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餘姚過年的風俗主要有臘月置年貨、送灶神、挑水、糊窗門、準備福禮、撣塵、寫春聯和舞龍等。

餘姚人在臘月裡就開始準備過年所需的各種物品,如年糕、糖果、餅乾、酒水、肉類、蔬菜等;餘姚人在臘月二十三日晚上要送走灶神,灶神是家中的保護神,每年都要上天彙報一家人的善惡;餘姚人在除夕早上要去河邊或者井邊挑水,這是一種祈求來年平安順遂的習俗;餘姚人在除夕前後要用新紙或者新布糊住窗戶和門,這是一種驅邪避凶的做法。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撣塵、寫春聯、放爆竹、吃豆茶年糕、舞龍等。

1、撣塵:是中國傳統年俗之一。

這種儀式後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寫春聯:是為了慶祝新春佳節所作的對聯,其內容多系表示對新年新歲的美好向往和祝福,一般可分為通用、農村、城市、行業用聯等細目。

3、放爆竹:是中國傳統民間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做“年”的怪獸。

4、吃豆茶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年糕年糕年年高升,寓意所有人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豆茶一般以豇豆或赤豆為主料,有“頭頭順流”之寓意。

5、舞龍: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

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餘姚是中國浙江省的一個地方,其過年的風俗和許多其他地方的春節風俗相似。

以下是一些餘姚過年的常見風俗:

1. 守歲:在除夕夜,家人會一起守歲,等待新年的到來。

他們會一起吃年夜飯,互相祝福,留守家中,直到午夜迎接新年的到來。

2. 放鞭炮:在除夕夜和新年的第一天,人們會放鞭炮來驅邪和迎接新年的到來。

鞭炮的聲音被認為可以驅走不祥之氣,帶來好運。

3. 貼春聯:人們會在家門口貼春聯,春聯是一種由對聯組成的對聯,上聯和下聯通常是由紅色的對聯紙書寫而成。

春聯通常包含吉祥的寓意和祝福的話語,用於迎接新年。

4. 拜年:在新年期間,人們會互相拜年。

他們會拜訪親戚、朋友和長輩,向他們致以新年的祝福,表示對他們的敬意和問候。

5. 吃年貨:在過年期間,人們會準備各種傳統的年貨食品,如餃子、年糕、魚等。

這些食品在象徵著吉祥和團圓,人們相信吃了這些食物會帶來好運和幸福。

6. 舞龍舞獅:舞龍舞獅是中國傳統的舞蹈表演形式,在過年期間也非常流行。

人們會表演舞龍和舞獅來慶祝新年,舞龍舞獅被認為可以驅邪和帶來好運。

這些是餘姚過年的一些常見風俗,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和習俗。

每個地方的風俗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它們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吉祥、團圓和祝福的追求。

1、撣塵:來自又稱掃屋、掃求隊料受給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佈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

2、寫春聯: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

它以對包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

3、放爆竹:放爆竹是滿歡礦候本林特力中國傳統民間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做年的怪獸。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天宇。

4、吃豆茶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年糕年糕年年高升,寓意所有人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豆茶一般以豇豆或赤豆為主料,有頭頭順流之寓意。

5、舞龍: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

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6、照蝗蟲也叫照壞蟲,用草火把燃燒照田間,除一歲侵蝕蟲害。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撣塵、寫春聯、放爆竹、吃豆茶年糕、舞龍等。撣塵:是中國傳統年俗之一。這種儀式後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寫春聯:是為了慶祝新春佳節所作的對聯,其內容多系表示對新年新歲的美好向往和祝福,一般可分為通用、農村、城市、行業用聯等細目。

餘姚過年的風俗有撣塵、寫春聯、放爆竹、吃豆茶年糕、舞龍等。

1、撣塵:是中國傳統年俗之一。這種儀式後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寫春聯:是為了慶祝新春佳節所作的對聯,其內容多系表示對新年新歲的美好向往和祝福,一般可分為通用、農村、城市、行業用聯等細目。

3、放爆竹:是中國傳統民間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做“年”的怪獸。

4、吃豆茶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年糕年糕年年高升,寓意所有人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豆茶一般以豇豆或赤豆為主料,有“頭頭順流”之寓意。

