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品茶論道書法

品茶論道書法

品茶論道書法

品茶論道,是在品茶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探索的過程,而書法則是一種個人表達和沉澱思想的藝術形式。在茶藝與書法中,有其共通之處,都可令人寧靜,凝神靜心。

茶藝與書法,都可以引領人們進入一種深度的內心世界。品茶時,細品茶湯中的香氣與味道,舒展自己的心情,一種深度的體驗。而在書法中,當心情沉穩時,落筆量墨,留下一行行瀟灑的字跡,也是一種心靈沉澱的過程。

茶藝與書法共同需要一種耐心,要保持專注,不斷修煉。品茶需要耐心等待茶湯趨於平穩,方可品味出茶葉的精髓;而書法也需要耐心用筆,不斷揉捏、磨合,不斷地推敲出最完美的字形。

同時,茶藝與書法也要求人們不斷學習與領悟。茶藝人需要掌握茶葉的製作工藝、茶具的使用方法等,而書法家需要了解筆墨紙硯的使用方法、書法藝術的歷史背景等。唯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更深層的茶道與書法的精髓。

因此,茶藝與書法都是一種對心靈有所啟迪的形式,能夠讓人們遠離喧囂,迴歸自然,達到寧靜的境界。這種寧靜狀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問題,釋放壓力,尋求內心的平衡和和諧。無論是品茶論道還是書法創作,都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意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的八大樂趣之中,書法和茶之間的關係也是頗為緊密。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道書法作品圖片,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1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2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3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4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5

  茶道與書法的關係

  一壺香茶,一襲書法,在心領神會的時候,最能喚起美好的知覺。一般人只曉得書法家和酒的關係,從《蘭亭序》的曲水流觴,感悟魏晉六朝的朗朗風月。從酒癲張旭的“飄風泣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之中,感悟盛唐背景底下的文化情懷。似乎在中國書法史上,一直都是無酒不歡的場面。懷素“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蘇軾恃才傲酒,每作書時“酒酣胸膽尚開張”,甚至談起創作經驗“吾醉後輒草書十數行,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類似這樣的以酒氣壯行色,酒後瀟灑,為所欲為,確實為中國書法創作帶來了雋永生動的話題。但是,相對而言,茶和書法的關係並不遜色。

  正所謂“酒壯英雄膽,茶助文人思”,以茶論道,儘管在刺激神經方面遠不如酒那樣激烈,但是在平緩、温情的格調之中,一邊品茗,一邊揮毫,則有着格外不同的另一番感受。茶香入鼻,不像酒香那麼先聲奪人,而是且行且珍惜的慢功夫。惟其如此,書法家歎茶的時候,一波三折,一唱三歎,在百囀千結的悠悠盪盪之間,茶韻如同書韻,恍然恰如毛筆行走在宣紙上的提按頓挫、輕重緩急,那一份得大自在的閒情,那一簾青春年少的幽夢。

  在某種程度上,歎茶的程序也挺複雜,並不比品酒。比如茶和水的關係,講究挺多。王安石辨水考蘇軾的故事,就是其中的經典。陸羽《茶經》對如何用水有過詳細的分類介紹,稱“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撿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而在煎茶用水的這個環節上,茶君子們對“軟水”的熱衷與偏愛,幾乎達到不可抗拒的地步。至於出茶的效果,色香味齊全,自然是以茶湯清明、香氣高雅、入口得爽者為尚。如果好茶沒有好水,那也是白費功夫。甚至還講究當地水配當地茶,一方水土一方茶。

  茶和書法的關係是雙向的。茶以書法助興,書法以茶釋懷,相得益彰。明代文人談到適宜品茶的條件,包括無事、嘉客、幽坐、吟詩、揮翰、倘佯、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鑑、文童等,總共13項。排在第5項的就是“揮翰”,釋之為“濡毫染翰,潑墨揮灑”。可見,茶和書法之間有着天然的親和力。而茶和書法,一個是國飲,一個是國粹,兩者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繫,又何止於這些。以筆者的親身感受,至少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悟入。儘管書法是視覺藝術,茶是飲品,兩者屬於不同的範疇。但是,兩者在形而上的層面上還是存在諸多相通之處。書法的起承轉合,需要有一個從視覺到心靈的感悟過程,才能較為盡善盡美地把握到其中的旨趣。歎茶的過程,如果只有味蕾和鼻孔在發揮作用,而沒有一種悟入其門的心動,那也很難進入高層次境界。這裏所説的悟,是心悟,更是頓悟。就像《紅樓夢》第41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裏面的妙玉“三杯論”,真正悟入書法的那一刻,並非咕咚三大杯,而是一杯就應該醍醐灌頂,若有神助。

  二是共賞。作為社會交往的方式,書法和茶道在後來都發展成為文人走上社會公共空間的社交助手。文人“以茶代酒”在某種程度上把茶道的社會屬性發揮到極致。就像飲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獨酌並不是一種討喜的常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觥籌交錯、相與忘還才是社會交往的真實情景。“似水煎茶待故人”、“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這些詞句既是對茶道與書法關係的一種認識,也體現了兩者在社會功能方面的共通之處。古代書法作品中,懷素的《苦筍貼》、蘇東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詩》、鄭燮的《竹枝詞》等,都跟茶道有着各種聯繫和故事。甚至書法家相聚揮毫,在判斷是否可能與對方建立深交的時候,對其筆墨技法的認可、歡喜之程度,往往可能起到決定作用。就像相約歎茶,喝不到一起的人,也很難走到一起。

