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武夷巖茶的由來

武夷巖茶的由來

武夷巖茶的由來

武夷巖茶源於福建武夷山地區,據説可追溯到唐朝。相傳,唐憲宗年間,武夷山某處山洞中發現了一株茶樹,山洞內光線昏暗,温度適宜,空氣流通,茶樹得到了優越的條件,逐漸生長成為一株茶樹巨大的老根,形成一片茶園。由於茶樹生長在山洞中,得到了別樣的生長環境,在茶樹的枝葉中富含了大量的營養物質,茶葉品質極佳,有着鮮明的個性和很高的品質。因此,武夷巖茶被譽為“天下第一巖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武夷山—烏龍茶與紅茶的故鄉,種茶歷史悠久,千百年來,武夷先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品質優異、種類多樣的武夷茶,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經驗和深厚的茶文化思想理念,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物質和非物質的寶貴財富。形成當地特有的茶道。

其中包括:有形的茶藝、無形的茶技及文化理念等,內容廣泛、豐富。先敍述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一、武夷巖茶歷史演變

武夷茶自有傳頌以來,至今已2000餘年。

武夷茶元代以前主要是產製團餅茶和蒸青曬青散茶,明代出現炒青綠茶,清代初研製出烏龍茶(巖茶)、紅茶、龍鬚茶。武夷山是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

漢朝: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軍滅了閩越國,並詔令將閩越民舉遷江淮之間,以虛其地。當地官員將武夷茶獻給漢武帝,武夷茶納貢從漢武帝開始。但史志中未見漢代武夷山產茶記載。

展開剩餘93%

漢武帝

考古發現:城村漢城遺址數以萬計的陶器裏,有大量茶具—茶壺、茶杯,證實漢代閩越國先民種茶飲茶的實事。

唐代:唐玄宗於784年詔封武夷山為“名山大川”道教將武夷山列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佛教寺廟也大興,武夷山名聲日高,據林祥瑞、劉祖陛《福建簡史》記載:“唐代福建的土特產就是山區的茶和沿海的鹽”。武夷山茶自然包含在內,例證有:⑴唐孫樵的《送茶與焦刑部書》,寫到送武夷茶—晚甘候;⑵唐徐寅《尚書惠蠟麪茶》(系福建最早的茶詩,已1100多年)寫到唐時武夷茶採製的時間、禮祭、製作、運輸、煮飲和受贈者的感激之情。

宋代:武夷茶處於興盛時期,主要製作龍團鳳餅茶。

龍團鳳餅

⑴武夷茶是建茶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苑上貢團茶中包括武夷茶,如蘇軾《荔枝歎》“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清董天工《御茶園舊貢茶有感》詩,宋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都有記載。

⑵鬥茶盛行,成納貢選品和遊藝項目。

⑶武夷茶與儒、道產生了密切聯繫,朱熹、白玉蟾等,種茶、飲茶、寫茶,都留下了許多詩詞和美麗傳説。

朱熹

元代:主要製作餅茶。

元世祖忽必烈喝到大臣高興(福建路招討使行右副都元帥)獻送的武夷茶“石乳”,備加賞識,於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當地官員承辦貢茶,高興曾幾次親入武夷山,監製貢茶。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高興之子高久住任福建省邵武路總管,奉命到武夷山監製貢茶,並在九曲溪之四曲南畔建皇家御茶園,製作貢茶,當時園中場工250户,採製貢茶360斤,龍鳳茶5000餅以入貢,後又逐增,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增至960斤。貢額年年加,茶農苦不堪言,出現茶園拋荒、茶產下降。現今四曲北岸題詩巖還保留3塊銘記當地官員建園和監製巖茶的摩崖石刻。

忽必烈

具有濃厚民俗色彩的“喊山”儀式就興其時的武夷山。在御茶園東邊築喊山台,每年驚蟄日,崇安縣令率領御茶園官員、場工前往行祭,供置三牲、點香燃炮、宣讀祭文,讀完後頂禮膜拜、擊鼓鳴金、率眾人高呼“茶發芽!茶發芽!……”據説祭拜呼喊後,通仙井井水會慢慢升高,系神力所為,傳得玄乎。