5、舞龍: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餘姚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餘姚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寫徵文

1、備年貨:十二月廿三前後,開始做年糕、辦年貨、準備菜餚過年。

2、祭祖掃塵:大年三十,家家設影堂祭祖,剪貼春聯和元寶、雙喜字,家家戶戶佈置一新。

3、吃團圓飯:除夕夜,家家團聚吃年夜飯,因故未到者,須設一盅一筷,以示團圓。然後長輩向晚輩分壓歲錢,是夜火燭高照,放鞭炮,閤家團聚歡娛,稱之守歲。

4、吃湯圓:七年級早食豆茶、湯圓、年糕、粽子,謂之頭頭順流、團團圓圓、年年高升。

5、拜年:八年級開始走親戚,晚輩向長輩拜年,隨帶幾包糕點,謂之拜歲。長輩向晚輩小孩發拜歲錢或拜歲果子(甘蔗、荸薺等)。

6、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

7、糊窗門:二十四已經掃完塵,二十五就要把舊的窗戶紙撕掉,即將去年的不順心都撕掉,換上乾淨的新紙,預示來年新的盼頭,然後再貼上春聯,福字,和窗花來裝飾。

8、放爆竹是中國傳統民間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做年的怪獸。

餘姚的過年習俗餘姚的節日風俗

餘姚過年習俗有:撣塵、寫春聯、放爆竹、照蝗蟲、沏糖茶等。餘姚,浙江省轄、寧波市代管縣級市,位於浙江省東部寧紹平原。東與江北區、海曙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區、嵊州市接壤,西連上虞區,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餘姚自古人傑地靈,是姚江學派的發祥地,也是王守仁、黃宗羲、蔣夢麟、沈君山等人的故鄉。

1、正月十四“照蝗蟲”,餘姚兒童提紙燈照屋角牆腳、田塍河道,持小鑼,邊敲邊唱:“照蝗蟲,兆豐年,蛇蟲百腳都死光。”老百姓會在田間地頭用稻草扎火把,除蝗蟲。

2、撣塵,就是餘姚的大掃除,對家或周邊進行打掃、對一些器物進行清潔等。楊鵬飛告訴記者:“一些村莊常常組織村民進行大範圍的清掃,清理雜草、垃圾,寓意‘乾乾淨淨過新年’。

3、寫春聯,則是餘姚延續得比較好的傳統習俗。每年,市書法家協會都會組織一批書法家義務為市民寫春聯。舊時,春聯多“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祝福語;如今,春聯仍然書寫一些吉祥的語句,但內容更加新穎,富有時代氣息,也有不少人會貼倒“福”字。

4、放爆竹,是餘姚很古老的民間習俗,有“驅邪祈福保平安”之意,年俗中有除夕夜“放關門炮仗”、正月七年級“放開門炮仗”等。四明山區古時直接用毛竹燒火,因為竹節燃燒時會發出“砰砰”的聲音。出於環保、安全等考慮,建議儘量少“放爆竹”。

5、沏糖茶,它是餘姚春節待客的最高禮節,一般用紅糖,現在條件好了,用白糖。有人到家裡拜年,第一杯要沏糖茶給他,希望他新年的日子像糖一樣甜。

餘姚過年傳統民俗有哪些?

餘姚過年傳統民俗有:

1、十二月二十起,開始“日”稱“夜”,提醒大家諸事抓緊,不要拖過年。二十三夜起,家庭主婦每天都有迎接過年的工作任務。

2、廿三夜,又稱“小年夜”,傍晚時送灶神。

3、廿四夜,撣塵(即全家大掃除),清洗準備祭祀的器皿。

4、廿五夜,挑水,務必使家裡所有的水缸都滿滿的。糊窗門,給所有的木格窗戶換上新的窗紙。晚上“洗老虎腳”,可使腳力強健。

5、廿六夜,繼續準備過年工作,但忌殺生。

6、廿七夜至廿九夜,準備祝福、祭祖用的三牲(雞、魚、豬肉)、五牲(加羊肉、鵝)等福禮。中堂或大門口貼年畫、春聯、福字,尤其注意餘姚舊俗福字不能倒貼。

7、清明節,餘姚市民在清明期間,會到山間田頭採摘艾草,回家製成青嫩的糰子和清明麥果,糯糯的米香透著青草的氣息,給節日添了一份思念。

8、除夕,中堂或大門口貼年畫、春聯、福字,尤其注意,餘姚舊俗裡“福”字不能倒貼。還有請菩薩、謝年,祝福須有男性當家人主持,為保持肅靜,有些人家女人、小孩要回避。祝福如果用三牲、五牲,宰殺雞鵝時要注意留幾根尾巴上的長毛。鯉魚須是活的,祝福結束即放生。

