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煎茶七類

煎茶七類

煎茶七類

1. 煎青茶:也稱爲烘青茶,是將新鮮的茶葉經過高溫殺青後,再進行微烘乾的工序而製成的茶葉。

2. 炒青茶:即經過翻炒後製成的茶葉,又稱爲炒製茶。這種茶葉製作方法比較簡單,茶葉口感較爲柔和。

3. 曬青茶:也稱曬製茶,是將新鮮的茶葉放置在自然光下晾曬,使茶葉逐步乾燥併發酵,最終制成的一種茶葉。

4. 烘青茶:是將新鮮的茶葉經過高溫殺青後直接進行烘乾,最終制成的一種茶葉。這種茶葉口感較爲濃烈,適合喜歡濃郁口感的人羣。

5. 青炒茶:將經過高溫殺青後的茶葉進行炒制、揉捻等工序而製成的一種茶葉。這種茶葉口感清淡,適合喜歡清香的人羣。

6. 青曬茶:將新鮮的茶葉進行適當的揉捻後,在自然陽光下晾曬併發酵,最終制成一種清香的綠茶。

7. 青烘茶:將經過適當揉捻後的茶葉進行烘乾,使茶葉乾燥併發生香氣。這種茶葉口感較爲濃烈,香氣濃郁,適合喜歡濃香味的人羣。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明清茶書法

1.《煎茶七類》, 朋徐渭書 《煎茶七類》,行書,帶有較明顯的米芾筆意,筆畫挺勁而腴潤,佈局瀟灑而不失嚴謹,與他的另外一些作品相對照此書多存雅緻之氣。

《煎茶七類》全文如下:

一、人品。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故其法每傳於高流大隱、雲霞泉石之輩、魚蝦麋鹿之儔。

二、品泉。山水爲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井貴汲多,又貴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貯陳,味減鮮冽。

三、烹點。烹用活火,候湯眼鱗鱗起,沫浡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湯少許,候湯茗相浹卻復滿注。頃間,雲腳漸開,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蓋古茶用碾屑團餅,味則易出,今葉茶是尚,驟則味虧,過熟則味昏底滯。

四、嘗茶。先滌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縈,設雜以他果,香、味俱奪。

五、茶宜。涼臺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吟,清譚把卷。

六、茶侶。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軒冕之徒,超然世味者。

展開剩餘58%

七、茶勳。除煩雪滯,滌醒破睡,譚渴書倦,此際策勳,不減凌煙。

是七類乃盧仝作也,中多甚疾,餘臨書,稍改定之。時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書於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園。

2.《幼孚齋中試涇縣茗》、《茶香花氣》,清汪士慎書汪士慎的隸書以漢碑爲宗,作品境界恬靜,用筆沉着而墨色有枯潤變化。

《幼孚齋中試涇縣茶》條幅,可謂是其隸書中的一件精品。值得一提的是,條幅上所押白文“左盲生”一印,說明此書作於他左眼失明以後。

這首七言長詩,通篇氣韻生動,筆致動靜相宜,方圓合度,結構精到,茂密而不失空靈,整飭而暗相呼應。該詩是汪士慎在管希寧(號幼孚)的齋室中品試涇縣茶時所作。

詩日:“不知涇邑山之涯,春風茁此香靈芽。兩莖細葉雀舌卷,蒸焙工夫應不淺。宣州諸茶此絕倫,芳馨那遜龍山春。一甌瑟瑟散輕蕊,品題誰比玉川子。共向幽窗吸白雲,令人六腑皆芳芬。長空靄靄西林晚,疏雨溼煙客忘返。”

“茶香入座午陰靜,花氣侵簾春晝長”,隸書對聯,寫得輕鬆而不失漢法的嚴謹。

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標明出處

內容來源:《茶文化學》第三版

END

六悅河

煎茶七類的原作者是

煎茶七類的原作者在徐、陸二人之外矣。

然若爲“盧仝”,則據“七類”之內容亦不可信;若爲“陸樹聲”,據徐渭所言,其“七類”爲刪冗之作,而與陸氏《茶寮記》中之“七類”互校,則徐文又繁於陸文,故《煎茶七類》的原作者恐在徐、陸二人之外矣。

煎茶七類》撰於1575年前後,主要刊本有: ①說郛續本;②居家必備本;③徐文長佚草本。

全書250字左右,分爲人品、品泉、煎點、嘗茶、茶候(《徐文長佚草》本作“茶宜”)、茶侶、茶勳七則,與陸樹聲《茶僚記》中的“煎茶七類”相同。故萬國鼎說:“可能是《說郛續》誤題的。”

按,《煎茶七類》亦有行書刻石傳世(見《天香樓藏帖》), 其中有徐氏自跋雲:“是‘七類’乃盧仝作也,……稍改定之。”《徐文長佚草》本也有題注曰:“舊編茶類似冗,稍改定之也。”故知原作者非徐渭也。

徐渭的書法多作行、草書,除了師法晉唐名家外,主要是汲取了宋代米芾、黃庭堅及元代倪瓚的神韻,由此而表現出自己的藝術性格,他的傳世作品多爲56歲以後所作。

煎茶七類文言文譯文

1. 誰知道煎茶七類的譯文

煎茶七類。

一、人品。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領其人與 茶品相得,故其法每傳於高流大隱、雲霞泉石之 輩、魚蝦麋鹿之儔。

二、品泉。山水爲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 之。並貴汲多,又貴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 汲久貯陳,味減鮮冽。

