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是 昆蟲記

是 昆蟲記

昆蟲記 是

《昆蟲記》是一部長篇生物學著作,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林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昆蟲記第二十章概括 昆蟲記第二十章內容概括

1、嬌小的赤條蜂:細細的腰,玲瓏的身材,腹部分成兩節,下面大,上面小,中間好像是用一根細線連起來,黑色的肚皮上面圍著一絲紅色的腰帶:這就是赤條蜂。

2、創作背景:《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3、《昆蟲記》融合了科學與文學,這也意味著它既有科學的理性又有文學的感性。書中不時語露機鋒,提出對生命價值的深度思考,試圖在科學中融入更深層的含義。

4、在研究記錄之餘,作者在字裡行間也提及自己清貧樂道的鄉間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蟲的經歷,向讀者介紹膝下的兒女,乃至他的家犬,這正符合了“回憶”二字,充滿了人情味。

5、可以說,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以及動力,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學的理性就是得到了這種感性的支援才能持續下去。總之,《昆蟲記》記載的情況真實可靠,詳細深刻;文筆精練清晰,所以深受讀者歡迎。

6、法布林具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此書是為昆蟲譜寫的生命樂章,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7、它將作者對昆蟲的細心觀察、潛心研究和人生體會熔於一爐,不僅使人們在閱讀時獲取相關的科學知識,而且睿智的思想哲理躍然紙上,在作者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優美的散文,讀者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8、同時,該書的問世又被看作是動物心理學的誕生。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此書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昆蟲記》中20種動物的簡介 名字+外形特點+習性

1.孔雀蛾

  是一種長得很漂亮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全身披著紅棕色的絨毛,脖子上有一個白色的領結,翅膀上灑著灰色和褐色的小點兒.橫貫中間的是一條淡淡的鋸齒形的線,翅膀周圍有一圈灰白色的邊,有一個大眼睛,有黑得發亮的瞳孔和許多色彩鑲成的眼簾,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線條.這種蛾是由一種長得極為漂亮的毛蟲變來的,它們的身體以為底色,上面嵌著藍色的珠子.它們靠吃杏葉為生.一共有多少蛾子?這個房間裡大約有二十隻,加上別的房間裡的,至少在四十隻以上.四十個情人來向這位那天早晨才出生的新娘致敬——這位關在象牙塔裡的公主! 在那一個星期裡,每天晚上這些大蛾總要來朝見它們美麗的公主.那時候正是暴風雨的季節,晚上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我們的屋子又被遮蔽在許多大樹後面,很難找到.它們經過這麼黑暗和艱難的路程,歷盡困苦來見它們的女王. 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連那凶狠強壯的貓頭鷹都不敢輕易離開巢,可孔雀蛾卻能果斷地飛出來,而且不受樹枝的阻擋,順利到達目的地.它們是那樣的無畏,那樣的執著,以至於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它身上沒有一個地方被刮傷,哪怕是細微的小傷口也沒有.這個黑夜對它們來說,如同大白天一般. 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為了這一目標,它們繼承了一種很特別的天賦:不管路途多麼遠,路上怎樣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礙,它總能找到它的物件.在它們的一生中大概有兩三個晚上它們可以每晚花費幾個小時去找它們的物件.如果在這期間它們找不到物件.那麼它的一生也將結束了. 孔雀蛾不懂得吃.當許多別的蛾成群結隊地在花園裡飛來飛去吮吸蜜汁的時候,它從不會想到吃東西這回事.這樣,它的壽命當然是不會長的了,只不過是兩三天的時間,只來得及找一個伴侶而已

  2.捲心菜毛蟲

  捲心菜幾乎可以說是我們所有的蔬菜中最為古老的一種,我們知道古時候的人就已經開始吃它了.而實際上在人類開始吃它之前,它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們實在是無法知道究竟是什麼時候,它出現了,又是什麼時候人類第一次種植它們,用的又是什麼方法.植物學家告訴我們,它最初是一種長莖、小葉、長在濱海懸崖的野生植物.歷史對於這類細小的事情的記載是不願多花筆墨的.它所歌頌的,是那些奪去千萬人生命的戰場,它覺得那一片使人類生生不息的土地是沒有研究價值的.它詳細列舉各國國王的嗜好和怪癖,卻不能告訴我們小麥的起源!但願將來的歷史記載會改變它的作風.