9、中秋節,寧波一帶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期間還有請月姑、燒斗香、龍舟競渡、放船燈等活動。

10、元宵節,正月十四夜姚西姚北一帶農民扎火把,到自家田頭照壞蟲;婦女有請‘屙缸姑娘’(廁神)的習俗。姚南山區一帶有拜“仙姑娘娘”的習俗。

餘姚過年習俗是怎麼樣的?

餘姚過年習俗是十二月廿三夜前後,做年糕,辦年貨,準備菜餚過年。

餘姚過年從廿三開始。這一天做年糕。辦年貨。準備佳餚。廿三夜晚送灶君上天。擺供品。掃塵土。三十晚上設影堂祭祖。剪貼春聯和元寶、雙喜字,家家戶戶都佈置一新!餘姚市,浙江省轄縣級市,由寧波市代管,位於中國浙江省寧紹平原。

餘姚的氣候特徵:

餘姚地處北帶季風氣候。陽光充沛,雨量豐富,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其四季特徵春季暖氣流增強,氣溫曲折回升,時冷時熱,降水明顯增多,有春寒,倒春寒天氣。夏季初夏天氣悶熱,陰雨連綿,時有大雨、暴雨,為梅雨季節。

盛夏天氣炎熱乾燥,形成伏旱,有時受颱風或熱帶風暴影響,炎熱、乾旱有所緩解。秋季:冷空氣逐漸南下,有時秋雨連綿,暖氣流偏強時,出現秋老虎天氣,間有颱風或熱帶風暴。冬季天氣晴冷乾燥,有時降雪,遇到春寒暴發,帶來嚴寒。

餘姚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我要寫作文 最好詳細點 !

餘姚過年的習俗:十二月廿三夜前後,做年糕,辦年貨,準備菜餚過年。“三十年夜”,設影堂祭祖,剪貼春聯和元寶、雙喜字,家家戶戶佈置一新。傍晚分歲,吃年夜飯,家家團聚,因故未到者,須設一盅一筷,以示“團圓”。後長輩向晚輩分“壓歲錢”。是夜,火燭高照,放鞭炮,閤家團聚歡娛,稱之“守歲”。解放以後,此俗尚存,但迷信活動逐漸減少,春聯亦推陳出新。80年代以來時興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晚會電視節目。

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為除夕,俗稱“三十年夜”、“過年”。舊時,農曆十二月二十至三十,稱日為夜,俗稱“二十夜、廿一夜、廿三夜……三十夜(月小,廿九稱三十年夜)”。廿三夜送灶君上天,此日前要“撣塵”(今稱大掃除)。“廿三夜”晚飯前於灶龕前設供祭灶君,撕下灶君像朝天焚燒,稱送灶君上天,至除夕換上灶君新像。此俗在餘姚農村一些地區尚保留。

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零時正,放“開門炮”,祭“天地神”,早食豆茶、湯圓、年糕、粽子,謂之“頭頭順流,團團圓圓,年年高升。”祭祖、拜墳歲。逢人拱手護道“恭喜發財”。忌用剪刀、掃帚、秤桿、點燈(未昏即眠);忌說“死”、“輸”、“光”等。死了人不報喪,不辦喪事,過初五再料理。席上忌食整條魚,謂之“有頭有尾,吃剩有餘。”大嵐一帶還忌早晨打噴嚏,以為一歲不鍵;忌白天打破碗盞,若打破,則念“大碗生小碗,明年生小倌”,以討彩解魘。次日開始走親戚,百年,互贈禮品,給小孩拜歲錢,到正月十八止。解放以後,國家規定春節例假三天,時興向烈軍屬拜年和饋贈禮品。迷信活動逐漸減少,走親戚、拜墳歲尚存。