明代:朱元璋詔令“罷龍團,改制散茶”。武夷茶由蒸春團餅茶逐漸改為曬青、蒸青散茶製法,後期改進為炒青綠茶。提高了武夷茶的產量和質量,陳椽認為“炒青綠茶的發展,可説是製茶工業領域的大革命”。促進了武夷茶的發展。明徐火勃在其《茶考》中記載:“環九曲之內,不下數百家,皆以種茶為業,歲所產數十萬斤。水浮陸轉,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於海內矣。”

朱元璋

明萬曆三十五年,荷蘭商船來澳門購運綠茶轉運至歐洲,其中主要是武夷茶,開了武夷茶外銷先河。

清代:是武夷茶大發展的時代

⑴武夷茶由綠茶發展到烏龍茶—武夷巖茶。清初崇安縣令殷應寅曾招安徽黃山僧制松蘿茶(發了酵的炒青綠茶)在反覆摸索改進的基礎上,於康熙後期率先形成了巖茶(烏龍茶)的製作工藝,產製武夷巖茶。

康熙

⑵創制了小種紅茶:紅茶發源地—武夷山星村桐木關:

當地山高林密、雨多霧濃、濕度大、春季多雨少陽,製茶無法用日光曬青,大多靠室內鬆柴烘青,炒揉後的茶葉又是用鬆柴烘烤,茶中有松煙味,稱正山小種紅茶(煙小種)。

關於紅茶起源時間,曾有四種不同説法:①明代中期;②明代末期;③清中期;④19世紀中期等四種説法,多數説法是在清代。

⑶創制了龍鬚茶:以武夷山八角亭所產最佳,清末民初,主要運輸美國舊金山及新加坡一帶,深受海外僑胞歡迎。

⑷茶品、茶種及其生產製作技術迅速向外流傳,武夷茶名揚中外,並帶動了周邊地區茶業的發展。

民國期間:戰亂影響,茶葉銷路不暢,產量下降,1914年茶銷量仍達45萬斤,到1948年僅13000斤(其中正山小種紅茶3000斤)1938年福建茶葉改良場遷到崇安縣;1942年在崇安興建“中央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武夷山成了全國茶葉研究中心。許多著名的茶葉界前輩,如吳覺農、張天福、王澤農等都曾在研究所工作過。他們在武夷山開茶園搞試驗,取得許多成果,如試製成功“九一八”揉茶機、林馥泉在此期間撰寫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一書等,為茶業發展作出貢獻。

張天福

新中國成立至今,武夷茶經歷了從恢復發展到現在的快速崛起發展階段。現今武夷茶麪積達10萬畝,總產近1000萬斤,比1978年增13倍以上,比1948年總產13000斤,更是天壤之別;2002年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種》,2003年武夷山獲國家文化部“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06年6月武夷巖茶(大紅袍)手工製作技藝被國家文化部確認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山大紅袍和正山小種紅茶獲國家商標局核准證明商標。進一步提升武夷茶的聲譽與地位。茶業已成武夷山支柱產業。

盛世茶興,武夷茶的發展前景看好,在發展的同時,必須保持清醒頭腦,確保武夷茶穩步發展。

二、武夷巖茶基本認識

武夷茶:武夷山所產之茶,包括歷史上所產的多種名茶,也包括現今產製的各類茶。

武夷巖茶:武夷茶之一,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按國家《武夷巖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定義,“是指在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栽培,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種特徵的烏龍茶”。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的上品。巖茶與其他烏龍茶區別在於①茶性温和;②首重滋味;③有明確的地理區域性。

大紅袍:歷史上的茶王,現今武夷巖茶的主打品牌。①大紅袍名叢羣體,通過無性繁殖擴大栽培,一部分已投產;②配製大紅袍:選用上等巖茶為原料科學拼配精製而成,按國家標準進行等級檢測。大紅袍是巖茶的上品。

大紅袍

巖韻:武夷巖茶特有品質特徵。由三大因素構成:A、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B、適宜產製巖茶的優良茶樹品種;C、獨特的傳統生產製作技藝。特徵表現為巖骨花香,即“茶水厚重潤滑,香氣清正幽遠、回甘快捷明顯,滋味滯留長久。”

