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灞橋紙是哪個時代的紙

灞橋紙是哪個時代的紙

灞橋紙是在西漢時期的一種紙。1957年5月8日,在西安東郊灞橋磚瓦廠在取土時,發現了一座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銅鏡上,墊襯著麻類纖維紙的殘片,考古工作者細心地把粘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

西漢

灞橋紙是在西漢時期的一種紙。1957年5月8日,在西安東郊灞橋磚瓦廠在取土時,發現了一座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銅鏡上,墊襯著麻類纖維紙的殘片,考古工作者細心地把粘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長寬各約10釐米,專家們給它定名“灞橋紙”,現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漢時期出現最早的紙。 1957年,西安灞橋磚瓦廠工地上,推土機從土中推出一個陶罐, 灞橋紙罐中有一面銅鏡,銅鏡下面墊有一個團廢麻絲。有人把它拿回家去,扯成小片,然後用兩片玻璃夾起來,說這是“西漢墓”出土的紙,並命名為“灞橋紙”。但後來

灞橋紙是哪個時代的紙

灞橋紙紙色暗黃,紙面較為平整、柔軟,呈薄片狀,有一定強度。鑑定發現其原料主要是大麻纖維,間有少許苧(zhu)麻。其纖維平均長度為1毫米左右,絕大多數纖維作不規則異向排列,同向排列只在少數部位發現,亦觀察到被切斷、打潰的帚化纖維。它說明這種紙的原料經歷了切斷、蒸煮、舂搗及抄造等處理過程,只是加工程式較低。

早在西漢,我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幹,用重物壓之即成

據專家介紹說“這是迄今所見世界上最早的紙片,它說明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紀。這一發現,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西漢時期出現最早的紙。 1957年,西安灞橋磚瓦廠工地上,推土機從土中推出一個陶罐, 灞橋紙罐中有一面銅鏡,銅鏡下面墊有一個團廢麻絲。有人把它拿回家去,扯成小片,然後用兩片玻璃夾起來,說這是“西漢墓”出土的紙,並命名為“灞橋紙”。但後來

灞橋紙是哪個時代的紙 第2張

在此之前,1933年曾在新疆羅布淖爾發現蔡倫之前的古紙,但未及化驗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於戰火。1942年亦曾在內蒙古額濟納發現蔡倫之前的紙,但原發掘報告未作肯定斷代。在此之後,1986年又在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文景時期(公元前179一公元前 141年)墓群中出土繪有地圖的紙。

按中國傳統說法,東漢蔡倫開始造紙。據《後漢書》記載,漢和帝元興元年,蔡倫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造紙,並獻給皇帝,受到嘉獎。從此,人們都開始用紙,並把紙叫蔡侯紙。 這是史籍關於造紙術的最早記載,因此人們認定紙就是東漢蔡倫的發明。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紙張的發明人是誰?

就在我們的古人往甲骨上刻字的時代,古埃及人已在用輕便的紙莎草紙來記錄文字了。

紙莎草是一種高大的草本植物,外形有點像蘆葦,可長到4米高。這種植物的故鄉在埃及。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肥沃的沖積平原上曾遍佈它的足跡,而現在它在埃及早已絕跡,在非洲只有蘇丹和敘利亞的少數地區還有生長,歐洲的最後一批紙莎草在西西里島錫安河畔錫臘庫扎附近正瀕臨凋萎乾枯。這主要是河水的汙染造成的。

對紙莎草的衰亡,人們十分痛惜。這不僅因為它是極好的造紙原料,還因為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古代無紙的日子裡,人們曾用它記下了人類文明史最初的幾頁。

據考證,大約在5000多年前,埃及人就利用紙莎草來造“紙”了,他們把紙莎草的莖破成細絲晒乾,交叉著疊兩層,然後再用膠粘合,這樣做成的紙莎草紙質量相當不錯,成了埃及的主要出口產品,希臘的大多數古典文學作品都是寫在紙莎草紙上的。