餘姚的春節習俗

春節雖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但各類節慶活動卻並不止於這一天。從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辭舊迎新,至除夕和大年七年級達到,歡慶活動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後才結束,可謂是中國人的新年“嘉年華”。

正月七年級為春節,夏曆稱元旦、正旦、元日,這一天是真正的大日子。人早起,穿新衣,戴新帽,換新鞋。凌晨祭天地,起床後,口唸吉詞開大門,謂之“開門炮”。開門炮放三隻,越早越好,以示新的一年開始,“早升早發”,炮仗越響越高,寓新年大吉大利,若是“磁、磁”啞炮,則為不吉,馬上就說:“吹、吹,今年發財”,再補放。

張掛本族祖宗神像、陳設祭案、供香燭、果品、以待各家祭拜。早上吃“糰子”或“豆沙年糕”,寓意“團團圓圓年年好”。舊俗全家吃素,家中器什休息一天,不掃地、不生火、不殺牲、不動刀、不洗衣、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話。忌說“早”,要招來今年跳蚤多;忌點燈,要招今歲蚊蠅多。睡前放“關門炮”,晚不出門。

每年正月七年級,家裡第一頓就是豆沙年糕,裡面放著紅豆、紅棗、年糕。下飯的才菜都是素的,比如鹹菜豆芽、煎豆腐、香乾。不過現在也會吃葷。

還記得小時候,小孩子要早起,然後媽媽會準備好一杯杯糖茶,讓小孩子一杯杯端給長輩,長輩就會給敬茶錢。

如果正月七年級天氣好,拜墳歲必不可少。這天,備炮仗、紙錢冥鈔,向三代祖宗墳頭磕拜祈新年。不過現在,七年級到九年級都可以,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了。

上山拜墳歲,小心煙火。心意到了就好了。

八年級開始走親戚,晚輩向長輩拜年,隨帶幾包糕點,謂之拜歲。長輩向晚輩小孩發“拜歲錢”或“拜歲果子”(甘蔗、荸薺等)。同輩與好友之間,謂之“賀新年”,互相以“恭喜發財”等語祝賀,並約好每家辦“正月飯”的時間。如親友中有添新親,要辦“新年飯”,招待的級別比平時的“正月飯”要飯菜更豐盛。

正月九年級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正月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為財神日,經商戶男主人“請財神”後才開門營業,俗稱“開市日”。信佛者初七夜走七座橋,初八拜寺廟。

餘姚境內正月有舞獅、甩龍、做戲文等娛樂活動。乞丐上門唱灘簧,“墮民”到東家幫忙,“墮民”是舊時對從事理髮、婚嫁行禮時陪侍人的辱稱。

正月初五也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裡,餘姚農村普遍有請戲班的習俗。各村輪流做戲,既為春節營造熱鬧、歡樂的氣氛,也為親友之間賀年、拜歲、辦正月飯,增加了助興氛圍。

餘姚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餘姚的節日習俗主要包括:

春節——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零時正,放“開門炮”,祭“天地神”,早食豆茶、湯圓、年糕、粽子,謂之“頭頭順流,團團圓圓,年年高升。”祭祖、拜墳歲。逢人拱手互道“恭喜發財”。忌用剪刀、掃帚、秤桿、點燈(未昏即眠);忌說“死”、“輸”、“光”等。死了人不報喪,不辦喪事,過初五再料理。席上忌食整條魚,謂之“有頭有尾,吃剩有餘。”大嵐一帶還忌早晨打噴嚏,以為一歲不鍵;忌白天打破碗盞,若打破,則念“大碗生小碗,明年生小倌”,以討彩解魘。次日開始走親戚,拜年,互贈禮品,給小孩拜歲錢,到正月十八止。建國後,國家規定春節例假三天,興向烈軍屬拜年和饋贈禮品。迷信活動逐漸減少,走親戚、拜墳歲尚存。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稱“燈節”。十三日至十八日,宗祠掛燈結綵,挨家串戶調車子燈,舞獅子燈,演燈頭戲,十三日為上燈夜,女孩子穿耳裹足。家家團聚吃湯糰,謂之“吃元宵”。中期開始,此俗逐漸消失。1979年燈節復興。是年,餘姚城區“燈展”豐富多彩,泗門鎮舞獅子燈活動轟動附近鄉村。