武夷山桐木關菜茶

武夷菜茶(C.sinensis cv.Wuyi-caicha)與奇種:武夷菜茶是原產於武夷山古老的極為優良的有性系農家茶樹品種。是世界茶樹分類學上中小葉種的代表種羣(林奈 1762.Thea bohea),是當地千百年來的主栽品種,據統計1943年武夷菜茶仍佔總面積的85%以上;奇種是用武夷菜茶產製的成品茶。歷史上按出產區域分為正巖奇種、半巖奇種、洲奇等。

三、武夷名叢

1、名叢來源:名叢來源於武夷菜茶,是武夷茶區歷代先民從武夷菜茶中選出優良單叢,經過不斷選擇淘汰、優中選優而留存下來的各類優良羣體,名叢都有“花名”。

史志中記載的歷代名叢有:

唐:正唐梅、正唐樹

宋:墜柳條、鐵羅漢、宋玉樹、石乳、臭葉香茶(又稱文公茶)

元:石乳

明:鐵羅漢、白雞冠

清:鐵羅漢、白雞冠、大紅袍、老君眉、肉桂、不知春、洞賓茶、木瓜、雪梅、小紅梅、素心蘭、白桃仁、雀舌、水金龜、半天妖(鷂)、金鎖匙、白牡丹等

唐:正唐梅、正唐樹

宋:墜柳條、鐵羅漢、宋玉樹、石乳、臭葉香茶(又稱文公茶)

元:石乳

明:鐵羅漢、白雞冠

清:鐵羅漢、白雞冠、大紅袍、老君眉、肉桂、不知春、洞賓茶、木瓜、雪梅、小紅梅、素心蘭、白桃仁、雀舌、水金龜、半天妖(鷂)、金鎖匙、白牡丹等

2、名叢種類:

經歷了十個多世紀的選育,武夷山共有各類名叢不下千種。據林馥泉1943年調查,僅慧苑各巖茶廠就有830餘種。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名叢現今已不復存在了。

武夷名叢傳統分類:

茶王:大紅袍

四大名叢: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妖(鷂)

十紅十白、十二金釵等

現代武夷名叢無性系分類:主要按生育期、樹型、樹姿、葉片大小、葉型、葉片着生狀況等進行。

《武夷巖茶名叢錄》中,對現有名叢分類如下:

按武夷山茶區茶樹春茶達到烏龍茶採摘標準分:早生種1個:採摘期4月中旬;中生種19個,採摘期4月下旬;晚生種34個,採摘期5月上旬;特晚生種16個,採摘期5月中旬及5月中旬以後。

按葉片大小分:中葉類32個,小葉類38個。

按樹型分:小喬木型5個,灌木型65個。

3、名叢特點與作用

特點:

①適應性強,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

②種類多、特徵特性表現明顯;

③部分名叢對生長環境和製作工藝要求更嚴格(區域性強);

①適應性強,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

②種類多、特徵特性表現明顯;

③部分名叢對生長環境和製作工藝要求更嚴格(區域性強);

名叢作用:

①歷史上各廠場茶主選育名叢,標新立異、爭奇鬥豔,提高了武夷巖茶品質和知名度。

②增加了武夷巖茶高檔品類,單列於奇種之外。

③武夷茶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名叢都有美麗的傳説故事,豐富了武夷茶文化內函。

④分別固定保存了武夷菜茶古老的遺傳基因組合類型。

①歷史上各廠場茶主選育名叢,標新立異、爭奇鬥豔,提高了武夷巖茶品質和知名度。

②增加了武夷巖茶高檔品類,單列於奇種之外。

③武夷茶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名叢都有美麗的傳説故事,豐富了武夷茶文化內函。

④分別固定保存了武夷菜茶古老的遺傳基因組合類型。

4、名叢保護、開發利用情況

近百年以來,不斷有一批農業科技人員,有識之士和當地羣眾,為保護和發展名叢而不懈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原崇安茶場和市茶科所等先後建立了名叢觀察圃和品種園。

名叢肉桂經過開發,1985年福建省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省級良種,現已做為武夷茶區當家品種栽培,栽培面積佔全市總面積1/3以上。省內外廣泛引種。