三、烹點。烹用活火,候湯眼鱗鱗起,沫浡 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湯少許,候湯茗相浹卻復 滿注。頃間,雲腳漸開,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 蓋古茶用碾屑團餅,味則易出,今葉茶是尚,驟 則味虧,過熟則味昏底滯。

四、嘗茶。先滌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 孤清自縈,設雜以他果,香、味俱奪。

五、茶宜。涼臺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 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呤,清譚把卷。

六、茶侶。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 或軒冕之徒,超然世味也。

七、茶勳。除煩雪滯,滌醒破疾,譚渴書倦, 此際策勳,不減凌煙。

是七類乃盧仝作也,中夥甚疾,餘忙書,稍改定之。時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書於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園。

2. 文言文翻譯

譯文

蘇城有南園、北園兩個處所,菜花黃的時候,苦於沒有酒家小飲;要是帶酒盒去,對花冷飲,又殊無意味。有說就近找個酒家的,有說看好花回來再飲的,但是終不如對花熱飲爲快事。大家議論不定。芸姊笑道:“明天大家只需帶好酒錢,我自能擔爐火來。”大家笑道:“好!”衆人走了,我問道:“你果真自己帶去?”芸姊道:“非也。我看見市內賣餛飩的,擔子鍋竈全都齊備,何不僱他前往。我先烹調齊整,到那裏再一下鍋,茶酒兩便。”我說:“酒菜是方便了,但是缺少烹茶的器具。”芸姊說:“帶一隻砂罐去,用鐵叉串住罐柄,拿掉鐵鍋,把砂罐懸在行竈中,加柴火煎茶,不是很方便嗎?”我拍手說好。街頭有個姓鮑的,賣餛飩爲業,花百文錢僱他的擔子,約定明天午後。鮑欣然答應。明天看花的人都來了,我告訴他們這個辦法,一致歎服。午飯後出發,還帶了席墊。到南園,選擇在柳陰下團坐。先煮茶吃,然後暖起酒熱起菜。那天風和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不久酒暖了菜熱了,坐地大嚼。挑餛飩擔的人也不俗,拉他一同飲酒。遊人見了無不羨慕我們想得別緻。吃得杯盤狼藉,大家陶陶然的,或坐或臥,或歌或嘯。紅日將盡,我想吃粥,挑擔的就去買米煮起,吃得飽飽的回來。芸姊問道:“今日之遊樂乎?”大家齊說:“不是夫人之力辦不到啊!”大笑而散。

如果是這一道題:18.用“/”爲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2分)

紅日將頹餘思粥擔者即爲買米煮之果腹而歸。

19.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殊無意味(很,非常) B.或議就近覓飲者(尋找)

C.擇柳陰下團坐(圍坐在一起) D.各已陶然(薰陶)

20.根據文中畫線的句子,用現代漢語描繪你眼前所呈現的畫面。(2分)

21.你從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2分)

18.紅日將頹/餘思粥擔者即爲買米煮之/果腹而歸。(2分,對三處2分,兩處1分,一處不得分)

19.D(2分)

20.【示例】這是一個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黃,蝴蝶蜜蜂到處飛,男男穿着漂亮衣服,紛紛出來遊玩賞春。面對美好春光,人們深深陶醉。(2分,表達流暢,意思符合即可)

21.熱愛自然,喜歡和朋友相處,自由自在,閒適快樂(2分,答出兩點即可)

3. 跪求,封氏聞見記飲茶篇譯文,答得好追加分

【譯文】

蕭誠十分擅長書法,李邕也自己寫東西說自己擅長鑑別書法。兩個人都住在南中。蕭誠寫了副字認爲不錯,就拿給李邕看,李邕覺得一般,蕭誠對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滿,就造了幾張假的古字畫,天天把玩,把字畫弄得很舊,看見的都說這是數百年前的字畫,蕭誠對李邕說:”我有王羲之的真跡,珍藏了很久,現在想拿給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蕭誠故意拖延數天,不肯拿出來。後來兩人談及此事,李邕執意要求看看,說:”你答應了卻不讓我看,不是在騙我嗎?”蕭誠於是讓家僕回去取來,家僕沒拿到,驚呼:”前幾天有客人來,見過,估計被他偷了。”李邕信以爲真,蕭誠過了很久說:”我放在某個地方,後來忘了。”就讓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後,李邕觀摩了很久,沒懷疑是假貨,說:”這樣的真跡我這輩子都沒見過。”在座的都認爲這就是真跡。又過了幾天,等到李邕的客人們都聚會,於是蕭誠對李邕說:”你從來都看不起我的書法,前幾天給你看了幾張我小時候寫的字,你怎麼就認爲它是王羲之的真跡,你是怎麼看的?”李邕大驚說:”你再拿來我看看?”看到後,稍微瞟了幾下,扔在牀上說:”現在仔細看看,還是不怎麼樣。”

4. 陸游的詩《書嘆》的翻譯、鑑賞

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作主。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颳風下雨。

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鬥春,一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爲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意思是:在驛亭的外的斷橋邊,有一朵孤單寂寞綻放的梅花,無人做主。每到黃昏日落時,它便會覺得非常孤單,憂愁。風雨這是又來打擊,更顯得淒涼。 它並不想去和其它花兒爭香斗豔,認憑其它花兒的嫉妒。花兒飄落又凋零飄落,被碾成泥,化作塵土。只有芳香依舊蔓延。

5. 核木記文言文全文翻譯

不是《核木記》,沒有這樣一篇文言文,應該是《核舟記》。

核舟記

【明】魏學洢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爲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爲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啓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爲人五,爲窗八,爲箬篷,爲楫,爲爐,爲壺,爲手卷,爲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爲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莊》《列》所載,稱驚猶鬼神者良多,然誰有遊削於不寸之質,而須麋瞭然者?假有人焉,舉我言以復於我,亦必疑其誑。乃今親睹之。由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爲母猴也。嘻,技亦靈怪矣哉!

