始下雪了,雪下得不大;小雪過後的節氣就是大雪,半個月後再下雪,就會很大的;民間不是常說“大雪小雪又一年”嗎,意思是陽曆就到了一年的年底了;版大雪完了之後是冬至,冬至過後是小寒,意思就是開始寒冷了,溫度權降了許多,等到大寒溫度就降到了最低了,大寒過後就立春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謝謝。

大寒節氣傳統習俗有哪些

大寒

小寒後十五日,斗柄指醜為大寒,此時太陽執行到黃經三百度,天氣已經十分寒冷,所以叫作大寒。

不生火

本日大開窗戶,室內停止生火,多穿衣服,用自身的體能抵抗嚴寒,以增強體質。據說,這樣還能把蜷臥在屋內的蟲子凍死,來年春天居室便會格外潔淨。

哺太陽

冬季日光溫和可愛,沒有夏天猛烈,經常在太陽底下休息,非常有益。無力生火之人,往往待在有日光的地方,工作或者休息,俗稱哺太陽。

軋豬油渣

軋豬油渣是冬日裡兒童取暖的一種遊戲。集合兒童十餘人,平均分成兩組,互相背靠背坐著,用力撐軋.以能通迫對方後退為勝。這個遊戲通常在長凳子或大的門檻上做。兒童遊戲過後,汗出而不覺得寒冷。

大寒時節尾牙祭

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作“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八年級和十六都要作“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一般情況下,尾牙祭祀多在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四五點開始祭拜。尾牙祭拜土地公時,供桌會設在土地公神位前。在門口或後門處也會設供桌,以祭拜地基主。祭祀的供品有牲禮(雞、魚、豬三牲)、四果(四種水果,其中柑橘、蘋果是一定要有的),還有“春捲”,即潤餅,裡面卷有豆芽菜、紅蘿蔔、筍絲、肉絲、香菜,外面裹有花生粉,吃起來美味可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八年級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明年要解僱誰。

作尾牙算是感謝土地公對信眾的農作收成與事業生意順利的庇佑,所以會比平常的作牙更加隆重,且各公司行號的老闆會在公司、家中或餐廳稿賞員工,作為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勤;或是宴請親友聚餐,聯絡感情。

按照傳統習俗,老闆會在聚餐時將雞頭對準將要被解僱的員工,作為提示。現在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大寒時節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舊時,每家每戶灶臺上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庭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人們稱之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被視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每年歲末,灶王爺都要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報奏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的手上。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

人們“送灶”時,會在灶王爺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襪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爺*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開,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36664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臺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像。佛金神像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常用的灶神聯上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額為“一家之主”。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所以有“二十三日去,七年級五更來”之說。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灶王爺的影象,以便在“接灶”儀式中張貼。影象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以示男女授受不親。如今,農村很多地區仍然沿襲了這一習俗。

“有始有終”過除夕

臘月三十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終。我國人民歷來重視“有始有終”,所以除夕與第二天的元旦這兩天,便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慶。除夕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人們要把家裡家外打掃得乾乾淨掙,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而且每個人都穿上新衣服。我國各地在臘月三十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風俗,稱為“辭年”。除夕祭祖是民間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開祠,在祖宗牌位前供奉著各種祭品,並且點上大紅色的蠟燭,然後全家人按長幼順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們要鳴放煙花爆竹,焚香燃紙,敬迎渴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夜幕降臨,每家每戶的堂屋、住室、灶下燈燭通明,全家歡聚,圍爐熬年、守歲。除夕的晚餐又稱年夜飯、團圓飯,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頓飯。桌子上擺滿了很多象徵吉祥如意的菜餚,如“魚”與“餘”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餘”之意;韭菜取其“長久”之意;魚丸與肉丸取其“團圓”之意等,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那份歡樂氣氛。年夜飯後,長輩就會發“壓歲錢”。過年的壓歲錢一般是用紅紙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有的壓在歲燭下,也有大人將其偷偷壓在小孩枕頭下,其意義均相同,都是為勉勵晚輩來年更聰明並有更大的收穫。接下來全家人就開始守歲,一到子時凌晨,便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慶賀新年。

喝雞湯、燉蹄膀、做羹食

在江蘇一帶民間有“一九一隻雞”的傳統食俗。雖然大寒節氣已是農曆四九前後,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雞湯。做雞必須用老付雞,或單燉,或新增參須、構祀、黑木耳等同燉。雞湯美味滋補很適宜在寒冬時享用。但是最具南京特色的要數醃菜頭、燉蹄膀,這是南京人獨有的吃法,小雪時醃的青菜此時已是鮮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醃菜與蹄膀可謂葷素搭配,肉顯其香,菜顯其鮮,符合科學飲食要求,且便於家庭製做。臘月時,老南京還喜歡做羹食用。北方的羹偏幹豁稠厚重,南方的羹偏於清淡精緻,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於赫稠或清淡,又不過於鹹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的一個原因是取材簡單,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騰騰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胡椒粉,吃得全身熱氣騰騰。

吃糯米

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風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但卻包含著前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寒天氣十分寒冷,糯米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極佳的禦寒功效。

蒸臘米

天津人會在臘月最寒冷之時,蒸臘米。所謂蒸臘米,就是在大寒時節,家家戶戶會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淨蒸透,之後鋪攤在蘆蓆上,等冷透後晒乾,裝進乾淨的瓷缸內儲存,即使放上幾十年也不會壞。夏天吃這種米可以免瀉痢;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用蒸臘米煮食。對脾胃有益。

小雪節氣經典詩詞 古人描寫小雪節氣下雪的古詩有哪些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____崔道融《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____白居易《問劉十九》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____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____柳宗元《江雪》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____王冕《白梅》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____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____關漢卿《大德歌·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____杜甫《絕句》

冬天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組《驀山溪·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陳毅《青松》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____祖詠《終南望餘雪》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____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____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陳毅《青松》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____張謂《早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人擱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5636563筆費評章。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____納蘭性德《於中好·送樑汾南還為題小影》

夜雪初霽,薺麥彌望。____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____洪昇《雪望》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____白居易《夜雪》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____鄭燮《山中雪後》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____盧祖皋《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梅花大庾嶺頭髮,柳絮章臺街裡飛。____李商隱《對雪二首》

大雪節氣民俗都有哪些

1、大知雪時節民俗賞玩雪景。:大雪時節,人們在冰天雪地裡賞玩雪景。

2、大雪時節民俗觀賞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凍住了,人們就盡情地滑冰嬉戲,當然也在岸上欣賞封道河風光。

3、大雪時節民俗夜作:大雪節氣白天短,夜間長,古時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開夜工,俗稱“夜作”。現如今各種小吃攤也紛紛開設夜市,直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很興隆。

4、大雪時節民專俗醃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未曾過年,先肥屋簷”說的就是大雪節氣的風俗,即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醃製“鹹貨”,無論是家禽,還是魚肉,人們用傳統方法加工成香氣襲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o23e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