但由於種種原因,名叢資源保護工作明顯滯後,原崇安茶場在民國年間建的名叢觀察圃和50年代建的茶樹品種園已不復存在,巖茶區許多名叢有的失管枯死,有的被拋毀改種,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本人1969年底到綜合農場工作,綜合農場是大紅袍管理單位,還管理着九龍窠、內鬼洞等名叢集中區,從此與巖茶結下不解之緣。

⑴1980年組織課題組在九龍窠建立名叢圃2.1畝,收集保護栽培各類名叢資源112份;

⑵1990年又組織課題組,擴大對名茶區各主要巖山的單叢茶樹資源收集保護,在水濂洞霞賓巖溪仔邊建立單叢茶樹資源圃11.5畝,收集保護栽培各類單叢資源1066份;

⑶1989年起,以名叢圃為重點,連續多年對名叢資源生長狀況觀察記載,並對部分名叢分別採製評審,經過反覆對比鑑別和資料積累整理,共整理鑑別70個名叢,於2006年9月通過省市專家組鑑定;

⑷2007年6月《武夷巖茶名叢錄》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5000冊;

⑸從1993年起自籌建辦了龜巖種植園約20畝,擴大示範種植名叢,並逐年採製對比,選擇優良名叢擴大繁育供生產示範。

⑴1980年組織課題組在九龍窠建立名叢圃2.1畝,收集保護栽培各類名叢資源112份;

⑵1990年又組織課題組,擴大對名茶區各主要巖山的單叢茶樹資源收集保護,在水濂洞霞賓巖溪仔邊建立單叢茶樹資源圃11.5畝,收集保護栽培各類單叢資源1066份;

⑶1989年起,以名叢圃為重點,連續多年對名叢資源生長狀況觀察記載,並對部分名叢分別採製評審,經過反覆對比鑑別和資料積累整理,共整理鑑別70個名叢,於2006年9月通過省市專家組鑑定;

⑷2007年6月《武夷巖茶名叢錄》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5000冊;

⑸從1993年起自籌建辦了龜巖種植園約20畝,擴大示範種植名叢,並逐年採製對比,選擇優良名叢擴大繁育供生產示範。

近幾年來,茶區業主對名叢生產越來越重視,大紅袍已較大面積栽培,正在申報審定品種,四大名叢都有較快擴大;此外還有北斗、白牡丹、金鎖匙、雀舌、玉麒麟、向天梅、老君眉、金羅漢等一批名叢擴大生產示範。

如此眾多的珍貴名叢資源,將為武夷茶穩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武夷學院學術講座提綱 羅盛財 2011.3.14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福茶之心

交流QQ羣:166543714;166545051;166544703

新浪微博:福茶之心

交流QQ羣:166543714;166545051;166544703

福茶之心

微信 | fuchazhixin

茶覺先生,食茶交友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武夷山茶的文化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

介紹:武夷茶在南北朝時(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稱於世,唐代成為士大夫上層貴族饋贈佳品,宋元兩代入貢朝廷,盛極一時。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於九曲溪畔設置御茶園。明代罷造龍團,改蒸青團茶為炒青散茶,隨後又改制三紅七綠的烏龍茶,即現在所稱之巖茶。因而,武夷巖茶始於明朝,盛於清代,十七世紀遠銷西歐,蜚聲四海。 武夷山有茶可能在唐朝時期或者更早,但武夷茶是繼北苑茶而發展起來的。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四曲處設置了“御茶園”,龍團貢茶。直到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龍團改制散茶。明朝的武夷茶已代替了北苑茶,改變了加工工藝,成為品質優異的散茶,譽滿天下。

地理環境:武夷山位於福建與江西相鄰的邊界,產茶歷史悠久,自蔡襄以後,山中所產的茶葉除寺僧供獻遊客外,主要作為貢品。

品質特點:其品質、外形肥壯勻整、緊結捲曲似蜻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象背,具青翠、砂綠、蜜澤且光潤;內質香氣馥郁芬芳、持久; 滋味醇厚甘滑;花果香撲鼻,喉韻明顯;湯色澄黃,清澈豔麗;葉底柔軟明亮,葉緣紅邊鮮豔,中部淺黃綠色,俗稱“綠葉紅鑲邊”,耐於沖泡。總之,巖茶具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的品質特點。集“香韻”味韻和“喉韻”為一體的“巖韻”特色。