——選自文學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虞初新志》

【譯文】

明朝有個手藝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左右的木頭雕刻成宮室、器皿、人物,以及飛鳥走獸、樹木石頭,而且無不按着木頭的原形來雕飾模擬物態,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態。他曾經贈送我一隻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泛舟遊覽赤壁的情景。

核舟從頭到尾大約有八分多長,高二分左右。中部高起而寬敞的地方是船艙,上面覆蓋着箬竹船篷。船艙兩旁開有小窗,左邊和右邊各四扇,總共八扇。開啟窗子看,可見雕花的船欄杆,左右相對。關上窗子,可欣賞到右邊窗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左邊窗上刻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字,都塗了石青顏色。

船頭上坐着三個人,當中戴高帽滿腮鬍鬚的是蘇東坡,右邊是佛印和尚,左邊是黃魯直。蘇、黃兩人正在共看一幅手卷。東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講什麼話。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微側着身體,他們緊靠着的兩膝,各隱現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皺褶中。佛印極像彌勒佛,敞開胸懷, *** 雙乳,擡頭仰望着天空,神態表情與蘇、黃二人不一樣。他平方右膝,曲着右臂支撐在船板上,左腿曲膝豎起,左臂掛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着一支槳。槳兩旁各有一個船伕。右邊那個梳着椎形髮髻,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橫木上,右手扳住右腳趾頭,像嘬着嘴脣在吹口哨的樣子。左邊那個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爐子,爐子上放一把水壺,那個人目光注視茶爐,臉色平靜,好像在凝神傾聽茶水燒煮的聲音。

這隻船的底部比較平坦,就在上面題上名字,題的字是“天啓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筆劃細得像蚊子腳,一鉤一畫都清清楚楚,字色黑。又用上一顆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紅顏色。

總計這隻船上,刻有五個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槳、茶爐、水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個。可是量量核舟的長度,甚至還不滿一寸。這原是挑選狹長的桃核雕刻成的。

魏子仔細地看了這隻核舟後,驚歎道:噫,技藝也真是神奇啊!《莊子》《列子》書中所記載的能工巧匠,被譽爲像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誰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運刀自如地進行雕刻,而又能刻得鬍鬚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麼一個人,拿我的話來告訴我,我也一定會懷疑他在說謊。可現在這卻是我親眼目睹的事實。從這件作品來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來。噫,技藝也真是神奇啊!

注:

參考“古詩文網”曹光甫翻譯,個別地方作了修訂。

連結網址:.cn/mypage/page1?pid=67399&pgid=72816

8. 誰有這篇文言文的譯文

蘇城有南園、北園三處,菜花黃時,苦惱的是沒有酒家讓大家飲酒。

帶着飯菜盒前去,對着菜花喝冷酒,也沒什麼意思。有人提議說就近再找喝酒的地方,有人提議看完話後回去再喝,到底都不如對着花喝熱酒最痛快。

大家沒有一致的看法。芸娘笑着說:“明天大家只要出賣酒的錢,我自己挑着爐火來。”

衆人笑着說:“好。”大家回去了,我問她說:“你真的要去嗎?”芸娘說:“不是,我見集市上有賣餛飩的,他們挑的鍋、竈全有,何不僱他們前去?我先在家把菜烹調好,到那裏再回一下鍋,茶酒都方便了。”

我說:“酒菜倒是好說,只是烹茶缺乏器具。”芸娘說:“帶一個砂罐去,用鐵叉穿上罐把,把鍋撤掉,把罐懸在竈中,點上柴火煎茶,不是很方便嗎?”我拍掌稱妙。

街頭上有個姓鮑的,以賣餛飩爲業,用一百錢僱他的擔子,約定到明天午後,姓鮑的欣然答應了。第二天看花的人都來了,我告訴了他們事情的原本,大家都歎服。

吃過午飯一同前去,並帶着席子、墊子到了南園,找了柳樹陰下圍坐。先烹茶,喝完後,然後燙酒熱菜。

這時候風和日麗,遍地黃金,大家穿着青衫紅袖,阡陌縱橫,蝶蜂亂飛,讓人不飲自醉。不一會酒餚都熱了,大家坐在地上大吃起來,挑擔子的姓鮑的也看來不俗,拉着與大夥一同喝酒。

遊人見了都羨慕我們的奇思妙想。杯盤亂其八糟,大家各自陶醉了,有的坐有的躺,有的唱有的嘯。

太陽快下山了,我想喝粥,姓鮑的立即就買來米煮上,大家吃飽後回家。芸娘說:“今天出遊高興嗎?”大家說:“不是夫人真不能這樣(盡興)。”

大家大笑着散了。

誰知道煎茶七類的譯文

1、茶勳。除煩雪滯,滌醒破疾,譚渴書倦, 此際策勳,不減凌煙。

2茶宜。涼臺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 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呤,清譚把卷。

《煎茶七類》的翻譯是什麼

Seven kinds of fried tea

坐客皆可人

散文標題: 坐客皆可人

關 鍵 詞: 可人

散文分類:

作文來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蘇東坡在揚州石塔寺試茶,曾有詩云:“禪窗麗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所謂可人的坐客是指與自己氣味相投的人。又說:“飲非其人茶有語”,如果茶能說話,會對不適當的茶侶提出的,文人的狷介盡在這看似平和的茶中。文人心中的茶侶往往都是些超然物外的高人。徐渭《煎茶七類》:“茶侶,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軒冕之徒超然世味者。”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在他看來,一起喝茶的人應是人品高潔之士,那些蠅營狗苟的名利之徒是不配一起喝茶的。

東晉的一些名士對於茶侶沒什麼選擇。《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晉司徒長史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王濛推已及人地以“水厄”待客的做法就是不擇茶侶的做法。當時有許多人有着與王濛一樣的愛好,這與人們的認識有關。唐以前,人們認爲喝茶的人就是品行高潔的人,於是好多名士在多種場合用茶來招待朋友及下屬。東晉權臣桓溫在守揚州時,“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對此,唐人房喬在《晉書》中的評價是“溫性儉”。在我國傳統的道德規範中,儉樸總是能給人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甚至成全這個人的高尚的形象。東晉名士謝安去拜訪吳興太守陸納,陸納什麼準備也不做,打算以他日常的“茶果”來待客,後來他侄子陸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酒席來,陸納很不高興,待謝安走後,將侄子揍了一頓,他說:“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其執着如此。

南北朝時佛教的發展把茶在道德修養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了,南齊武帝一次病重時立下遺囑,要求在他死後,靈前不用犧牲祭祀,只要放些茶果乾餅就可以了,而且要求“天下貴賤,鹹同此制”。這樣的飲茶是一種推已及人的狀態,對茶侶的要求不是太高。宋朝何夢桂《狀元坊施茶疏》就描寫了這樣的場景:“暑中三伏熱豈堪,驛路往來,渴時一盞茶,勝似恆河沙佈施,況有竟陵老僧解事,更從鳩坑道地分香,不妨運水搬柴,便好煽爐熁盞,大家門發歡喜意,便是結千人萬人緣。小比丘無遮礙心,任他吃七碗五碗去。”如此施茶,真是一道風景。

後來,人們認爲茶侶應該是學問上的知已。茶藝與其他藝術一樣,要遇到知音,至少也要遇到懂得欣賞的人,才能體現出他的魅力。古代哲人曾有名言,“可與言而不言,是失人;不可與言而言之,是失言,寧可失人,不可失言。”唐代趙州從埝禪師在佛堂接見前來問道的人,遊學僧甲來訪,禪師問:“曾來過這裏嗎?”僧甲答:“不曾。”禪師說:“吃茶去。”遊學僧乙來訪,禪師問:“曾來過這裏嗎?”僧乙答:“來過。”禪師說:“吃茶去。”旁邊的院主雲裏霧裏的:“爲何來過沒來過的都吃茶去?”禪師說:“你也吃茶去。”有人去拜訪從埝禪師,在路上遇見一個和尚才從禪師那裏來,就問他:“禪師都講了什麼?”和尚一臉不高興:“他哪有什麼道理,只會說吃茶去!”禪師的茶豈是什麼人都能吃得的?南北朝時,豫章王子尚去八公山拜訪曇濟和尚,和尚煮了茶招待他,王子尚品味再三,感嘆道:“這就是甘露啊,怎麼說是茶呢!”“甘露”,既是讚歎他煮的茶,也是讚歎他精妙的佛理。唐朝的儲光羲往山中與僧人閒話,茶飯而歸,作了一首《吃茗粥作》:

“當書暑氣盛,烏雀靜不飛。

含羣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總不蔽炎暉。

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晚唐陸龜蒙隱居於顧渚山下種茶爲生,不與俗人應酬往來,日常無事的時候,就駕着一隻小船,帶上茶具、釣具,流連於山水之間。在他的居所,常來喝茶的人都是一些“高僧逸人”。皮日休是陸龜蒙的知已,常期住在蘇州,與陸龜蒙詩文酬唱,被後人並稱爲“皮陸”。兩人不僅是文學上的知已,也是茶藝上的知已,陸龜蒙寫了《茶中雜詠十首》,讓皮日休作和,皮日休於是和了十首,這二十首茶詩被後人稱爲“詩寫的《茶經》”。

魯迅曾有一聯:“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知已是難得的,與知已飲茶是最理想不過的,但若是隻與知已飲茶,很多人就沒得茶喝了。所以,陸羽說的“茶之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是強調品味上的相近。唐代呂溫在三月三日與朋友聚會,大家提議以茶代酒,在座的都是當地的才子,趣味相近,自然話也投機,所以茶會的情景也就令人心馳神往:“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五雲仙漿,無復加也。”

唐代煎茶法對於飲茶者的個人修養較爲重視,自然地,文化層次就成爲區分茶侶的標準。宋代點茶法的遊戲性則打破了這一標準,點茶技藝取而代之。點茶起於建安民間,成爲貢茶以後,來於民間的點茶法一下子成爲宋朝的時尚了,即使是王公貴族,飲茶時所用的點茶技藝也是學自於民間的,因此,點茶技藝成爲人們飲茶時切磋的內容。身份地位雖然還起作用,但已經不像唐朝茶藝中那樣重要了。《大觀茶論》對北宋時的飲茶有一個描述:“薦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感以高雅相從事茗飲。”鬥茶時的場景尤其熱烈,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是這樣描寫的:“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將鬥茶人以雄豪稱之,可見這些人身分的複雜,也可見他對鬥茶人的技藝的推崇。“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鬥茶者的身份雖不一樣,但在鬥茶時卻是一樣的投入,如此熱烈的場面是唐代不能想象的。 喜歡