  我們對於捲心菜知道得實在太少了,那實在有點可惜,它的確算得上一種很貴重的東西.因為它擁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不僅是人類,就是別的動物也都與它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其中有一種普通大白蝴蝶的毛蟲,就是靠捲心菜生長的.它們吃捲心菜皮及其一切和捲心菜相似的植物葉子,像花椰菜、白菜芽、大頭菜,以及瑞典蘿蔔等,似乎生來就與這種樣子的萊類有不解之緣.

  它們還吃其它一些和捲心菜同類的植物.它們都屬於十字花科--植物學家們這樣稱呼它們,因為它們的花有四瓣,排成十字形.白蝴蝶的卵一般只產在這類植物上.可是它們怎麼知道這是十字花科植物呢?它們又沒有學過植物學.這倒是個謎.我研究植物和花草已有五十多年,但如果要我判定一種沒有開花的植物是不是屬於十字花科,我只能去查書.現在我不需要去一一查書了,我會根據白蝴蝶留下的記號作出判斷--我是很信任它的.

  白蝴蝶每年要成熟兩次.一次是在四五月裡,一次是,這正是我們這裡捲心菜成熟的時候.白蝴蝶的日曆恰巧和園丁的日曆一樣.當我們有捲心菜吃的時候,白蝴蝶也快要出來了.

  白蝴蝶的卵是淡橘的,聚成一片,有時候產在葉子朝陽的一面,有時候產在葉子揹著陽光的一面.大約一星期後,卵就變成了毛蟲,毛蟲出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卵殼吃掉.我不止一次看到幼蟲自己會把卵殼吃掉,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我的推測是這樣的:捲心菜的葉片上有蠟,滑得很,為了要使自己走路的時候不至於滑倒,它必須弄一些細絲來攀纏住自己的腳,而要做出絲來,需要一種特殊的食物.所以它要把卵殼吃掉,因為那是一種和絲性質相似的物質,在這初生的小蟲胃裡,它比較容易轉化成小蟲所需要的絲.

  不久,小蟲就要嚐嚐綠色植物了.捲心菜的災難也就此開始了.它們的胃口多好啊!我從一顆最大的捲心菜上採來一大把葉子去餵我養在實驗室的一群幼蟲,可是兩個小時後,除了葉子粗大的葉脈之外,已經什麼都不剩了.照這樣的速度吃起來,這一片捲心菜田沒多少日子就會被吃完了.

  這些貪吃的小毛蟲,除了偶爾有一些伸胳膊挪腿的休息動作外,什麼都不做,就知道吃.當幾隻毛蟲並排地在一起吃葉子的時候,你有時候可以看見它們的頭一起活潑地抬起來,又一起活潑地低下去.就這樣一次一次重複著做,動作非常整齊,好像普魯士士兵在操練一樣.我不知道它們這種動作是什麼含義,是表示它們在必要的時候有作戰能力呢,還是表示它們在陽光下吃食物很快樂?總之,在它們成為極肥的毛蟲之前,這是它們唯一的練習.

  吃了整整一個月之後,它們終於吃夠了.於是就開始往各個方向爬.一面爬,一面把前身仰起,作出在空中探索的樣子,似乎是在做伸展運動,為了幫助消化和吸收吧.現在氣候已經開始轉冷了,所以我把我的毛蟲客人們都安置在花房裡,讓花房的門開著.可是,令我驚訝的是,有一天我發現,這群毛蟲都不見了.

  後來我在附近各處的牆腳下發現了它們.那裡離花房差不多有三十碼的距離.它們都棲在屋簷下,那裡可以作為它們冬季的居所了.捲心菜的毛蟲長得非常壯實健康,應該不十分怕冷.

  就在這居所裡,它們織起繭子,變成蛹.來年春天,就有蛾從這裡飛出來了.