武夷巖茶的典故介紹

武夷山茶葉生產的歷史十分悠久。武夷巖茶為烏龍茶類,屬半發酵的青茶。清鮮甘爽回味悠悠。它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齊備的茶中珍品。也有着悠久的歷史,下面就武夷巖茶貴為貢茶的歷史做一詳細介紹。

古時候,有個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被天心廟的老方丈救回廟中。老方丈見秀才臉色蒼白,體瘦腹脹,便從一個精緻的小錫罐裏抓出一撮茶葉,放在碗裏用滾水泡開,讓秀才喝下去,秀才見那茶葉在碗中舒張,片片綠葉紅鑲邊,染得水色黃中帶紅,如琥珀一樣光亮,一股帶有桂花的.清香味沁心透肺,啜了幾口,立覺腹脹消退、精神爽快。秀才連忙起身,向老方丈拜了三拜説:"多承老方丈見義相救,倘若小生今科得中,定返此修整廟宇,重塑金身!"後就赴京趕考去了。

果然不久,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並被皇上招為東牀附馬。他雖春風得意,但仍未忘報恩之事。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狀元騎着高頭大馬,離開了京城,回武夷山天心廟還願。

與天心廟方丈相見後,談及當年治病之事,狀元問是何仙藥,方丈説這不是什麼靈丹仙草,而是九龍窠的茶葉,狀元聽了,認為這是救命的神茶,意欲帶些回京,進貢皇上。此時正值春茶開採季節,第二天老方丈就帶領廟內大小和尚和狀元一同來到九龍窠,採來茶葉,由最好茶師加工,並用特製小錫罐盛裝,由狀元帶回京城。

誰知狀元回到朝中,正值皇后犯病,百醫無效,上下慌亂。狀元一問病情,乃肚疼鼓脹,食無味,寐不安。於是向皇上陳述神茶藥效後取出那罐茶葉呈上。皇帝馬上命人熬煮讓皇后服下,説也怪,皇后飲服以後,但覺迴腸蕩氣,痛止脹消,精神漸爽,身體不僅逐漸復原了,而且比沒有病之前更加健康、美麗。

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去九龍窠披在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專人看管茶樹,年年歲歲採下茶葉,悉數進貢朝廷,不得私匿。從此,武夷巖茶的珍品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

以上就是對武夷巖茶貴為貢茶的歷史介紹,希望對大家瞭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

武夷巖茶為什麼叫巖茶?

武夷茶之所以被稱之為巖茶與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有關係。按照官方的定義的,巖茶是在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和栽培,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

武夷巖茶講究特定產區,以正巖為上。提到正巖山場的範圍,按陳老師那句經典解釋,“你到武夷山景點買票看到的茶就是正巖茶。”