現存明代茶書有多少種

現存明代茶書有35種。其中有朱權《茶譜》、顧元慶《茶譜》、吳旦《茶經水辨》、吳旦《茶經外集》、田藝蘅《煮泉小品》、徐忠獻《水品》、陸樹聲《茶寮記》、徐渭《煎茶七類》、孫大綬《茶譜外集》、陳師《茶考》、張源《茶錄》、屠隆《茶說》、陳繼儒《茶話》、張謙德《茶經》、許次紓《茶疏》、程用賓《茶錄》等。

現存明代茶書有35種之多,佔了現存中國古典茶書一半以上。其中有朱權《茶譜》、顧元慶《茶譜》、吳旦《茶經水辨》、吳旦《茶經外集》、田藝蘅《煮泉小品》、徐忠獻《水品》、陸樹聲《茶寮記》、徐渭《煎茶七類》、孫大綬《茶譜外集》、陳師《茶考》、張源《茶錄》、屠隆《茶說》、陳繼儒《茶話》、張謙德《茶經》、許次紓《茶疏》、程用賓《茶錄》、徐勃《茗譚)、周高起《陽羨茗壺系》等。其中,嘉靖以前的茶書只有朱權《茶譜》1種,嘉靖時期的茶書5種,隆慶時期1種,萬曆22種,天啓、崇禎6種,僅萬曆年間茶書就超過明代茶書的一半以上。

中國國粹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透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道作爲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懦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懦道,調合三教;宋明新懦學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云:“懦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爲懦家之道。可爲道家、道教之家,也可爲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爲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爲而無不爲。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苛道的基礎,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後。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 [上艹下舛]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蘊釀期。

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着《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着《茶錄》,徽宗趙佶着《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朝中期,張源着《茶錄》,許次紓着《茶疏》,標誌着“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着,有關茶道的內容散見於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一、唐宋時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 765年),又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問世,標誌着中國茶道的誕生。其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誕筠撰《採茶錄》,皎然、盧同作茶歌,推波助瀾,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 [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釒復]、交牀、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統貯茶器的都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於公元 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  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爲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誕筠撰於公元 860年前後的《採茶錄》“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日:‘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

煮茶圖(明)丁雲鵬

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爲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爲二沸,騰波鼓浪爲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於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爲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爲之。伯熊着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蹟不祥,約爲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嫺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同、錢起、杜牧、溫道筠、皮日休、陸偉蒙、齊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二)茶禮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三)茶境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鬆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 [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巖,引[糹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鬆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呂溫《三月三日花宴》序雲:“三月三日,上已禊飲之日,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爰誕陰,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鶯飛花拂,清風麗日,環境清幽。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云:“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習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翠竹搖曳,樹影橫斜,環境清雅。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

何水法<香茗圖>

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四)修道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爲物,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的《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 [釒復]的設計爲:“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經》不僅闡發飲茶的養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儉德、正令、務遠、守中。

詩僧皎然,年長陸羽,與陸羽結成忘年交。皎然精於茶道,作茶詩二十多首。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他認爲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盧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傳千古,盧同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寫主客相對飲茶,言忘而道存,洗盡塵心,遠勝煉丹服藥。

斐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效和。參百品而不混,越衆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中唐以降,已經認識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滌煩、致和、全真的功用。飲茶能使人養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陸羽《茶經》,斐汶《茶述》,皎然“三飲”,盧同“七碗”,高揚茶道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值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境的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這標誌着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國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於中、晚唐、經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年。

二、宋明時期——點茶道

點茶法約始於唐末,從五代到北宋,越來越盛行。十一世紀中葉,蔡襄着《茶錄》二篇,上篇論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①盞、點茶,下篇論茶器、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同時又是文學家、茶葉專家、荔枝專家、其《茶錄》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

十二世紀初,宋徽宗趙佶着《大觀茶論》二十篇: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辨、白茶、羅碾、盞、筅、 [缶並]、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趙佶是傑出的藝術家,書畫、詩文皆佳,且精於茶道。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至北宋後期而成熟。

左旁“火”;右旁:上三個“力”,下 “月”。

(一)點茶道茶藝

點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錄》、《茶論》、《茶譜》等書對點茶用器都有記錄。宋元之際的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對點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號,並附圖及贊。歸納起來點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爐、湯瓶、砧椎、茶鈐、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

2.選水

宋人選水承繼唐人觀點,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觀茶論》“水”篇卻認爲“水以清輕甘潔爲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爲難得。古人品水,雖日中泠、惠山爲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爲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汗,雖輕甘無取。”宋徽宗主張水以清輕甘活好,以山水、井水爲用,反對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於唐人

4.候湯

蔡襄《茶錄》“候湯”條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湯最難。”蔡襄認爲蟹眼湯已是過熟,且煮水用湯瓶,氣泡難辨,故候湯最難。趙佶《大觀茶論》“水”條記:“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爲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後用。”趙佶認爲水燒至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爲度。蔡襄認爲蟹眼已過熟,而趙佶認爲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爲度。湯的老嫩視茶而論,茶嫩則以蔡說爲是,茶老則以趙說爲是。

