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碧螺春種植

碧螺春種植

碧螺春種植

1、開墾施底肥,挖種植溝後在溝底鋪上稻草後覆蓋一層土並施適量餅肥以及複合肥;

2、選種直播,碧螺春的種子需要用清水浸泡2~3天,選擇沉水的種子在每年11~12月份或2~3月份播種;

3、扦插育苗,碧螺春扦插育苗移植時間為每年2月上旬或3月上旬。

1、開墾施底肥,挖種植溝後在溝底鋪上稻草後覆蓋一層土並施適量餅肥以及複合肥;

2、選種直播,碧螺春的種子需要用清水浸泡2~3天,選擇沉水的種子在每年11~12月份或2~3月份播種;

3、扦插育苗,碧螺春扦插育苗移植時間為每年2月上旬或3月上旬。

碧螺春是一種產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的名茶,也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種植碧螺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地理環境:碧螺春適宜種植在海拔800-1200米、年平均氣温16-18℃、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的山區。

2.土壤條件:適宜種植碧螺春的土壤應為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或壤質土。

3.種植方法:春季或秋季進行整地,秋季施肥。在10月至次年3月之間進行採摘,採用手工摘採,摘取嫩芽和葉片。

4.管理措施:注意摘採後及時精製,經過揉捻、殺青、晾乾等工序後即可製成碧螺春。同時要注意防治病蟲害,澆水要均勻適量。

5.收穫時間:4月底至5月初是碧螺春的採茶期,需在芽葉未展完全開之前採摘,採摘後立刻進行精製處理。

總之,種植碧螺春需要注意環境條件、土壤質地和種植管理等多個方面,並進行及時精製處理,才能製成優質的碧螺春。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碧螺春茶樹的品種主要有櫧葉種、迎霜、福雲五號/六號、福鼎大白、烏牛早,以及東、西山羣體種(以柳葉條、醬板頭、柴茶等小葉茶樹品種為代表)。而碧螺春茶樹的種植方式,主要有茶籽直播、扦插育苗這兩種。

種植前準備:開挖種植溝施足底肥

在梯田外側內側或果園周圍,開挖種植溝。溝寬80~60釐米,溝底鋪稻草1000公斤/畝,再覆蓋一層土,然後施餅肥200公斤/畝,另外施複合肥15公斤/畝。分層入種植溝,肥土拌勻,上覆層表土,宜在種植前一月完成。

一、茶籽直播

選用有性良種,將茶籽倒入容器中,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一次。沉於水底的茶籽説明質量較好,而浮於水面的茶籽則是比重小,質量低劣,或者已經變質、腐爛了,需果斷剔除。

當年的11~12月份中旬是茶籽播種的最佳時期,不過即便錯過了這個時間,也可於早春2~3月播種。但是相對來説,春播會出苗偏晚,成苗率偏低。

播種前,用鋤頭按標準挖播種小穴,雙行種植的小行距為40釐米,小穴距離30釐米;單行種植的小穴距20釐米。每穴播籽3~5粒,覆蓋土3釐米。再鋪上稻草、糠殼、桔梗等,以保持水土,防止乾旱,提高出苗率。

二、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的茶苗移植時間,以春季2月上旬至3月中旬為宜。單行條植大行距150釐米,株距25~30釐米。雙行條植25~30釐米,呈三角形排列。每穴植茶苗二株。

茶苗要求無性系中小葉良種,苗高30釐米左右,莖粗3釐米左右,具有兩個分枝以上,根系生長髮育良好。洞庭山茶農一般採用營養缽苗木種植,成活率更高。

栽苗前,先將地面整理好,土壤疏鬆的砂質土用低溝栽植法,即茶苗栽在低於地面5~10釐米的畦面上,茶苗放入溝中邊覆土,邊踩緊,使根與土緊密結合。當天栽的苗,當天就要澆定根水,澆後適當覆土。

栽好茶苗後,立即定型修剪,高度為15釐米,然後在行間鋪上稻草。在茶苗成活前,要根據天氣及土壤含水情況,每隔5~7天澆水一次,茶苗成活後要勤除雜草,防止草荒。

碧螺春茶樹種植成活後,一般前兩年以長樹為目的,待第三年看茶樹穩定,可以適當進行採摘。以上就是種植碧螺春茶樹的兩種方式,洞庭山茶農一般也採用這兩種方式種植碧螺春茶樹。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碧螺春介紹

碧螺春介紹: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碧螺春可以種在合肥嗎?