武夷山景區範圍內的小氣候,適宜茶樹生長,當地含有風化巖的土壤是一種砂礫壤,是產生“巖韻”的前提。

以正巖茶為圓心一路往外,還有半巖、外山等説法。越接近正巖核心,巖韻則越明顯。反之則越來越淡。

像是半巖地域內,土質含有的風化巖的量比正巖少,巖韻氣息不如正巖茶明顯。而不少種在黃泥地的外山茶,一絲絲巖韻也無。

參考資料來源:小陳茶事

武夷山的茶為什麼這麼出名

      :武夷巖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武夷巖茶馳名中外,與優異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武夷山四周皆溪壑,與外山不相連接,由三十六峯、九十九巖及九曲溪所組成,自成一體。巖峯聳立,秀拔奇偉,羣峯連綿,翹首向東,勢如萬馬奔騰,堪為奇觀。澄碧清澈的九曲溪,縈繞其間,折為九曲十八灣。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迴轉,峯峯水抱流"之貌。而沿溪兩岸,羣峯倒影,盡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實為"碧水丹山"人間仙境。前人題"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峯連逶迤,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輪廓。名山勝境,陶冶出巖茶的天然靈氣。武夷巖茶區,氣候温和,冬暖夏涼。山峯巖壑之間,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峯頭露,潤滯珠簾洞口雲”。茶園大部分在巖壑幽澗之中,四周皆有山巒為屏障,日照較短,更無風害。優越的自然條件孕育出巖茶獨特的韻味。武夷山之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礫巖、紅沙巖、頁巖、凝灰巖及火山礫巖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之成土母巖,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巖、紅沙巖及頁巖組成。《茶經》稱茶山之“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武夷茶園土壤系爛石或礫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氣宜茶”。適宜的土壤,造就出巖茶的優良內質。碧水丹山,峭峯深壑,高山幽泉,爛石礫壤,迷霧沛雨,早陽多陰,“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武夷巖茶獨享大自然之惠澤,它奉獻給人們以獨特的“花香巖骨”,使同屬自歎不如。武夷巖茶可分為巖茶與洲茶。在山者為巖茶,是上品;在麓者為洲茶,次之。從品種上分,它包括呂仙茶、洞賓茶、水仙、大紅袍、武夷奇種、肉桂、白雞冠、烏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徵取名。其中以“大紅袍”最為名貴。關於大紅袍名稱的來歷,有幾種不同的説法,一是傳説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脱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還有另一説法,傳説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流傳更廣的是每當採茶之時,要焚香祭天,然後讓猴子穿上紅色的坎肩,爬到絕壁的茶樹之上採摘茶葉。所以廣東話把這種猴採茶稱為“馬騮”(廣東人管猴子叫馬騮)。正由於數量稀少,採摘困難,這種茶在市場上是價格昂貴的珍品。大紅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產於福建崇安東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生長環境命名的不見天、金鎖匙;以茶樹形狀命名的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

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茶鄉,武夷茶在元代就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武夷山“大紅袍”製作技藝又被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目前國內茶葉類惟一獲此殊榮者。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羣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説,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説,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説法。不少人認為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武夷茶文化的茶藝程序

  焚香靜氣葉嘉酬賓

  活煮山泉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懸壺高衝

  春風拂面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遊山玩水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鑑賞三色

  喜聞幽香領略巖韻

  游龍戲水盡杯謝茶。

 

武夷巖茶餅由來

武夷茶的起源和發展  武夷山不僅是武夷巖茶的原產地,也是中國紅茶的發源地,又是宋元兩朝的貢茶基地,茶葉栽培和製作歷史悠久,在茶葉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豐富和發展茶學,繁榮我國經濟作過傑出貢獻。武夷茶起源於南北朝  縱觀《茶經》及其以後的茶學典籍,武夷茶最早見諸於文字的記載,是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才子孫樵《送茶與焦刑部書》。孫樵以擬人化的筆法稱武夷茶為“晚甘侯”,書中寫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奧,請勿賤用之!”自此,“晚甘侯”成為武夷茶之別稱,成名於世。  然而,“晚甘侯”是不是就栽於唐代呢?由於缺少文字資料可考,我國著名茶學家——安徽農學院教授陳椽就以“晚甘侯”出現的時間推斷“武夷茶約在南北朝的齊時起源”。陳椽教授考證發現:“晚甘侯”最早出現於南齊(公元479—502年)尚書右僕射王奐之子王肅死後,同人送給他的諡號,以表其節。王肅在南齊是個諫官、諍臣,“御使都諫”。王肅嗜茶,故同人送給的諡號為“晚甘侯”,這是“晚甘侯”最早出現的時間和來源。據此陳椽教授推斷武夷茶約在南北朝齊時起源。  武夷茶起源於南北朝,與茶史專家郭孟良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茶葉生產已遍及東南各地,茶產區域已初具規模”的觀點相一致。由此印證了陳椽教授的推斷是正確的。  為什麼“晚甘侯”就是武夷茶呢?有三個依據可以解疑:(1)丹山碧水是武夷山特指,是南朝江淹給武夷山的題詞。這個題詞來自於九曲溪二曲渡口,當時武夷山市的前身崇安縣尚未建縣,屬建陽縣,故孫樵寫建陽丹山碧水。茶是武夷山的特產,送禮佳品。孫樵《送茶與焦刑部書》實際上是一封誇“晚甘侯”名貴,以期引起受禮人重視的信。(2)古時,古人對茶特別崇尚,認為茶品聖潔森然,品質高尚。又認為做人也要有人品,要剛直不阿,清正廉潔。(3)王肅嗜茶,是一位精於品茶的人,同時又是一位諫官、諍臣,其人品如茶品,故同人為表其節,私諡為“晚甘侯”。因此,可以認為“晚甘侯”是一個雙關詞,將它稱之為武夷茶的名字或別稱,就好理解了。

