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書籍怎麼寫參考文獻

書籍怎麼寫參考文獻

1. 參考了書籍中的參考文獻內容,參考文獻要怎麼寫

一般可採用如下兩種方式,兩種都是可以的,但在國內作引文,一般引用中文使用第一種方式較多,引用英文使用第二種方式較多

書籍怎麼寫參考文獻

例如,張三,李四作爲主編在2001年寫了《我不是王麻子》,然後他又邀請王麻子寫了第5章《我可能是王麻子》頁碼爲231-256,該書出版地爲上海,出版商爲科學出版社

1、王麻子.我可能是王麻子[M] 上海,科學出版社.2001.231-256

2、張三,李四.我不是王麻子[M] 上海,科學出版社.2001.231-256

2. 參考文獻中使用了書籍的話,怎麼寫格式呀

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例如:[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根據參考資料類型可分爲專著[M],會議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雜誌[G]。

擴展資料: 多次引百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範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資訊視爲頁碼)分別度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註處,置於方括號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知等前後文字、字元)並作上標。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道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3. 參考文獻怎麼寫

列出參考文獻的作用:①論證作者的論點,啓發作者的思維;②同作者的實驗結果相比較;③反映嚴肅的科學研究工作態度,亦爲讀者深入研究提供有關文獻的線索

所引用的參考文獻篇數不宜過多,論著類論文要求在10篇左右,綜述類文章以20篇左右爲宜

所引文獻均應是作者親自查閱過的,並注意多引用權威性、專業性雜誌近年發表的相關論文

參考文獻列出時要按文獻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後,編數碼,依次列出

完整的參考文獻(書籍)寫法應列出文獻的作者(譯文註明譯者)、書名、頁數、出版者、出版時間、版次等

完整的參考文獻(論文)寫法應列出文獻的作者、文章標題、期刊名稱、年/卷/期、起訖頁數等

4. 教材在參考文獻中怎麼表示

原發布者:黃戈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怎樣標註在文章中?省時省力——寫論文時如何利用word編輯參考文獻使用Word中尾註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決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排序問題。方法如下:1.遊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選單中“插入”——“引用”——“腳註和尾註”。2.對話框中選擇“尾註”,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選“節的結尾”。3.如“自動編號”後不是阿拉伯數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字。4.確定後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遊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後,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5.將文章最後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後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後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誌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麼辦法簡化)。6.對着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遊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寫文章了【】。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註,就會出現一個“2”(Word已經自動爲你排序了),繼續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後,你會發現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普通視圖裏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註的標誌,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怎麼做?

5. 參考文獻的引用的格式

參考文獻及註釋

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數據、事實以及轉述他人的觀點)之處的均應列於參考文獻中或加以註釋,參考文獻按文中出現的順序列出。論文分章節的,每章結束後都應該註明本章參考文獻,不分章節的在文後統一註明。註釋統一按分頁下注的方式進行。

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各類引用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如下:

(1)學術期刊文獻

[序號]作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2)學術著作

[序號]作者.書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譯者.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頁碼

(3)有ISBN號的論文集

[序號]作者.題名[A].主編.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

[序號]作者.題名[D].儲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文獻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佈日期

(6)技術標準

[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報紙文章

[序號]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報告

[序號]作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9)電子文獻

[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文獻網址或出處,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6. 參考文獻的正確格式

給我加分啊

這是我的課件

A.連續出版物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1〕 袁慶龍,候文義.Ni-P合金鍍層組織形貌及顯微硬度研〔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32(1):51-53

B.專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2〕 劉國鈞,鄭如斯.中國書的故〔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115.

C.會議論文集

〔序號〕 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A].見(英文用In):主編.論文集名[C].(供選擇項: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孫品一.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現代化特徵〔A〕.見: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科技編輯學論文集(2)[C].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10-22.

D.專著中析出的文獻

〔序號〕 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A].見(英文用In):專著責任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羅雲.安全科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及趨勢探討[A].見:白春華,何學秋,吳宗之.21世紀安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5.

E.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儲存地:儲存單位,年份:

[5〕張和生.地質力學系統理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1998:

F.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6]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G.專利文獻

〔序號〕 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佈日期:

〔7〕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製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8,1983-08-12:

H.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I.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9〕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J.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電子文獻地址用文字表述),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

〔10〕姚伯元.畢業設計(論文)規範化管理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EB/OL〕.:中國高等教育網教學研究,2005-2-2:

夠全吧

標籤: 書籍 參考文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ant/zonghezhishi/wrgk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