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古人的年齡稱謂 古人怎麼稱四十歲的人

古人的年齡稱謂 古人怎麼稱四十歲的人

古人怎麼稱四十歲的人 古人的年齡稱謂

1、古人稱四十歲的人爲不惑。出自《論語·爲政》篇有孔子的一段人生爲學進德的自述:“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四十不惑意思是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

3、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ant/zonghezhishi/1z8m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