5.習茶

點茶道習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①盞、點茶(調膏、擊拂)、品茶等。

蔡襄、趙佶、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而外,丁謂、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林通、蘇軾、黃誕堅、陸游等人對點茶藝都有所貢獻。蘇軾的《葉嘉傳》,明寫人,暗寫茶,文中暗含點茶法。

(二)茶禮

朱權《茶譜》載:“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爲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點茶道注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頗爲嚴肅。

(三)茶境

點茶道對飲茶環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靜、清靜。令詩有“果肯同嘗竹林下”,蘇軾詩有“一甌林下記相逢”,陸游詩有“自挈風爐竹下來”,“旋置風爐清樾下。”朱權《茶譜》則記:“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

(四)修道

《大觀茶論》載:“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附圖及讚語。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讚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爲人處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贊有“上應列宿,萬民以濟,稟性剛直。”金法槽(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運(茶磨)贊有“抱堅質,懷直心。啖嚅英華,周行不怠。”胡員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而不逾其問,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付。”陶寶文(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湯提點(湯瓶)贊有“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竺副帥(茶筅)贊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

朱權《茶譜》序日:“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遊心於茶竈,又將有裨於修養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爲物,可以助詩興而云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盧同吃七碗,老蘇不禁三碗,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內煉之功。助詩興,倍清淡。探虛玄大道,參天地造化,清心出塵,一甌通仙。

趙佶、朱權貴爲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

綜上所述,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紀中葉北宋時期發展成熟。點茶道鼎盛於北宋後期至明朝前期,亡於明朝後期,歷時約六百年。

三、明清時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

十六世紀末的明朝後期,張源着《茶錄》,其書有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貯水、茶具、茶道等篇;許次紓着《茶疏》,其書有擇水、貯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點、湯候、甌注、盪滌、飲啜、論客、茶所、洗茶、飲時、宜輟、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遊、權宜、宜節等篇。《茶錄》和《茶蔬》,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礎。十七世紀初,程用賓撰《茶錄》,羅廩撰《茶解》。十七世紀中期,馮可賓撰《岕茶箋》。十七世紀後期,清人冒襄撰《岕茶匯鈔》。這些茶書進一步補充、發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壺(茶銚)、茶壺、茶盞(杯)等。

2.選水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田藝衡撰《煮泉小品》,徐獻忠撰《水品》,專書論水。明清茶書中,也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水的內容。

3.取火

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爲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湯

《茶錄》“湯辨”條載:“湯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聲辨,三日氣辨。形爲內辨,聲爲外辨,氣爲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爲萌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爲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是萌湯,直至氣直衝貴,方是純熟。”又“湯用老嫩”條稱:“今時製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

林福榮《陸子品茶圖》

熟,元神始發。”

5.習茶

(1)壺泡法

據《茶錄》、《茶疏》、《茶解》等書,壺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壺、泡茶(投茶、注湯)、滌盞、釃茶、品茶。

(2)撮泡法

陳師撰於十六世紀末的《茶考》記:“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爲撮泡。”撮泡法簡便,主要有滌盞、投茶、注湯、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於清代,流行於廣東、福建和臺灣地區,是用小茶壺泡青茶(烏龍茶),主要程序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又進一步爭解爲孟臣沐霖、馬龍入宮、懸壺高中、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賞三色、喜聞幽香、品啜甘露、領悟神韻。

對泡茶道茶藝有貢獻的,除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外,還有陳繼舒儒、徐渭、陸樹聲、張大復、周高起、張岱、袁枚、屠本俊、聞龍等人。

(二)茶禮

中國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禮法,茶書對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紀後期,陸樹聲撰《茶寮記》,其“煎茶七類”篇“茶候”條有“涼臺靜室、曲幾明窗、僧寮道院、松風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類》,內容與陸樹聲所撰相同。《徐文長祕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風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雲、宜綠鮮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裏瓢煙。”

許次紓《茶疏》“飲時”條有“明窗淨几、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條記:“小齋之外,別置苛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寒。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脫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盂、爲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 [巾兌]懸之。……”

屠隆《茶說》“茶寮”條記:“構一斗室,相傍書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子專主茶設,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張謙德《茶經》中也有“茶寮中當別貯淨炭聽用”、“茶爐用銅鑄,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環境尤其講究,設計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茶寮的發明、設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

(四)修道

明清茶人繼承了唐宋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創新不多。

綜上所述,泡茶道蘊釀於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紀末葉的明朝後期,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朝前中期,綿延至今。

四、總說

中國茶道成於唐,繼於宋,盛於明。

中國茶道形成於八世中葉的中唐時期,陸羽爲中國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創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陸羽、常伯熊、皎然、盧同、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齊已等。唐代茶人對茶道的主要貢獻在於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飲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於中晚唐,歷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爲時約五百年。

點茶道形成了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中後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趙佶、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陸游、審安老人、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啓後,創立了點茶茶藝,發展了飲茶修道的思想。點茶道鼎盛於北宋中後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亡,爲時約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於十六世紀末的明朝後期,代表人物有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陳繼儒、徐渭、田藝衡、徐獻忠、張大復、張岱、袁枚等.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一 在於創立了泡茶茶藝,且有撮泡、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其二在於爲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朝前中期,衰於近代,復興於二十世紀後期。

中國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煎茶道、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線生機。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先後傳入日本,經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發揚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發源於中國,光大於日本。