清明節——緣門插柳,食艾青麥果、艾青團或餃,還食苜蓿(稱“亮眼草子”)。節前節後十餘天,宗祠祭祖,家家上墳。城鎮男女青年赴郊外賞春色,遊覽名勝古蹟,俗稱“踏青”。建國後,漸興春遊,掃烈士墓。上墳尚存。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亦名“端陽節”。節前姑娘縫製各式香袋,有雞心形、菱形、粽子形、虎頭形等等,內裝雄黃、樟腦等香料,或掛床前或佩小孩子胸前。門前懸艾株,插菖蒲。中午,食“五黃”(雄黃酒、雄黃豆、黃鱔、黃豆、黃瓜)、花糕、巧粽、茶葉蛋,取酒中雄黃在小孩額上畫“王”字。在後門壁角噴灑雄黃酒,以麥須、艾葉煙燻,以除穢消毒。城區、石堰(今屬慈溪市)一帶賽龍舟。今僅存吃粽子和茶葉蛋等。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亦名“鬼節”,以素食祭祀祖先,請吃“七月半飯”。七月十三至十八,僧寺辦齋,廟宇演目連戲,調吊、調無常、放焰口,超度冤鬼。此俗今廢。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節前,親朋互贈月餅等禮品。是夜,閤家團聚室外吃月餅、水果賞月,有的還備酒菜酌飲。70年代中期始興集體賞月。今舊俗復興。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是日,登高,食花糕。農村裹粽子,山區則食“山芋艿燴雞娘”。此俗今罕見。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俗稱“三十年夜”、“過年”。舊時,農曆十二月二十至三十,稱日為夜,俗稱“二十夜、廿一夜、廿三夜……三十夜(月小,廿九稱三十年夜)”。廿三夜送灶君上天,此日前要“撣塵”(今稱大掃除)。“廿三夜”晚飯前於灶龕前設供祭灶君,撕下灶君像朝天焚燒,稱送灶君上天,至除夕換上灶君新像。此俗建國後漸廢除,但大掃除一直堅持。廿三夜前後,做年糕,辦年貨,準備菜餚過年。“三十年夜”,設影堂祭祖,剪貼春聯和元寶、雙喜字,家家戶戶佈置一新。傍晚分歲,吃年夜飯,家家團聚,因故未到者,虛蛇一盅一筷,以示“團圓”。後長輩向晚輩分“壓歲錢”。是夜,火燭高照,放鞭炮,閤家團聚歡娛,稱之“守歲”。建國後,此俗尚存,但迷信活動逐漸減少,春聯亦推陳出新。80年代復興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晚會電視節目。

安徽過節和餘姚過節風俗的異同點

安徽過節和餘姚過節風俗的異同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安徽:

1.安徽的節日主要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和端午節為主。

2.安徽人傳統上喜歡燒火、點燈、猜謎節目等活動,以慶祝節日。

3.安徽人也會在節日期間懸掛紅燈籠、貼春聯等來增加節日氣氛。

餘姚:

1.餘姚的節日主要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清明節為主。

2.餘姚人會在節日期間懸掛紅燈籠,貼春聯,燒火點燈,猜謎節目等活動,以慶祝節日。

3.餘姚人也會在節日期間放煙花來慶祝節日。

寧波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年夜飯”是年三十里最主要的一項內容。在這一天,在外地的兒女們再遠也會趕回家中團聚。如果實在不能回家,那吃年夜飯時就要空出一個座位,放上碗筷,視作人齊無缺。鰻鯗、紅膏熗蟹、魚、年糕是寧波人必備的年夜菜。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

小孩給長輩磕頭拜年,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因為“祟”與“歲”諧音,“壓祟”即“壓歲”,意思是壓住鬼怪,不讓其作祟。

是日,早上吃湯糰(湯圓),寓意團團圓圓。這天習俗的最大特點是讓家裡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菸)、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

大年七年級,男主人起床,口唸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一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

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次、次、次”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哦,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一個。

標籤: 餘姚 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4l6k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