  茶文化與書法的聯繫

  茶藝和書法為我國博大恢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光彩,兩者都溶中國哲學、東方文化、華夏民族精神氣質於一體,並在人文精神上息息相通。因此,我國曆史悠久的茶文化與璀璨奪目的書法藝術歷來就有着不解之緣。

  古人飲茶之風甚盛,有茶宴、茶會等一系列文化形式。文人僧侶飲茶時,作詩、作賦,或吟頌,或揮毫。據《茶事拾遺》記載:“錢起,字仲文,與趙莒為茶宴,又嘗過長孫宅與朗上人作茶會。”錢起乃唐代著名詩人,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職,為“大曆十才子”之一。他寫過不少茶宴、茶會的詩作。此後,一些文人雅士常邀三五知己用名茶招等客人,一邊細細品嚐,一邊吟頌詩賦,揮毫作書作畫,令人興盡才散。

  如今,我國很多地區也興起了茶藝表演,在欣賞禮儀小姐的精彩表演時又可學到不少茶文化方面的知識,文雅而高貴,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而書法則是祖國藝術園地裏一枝奇葩,與其它國粹一樣濃縮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照亮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長河,震撼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它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和美感,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書法具有骨、血、筋、氣,形質與性情相統一的視覺藝術形式,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孕育了無數冠絕百代的大書家,積累了數以萬計的墨跡瑰寶和著述,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世人面前,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偉大創造力。書法所表現出來的形質與性情之美,猶如自然界之精微廣大,變化無窮。以點線面等要素無窮盡組合的書法藝術,為美學和藝術哲學積累了豐富寶藏和理論。因此,書法和茶藝一樣,集中反映了我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茶藝是在茶業和茶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一帶。發現和飲用茶的歷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神農時代。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就有明確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和其他植物一樣,從發現到利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當原始人類發現茶葉對人體有一定的醫療作用之後,便對茶葉的種植、加工和用途開始重視起來,一些文人雅士用文字記載其栽培技藝和飲用方法。這當中書法家充當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隋朝以前印刷術尚未發明,各種事物的傳播、記載均得依賴於書法,茶事自然不能例外。即使是後來發明了印刷術,依然沒有離開過書法。

  再後來,由於書法的介入,茶風更為興盛。通過書法家及一些文人的讚賞,飲茶之風很快盛行中國大地。宋代詩人、書法家蘇軾有詩:“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書法、茶藝與氣功及禪學一樣,具有靜心、自悟、怡情和健體等功效。茶藝和書法如同繪畫、雕塑、音樂和舞蹈藝術一樣,能給人以樂趣、情趣、雅趣和美的享受,它是有情的繪畫,無聲的音樂,異形的雕塑,靜化的舞蹈,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

請教書法行家老師

書法中,道字中的首字有三點的寫法。

這幾個字寫得很好。

道字比前面三個字寫的略低,沒什麼講究。

莫歎知音今世少,古來騷客夢相同出自哪裏

歲在癸巳仲夏,金城蘭州,燠熱盈胸,然有清風徐來,縱浪大化,何以雅懷?隴上書家,張瑞民、張永基、翟萬益、尚墨、張平生,畫家戴凌雲等先生,雅聚於蘭州晨報社,品茶論道,伸紙揮毫,怡情其間,陶醉其中,不亦快哉!

翰墨之道,千百年來文人客,莫不鍾情於此,尤為書法,乃文人士大夫“餘事”之為,修心養性,樂之好之。今逢盛世,舉國南北,芸芸眾生,性不分男女,齡不分老幼,業不分農商,操翰弄筆,成一道風景耳。君未聞乎哉!中國書法手機報宣言“全民書法,翰墨天下”,宋賢歐陽修謂之:書法,消日而已。心領神會,不亦快哉!

餘暇卻俗,神閒氣定,案几素紙,竹影搖曳,友朋相約,雅士相逢,捧一壺香茗,悟言一室之內,放浪形骸之外,取諸懷抱,任情恣性,潑墨揮毫,不亦快哉!

自謂於書法為“票友”的張瑞民先生濡毫開筆,起止行走,雍容有度,如撫琴漫弄,緩異平和,不激不厲,無妄而作。即擲筆曰:“拋磚引玉,恭請諸君盡興耳”。瑞民先生,乃一雅士也。餘觀其揮毫而曾賦小詩,今錄其右:“揮毫落紙見風神,出入之間自可人。多少性情多少夢,張弛有度方為真。”

少頃,温文爾雅的張永基先生,凝神靜氣,以“二王”法度,書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線條渾厚意足,章法隨勢賦形,墨沉清透,不巧不飾,素樸不雕,徐徐流於指間,如坐禪高士娓娓道來,又似嫻雅女子悠然啜茗,浮世喧鬧中得一“靜”字。

張平生先生,以“二爨”筆意,別開生面,善學古賢,妙取諸法,融篆、隸、行、草於一體,趣味橫生。或方峻朴茂,或柔美婉約,或狀而斷連,餘音繚繞,飄飄乎而羽化矣。

“黃卷如壑陷人深,詩魂偏通靈犀心。夜半然燈佳句至,明朝市價應千金”。翟萬益先生馭筆龍蛇舞,墨飛風雨狂,勢如虎賁,情意濃郁,恣縱宏逸,忽如颶風,飄如驟雨,酣暢淋漓,頃刻間一幅大草書,自作詩《答友人》飛奔於紙上。

餘亦湊趣,書自家語:“人生歲月有寬窄,志在峯高無坦途。眼界開時名利淡,不憂天地自遊吾”。

覽之諸君之作,超逸拔俗,自出機杼,不亦快哉!