中國十大名茶: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茶類品種,萬紫千紅,竟相爭豔,猶如春天的百花園,使萬里山河分外妖嬈。中國名茶就是在浩如煙海諸多花色品種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名茶,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

儘管現在人們對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統一,但綜合各方面情況,名茶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特點: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關鍵在於有獨特的風格,主要表現在茶葉的色、香、味、形四個方面。杭州的西湖龍井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個特色而聞名。

如岳陽的君山銀針,芽頭肥實,茸毫披露,色澤鮮亮,沖泡時芽尖直挺豎立,雀舌含珠,數起數落,堪爲奇觀。其二,名茶要有商品的屬性。名茶作爲一種商品必須在流通領域中顯示出來。因兒名茶要有一定產量,質量要求高,在流通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其三,名茶需被社會承認。名茶不是哪個人封的,而是透過人們多年的品評得到社會承認的。歷史名茶,或載於史冊,或得到發掘,就是現代恢復生產的歷史名茶或現代創制的名茶,也需得到社會的承認或國家的認定。由於我國名茶種類繁多,在此僅對不同茶種的有代表性的少量名茶作一概述。

西湖龍井

黃山毛峯

洞庭碧螺春

安溪鐵觀音

君山銀針

雲南普洱茶

廬山雲霧

凍頂烏龍

祁紅

蘇州茉莉花茶

論述沉澱在中國茶飲藝術中的歷史文化底蘊 2000字以上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透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道作爲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徒,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儒道,調合三教;宋明新儒學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云:"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爲儒家之道、可爲道家、道教之道,也可爲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爲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爲而無不爲。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後。[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荈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蘊釀期。

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著《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代]中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着"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著,有關茶道的內容散見於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一 、唐宋時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問世,標誌着中國茶道的誕生。其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庭筠撰《採茶錄》,皎然、盧仝作茶歌,推波助瀾,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 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釒復]、交牀、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統貯茶器的都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於公元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爲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庭筠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的《採茶錄》"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日:'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爲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爲二沸,騰波鼓浪爲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於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爲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爲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蹟不祥,約爲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嫺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仝、錢起、杜牧、溫庭筠、皮日休、陸偉蒙、齊己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二) 茶禮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三)茶境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鬆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巖,引[糹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鬆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呂溫《三月三日花宴》序雲:"三月三日,上已禊飲之日,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爰誕陰,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鶯飛花拂,清風麗日,環境清幽。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云:"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習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翠竹搖曳,樹影橫斜,環境清雅。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四)修道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爲物,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的《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釒復]的設計爲:"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經》不僅闡發飲茶的養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儉德、正令、務遠、守中。 詩僧皎然,年長陸羽,與陸羽結成忘年交。皎然精於茶道,作茶詩二十多首。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他認爲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寫主客相對飲茶,言忘而道存,洗盡塵心,遠勝煉丹服藥。

斐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效和。參百品而不混,越衆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中唐以降,已經認識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滌煩、致和、全真的功用。飲茶能使人養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陸羽《茶經》,斐汶《茶述》,皎然"三飲",盧仝"七碗",高揚茶道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值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境的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這標誌着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國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於中、晚唐、經[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年。

二、 宋明時期——點茶道

點茶法約始於唐末,從[五代]到[北宋],越來越盛行。十一世紀中葉,蔡襄著《茶錄》二篇,上篇論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①盞、點茶,下篇論茶器、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同時又是文學家、茶葉專家、荔枝專家、其《茶錄》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

十二世紀初,宋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二十篇: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辨、白茶、羅碾、盞、筅、[缶並]、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趙佶是傑出的藝術家,書畫、詩文皆佳,且精於茶道。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至[北宋]後期而成熟。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個"力",下"月"。

(一)點茶道茶藝

點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錄》、《茶論》、《茶譜》等書對點茶用器都有記錄。宋元之際的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對點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號,並附圖及贊。歸納起來點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爐、湯瓶、砧椎、茶鈐、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

2.選水

[宋代]選水承繼唐人觀點,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觀茶論》"水"篇卻認爲"水以清輕甘潔爲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爲難得。古人品水,雖日中泠、惠山爲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爲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汗,雖輕甘無取。"宋徽宗主張水以清輕甘活好,以山水、井水爲用,反對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代]取火基本同於唐人。

4.候湯

蔡襄《茶錄》"候湯"條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蔡襄認爲蟹眼湯已是過熟,且煮水用湯瓶,氣泡難辨,故候湯最難。趙佶《大觀茶論》"水"條記:"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爲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後用。"趙佶認爲水燒至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爲度。蔡襄認爲蟹眼已過熟,而趙佶認爲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爲度。湯的老嫩視茶而論,茶嫩則以蔡說爲是,茶老則以趙說爲是。

5.習茶

點茶道習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①盞、點茶(調膏、擊拂)、品茶等。

蔡襄、趙佶、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而外,丁謂、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林通、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點茶藝都有所貢獻。蘇軾的《葉嘉傳》,明寫人,暗寫茶,文中暗含點茶法。

(二)茶禮

朱權《茶譜》載:"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爲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點茶道注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頗爲嚴肅。

(三)茶境

點茶道對飲茶環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靜、清靜。令詩有"果肯同嘗竹林下",蘇軾詩有"一甌林下記相逢",陸游詩有"自挈風爐竹下來","旋置風爐清樾下。"朱權《茶譜》則記:"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

