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四禮有哪些禮

四禮有哪些禮

四禮有哪些禮

1、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

2、成人禮:是在少男少女達到成人年齡時舉行的象徵邁向成人階段的儀式。中國古代的成人禮指冠禮和笄禮,這個傳統從西周一直延續到明朝。

3、婚禮: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其意義在於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防止重婚,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準備承擔社會責任。

4、葬禮:也稱葬儀、葬喪、喪禮、白事或後事,是一種社會儀式,正式標誌一個人的死亡。古人“事死如事生”,非常注重喪葬禮儀,制定日漸繁瑣的喪葬儀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人生四禮是哪四禮

人生的四大禮包括:開筆禮 、禮、成婚禮 、葬禮,其中禮的儀式最有紀念意義。

人生有某些時候會比較重要,這些時候到來之際,往往會舉辦某種儀式。那麼人生四禮究竟是哪四禮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

01

開筆禮:主要包括四個環節:正衣冠儀式,拜先師儀式,硃砂開智儀式,擊鼓明智儀式。

02

禮:古時男子年滿20歲的時候要舉行加冠禮,表示其已經是成年人,之後就可以娶妻。

03

成婚禮:這個儀式屬於漢族的文化精粹之一,古代人覺得黃昏是好時辰,通常會在黃昏舉行娶妻之禮。

04

葬禮是指關於喪事的儀式。主要包括:進行安葬、舉行殯儀、進行舉哀等。

05

漢族自古以來就有禮的儀式,男子的稱為“冠禮”,女孩子的稱為“笄禮”。冠、笄之禮是華夏禮儀的重要起點禮儀。

中國四大禮儀

中國四大禮議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這裡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係密切。

擴充套件資料:

禮儀發展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絕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 幾個特定的 場合才注重禮儀規範,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以最恰當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這個時候“禮”就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禮儀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禮儀是人際關係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

禮儀對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稱呼

1、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臺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2、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3、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侄。

4、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禮儀動作

拱手禮、一拜禮、兩拜禮、三拜禮、叩首禮、

執手禮、推手禮、交手禮、揖禮、鞠躬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禮儀

四盒禮都有哪四樣?

四盒禮是指:茶葉,冰糖,罐頭,點心,地方習俗不同,也有地區的結婚四色禮為:煙,酒,豬肉,點心。四盒禮的東西不盡相同,隨著各個地區的差異化習俗,四盒禮也有所變化。

提親四色禮又稱四盒禮。地區特色風土人情的送禮方式,也即四樣禮,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終,完美、美滿等意蘊,是後輩對長輩的祝福。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風俗不同,禮品所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如:東北地區為粉條,肉,酒,雞或者魚,含有順利,大吉,大餘,之意。陝西婚禮風俗、尤其是西安結婚時候,男方肯定要給女方四色禮,即肋條肉、酒、煙、蓮菜。以討吉利。

提親男方要注意

1、注意服裝儀容:服裝一定要得體合宜,儀容要乾淨整齊。

2、切勿空手:到女方家去提親,別忘了帶點小禮物。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對長輩的尊重,雖然他們嘴巴會說不用客氣,可是心裡會很高興的。

3、笑容滿面:臉上千萬不可愁眉苦臉的,要展現出你的誠意與笑容。這樣分數會加分不少。

4、表示尊重:對女方所提之要求或意見,儘可能都表示尊重,依照他們的規定來辦理,否則一旦意見不合,當場氣氛過僵可就不好。

5、準時赴約:千萬不可以遲到,若真因為塞車或其它不可抗力之因素,一定要趕緊電話通知會稍微晚一點時間抵達。

6、午時離開:男方須在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稱為午時)離開,請男方在10點左右到女方家,中午前須離開。

婚聘中的四禮是指哪四禮?

大部分地區婚聘四禮有:項鍊、戒指、耳環、皮包。

古代人生有四大禮,我只知道有開筆禮、成人禮,請問兩外兩個是什麼

人生四大禮為:開筆禮、禮、婚禮、葬禮

具體介紹如下:

1、開筆禮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筆禮”,即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

2、禮

是在少男少女達到年齡時舉行的象徵邁向階段的儀式。

中國古代的禮指冠禮和笄禮,這個傳統從西周一直延續到明朝。古代中國華夏族的成年禮,男子滿20歲時行冠禮,即加冠,表示其已,被族群承認,之後可以娶妻。女子則是在滿15歲後行笄禮,及笄之後可以嫁人。

3、婚禮

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其意義在於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防止重婚,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準備承擔社會責任。