  聽著這捲心菜毛蟲的故事,我們也許會感到非常有趣.可是如果我們任憑它大量繁殖,那麼我們很快就會沒有捲心菜吃了.所以當我們聽說有一種昆蟲,專門獵取捲心萊毛蟲,我們並不感到痛惜.因為這樣可以使它們不至於繁殖得太快.如果捲心菜毛蟲是我們的敵人,那麼那種捲心菜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了.但它們長得那樣細小,又都喜歡埋頭默默無聞地工作,使得園丁們非但不認識它,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它,即使他偶然看到它在它所保護的植物周圍徘徊,他也決不會注意它,更不會想到它對自己會有那麼大的貢獻.

  我現在要給這小小的侏儒們一些應得的獎賞.

  因為它長得細小,所以科學家們稱它為"小侏儒",那麼讓我也這麼稱呼它吧,我實在不知道它還有什麼別的好聽一點的名字.

  它是怎樣工作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春季,如果我們走到菜園裡去,一定可以看見,在牆上或籬笆腳下的枯草上,有許多的小繭子,聚整合一堆一堆的,每堆有一個榛仁那麼大.每一堆的旁邊都有一條毛蟲,有時候是死的,看上去大都很不完整,這些小繭子就是"小侏儒"的工作成果,它們是吃了可憐的毛蟲之後才長大的,那些毛蟲的殘屍,也是"小侏儒"們剝下的.

  這種"小侏儒"比幼蟲還要小.當捲心菜毛蟲在菜上產下橘的卵後,"小侏儒"的蛾就立刻趕去,靠著自己堅硬的鋼毛的幫助,把自己的卵產在捲心菜毛蟲的卵膜表面上.一隻毛蟲的卵裡,往往可以有好幾個"小侏儒",跑去產卵.照它們卵的大小來看,一隻毛蟲差不多相當於六十五隻"小侏儒".

  當這毛蟲長大後,它似乎並不感到痛苦.它照常吃著菜葉,照常出去遊歷,尋找適宜做繭子的場所.它甚至還能開展工作,但是它顯得非常萎靡、非常無力,經常無精打彩的,漸漸地消瘦下去,最後,終於死去.那是當然的,有那麼一大群"小侏儒"在它身上吸血呢!毛蟲們盡職地活著,直到身體裡的"小侏儒"準備出來的時候.它們從毛蟲的身體裡出來後就開始織繭,最後,變成蛾,破繭而出.

  3. 蟹蛛

  蜘蛛目蟹蛛科的通稱.多數種類頭和腹部短寬,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橫行,宛如螃蟹.蟹蛛全球約1800種.不結網,常靜伏花草叢中等候捕食過往的昆蟲.卵袋產於葉面或樹幹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護,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常見的有三突花蛛和鞍形花蟹蛛.多生活在花草叢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麥田中捕食害蟲.澳大利亞的蟹蛛,子女會吃掉自己的母親.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開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親完全乾涸. 蜘蛛目(Araneida)蟹蛛科(Thomisidae)蜘蛛,形狀像蟹,也能像蟹那樣橫行或倒退.世界性分佈,美國有125種左右.灰或褐色,長約12公釐(0.5吋).不結網而埋伏以靜候獵物.如花上的弓足花蛛(Misumena vatia),白或,腹側有紅條紋.能在數天內改變體色以與花的顏色相配合.有幾種生活在樹皮上或下.花蛛屬(Misumena)及Misumenoides屬在北美常見,分佈於開闊地的籬笆或植物上.扁蛛科(Platoridae)、異足蛛科(Heteropodidae)及擬扁蛛科(Selenopidae)的一些種有時亦俗稱蟹蛛.