荷風送香氣,楮墨寓情真。幽賞未已,觀者,驚歎者有之,咂咂者有之,拊掌者有之。草書者,宛如游龍,畫省意存,形隱神顯,猶如禪説,門外者難窺其奧矣。況人之材能,各有長短,業有專攻乎。

“學而已矣!”

“此何字?”“此何意?”

書法者,積以點畫,乃心性耳。率性而為,筆下風雲。若無素常耽於臨池,累積數十年之功,膏丸染眉,胸有詩書,氣湧肝膽,豈能筆如神助,達意表情乎哉!

眾先生復坐品茗,高談轉清,優遊其中,俯仰之間,興懷所至,錄其所述,不亦快哉!

書法,乃吾國之獨特藝術者也,竊意書家者流,遊於其中,庶幾以文化化之矣。世風所染,隴右斯民,雖處貧瘠之土,身居簡陋之所,然民風淳樸,好文修性,綿綿賡續。目睹冠於書畫家者流,遊走於隴原城鄉閭巷。隴右百姓,賈薯萬斤餘,傾囊購一紙矣,然本土書畫家卻鮮有舉揚,此等異事,吾當思之。

甘肅書法界,乃至文藝界,當精誠一致,清能有容,直不過矯,容納百川之氣概,蒐羅萬千之俊逸,抒發於尺幅之天地,揮灑於隴原之山川,筆墨精魂,德成而上,藝成則高。築蘭馨之室,施膏澤之所,營諧和之道,筆會、雅集、展覽、講座,媒體當率先導引,竭誠宣揚本土名家裏手,以滋播美,繁榮甘肅文藝。

書法乃黑白陰陽之道,問有源頭,讀書臨池,功在研習,成則修身,持之以恆,筆納千家方出新。若囿於一隅,炫技弄巧,肢體謔施,噱頭而已,豈胸無點墨而筆有神采乎。所謂藏書畫者流,視如盲睹,只重虛名,不察筆墨,無視藴涵,徒添一廢紙耳,嗟乎!嗟乎!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恭疏小記,一鱗半爪,亦為憾矣。四韻俱成,不亦快哉!

荷香豈比墨香濃,品茗揮毫率性中。

意放黃河三萬裏,心遊滄海幾分空。

既登白塔看飛鳥,不上蘭台作轉蓬。

莫歎知音今世少,古來客夢相同。

文/尚墨

唐朝文士茶表演程序

唐朝文士茶表演程序

  導語: 文士茶是依據文人雅士的飲茶習慣整理而成。文士茶的風格以靜雅為主。插花、掛畫、點茶、焚香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喜愛,文人品茶更重於品,山清水秀之處、庭院深深之所,清風明月之時,雪落紅梅之日,都是他們靜心品茶的佳時佳境,文人品茶不為解渴,更多的是在內心深處尋求一片靜謐。因而文人品茶不僅講究何時何處,還講究用茶、用水、用火、用炭,講究與何人共飲。這種種的講究其實只為一個目的,只為進入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

  自古以來,茶與文人就有着不解之緣。飲茶的境界與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山水,恬然淡泊的生活情趣相對應。以茶雅志、以茶立德,無不體現了中國文士一種內在的道德實踐。

  文士茶是依據文人雅士的飲茶習慣整理而成。文士茶的風格以靜雅為主。插花、掛畫、點茶、焚香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喜愛,文人品茶更重於品,山清水秀之處、庭院深深之所,清風明月之時,雪落紅梅之日,都是他們靜心品茶的佳時佳境,文人品茶不為解渴,更多的是在內心深處尋求一片靜謐。因而文人品茶不僅講究何時何處,還講究用茶、用水、用火、用炭,講究與何人共飲。這種種的講究其實只為一個目的.,只為進入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

  文士茶的表演正是反映了文人飲茶的清雅。所用的茶具為青花梧桐潷盂、湯甌、泥壺。茶葉(追新茶業)為“婺綠茗眉”、“靈巖劍峯”。水為廖公泉或廉泉之水。伴着悠然的絲竹之聲,身着羅裙的表演者款步上台,温文爾雅,端莊大方,就像是一位女才子。擺好茶具,開始焚香,拜祭茶聖陸羽。然後淨手、滌器、拭器,目口用白絹輕輕拭擦茶盞。接下來備茶洗茶,沖泡時,採用高衝法,加之柔美的“鳳凰三點頭”,茶只注七成滿。奉茶之後,先要聞香、觀色,然後才慢啜細品。將文人雅士追求高雅、不流於俗套的意境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

  表演程序:

  文士茶的表演程序為:

  1.備具2.焚香3.盥手4.備茶5.賞茶6.滌器7.置茶8.投茶9.洗茶10.沖泡11.獻茗12.受茗13.聞香14.觀色15.品味16.上水17.二巡茶18.收茶具

  中國的“士”指的是知識分子,文士茶,就是文人品茗的藝術。在唐朝,以古都長安為中心,薈萃了大唐的文人雅士和茶界名流,如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畫家吳道子、王維、韓滉;音樂家白明達、李龜年等,他們辦茶會、寫茶詩、品茶論道,以茶會友,整合了大唐茶道(追新茶葉)。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涉及茶事的詩作有600餘首,詩人有150餘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創作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李白的《贈玉泉仙人掌茶》、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白居易的《茶山境會亭歡宴》、杜牧的《題茶山》、柳宗元的《竹間自採茶詩》、温庭筠的《採茶歌》、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