4、葬禮

葬禮,也稱葬儀、葬喪、喪禮、白事或後事,是一種社會儀式,正式標誌一個人的死亡,也是一種處理屍體的禮儀。

自原始社會後期起,古人“事死如事生”,非常注重喪葬禮儀,制定日漸繁瑣的喪葬儀節。《儀禮·士喪禮》等禮書對周代“士”階層貴族自死亡至喪禮結束的七大項儀節,有詳細的記載。秦漢以後乃至今天,許多喪葬儀節禮俗,皆淵源於此。

擴充套件資料

1、四禮:冠婚喪祭

冠婚喪祭在中華文化裡面,指的是從出生到死亡所必須經歷的四個禮儀,即是“冠禮”、“婚禮”、“喪禮”和“祭禮”,統稱為“四禮”或“家禮”。

四禮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也流傳到日本、朝鮮半島、琉球、越南、臺灣、滿洲、香港等東亞國家地區,日本稱之為“冠婚葬祭”,韓國稱之為“冠婚喪祭”。

2、三書六禮

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迎親)。

3、五禮

中國古代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人生四大禮

人生四大禮:開筆禮、禮、成婚禮、葬禮。

一、開筆禮

大致有四個環節:正衣冠,拜先師,硃砂開智,擊鼓明智;

開筆禮儀式結束,就標誌著兒童正式成為了孔門弟子,從此就要安心讀書求學。

二、禮

古時禮指冠禮和笄禮。男子滿20歲時行冠禮,即加冠,表示其已,被族群承認,之後可以娶妻。女子則是在滿15歲後行笄禮,及笄之後可以嫁人。現代禮是在少男少女年齡滿18歲時舉行的象徵邁向階段的儀式。

三、成婚禮

婚禮,在中國原為“昏禮”,屬於漢族傳統文化精粹之一,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傳統中式婚服(明制)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

四、葬禮

指有關喪事的禮儀。主要過程有:小殮、報喪、奔喪、停靈、守靈、大殮、出殯和下葬、燒七、守孝、牌位、掃墓、喪服。

擴充套件資料

現代學校開筆禮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正衣冠

“衣冠”不僅僅只是意味著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謂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衣冠是讓我們憶起先祖那些優秀品德的最好載體,也是讓孩子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驟。

2、硃砂開智

所謂“硃砂開智”就是用硃砂為剛剛入學的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這又稱之為“開天眼”。其寓意著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

3、擊鼓明智

“擊鼓明智”其目的在於讓孩子目明耳聰、茅塞頓開、創業建功。

4、啟蒙描紅

“啟蒙描紅”這一步驟主要是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寫“人”字。之所以選擇這個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的漢字,是希望孩子們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樣頂天立地。

5、啟蒙教育

“啟蒙教育”是由校長為剛入學的孩子上漫漫求知路上的第一課。

6、古榕樹下許願

孩子們將寫著自己美好願望的條幅系在紅繩上,掛到古榕樹上,預示著美好心願將來必將實現。

結婚的四樣禮都是什麼?

四色禮是指:茶葉,冰糖,罐頭,點心,地方習俗不同,也有地區的結婚四色禮為:煙,酒,豬肉,點心。四色禮的東西不盡相同,隨著各個地區的差異化習俗,四色禮也有所變化。

1、山東地區的四色禮了就是“粉條,肉,酒,雞或者魚”,表示順利、大吉、大餘的意思。

2、陝西地區的四色禮,尤其是西安地區。男方給女方的四色禮就是“肋條肉、酒、煙和蓮菜”。

3、洛陽地區的四色禮,男方給女方準備四色禮:糖、煙、酒、茶。

四樣禮的講究

1、首先在人數方面不可以一個人去送禮,一定要除了自己之外還要帶上父母跟長輩。人數不能夠太多,也不能夠太少,一定要保證是雙數。

2、在送禮的時候,如果有禮金,已經不在乎太多,但是金額必須吉利。

3、再給的時候直接送過去肯定是不夠美觀的,所以一定要用一個好看的包裝,比如選擇龍鳳圖案的,這樣看起來更顯得有誠意。

4、其實送禮的時候,大部分女方家長看重的是男方家給的態度,所以一定要誠意滿滿的避免由於誠意不夠而讓女方把禮物退回去。

中國人生的四禮儀是什麼

誕生禮、成年簪冠禮、婚禮、葬禮

誕生禮

誕生禮,是人生的開端祀。

注重為嬰兒舉辦誕生禮儀式,既含有為新生命祝吉的意思,也有為產婦驅邪的表示。

結婚禮

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制度裡,有著不同的婚姻制度,不同的禮儀、習俗。

祝壽禮

祝壽,未滿童限的小孩,稱為“長尾巴”;成年人,則叫“過生日”;五十歲,方稱“祝壽”。但是,若父母在世,即使年過半百,也不能舉辦“祝壽”,有“尊親在不敢言老”之說。最隆重的祝壽,是滿六十花甲;特大隆重的壽誕,是年滿百歲,稱為“人間壽星”。