武夷巖茶的歷史發展

商周時,武夷茶就隨其“濮閩族”的君長,會盟伐紂時進獻給周武王了。西漢時,武夷茶已初具盛名。

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孫樵在《送茶與焦刑部書》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別名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宋代中國製茶技術進入改革時期,飲茶風氣盛行,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各地產茶不下百種,僅貢茶就幾十種。此時的武夷茶也是北苑貢茶的一部分,運往建州進貢。

元代的統治者嗜茶成性,且頗有品茶功夫,武夷茶便成了首選,於是在元代武夷茶正式成為貢茶。

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為了監製貢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設置“御茶園”當時武夷茶就大量進貢了,而且長達255年,從客觀上擴大了武夷茶的影響。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朱元璋詔令產茶地,禁止蒸青團茶,改制芽茶入貢,逐漸向炒青綠茶轉變;明末清初由於加工炒制方法不斷創新,在製茶過程中不斷摸索,就出現了烏龍茶。

清代是武夷巖茶全面發展時期,武夷茶區不僅有生產武夷巖茶、紅茶、綠茶,而且還有許多的名從。

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土地改革,分茶山到農民,以户進行個體生產。爾後成立互助組,農户聯户生產,擴大了加工規模,巖茶產量達3000擔。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農民茶山歸集體所有,以生產隊為核算,進行生產、分配。

17世紀,武夷茶開始外銷。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採購武夷茶經爪哇轉銷歐洲各地。幾十年後,武夷茶已發展成為一些歐洲人日常必需的飲料,當時一些歐洲人把武夷茶稱為“中國茶”。英國最早的茶葉文獻中的“Bohea”意即為“武夷”之音譯。當時在倫敦市場上,武夷茶的價格比浙江的珠茶還要高,為中國茶之首。

19世紀20年代開始,武夷茶在亞非美一些國家中試種,至今已在30多個國家中安家落户。進入本世紀80年代,武夷茶又風靡東瀛,被視為健美茶而傾倒無數佳麗。

1962年,巖茶總產僅2800多擔。此後的十多年,巖茶緩慢增加,至1978年總產才6400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茶葉生產得到重視。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全市有茶山10萬畝,總產約8萬擔(毛茶),產值近億元,有大小茶家130個,茶業從業人員3萬人,茶葉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科研上也獲得新成績。武夷肉桂無性繁育成功,由名樅上升為品種,栽種面積約3萬里。

1995年,武夷山茶葉研究所對大紅袍經過十多年的反覆實驗,無性繁育獲得成功,免除了斷代之憂,保持茶王大紅袍的特徵,並經省科委鑑定通過。

2002年武夷巖茶被國家確認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規範了一系列生產、製作、產品標準。6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佈了GB18745《武夷巖茶》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武夷巖茶按茶樹品種分為名樅、傳統品種二類,按產品分為大紅袍、名樅、肉桂、水仙、奇種五類。大紅袍、名樅不分等定級;肉桂分特、一、二級;水仙、奇種分特、一、二、。

2003年,武夷山市牽頭,將武夷星茶業與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強強聯合,組合為新的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形成了以武夷星為龍頭的武夷巖茶生產加工企業,大力發展武夷巖茶產業。

2010年,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創作的第五部印象作品—《印象·大紅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同年,武夷山市申報的“武夷山大紅袍”被國家工商總局新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11年,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創作的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與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推出的“印象大紅袍”專屬茶品牌。這是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的“印象鐵三角”合作執導的中國印象系列山水實景演出的第一個衍生茶類品牌,揭開中國茶葉品牌突圍序幕。同年,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武夷星WUYISTAR及圖”獲中國馳名商標。 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窮。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羣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烏龍茶中的明珠。“武夷巖茶”是產於閩北武夷山市(原祟安縣)武夷山巖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