  中國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緣,可以説沒有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追新茶葉),因為“士”都具有一官半職,特別是在茶區任職的州府和縣兩級的官吏,因職務之便更有機會得到名茶,甚至比皇帝還要先嚐到貢茶,同時也因為他們對茶的感覺細膩,最能體會茶之神韻,加之茶助文思,吟詩作賦筆下生花。所以以“士”為中心形成了唐代三大茶藝之一的文士茶。

  大唐文士茶風鼎盛,舉辦家庭茶會司空見慣。大唐文士茶是長安著名的詩人和茶痴白居易舉辦家庭茶會,款待詩人顧況、劉禹錫的情景。

  文士茶亦稱“雅士茶”。雅士茶的“雅”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詩興、三是以茶會友、四是雅化茶事。文人茶藝對茶葉、茶具、用水、火候、品茗環境有着文人特殊的要求。與會茶友,須人品高雅,有較好修養。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清言對話,是文人茶藝的主要活動內容。

  文士茶的風格以靜雅為主;文士茶的目的是達到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文士茶講究三雅:飲茶人士之儒雅、飲茶器具之清雅、飲茶環境之高雅;講究三清:湯色清、氣韻清、心境清,以達到物我合一、忘懷世俗的境界。

  文士茶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休閒方式更是他們逃避現實、甚至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好道具。這些文字很漂亮,但做法上太精緻,就未免零碎,説實話我更喜歡普洱茶的大氣樸厚的境界。

  1.臨風弄笛,欄杆上桂影一輪;掃雪烹茶,籬落邊梅花數點。銀燭輕彈,紅粧笑倚,人堪惜,情更堪惜;困雨花心,垂陰柳耳,客堪憐,春亦堪憐。

  2.雲水中載酒,鬆篁裏煎茶,豈必鑾坡侍宴;山林下著書,花鳥間得名句何須鳳沼揮毫。

  3.好香用以薰德,好紙用以垂世,好筆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煥彩,好茶用以滌煩,好酒長以用消憂。

  4.問婦索釀,甕有新芻;呼童煮茶,門臨好客。

  5.獨坐丹房,瀟然無事,烹茶一壺,燒香一炷,看達磨面壁圖,垂簾少頃,不覺心靜神清,氣柔息定,濛濛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達摩與之乘槎而見麻姑也。

  6.客散門扃,風微日落,碧月皎皎當空,花陰徐徐滿地。近檐鳥宿,遠寺鐘鳴,茶鐺初熟,酒甕乍開,不成八韻新詩,畢竟一團俗氣。

  7.讀理義書,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茶種竹,聽琴玩鶴,梵香煮茶,泛舟觀山,寓意弈棋,雖有他樂,事不易矣。

  8.白雲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閲偈翻經,俗念都捐,塵心頓洗。

  9.世上有一種痴人,所食閒茶冷飯,何名高致。

  10.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舊。

  11.採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潔。

  12.茶見日而奪味,墨見日而色灰。

  13.翠竹碧鬆,高僧對弈;蒼苔紅葉,童子煎茶。

  14.淨幾明窗,一軸現,一囊琴,一隻鶴,一甌茶,一爐香,一部法帖;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羣鳥,幾區亭,幾拳石,幾池水,幾片閒雲。

  15.熱湯如沸,茶不勝酒;幽韻如雲,酒不勝茶。茶類隱,酒類俠;酒固道廣,茶亦德素。

  16.半輪新月數竿竹,千卷藏書一盞茶。

  17.垂柳小橋,紙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書一卷,客來剛尋常茶具,本色清言,日暮乃歸,不知馬蹄為何物。

  18.庭前幽花時發,披覽既倦,每啜茗對之,香色撩人,吟思忽起,遂歌一古詩,以適清興。

;

沉香怎麼鑑別

假的沉香是目前不法分子使用結香的白木香木在水塘中浸泡變黑,加入香料煮、蒸,添加類似沉香香味的人工香精等造出假沉香。這種假沉香不僅沒有任何藥效,更可能會危害身心健康。

一: 看

一般沉香是黑褐色的,生則色如墨、熟則重如金,奇楠堅如金、潤如玉、香如蜜。反之就是假貨了。 步驟閲讀

二: 聞

這是最重要的鑑別手段,一般沉香的味道剛開始聞覺得像某種熟悉的藥味,仔細一聞卻想不起到底是什麼味道。聞沉香主要手段是"鑽",即真沉香的味道是沿着線絲狀的路徑鑽到鼻子裏的,要證實這點,只要點燃活沉香仔細看它煙的路徑就知道,煙是絲絲散發的。步驟閲讀

三: 摸

真正的沉香是越戴越黑亮的。二級品水沉香看起來好似有層油,但摸着不髒手,手也不會油。如果是假貨則手上會留下印記。現在市場上也有用雜木泡藥水泡香油做成的假沉香,鑑別時沉水不一定説明是真貨。步驟閲讀5

四: 燒

經過以上三個步驟還沒法去辨別真假的話,那我們用明火直燒的方法去聞它的味道,或用電薰香爐取其小片直接薰聞,那真假必定會恍然大悟,真沉香味道是香醇單一的,假沉香往往帶有化學香精味或者是比較混濁的非沉香。