  4. 狼蛛

  蜘蛛的一種,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動物,能捕殺害蟲,是有益動物.平時過著遊獵生活,一到繁殖季節,雄狼蛛總是百般討好雌蛛,大獻殷勤. 狼蛛求偶時,先紡織一個小的精網,把撒在上面,然後舉著構造特殊的腳須撈取,含情脈脈地靠近雌蛛.在靠近雌蛛前,雄蛛在遠處不斷地揮舞腳須,若雌蛛伏著不動,雄蛛才得以靠近雌蛛進行交配,雄蛛用腳須把送進雌蛛的受精囊中.一旦交配完成,它就會被凶殘的雌蛛吃掉,成了短命的“新郎”. 雖然雌狼蛛嗜殺成性,但撫養子女卻體貼入微.它產卵前先用蛛絲鋪設產褥,將卵產上後又用蛛絲覆蓋,做成一個外包“厚絲緞”,內鋪“軟絲被”的卵囊,以防風避雨.為了防止意外,狼蛛乾脆把卵囊帶在腹部下面,用長長的步足夾著它隨身帶走. 小狼蛛出世後,雌蛛更是愛護備至.幼兒紛紛爬上母親的背部或腹壁,由母親揹著到處巡遊、狩獵.這樣,要持續到幼蛛第二次蛻皮後,雌蛛才肯放心地讓它們離開自己,各自謀生.

  5.紅螞蟻

  中文名: 紅螞蟻 拉丁學名: Tetramorium sp. 綱: 昆蟲綱 目: 膜翅目 科: 蟻科切葉蟻亞科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 棉鈴蟲、紅鈴蟲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 形態特徵: 工蟻體長3.2毫米左右,橙紅至暗紅色.腹部、觸角柄節、各足腿節褐色.體上直立毛簡單,不形成三叉.頭部(不包括上顎)長稍大於寬,近四方形,頭頂及兩側具縱條紋,其間有短橫紋.複眼小,卵圓形,黑色,位於頭側的中部,無單眼.觸角12節,其上著生密毛,棒節3節,第一、二棒節等長,第三棒節為第二棒節的2倍,具觸角溝.脣基具縱條紋,其後緣延伸於觸角基部之間,具單縱脊.上顎具縱條紋,咀嚼緣具6齒,端部2齒較大,下顎須4節.約與頭(包括上顎)長相等,前胸前端較寬,前側角顯著,前、中、後胸背板具網狀脊紋,前中胸背板溝不明顯,中、後胸背板溝上方明顯,兩旁凹進,後胸背板狹而短,並胸腹節背面中部和後緣兩側具粗刺2對,位於中部者較長,具點刻.各足脛節上有一簡單的距.腹部橢圓形,光滑,外露4節.腹柄具2結節,第一結節長大於寬,前端有柄,第二結節呈橫卵圓形,寬稍大於長,比第一結節寬.紅螞蟻是一種打架非常厲害的螞蟻,但是它們不會尋找食物,不會養兒育女,它們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別人來替它們完成.為了達到它們的目的,它們就去搶鄰居不同種類的螞蟻,比如黑螞蟻,把別人的蛹運到自己的窩裡.不久後,搶來的蛹蛻皮了,就成為了家中積極幹活的傭人.當炎熱的6,7月份來臨時,紅螞蟻就從家中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整個隊伍有5米多長,盲目地搜尋目標——黑螞蟻.一旦發現目標,領頭的螞蟻就停下來,其他的螞蟻也大步趕上,證實情況屬實後,就全體衝入黑螞蟻的家,一場廝殺後,勝利歸於紅螞蟻,它們用大顎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紅螞蟻出征的遠近取決於黑螞蟻家的遠近,它們出征的道路並不選擇,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除了水路之外,它們都能穿過.但是它們回來的路是堅定不移的,無論出來時的路是多麼彎曲,多麼危險,它們都按原路回去.它們只認得原來的路.