在這種紙莎草“紙”上寫字,要比在泥板、銀板或龜4甲上刻字方便多了。埃及人的這一發明後來傳到了歐洲。在中國人造的紙還沒有傳到歐洲之前,紙莎草是歐洲人最常用的“紙”。

這是一種叫貝多樹的熱帶大樹,胸徑常達1米左右,樹高20多米,樹姿有些像棕櫚,又有些像蒲葵。這種樹在樹頂上簇生出許多掌狀*葉子,十分巨大,一張連葉柄的葉子長達二三米。古代印度人用來當紙的,正是這種葉子。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許多寺廟。在那些寺廟裡,往往都儲存著貝多葉寫成的經書,人稱“貝多經”。作為書寫用的貝葉須在樹齡8年以上的貝多樹上採摘。貝多葉子卷為筒狀,呈淺棕色,從葉柄割取下來鋪開展平,成扇形狀。每張葉片上有30條粗硬的葉脈,用刀除去葉脈,便可得到近30張小葉片。這帶狀小葉片有2米多長,一端稍寬,另一端稍窄。

這葉片不能用,還必須經過特殊的水漚製作。人們先把葉片捲起放在大鍋裡用水蒸煮。然後取出晾乾。為使葉片變得柔韌,不易折斷,還要將晾乾的葉片掛在木棒上,兩手撳住葉片兩端,上下拉磨,使葉片表層磨掉,變得潔白光潤。經過這樣的加工處理後,再把每片貝葉根據所需大小切裁好,集中在一起,用燒紅的鐵棒在貝葉上燙一孔洞,以便用繩穿訂。

嚴格說來,貝葉上的*不是寫上去的,而是“刻”上去的。人們用一種精細的鐵筆在葉面上刻字,刻好後用墨5水塗抹葉面,即“上色”。這種墨水用油燈的黑色煙炱與肉桂油混合調製,塗抹後不但可在刻痕上留下清晰的字跡,對貝葉還有防潮、防腐、防蛀的作用。可能是由於貝葉“紙”有著這種易於長期儲存的優勢吧,所以當真正的紙發明後很久,仍有人用貝多葉來書寫。

大約在春秋時期,中國人已開始用絲織成的“帛”來寫字了。用墨水寫字在帛上,要比簡牘方便得多,而且帛又輕又軟,還可以捲起來。現在有時稱一部書為一卷書,即來源於此。

可惜的是,這樣的“帛紙”雖然很好用,但價格昂貴。在漢代,一匹帛相當於720斤米的代價,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因此,直到漢代,“帛紙”和簡牘還同時被人們應用著。

蔡倫是東漢和帝時的太監,任尚方令。他的工作是監管制造御用器物。擔任這些職務,自然要考慮節省開支。價格昂貴的帛也在蔡倫的考慮之中。能不能找到一種可以替代帛的書寫材料呢?不僅與帛同樣的輕便易寫,而且價格還要很便宜。

所謂漂絮,就是人們利用不適於抽絲織造的次等繭來做絲棉時,先將次繭用水煮過,再鋪在蔑席上浸到河水裡去,用棍子爛成絲棉。從事這項手工勞作的婦女,人們稱之為“漂母”。

蔡倫發現漂母在漂絮的過程中,有一些殘留的絲絮粘在蔑席片上,等到晒乾後,把殘絮剝剔下來就成了一層薄6薄的絮片。有些買不起帛的窮人就利用這種絮片寫字;不過在這上面寫出的字非常模糊。

由於絲製品價格貴,一般老百姓穿不起,那時還沒有棉花,平民百姓能穿的,只是麻製品。人們將麻的皮剝下來,仍用在水中漂洗搗打的方法,製成適合於織造的麻紗。在這過程中,也會在篾席上留下麻絮。蔡倫發現,也有人利用麻絮片來寫字的。