TCC汽車SPA會所是一家以汽車健康專業美容為平台,以茶葉、沉香、瓷器等中華經典文化元素為交流核心的高端時尚人士會所。這裏面的沉香都是檢驗的正品。

吳嶽秋的他人評價

吳嶽秋,字“聲宇”, 號“萬荷堂” ,1956年出生於廣東揭陽,職業畫家,嶺南畫派劉春草弟子;

1992年畢業於天津神州書畫學院;廣東省青年美協,揭陽市美協理事;政協揭東縣第二、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揭陽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2011年出版《吳嶽秋畫集》;

2011年11月作品與恩師劉春草在北京政協禮堂聯展;

2012年由嶺南出版社出版《劉春草、吳嶽秋畫集》;

2013年1月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辦“劉春草、吳嶽秋師生畫展”深受藝術界,學者,專家的讚賞;

2013年6月在廣州天天健康館由廣東電視台主辦,廣東萬里馬集團協辦“劉春草、吳嶽秋師生畫展”並出版師生畫集;

2013年9月國畫作品《木棉》、《荷花》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民族魂”《榮譽獎》;

2013年12月國畫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國郵政出版明信片全國發行;

2013年國畫作品《出淤泥而不染》榮獲澳門首屆國際荷花展二等獎;

2014年參加中澳投資重慶臨空旅遊文化商貿合作論壇,國畫作品《松青峻嶺通雲氣》代表中方贈與澳方;

2015年國畫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屆聯合國聯大約翰•威廉•阿什收藏;

2015年4月出版《吳嶽秋畫集》;

2015年5月意大利米蘭國際藝術中心隆重舉辦個人畫展,並受到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國畫作品《孔雀圖》由聖馬力諾總統姜•弗朗哥•泰倫齊收藏;國畫作品《魚鷹圖》由意中基金會總理事Luini AIcide收藏;

2015年12月參加海峽兩岸視點“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國畫作品《同舟共濟》由主辦方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收藏。

在藝術活動中,情感與思想認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沒有情感的説教不是藝術,沒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產生藝術。真正的藝術活動是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2015年12月8日嶺南吳嶽秋應邀請為“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以海峽兩岸為主題,創作大寫意國畫作品《同舟共濟》,表達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是兄弟,是一家人,同舟共濟,讓兩岸同胞過着和平、安靜、美好的生活。

廣州美院畫展現場《劉春草、吳嶽秋師生畫展》開幕式2013116

中國美協副、廣東省美協許欽鬆先生題

吳東霞女士,聖馬力諾總統姜.弗朗哥.泰倫齊,嶺南畫家吳嶽秋先生,吳碎滿先生收藏家

意大利米蘭“奉華文化”有限公司董祖火會長與嶺南畫家吳嶽秋先生,吳碎滿先生會見了意中基金會理事長 Luini Aicide ,理事長Luini Aicide收藏吳嶽秋先生《魚鷹圖》並友好交流合影。

嶺南畫家吳嶽秋先生與聯合國旅遊聯盟主任王巖先生、亞太旅遊組織卡梅隆先生、澳大利亞Rising star 集團董事長託尼先生一起分享吳嶽秋先生的(松青峻嶺通雲氣),同時作品被澳大利亞收藏。

聖馬力諾總統泰倫齊先生題,嶺南畫家吳嶽秋先生畫

聖馬力諾總統泰倫齊先生題,嶺南畫家吳嶽秋先生畫

聖馬力諾總統泰倫齊先生題,嶺南畫家吳嶽秋先生畫

聖馬力諾總統府,受總統姜.弗朗哥.泰倫齊先生之邀所作

領南畫家吳嶽秋先生畫,原廣東省盧瑞華先生題詞

吳嶽秋花鳥畫的突出特點是:寫意的酣暢淋漓與寫實的筆墨相結合,造成一種洋溢和歡樂愉悦的審美氣息,以表現現實自然景物的詩意美感和蓬勃生機。

     多年來,吳嶽秋把自己藝術置於現在生活中,寧靜,踏實又誠摯地看書,畫畫與寫生。他的作品毫無矯情造作之態,讓人感受着生動,熱烈,親切 ,温暖的心靈愉悦。

      就水墨,色彩技法而言,吳嶽秋明顯地繼承了高奇峯,陳樹人,以及劉春草恩師的筆墨用色技法,又溶入了當代小寫意技法,以點綴交代畫眼,讓人欣賞起來情景舒暢又有明確主題尋味。 其實嶺南畫派傳統就注重寫生和色彩,而吳嶽秋花鳥畫更是色彩豐富。畫家表現色彩是大學問,許多畫家寧願追求簡單水墨而不輕易用多色重色,因為色彩稍重稍偏,易入豔俗景況。吳嶽秋花鳥畫敢於多色重色,似乎每個景物色澤信手拈來,卻總層次豐潤,欣心悦目又恰到好處。

       生活和自然景物始終是藝術創作的資源和寶藏,藴含着無限豐滿的創作題材和詩意形式。嶺南畫派先賢們勇於向生活與自然中求索技法與表達方式,這是畫隨時代變的真正主旨,衷心期待吳嶽秋先生從生活中來,立足美好審美情感,取得更豐碩成果。 