元代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

武夷巖茶佛手的來歷

商周時,武夷茶就隨其“濮閩族”的君長,會盟伐紂時進獻給周武王了。西漢時,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孫樵在《送茶與焦刑部書》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別名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宋代中國製茶技術進入改革時期,飲茶風氣盛行,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擴展資料:

武夷巖茶的特點:

綠葉鑲邊兮紅袍罩身,善緣接善兮一泡心寧,這應該是對武夷巖茶品質特徵的精煉概括。武夷巖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

武夷巖茶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香高而持久,鋭則濃長、清則幽遠,滋味醇厚滑潤甘爽,帶特有的“巖韻”。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含有多種礦物質,如人體細胞不可缺少的鉀,保護牙齒的氟及其他磷、鈣、鎂、鐵、鋅、鈉、硼、硫等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人類必需的多種氨基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對人體營養的補充有所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為什麼叫巖茶?

武夷巖茶產於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區,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巖茶是什麼茶?武夷巖茶俗稱青茶,屬於烏龍茶武夷巖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從發酵的角度講武夷巖茶屬於什麼茶: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羣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烏龍茶中的明珠。“武夷巖茶”是產於閩北武夷山市(原祟安縣)武夷山巖上烏龍茶類的總稱。

為了使大家更深刻的理解武夷巖茶是什麼茶,聚祥春茗茶在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下武夷巖茶的特徵。

1、武夷巖茶產於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中。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可分為巖茶與洲茶。在山者為巖茶,是上品;在麓者為洲茶,次之。新茶不宜多喝。

2、品種包括大紅袍、肉桂、呂仙茶、洞賓茶、水仙、武夷奇種、白雞冠、烏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徵取名。其中以“大紅袍”最為名貴。大紅袍是無性繁育,親本的優點能遺傳而不變異。

3、武夷巖茶屬“葉紅鑲邊”半發酵茶,特點甘、清、香,色澤綠褐鮮潤,茶湯呈深橙,茶性和而不寒,沖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最適宜泡工夫茶,18世紀傳入歐洲後,曾有“病之藥”譽。流傳每當採茶之時,要焚香祭天,讓猴子穿上紅色坎肩,爬絕壁採摘茶葉,廣東話把這種猴採茶稱為“

武夷巖茶餅由來

一、大紅袍茶磚的發展史 宋代有“龍團鳳餅”,清代有“武夷茶磚”,今有“大紅袍茶磚”。

陳德華於20世紀80年代取得“大紅袍無性繁殖”的成功,為大紅袍茶磚的研製提供了可能。

1996年陳德華首創了“大紅袍茶磚”,得到了我國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教授的積極支持。

2005年又對茶磚的外型進行了改進,填補了歷史上沒有“大紅袍茶磚”的空白,近年來武夷山許多廠家也相繼推出了“大紅袍茶磚”。

“大紅袍茶磚”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的景象。

二、大紅袍茶磚飲用方法:

1、泡茶器具:紫砂壺或大蓋杯一套

2、投茶量:一小片

3、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為上,用純淨水,或礦泉水亦可。

4、浸泡時間:水温度需現開現泡為宜。

第一泡浸泡時間約1-2分鐘,以後每衝一泡,浸泡時間可依據個人喜好而定。

一般而言浸泡時間的調整原則為1至7泡的湯色基本一致。

沖泡次數與浸泡時間及投茶量有關。

三、品茶要領

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並反覆幾次。

聞香有聞幹茶香、杯蓋香、水香、杯底香等等;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並重復幾次,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徵

四、大紅袍茶磚的儲存方法

大紅袍茶磚宜儲存在通風、陰涼、乾燥、避光、無異味的地方,茶磚不需密封包裝儲存,儲存得當則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存不壞,具有收藏的價值。

五、武夷巖茶大紅袍茶磚的功效

1、提神2、明目3、消食4、醒酒5、去痰6、堅齒7、降血脂8、消熱解毒9、怯風解表10、養生益壽11、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12、對癌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標籤: 由來 武夷 巖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zonghezhishi/v3rw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