  6.蠐螬

  鞘翅目金龜總科(Scarabaeoidea)幼蟲的總稱,有40餘種.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三類.其中植食性蠐螬食性廣泛,危害多種農作物、經濟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剛播種的種子、根、塊莖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蟲,危害很大.此外某些種類的蠐螬可入藥,對人類有益.讀音 qícáo古籍異名蟦(《爾雅》),蟦蠐(《本經》),應條(《吳普本草》),地蠶(郭璞),蜰齊、敦齊(《別錄》),乳齊(陶弘景),土蠶(《安徽藥材》),老母蟲(《四川中藥志》),核桃蟲(《藥材學》),糞蟲.形態特徵蠐螬體肥大,體型彎曲呈C型,多為白色,少數為黃白色.頭部褐色,上顎顯著,腹部腫脹.體壁較柔軟多皺,體表疏生細毛.頭大而圓,多為黃褐色,生有左右對稱的剛毛,剛毛數量的多少常為分種的特徵.如華北大黑鰓金龜的幼蟲為3對,黃褐麗金龜幼蟲為5對.蠐螬具胸足3對,一般後足較長.腹部10節,第10節稱為臀節,臀節上生有刺毛,其數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種的重要特徵.

  7.甲蟲

  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 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35萬種以上,使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主要特徵是它們特殊的前翅,其已變成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後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而且是分佈最廣的昆蟲目.多以動、植物為食,但也有以物質為食者. 有的具重要經濟價值,成蟲和幼蟲可能毀壞作物、木材、紡織品以及傳播寄生蟲和疾病.有的吃害蟲而對人有益.雖然所有的鞘翅類都適用"beetle"之名,但有的以其他的俗名著稱,如weevil(象甲)、borer(鑽孔蟲)、firefly(螢)、chafer(鰓角金龜)和curculio(錐象甲). 鞘翅目的昆蟲就是甲蟲.這一目是昆蟲裡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界裡最大的一目,約有三十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已經沒有飛行的功能,只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後翅,飛到空中.翅鞘的顏色花樣多變化,有發金光的,有帶條子像虎紋的,有帶斑點像豹皮的,也有的是雜色圖案.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後翅退化,不能飛了,像步行蟲就是.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尨毛蕈蟲只有零點二五公釐長.最大的像天牛,有二十公分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小. 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 隨生活習性的不同,它們的腳構造也不同.有的腿節發達,適合跳躍;有的有游泳毛,適於游泳. 甲蟲是完全的昆蟲.它們的生活史裡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卵的大小和數量各不相同.隱翅蟲的卵很大,但每次只產數個;地膽科的卵很小,但每次產數千個.瓢蟲大都把卵成堆產在葉子上;象鼻蟲常在植物莖上鑽個孔把卵產在裡面;有些金花蟲有特殊的卵囊保護著卵;還有的把卵產在泥土裡或水裡. 它們的幼蟲有的可自由活動,有的常躲在隱蔽處.幼蟲大都在土裡或隱蔽處化蛹,不結繭,不過也有些種類會結繭保護著蛹.從幼蟲到成蟲有的只要一個星期,有的卻要二十年.依食性,觸角形狀,翅脈等不同,甲蟲可分為肉食性,多食性,有吻三大類.

昆蟲記主要內容20字

《昆蟲記》記錄了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婚習和真實的生活。

《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它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

還記載著法布林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擴充套件資料

成書過程

法布林31歲時,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他就先後創作了《植物》、《保爾大叔談害蟲》等系列生物學作品。1854年,法布林在法國的《自然科學年鑑》上發表了他的《節腹泥蜂觀察記》。

三年後,他又發表了關於鞘翅昆蟲問題的研究成果,其學術質量之精,理論意義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餘年資料而寫成的《昆蟲記》第一卷終於問世。

1880年,法布林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林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昆蟲記

昆蟲記內容簡介

昆蟲記內容簡介:

昆蟲記記錄了法布林一生的心血。書中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蒼蠅等。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和散文的筆調,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他所觀察和研究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地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既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和尊重,又傳播了科學知識,體現了作者觀察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

在《昆蟲記》一書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在法布林忙碌而充實的一生中,他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來研究昆蟲,終於探得了昆蟲界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在文中法布林運用了許多擬人的手法,使昆蟲們變得生動有情趣,令人喜愛。法布林用蟲性關照人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

拓展資料: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這部著作的法文書名直譯為《昆蟲學的回憶》,副標題為"對昆蟲的本能及其習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語調輕鬆幽默詼諧,基於事實的故事情節曲折奇異。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尊敬與熱愛。

標籤: 昆蟲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l2g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