嶺南畫派宗師劉春草先生題,其弟子吳嶽秋先生畫

右起:嶺南書畫宗師劉春草先生與其弟子吳嶽秋先生

     吳嶽秋輿我相識於祖國襌城,他是潮汕揭陽人,説起來我萍居海外數十年,以推掦中華藝術為已任,所到處,有水的地方,便有華人,有華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華文化,舉凡教育慈善基構,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壺茶,一杯酒,兩句潮音歌曲,詩詞書畵,多是來自韓江流域。

     吳嶽秋便是生長於韓江流域了。東方的藝術輿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氣於心間,雅雋的筆墨表現在紙素裏,文以載道,吳嶽秋的作品了無俗氣,山谷畵師説:“俗氣不可醫,稍落名利則終身不能到藝術的彼岸。”我喜其誠,復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啟藝匙。他擅畵荷花靜直香遠,出污泥而不染,正是從事藝術的人格觀,喫而不捨的原則,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課勤習可以卓然大觀了。

     吳嶽秋擬東南亞旅遊,故撰數言以壯其行,讀書行路,是畵人應循的道徑,願勉之。                                                                                               ——嶺南宗師劉春草先生書

《石緣堂記》

山不在深,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早聞西安南郊有一石緣堂書畫研究院,位於雁塔區蘭橋聖菲小區。距我家較近,週末閒暇我便慕名前往。小區不大,很幽靜,正值春暖花開之時,白的玉蘭花、紅的海棠花美麗綻放笑迎客,我沿着石頭甬道,通過小橋流水,來到最南邊的一棟居民樓,乘坐電梯到十二樓,門半掩,堂主王武劍聞聲出來熱情接待我。

     一進門,立刻被滿堂琅滿目的書畫作品所吸引,180平米的房間,牆上掛滿了名家作品,有葉濃、鍾明善、王安泉、肖雲儒、吳三大等老師的作品。大小廳內分別有兩個畫案,大畫案上圍着三五個中年人正在研習作品,小畫案上有兩三個小孩正在臨摹字帖,最裏面的一間房是茶室,中式仿古傢俱、根雕的筆架、青花瓷的水秀潺潺流淌,很有禪意,堂主正和幾位藝術家品茶論道。

      我邊喝茶邊和堂主等朋友暢聊起來。要了解石緣堂,必須先説堂主王武劍。王武劍,年方三十七歲,祖籍陝西周至,受其舅舅影響,6歲就開始學習書畫。其舅何其人也,乃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著名畫家文史學家王安泉教授也。俗話説,外甥照舅,王武劍一方面自己酷愛藝術,一方面自身天資聰穎,再有舅舅的貼身教導,小小年紀,就練就了較為紮實的功底。後來順利考上了西安美術學院,得到西安美院車志勝等教授的悉心指導。作品主要以寫意人物、山水、花鳥及書法見長。多次參加全國書畫展並獲獎,許多作品在全國展出並被收藏。

      石緣堂是王武劍的齋號。石者石頭也,乃大自然散落在人間的美,硬朗、堅毅、挺拔,實在,富有內涵,正如清人趙繼恆在詩中所言:“疊疊高峯映碧流,煙嵐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確勝尋山萬里遊。”畫中國畫經常畫石,王武劍對石頭情有獨鍾,他欣賞寂寞的、幽深的、蒼古的石之美,人品如石品。緣者緣分也,共同志向共同愛好的朋友結緣同修共發展。

     為了“筆墨傳情,書畫會友”,王武劍於2010年創建了石緣堂書畫研究院,2016年正式註冊,其目的在於為藝術家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致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書畫研究院;宗旨是讓具有高品位、德才兼備的書畫藝術家及其作品,通過規範的深度的交流,傳承文化藝術之精髓,提高文化藝術之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此石緣堂特聘著名書畫家葉濃老師、王安泉、範崇岷、王文業、李眾斌等老師為名譽院長,把關定向,研究藝術,指導發展。特推出石緣堂書畫家期刊和石緣堂書畫巡迴展覽,展示作品,交流藝術,傳播文化。

      石緣堂一直把學術研究放在第一位,經常舉辦各種筆會,學習經典,研究筆墨技法,研討花鳥魚蟲畫法,特邀九十二歲著名書畫藝術家葉濃現場指導,意象之道,物入意出。特邀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西北美術總編輯,著名藝術評論家,國畫家應一平老師來石緣堂評品藝術。還有著名畫家蔡嘉勵、李樂見、劉海軍,陝西英才張芙蓉等老師做客石緣堂,揮毫潑墨,傳授經驗。

      藝術來源於生活,石緣堂積極組織藝術家及學員到北京、廣州、雲南、等地採風,到青海、甘肅、、內蒙古和秦嶺寫生,還大力開展慈善活動,節假日組織藝術家和學員到陝西省迴歸兒童救助中心、三原東周兒童村等看望孩子,給他們送去藝術作品,送去希望和快樂。創作抗戰題材作品,看望抗戰老兵,受到社會美譽。

        傳播藝術,服務大眾是石緣堂義不容辭的使命,石緣堂經常舉辦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篆刻等課程的研修班,並在長安區開辦分院,給當地書畫愛好者教授書法和繪畫。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石緣堂深知藝術無止境,需要靜心研習、孜孜以求。“閒來無事多畫畫”是石緣堂的座右銘,每天石緣堂高朋滿座,墨香四溢。經過多年的歷練奮鬥,石緣堂已經成為陝西唯一一家企業型書畫研究院、陝西唯一一家法人自主投資書畫研究院、陝西唯一一家以學術研究為主的書畫研究院、陝西唯一一家在全國範圍內有實體寫生基地的書畫研究院。