碧螺春種在合肥不太合適。碧螺春的主要種植地點:

產於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

西山鎮(今金庭鎮)全境十二個村都種茶。重點茶區在秉場、石公堂裏、東村、衙甪里、東河、縹緲村一帶,其餘東蔡、林屋、庭山、蔣東、元山各村也有分佈。茶園面積965公頃。

東山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茶區主要分佈在山區的莫釐、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

中國十大名茶中採用果茶間作種植方式的是什麼

碧螺春又叫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採用茶果間作的種植方式,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等果樹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

1、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為貢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澤碧綠,形似螺旋,產於早春。

2、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佈白毫隱翠,泡成茶後,色嫩綠明亮味道清香濃郁飲後有回甘。人們讚道:“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洞庭碧螺獨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為它生長在果園之中,並且接受了洞庭水土的滋養。其他碧螺春沒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氣和青葉氣。

擴展資料

1、碧螺春是綠茶代表產品之一,根據中國中醫學及現代藥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為:茶葉苦、甘,性涼,入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濕、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

2、碧螺春功效 茶葉成分對人體的生理、藥理功效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興奮作用、利尿作用;強心解痙作用;抑制動脈硬化作用;抗菌、抑菌作用;減肥作用;防齲齒作用;抑制癌細胞作用;緩解腳氣作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碧螺春

中國十大名茶中採用果茶間作種植方式的是什麼

中國十大名茶中採用果茶間作種植方式的是碧螺春(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紅、泉城綠、等果木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説:“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採摘時間和收穫季節

碧螺春採摘時間

通常碧螺春是在3月份春分左右的時候開始採摘,是從3月份到4月份這個期間採摘,最晚的時間是在穀雨的時候採摘,採摘時間差不多要持續1個月左右.

一般碧螺春在春分到清明這個時間段採摘的碧螺春是最好的,因為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前茶在在沒有進入節氣的時候能夠得到充足的陽光還有土壤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會讓它更加飽滿和脆嫩。

不同產地碧螺春採摘季節

碧螺春的主要產地就是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的東山和西山,和現在的蘇州市吳中區的金庭鎮、還有浙江。

洞庭碧螺春採摘時間

洞庭碧螺春一般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的時候種植,洞庭碧螺春屬於綠茶品種,大概在3月份的時候採摘上市,碧螺春屬於不發酵綠茶,性偏寒,洞庭碧螺春是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的特點而聞名,它帶有天然的花果香,泡出來的茶湯色嫩綠而清澈。

浙江碧螺春採摘時間

浙江碧螺春一般在2月下旬左右種植,浙江碧螺春也是屬於綠茶的品種,大概在4份的時候採摘上市,它的顏色鮮豔,泡出來的茶香氣濃郁,很醇厚。

不同品種碧螺春收穫時間

碧螺春苗在2、3月份的時候栽種合適,碧螺春就只有自己一種品種,碧螺春的採收時間是在春分到清明期間。

茶果間作種植方式的茶是什麼

茶果間作種植方式的茶是碧螺春。

碧螺春茶屬於綠茶類,產自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該產區是著名的茶樹、果樹間作種植區,茶樹和桃樹、李樹、等果木交錯種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造就了碧螺春獨特的茶香果味。

碧螺春是綠茶的一個品種,屬於名優綠茶,有中國十大名茶之稱,又名“功夫茶”、“新血茶”、“嚇煞人香”,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的產區是著名的茶樹、果樹間作種植區,茶樹和桃樹、李樹、杏樹、梅樹、桔樹、泉城綠等果木交錯種植,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令碧螺春茶具有獨特的天然茶香果味。

碧螺春的貯藏方法

碧螺春貯藏條件十分講究。傳統的貯藏方法是紙包茶葉,袋裝塊狀石灰,茶、灰間隔放置缸中,加蓋密封吸濕貯藏。隨着科學的發展,往年亦有采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分層緊扎,隔絕空氣,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電冰箱內貯藏,久貯年餘,其色、香、味猶如新茶,鮮醇爽口。

碧螺春樹苗幾年能採茶?

茶樹自種苗生長至衰老死亡的一生中,可劃分為種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等四個時期。

種苗期是茶樹一生的開始,從種子成熟,經播種發芽,到地上部植株第一次生長停止,全程約8—9個月。

幼年期約4—5年,是栽培茶樹培養樹冠的重要時期,在這四、五年當中的後1—2年,也就是幼年期的後期一般可以採取打頂採摘的方法,開始採茶獲得收益。成年期是茶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時期,在營養狀況較好的情況下一般可維持20年左右,這是茶樹發揮最大經濟效益的時期。衰老期茶樹經多次採摘,形成頂層分枝細密的“雞爪枝”,發芽能力減弱,芽葉瘦小,產量明顯下降。