(四)修道

《大觀茶論》載:"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附圖及讚語。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讚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爲人處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贊有"上應列宿,萬民以濟,稟性剛直。"金法槽(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運(茶磨)贊有"抱堅質,懷直心。啖嚅英華,周行不怠。"胡員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而不逾其問,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付。"陶寶文(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湯提點(湯瓶)贊有"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竺副帥(茶筅)贊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

朱權《茶譜》序日:"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遊心於茶竈,又將有裨於修養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爲物,可以助詩興而云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盧仝吃七碗,老蘇不禁三碗,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內煉之功。助詩興,倍清淡。探虛玄大道,參天地造化,清心出塵,一甌通仙。

趙佶、朱權貴爲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

綜上所述,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紀中葉[北宋]時期發展成熟。點茶道鼎盛於[北宋]後期至[明代]前期,亡於[明代]後期,歷時約六百年。

三、明清時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

十六世紀末的[明代]後期,張源著《茶錄》,其書有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貯水、茶具、茶道等篇;許次紓著《茶疏》,其書有擇水、貯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點、湯候、甌注、盪滌、飲啜、論客、茶所、洗茶、飲時、宜輟、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遊、權宜、宜節等篇。《茶錄》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礎。十七世紀初,程用賓撰《茶錄》,羅廩撰《茶解》。十七世紀中期,馮可賓撰《岕茶箋》。十七世紀後期,[清代]冒襄撰《岕茶匯鈔》。這些茶書進一步補充、發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壺(茶銚)、茶壺、茶盞(杯)等。

2.選水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田藝衡撰《煮泉小品》,徐獻忠撰《水品》,專書論水。明清茶書中,也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水的內容。

3.取火

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爲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湯

《茶錄》"湯辨"條載:"湯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聲辨,三日氣辨。形爲內辨,聲爲外辨,氣爲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爲萌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爲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是萌湯,直至氣直衝貴,方是純熟。"又"湯用老嫩"條稱:"今時製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

5.習茶

(1)壺泡法

據《茶錄》、《茶疏》、《茶解》等書,壺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壺、泡茶(投茶、注湯)、滌盞、釃茶、品茶。

(2)撮泡法

陳師撰於十六世紀末的《茶考》記:"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爲撮泡。"撮泡法簡便,主要有滌盞、投茶、注湯、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於[清代],流行於廣東、福建和臺灣地區,是用小茶壺泡青茶(烏龍茶),主要程序有浴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又進一步爭解爲孟臣沐霖、馬龍入宮、懸壺高中、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賞三色、喜聞幽香、品啜甘露、領悟神韻。

對泡茶道茶藝有貢獻的,除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外,還有陳繼舒儒、徐渭、陸樹聲、張大復、周高起、張岱、袁枚、屠本俊、聞龍等人。

(二)茶禮

中國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禮法,茶書對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紀後期,陸樹聲撰《茶寮記》,其"煎茶七類"篇"茶候"條有"涼臺靜室、曲幾明窗、僧寮道院、松風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類》,內容與陸樹聲所撰相同。《徐文長祕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風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雲、宜綠鮮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裏瓢煙。"

許次紓《茶疏》"飲時"條有"明窗淨几、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條記:"小齋之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寒。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脫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盂、爲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兌]懸之。……"

屠隆《茶說》"茶寮"條記:"構一斗室,相傍書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子專主茶設,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張謙德《茶經》中也有"茶寮中當別貯淨炭聽用"、"茶爐用銅鑄,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環境尤其講究,設計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茶寮的發明、設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

(四)修道

[明清]茶人繼承了[唐宋]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創新不多。

綜上所述,泡茶道蘊釀於[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紀末葉的[明代]後期,鼎盛於[明代]後期至[清代]前中期,綿延至今。

四 總說

中國茶道成於唐,繼於宋,盛於明。

中國茶道形成於八世中葉的中唐時期,陸羽爲中國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創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陸羽、常伯熊、皎然、盧仝、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齊已等。[唐代]茶人對茶道的主要貢獻在於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飲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於中晚唐,歷[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歷時約五百年。

點茶道形成於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中後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趙佶、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陸游、審安老人、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啓後,創立了點茶茶藝,發展了飲茶修道的思想。點茶道鼎盛於[北宋]中後期至[明代]初期,至[明代]末期而亡,歷時約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於十六世紀末的[明代]後期,代表人物有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陳繼儒、徐渭、田藝衡、徐獻忠、張大復、張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其一在於創立了泡茶茶藝,且有撮泡、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其二在於爲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代]前中期,衰於近代,復興於二十世紀後期。

中國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煎茶道、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線生機。[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先後傳入日本,經日本茶人的重新改易,發揚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發源於中國,光大於日本。

喝茶的詩句

喝茶的詩句:

1、撥花砌,愛庭蔭,清風逐人,日色流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味,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玉霞仙漿,無復加也。——呂溫:《三月三日茶宴序》

2、涼臺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吟,清潭把卷。——徐渭:《煎茶七類》

3、茶宜精舍、雲林、竹竈、幽人雅士,寒霄兀坐,鬆月下、花鳥間、青石旁,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林飄煙。——徐渭:《徐文長祕籍》

4、飲茶之所宜者,一無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詠,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飲茶亦多禁忌,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馮正卿:《岕茶箋》

5、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戰,儼聽松濤。傾瀉入甌,雲光飄渺。一段幽趣,故難於俗人言。——羅稟:《茶解》

茶道中所說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指用山中水泡的茶爲上品,用江水泡則爲中品,而用井水泡的則爲下品。

標籤: 七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ant/zonghezhishi/p86y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