       徜徉在石緣堂,彷彿漫步在藝術殿堂,怡心怡情,樂不思歸。有一種愛好叫書畫,有一種精神叫堅持,石緣堂為了心中的藝術夢想,潛心,堅定不移,砥礪前行。

寫於2017.3.20

劉曉的主要著作

《意識形態與文化大》

《激盪歲月:1976年的中國》

《現代新儒家哲學》

合著

《中國史綱》

《當代意識形態風雲錄》

主譯《學的重大問題》

合譯

《的思想》

《人民的神》

在《史學月刊》、《學術研究》和《學研究》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在學界具有很大影響。

在多年的讀書、著述和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堅持潛沉反覆、嚴謹治學的態度和開拓創新的精神。

《文化傳統與瞿秋白方誌敏的思想性格》一文具體分析了社會動盪中農業家族和士紳家族的文化區別對於個體人格的影響,該文得到學術界較高的評價,被認為“有突破性的新見解”,是“質量較高、分量較重的學術新成果”。

《激盪歲月:1976年的中國》則將1976年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為對象,考察“”後期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演變,將事件史和思想史結合起來考察,儘管是一部歷史著作,但並非是以時間順序來排列歷史事件,而是通過對重大事件的結構性分析來展示一個特定歷史時段的各種複雜關係,無論是其敍事還是結論都時見新意。

《現代新儒家哲學》是目前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現代新儒家哲學的專著,對新儒家哲學之心性論基礎、歷史敍事以及它與現代哲學之核心要素之間的關聯作了細緻而頗有深度的解析,力圖在中國思想的內部結構和中國人的深層心理與思維框架中來理解現代新儒家的思想,其中,關於“本源主義模式”的討論很有新意,深化了學界關於新儒家哲學之基本性質的認識。

◆挽 劉曉先生

雲霧鎖武夷一簾山水懷驕子

煙雨漫京華闔座師友憶親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茗香未散春風猶在欲憶音容雲萬里

墨痕新着桃李不言夢迴庭下月三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清儒瀟瀟見北閩使君東來

白鶴翩翩隱南粵伏庵西去

——陳嶽於甲申六月丙午夜

一輪春秋品茶論道有君在舉座皆歡

半生歲月賞物談史無人儔獨向隅悲

——王繼平於甲申六月丙午夜

篆隸楷草盡書法獨好魏碑

哲文經社皆學問專長政史

——陳嶽於甲申六月丁未

流年似水潤丹青墨逸新香

曉月如歌詠華章魂牽舊夢

——呂景勝於甲申六月庚戌

人到老年了,什麼才是最大的幸福呢?

這個提問很有意義,尤其對於已經在老齡化的新中國裏生活的老人們最為重要。

人到老年了,什麼才是最大的幸福?值得兩億多生活在長江黃河、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三山五嶽的任何一位老人追逐、期盼和等待。

對於這個老人們充滿渴望的話題,是基於老人們因喪失勞動能力、因工作時間到達國家規定、因多種多樣原因退出生產過程而安享晚年生活的開始狀況。

到了老年,看待幸福又是一種全新認識的開始。

而且,老人們由於身處農村與城市區位條件的不同,其幸福感有共性也有差異。

農村比如:種種蔬菜、養養家禽、栽栽果樹、趕趕市集。不少農村老人們直至離世都在小集市勞作買賣,以從中獲取自己的人生最大幸福。

廣大老人們共有的幸福,也鑑於人們對幸福感的認識差異存在區別,不會有一種簡單明瞭的一致。

有老人們喜歡孫輩纏繞不辭辛勞盡享天倫之樂;

有老人們喜歡夕陽 旅遊 廣交朋友走遍天涯海角;

有老人們喜歡栽花養草手拎鳥籠大顯悠哉悠哉;

有老人們喜歡琴棋書畫賦詩填詞儼然文化傳人;

有老人們喜歡太極八卦練揮劍練就紅鶴體魄;

有的老人喜歡騎遊近郊自駕遠遊品嚐祖國山川。

有老人們喜歡 養生 保健品茶論道感悟人生精妙。……

這些,這些等等都是老人們幸福生活的方式方法,都是人到老年需要面對漸老的抉擇。

每一個人都會變老,都會終老,因它是人生的必然。

可人到老年,怎麼去尋求幸福,卻是每一個老人們需要面對的必然選擇和挑選。

在唉聲歎氣是一天、怨天怨地是一天、牢滿腹是一天、自持清高是一天、這也不滿那也不滿是一天等等情況下,為何不高高興興、愉愉快快、精精神神、美美滿滿痛痛快快地過一天!

要知道,任何幸福選擇是因人而宜的,它不是一加一簡單的數學模型,也不是H2O水分子化學反應。

有一點可以講是每一個老年人共同的心願,也許就是每一個老人們最幸福的共識與共勉——健 健康 康。

健康 ,是福; 健康 ,是喜! 健康 就是每一個老人們的共同祝願。

最幸福,就是 健康 。 健康 的身體, 健康 的心靈, 健康 的思想, 健康 的行為, 健康 的靈魂。

人到老年了,最幸福就是 健康 !

夕陽無限好,只是盡黃昏。老人最幸福的就是 健康 快樂的生活, 健康 快樂的享受美好的生活, 健康 快樂的前行在晚年的每一天。

人到老年了,什麼才是最大的幸福呢?