“嗯,這倒是個辦法,也許可以試試。”於是,蔡倫當起了“漂”。他將那些留在篾席上的絲絮和麻絮收集起來,放在水中繼續漂洗搗打,將它們弄得很爛,再用席子把它們撈起來濾掉水分,晒乾後就成了一些薄薄的、細密的絮片。用它來寫字,效果竟同帛差不多。

紙就樣誕生了。現在“紙”字左邊的“ ”部,也表明了最初的紙是跟絲有直接的聯絡的。

在試驗中,蔡倫還發現,用麻絮搗爛後製成的紙,跟用絲絮做成的紙不相上下,甚至還更結實些。這當然使他十分滿意,因為絲是貴重物品,絲絮不如麻絮容易獲得。蔡倫還想到,既然要費時費力將麻漚爛、搗爛,而那些沒有使用價值的破布、破魚網、樹皮等不是更容易獲得,又容易搗爛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蔡倫終於發明了成熟的紙的製作工序:將樹皮、破布、舊魚網等收集起來浸溼、搗碎、泥沙,然後用草木灰液浸透蒸煮,去掉膠質、油脂、色素等,再進一步搗爛,讓它們成為漿糊狀。然後,把這種糊狀的漿質撈出,薄薄地攤在竹簾上晾乾,就成了柔軟的紙。7

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將他的造紙方法上奏皇帝,正患病臥床的漢和帝非常賞識並下令在全國推廣使用。後來,漢安帝因蔡倫發明紙有功,還封他為龍亭侯。

我國的造紙術後來傳入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又經非洲北部傳到歐洲。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最傑出的貢獻之一。蔡倫的名字也被留在了世界科技史中。

有統計過,現在世界上大約有12000多種不同用途的紙,它們滿足了人類各方面的需要。這些紙,有的是有意識發明的,有的是在無意中誕生的;有的發明申請了專利,留下了發明的名字,有的卻不知道發明者是誰,只留下了他的發明。

從蔡倫發明紙起,人們用的造紙原料,不管是破布、破魚網、樹皮、麥草、稻草、蘆葦、毛子、木頭,都是纖維類材料,石頭紙是第一種非纖維類原料製成的紙。以後還會有什麼樣的新紙問世呢?我們無法預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紙的發明也是無窮盡的。

造紙術的發明是哪一個時期的標誌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4大發明”之1。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是西漢時期的灞橋紙。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為“蔡侯紙”,“蔡侯紙的出現,是造紙術發展史上的大事件,標誌著紙張取代竹帛及粗糙的麻紙的關鍵性轉折,大大推動了人類文化知識的記載,傳播和提高,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人類文明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之1。 檢視原帖>>

紙是哪個年代發明的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據考證,我國在具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年至200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政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至獻帝時,東萊人左伯又對以往的造紙方法作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紙張質量。他造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世稱"左伯紙",其中尤以五色花箋紙,高階書信紙為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稈纖維造紙,呈*,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祕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紙的來源是什麼?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檢視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祝露露123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紙從哪裡來?紙的由來•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春秋時期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200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政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蔡倫探尋紙的祕密砍伐粉碎攪拌做成烘乾森林在逐漸消失……樹木被無節制地砍伐後……保護森林節約用紙請同學們低頭看看我們的教室,再看看自己的桌洞,廢紙隨處可見。這樣做對嗎?應該怎樣做?廢紙盒圖一張紙的哭訴:我是一團廢紙,浪費的人們把我的夥伴一個個扔進了垃圾桶,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用處……人類總提倡少砍樹木,卻不知道珍惜我們,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的生命來自於大樹嗎?節約用紙歌節約用紙今日啟充分利用每張紙不亂撕來不亂畫報紙掛曆用處大廢紙妙用能變寶珍惜紙張環境好

紙的發展史

紙是蔡倫發明的。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

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擴充套件資料

早期的造紙方法:

一是將砍伐來的植物,比如麻類植物,用水浸泡,剝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裡煮,待晾涼後再進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

二是摻入輔料,製成紙漿。

三是用抄紙器(竹簾之類)進行抄撈、晾乾,即可製成為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紙

標籤: 灞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v48n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