葬禮

既有社會習俗的特點,又有對處理死者的信仰。不過,民族歷史的悠久,民族雜居的融合,使葬俗不斷髮生演變。

什麼是四禮八節?

“四禮”,是要遵循的禮節中必要達到的四種“禮品”。這四樣禮品,包括“肉、魚、面、蛋”,主要取其象徵性的意義,而不是價值。

八節,是指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立夏、中元(月半)、中秋、重陽等八個節日。

中國四大禮儀是什麼

中國四大禮議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這裡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係密切。這裡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擇要介紹:

行走之禮

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係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古代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這就是“趨禮”。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見面之禮

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相見,都有一定的規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

作揖同樣是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著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習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入坐之禮

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爽,自己事後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種席次,最好的辦法是聽從主人安排。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

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儘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儘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

飲食之禮

飲食禮儀在中國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迎賓的宴飲稱為“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為“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

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後,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如果要表達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嚐”。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於狗”等,主客相互敬重,營造和諧進食、文明進食的良好氛圍。

拜賀慶弔之禮

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懷、相互體恤,在拜賀慶弔中有許多儀禮俗規。拜賀禮一般行於節慶期間,是晚輩或低階地位的人向尊長的禮敬,同輩之間也有相互的拜賀。如古代元旦朝賀,民間新年拜年之禮。

行拜賀禮時,不僅態度恭敬,口誦賀詞,俯首叩拜,同時也得有賀禮奉上。慶弔之禮,主要行於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經歷誕生、成年、婚嫁、壽慶、死亡等若干階段,圍繞著這些人生節點,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禮儀。子孫繁衍是家族大事,誕生禮自然隆重熱鬧。嬰兒滿月時,親戚朋友紛紛上門恭賀,並饋贈營養食品與幼兒鞋帽衣物。

小孩長大時要行成年禮,成年禮在中國社會稱為冠笄之禮。男子20歲行加冠禮,重新取一個名號,表示該男子具有了結婚、承擔社事務的資格。女子15歲行綰髮加笄禮,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齡。現代成年禮的年齡在18週歲,學校舉行集體的成年宣誓儀式,強調青年人的成年意識。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會十分看重。婚禮有六道程式,所謂“周公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親迎三禮。婚禮的在親迎,新郎要到女家親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婦拜堂之後入洞房,行結髮禮與合巹禮。大婚之日,親友紛紛前來恭賀,主人要大宴賓客。壽誕禮,一般在四十歲以後開始舉行。

生日那天有慶生儀式,親友送壽禮致賀。最後一道人生儀禮是喪禮,誰也逃脫不了。中國人重視送亡,喪禮發達。人死於正命,是白喜事。親戚朋友都來弔唁熱鬧。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們要奉上輓聯、挽幛或禮品、禮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內入殮安葬。拜賀慶弔之禮顯示了人們相互扶助的社會合作精神與社會團結的氣象。

中國人的禮制精神是親親愛人,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結交比他地位低的人會得到很好的社會效果,“若要好,大敬小”。

並且敬人不僅是禮貌的姿態,或僅為禮儀性的表示,而是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尊重。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為了虛套,這就不符合的禮義標準。禮俗中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當然現在我們對禮俗的繼承是一個複雜問題,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

禮的功用是:禮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聖。禮生之敬,可移於工作、學習、待人,敬業、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禮儀、儀式,也就沒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禮儀動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的禮節與儀式。中國禮儀以周為最,中國古代一般推行周禮。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也可分為與生活兩大部類。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聖賢;鄉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1、儀表容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

2、言談舉止。跟別人說話要用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型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

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交談時要正視對方、認真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還要注意站姿和坐姿。

3、公共場合要注意秩序,不大聲喧譁、不插隊。比如在電影院和圖書館裡,萬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譁,演出結束後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身前的人。乘公共汽車要主動給兒童、老人及病殘者讓座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禮儀

標籤: 四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1l4ov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