人嗎不論你是還是百姓,富豪還是乞丐,高級知識分子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總是按着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個鐵打的規律走下去,誰也改變不了。

回到主題,人到老年了,什麼才是最大的幸福呢?主要有幾點;

一,身體要 健康 ,人一到六十多歲以上,各種機能越來越衰退衰老,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哪樣的毛病。如果不及時檢查治療,釀成大病再治既費錢本人又遭罪,身體要緊,俗稱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等到老了,沒有錢再有病可就麻煩了。

二,兒女孝順,老倆口有兒有女,兒女都有好的工作,工資還不低。兒女家庭夫妻恩愛,孩子 健康 活潑可愛。兒女若是離老人住所比較近,可常回家看看,給老人買些常用物品和食品。老人看到兒女也高興。孩子若是離老人很遠,可能有的子女事業有成,或在外國發展也沒關係。當今通訊特別發達,閒瑕時給老人發個視頻,二老看到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女生活的很好,老人心裏也很滿足。

三,老人有養老金,老人在年輕時為國家在本職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工作,離休退休後,國家社保按月開養老金,使老有所養得到落實,老人們I心裏有底,不致於為了錢而發愁。

四,老人最好要有自已的單獨住房,面積大小無所謂,最理想別與兒女在一居生活。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習慣,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習慣。老人習慣早睡早起,而歲數小的正相反。在飲食方面也吃不到一塊,老年人喜歡軟爛、清淡,而年輕人和老年人還是不一樣。

鑑於上述現實,如果二老(或者有一位先逝)剩下的這位無論是男還是女,只要自已能做飯自理,可自己料理。自已不能自理時,讓兒女找一位保姆照顧老人生活,費用可由老人或兒女出。

四,老人要有業餘愛好,自已找樂, 健康 快樂地過好餘下幾年乃至十幾年的寶貴時光。如老人很 健康 ,白天可到公園與老友打太極,下象棋、溜彎、垂釣、文藝活動。或報名去老年大學,在哪裏學書法,畫畫,跳交誼舞等活動。即鍛鍊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可謂一舉多得的好事。

總之,老人最大的幸福是什麼?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男士和女士對此也有不同看法。不管怎樣,生活在 社會 主義的國度裏,,對老齡工作很重視,各地都有老齡委主抓這方面的工作,盡最大可能讓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一些。

人到老年,什麼才是最大的幸福呢?看到這個問題説説我的婆婆吧!

我的婆婆快六十歲了,在她的老思想裏,男人就不該進廚房,那都是女人該做的事。不論她身體舒服不舒服,都一直強忍着去做她認為該做的事,也因為那樣,公公習慣了被她當老爺一樣伺候着,每天一日三餐,每吃一碗麪、每喝一碗湯都是她親自端到面前的,公公身體一直不帶挪的。每次吃過飯,碗也從來不帶收的,要麼去看電視,要麼去準時的午休。無論婆婆身體有任何病痛他也視而不見,好像那些都與他無關似的。

有一次,婆婆在地裏幹活不小心劃傷了指甲,不停的流血,回到家她胡亂包紮了傷口,中午依舊按時把飯做好,吃過飯她想讓公公幫幫忙,公公沒管,她又忍着把碗洗了,就因為她的傷口一直沾水,前前後後一個多月了才長好。 後面我回到家,聽到家裏那些事真有點氣憤,一個女人在家庭裏竟然活得這麼卑微,平常了便罷,女人有了傷痛依舊不聞不問,這算什麼啊?可我能説什麼呢?老公不知道心疼,兒子不知道孝順,只能説一切都是她慣出來的。她老拿自己當機器使, 而她也習慣了有病一個人扛,有活一個人撲着幹,等病好了一切都照舊,該幹嘛的繼續幹嘛。她很少去考慮自己的身體。

這樣的事在這個家裏出現的太頻繁了,這樣的老人,我不知道有一天她再也苦不動了,累倒在牀上,她的晚年還能不能擁有幸福?她之前付出的一切到老了也不知有沒有人會回饋於她?那時哪怕有人能給她端一碗飯、端一碗湯、有人能陪她聊聊天,那些之前她從來沒有擁有過的生活,我想對她來説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身邊一直有人疼,有人愛就是最大的幸福!

文士茶的大唐時期

中國的“士”指的是知識分子,文士茶,就是文人品茗的藝術。在唐朝,以古都長安為中心,薈萃了大唐的文人雅士和茶界名流,如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畫家吳道子、王維、韓滉;音樂家白明達、李龜年等,他們辦茶會、寫茶詩、品茶論道,以茶會友,整合了大唐茶道。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涉及茶事的詩作有600餘首,詩人有150餘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創作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李白的《贈玉泉仙人掌茶》、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白居易的《茶山境會亭歡宴》、杜牧的《題茶山》、柳宗元的《竹間自採茶詩》、温庭筠的《採茶歌》、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

中國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緣,可以説沒有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因為“士”都具有一官半職,特別是在茶區任職的州府和縣兩級的官吏,因職務之便更有機會得到名茶,甚至比皇帝還要先嚐到貢茶,同時也因為他們對茶的感覺細膩,最能體會茶之神韻,加之茶助文思,吟詩作賦筆下生花。所以以“士”為中心形成了唐代三大茶藝之一的文士茶。

大唐文士茶風鼎盛,舉辦家庭茶會司空見慣。大唐文士茶是長安著名的詩人和茶痴白居易舉辦家庭茶會,款待詩人顧況、劉禹錫的情景。

標籤: 品茶 書法 論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k/zonghezhishi/o5wg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