因此,栽培茶樹種植以後一般要經過3—4年才能正式採茶。採茶對種茶的人們來説是獲得經濟收益,而對茶樹來説是一種刺激和損傷,所以對處於採摘期的茶樹,必須加強肥培管理,大量補充營養,這樣才能維持持續的高產優質。

採茶是採摘茶樹上新發出來的嫩芽葉,嫩芽葉是由芽和葉組成的,採下一個芽帶一個葉片的稱作“一芽一葉”,一個芽帶二個葉片的稱作“一芽二葉”,以此類推,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等。當芽葉逐漸成熟,頂端只剩一個極短小的芽(稱駐芽),下面就是葉片了,兩個葉片對夾着駐芽的芽葉就稱作“對夾葉”。有時不小心採下的是單個葉片,就稱單片葉。

採摘芽葉的大小和老嫩度是根據不同茶類的不同要求而確定的,也就是不同茶類有不同的採摘標準。

高檔名優茶,如龍井茶、碧螺春等都要求採摘細嫩的芽葉作原料。特級、一級的龍井茶一般是採摘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為原料。二、可以採摘一芽二、三葉為原料。有些名優茶要求採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如白毫銀針、雪水雲綠就是如此。因此做一公斤高級名茶少則要採摘6~8萬個芽葉,多則要採摘10萬個芽葉,可見採製茶葉之艱辛。

大宗紅、綠茶是分級別生產的,一、二級茶一般要求以一芽二、三葉為主,三、四級茶要求以一芽三、四葉和對夾二、三葉為原料,五、六級茶一般都是對夾葉為主,葉子也較粗老。

烏龍茶的採摘標準與一般紅綠茶不一樣,不是越嫩越好,太嫩的原料做不出烏龍茶的香味,當然太老的原料香味淡薄也不理想。烏龍茶一般要求“開面採”,也就是要等到新梢長到3—5葉,頂芽停止生長,頂葉有6—7成開面時,採下2—4葉芽梢為原料。

邊銷緊壓茶的原料多數是以較粗老的曬青和烘炒青為原料,因此採摘標準一般都比較粗老,通過採摘一芽四、五葉或對夾三、四葉,甚至用刀割當年成熟枝梢作原料的。

碧螺春的產地在哪碧螺春介紹

1、碧螺春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創制於明朝,到乾隆下江南時已是聲明赫赫了。碧螺春原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區土壤質地比較鬆疏很適合茶樹的生長。由於茶樹種植與果樹之間,所以生產出來的碧螺春帶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2、洞庭湖的歷史也是比較滄桑的,大自然帶着滄桑可謂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獨特的幽韻。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准,獲得原產地域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起,洞庭碧螺春茶將實施新的國家產品質量標準,新標準的實施,將統領碧螺春茶產業發展的核心,調整茶葉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消費及監管的各個領域。

3、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紅、泉城綠、等果木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説: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4、碧螺春茶葉的主產區主要是在西山鎮和東山鎮,正宗碧螺春品牌也主要集結於這兩處國家原產地保護區。西山鎮(今金庭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都種茶。重點茶區在秉場、石公堂裏、東村、衙_裏、東河、縹緲村一帶,其餘東蔡、林屋、庭山、蔣東、元山各村也有分佈。茶園面積965公頃。東山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茶區主要分佈在山區的莫釐、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2013年,兩個鎮產出的茶葉有294.7噸,其中碧螺春產量有152.3噸。

中國十大名茶中採用果茶間作種植方式的是什麼

十大名茶中採用果茶間作種植方式的是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中外,其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佈,白毫隱翠。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出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脱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

碧螺春具有抗輻射、防癌抗擊衰老降血壓、降血脂、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主要重點茶區在秉場、石公堂裏、東村、衙甪里、東河、縹緲村一帶,東山鎮茶區主要分佈在山區的莫釐、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

碧螺春產地在哪裏 碧螺春有什麼樣的歷史

碧螺春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

碧螺春茶原產於蘇州東、西山,關於碧螺春卻有着許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説。一種傳説講:碧螺春興於唐代、盛於宋朝,明清之際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際,故而得名。據説,此茶為王母娘娘派仙鶴傳的種,山人朱元正獨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稱其為“嚇煞人香”,後清康熙南巡到東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類説法也就是目前比較認可的一種,傳説認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曆史,當初茶農採茶,因“筐不勝貯,置於懷中,茶得熱氣,忽發異香”,茶農於是驚呼“嚇煞人格香”,“嚇煞人香”於是便成為碧螺春的俗名。後適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蘇巡撫宋犖用此茶進獻,甚得嘉許,但聖上以為名稱不雅,遂欽賜“碧螺春”之名。於是,今天就有了人人傳頌的碧螺春美稱。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脱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説:“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為貢品。

標籤: 種植 碧螺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zonghezhishi/4l6y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