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薯莨怎麼用

薯莨怎麼用

1.薯莨怎麼吃

薯莨

薯莨怎麼用

別名:赭魁、薯良、雞血蓮、血母、硃砂七、紅藥子、金花果、紅孩兒

簡介:多年生宿根性纏繞藤本植物,全株光滑無毛,莖杆圓柱形,其質甚堅韌,基部長有堅硬的棘刺,常攀附在喬木或灌木叢中。葉互生或對生,革質,長橢圓形至長披針形,基部新形或鈍形,全綠,正面綠色,背面粉綠,皆光滑,花單性,數多形小,雄花序圓錐狀,雌花序穗狀,腋生,蒴果三翅狀,種子扁平而藏在翅內。

薯莨的功效與作用

薯莨入藥能活血、補血、收斂固澀,治跌打損傷、血瘀氣滯、月經不調、婦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及風溼等症

薯莨的製作技巧

煎湯,3-9g;絞汁或研末

2.薯莨怎麼吃

薯莨別名:赭魁、薯良、雞血蓮、血母、硃砂七、紅藥子、金花果、紅孩兒簡介:多年生宿根性纏繞藤本植物,全株光滑無毛,莖杆圓柱形,其質甚堅韌,基部長有堅硬的棘刺,常攀附在喬木或灌木叢中。

葉互生或對生,革質,長橢圓形至長披針形,基部新形或鈍形,全綠,正面綠色,背面粉綠,皆光滑,花單性,數多形小,雄花序圓錐狀,雌花序穗狀,腋生,蒴果三翅狀,種子扁平而藏在翅內。薯莨的功效與作用薯莨入藥能活血、補血、收斂固澀,治跌打損傷、血瘀氣滯、月經不調、婦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及風溼等症薯莨的製作技巧煎湯,3-9g;絞汁或研末。

3.誰知道薯莨的功能,主治什麼病

薯莨

別名:山羊頭、金花果、血娃(雲南),硃砂蓮(貴州),紅孩兒、孩兒血(江西),硃砂蓮、紅藥子、血三七(湖南)。

[性味及功效]

味微苦、澀,微寒。有止血、活血、養血功能。用於吐血、咯血、崩漏、產後出血、尿血、外傷出血、貧血。用量9~15g。外用適量。

[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1.止血作用:家兔灌服薯莨煎劑1.5g/kg,其出血時間與凝血時間均顯著縮短。在試管內測定除去血小板的草酸血漿重新加鈣凝固時間表明,薯莨提取液似有類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

2.對子宮的作用:薯莨酊劑或煎劑對離體小鼠子宮有明顯興奮作用,張力、振幅及頻率均有增強。

3.抗菌作用:酊劑或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中等度抑制作用,對甲型副傷寒桿菌與宋內氏痢疾桿菌有較弱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可能與其所含鞣質有關。

4.毒性:小鼠皮下注射煎劑,半數致死量為68.8±9.1g/kg。醇浸劑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

5.臨床報導:本品對婦科出血(主要是產後惡露不淨,月經過多)、上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均有一定療效。用法:用塊根每日9~15克,水煎分二次服。另用本品以水或丙酮提取製成片劑,日服三次,每次4粒(相當於生藥12g),治療婦科出血213例,有較好的療效。服藥後間有輕微反應,如胃部不適、腹部腹脹滿、頭昏脹等,一般不需特殊處理。此外,本品對母乳缺乏者可增加奶量。

4.白薯莨有何功效與作用及使用方

拼音名 Bái Shǔ Lànɡ 別名 山僕薯、板薯、那亞、榜花薯、葉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

來源產地 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白薯莨,以塊莖入藥。生於海拔1500m以下的溝谷邊灌叢中或林邊;野生或栽培。

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 白薯莨,纏繞草質藤本。

塊莖大小不一,卵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外皮褐色,有多數細長鬚根,斷面新鮮時白色或微帶藍色。莖粗壯,圓柱形,長達30m,有三角狀皮刺,初有柔毛,後漸變無毛。

掌狀複葉有3小葉;葉柄長達30cm,密被柔毛;頂生小葉倒卵圓形、倒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4-2cm,或更長而寬,側生小葉片較小,斜卵狀橢圓形,偏斜,先端漸尖,全緣,表面稍有柔毛或近無毛。 雄花序長可達50cm,穗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密被絨毛;雄花外輪花被片小,內輪較大而厚;雄蕊6,有時不全發育。

蒴果三稜狀長橢圓形,硬革質 ,長3。5-7cm,寬2。

5-3cm,密被柔毛;種子兩兩著生於每室中軸頂部,種翅向蒴果基部伸長。花期4-5月,果期7-9月。

採收炮製 秋、冬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切片晒乾或鮮用。 化學成份 含生物鹼薯蕷鹼。

印度產者,只含痕跡的皁甙。 毒性分析 對小鼠之半數致死量為100mg/kg;水溶液不穩定。

性味歸經 甘,涼。有毒。

5.薯莨中藥的藥用價值與功效是什麼

藥性論述 性味 味苦;性涼;小毒。

功效 活血止血;理氣止痛;清熱解毒。 主治 咳血、咯血、嘔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腹痛、脘腹脹痛、痧脹腹痛、熱毒血痢;水瀉、關節痛、跌打腫痛、瘡癤、帶狀皰疹、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絞汁或研末。 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磨汁塗。

毒性 毒性小鼠皮下注射煎劑,半數致死量為68。8±9。

1g/kg。醇浸劑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

附方 ①治產後腹痛:硃砂蓮三錢,煮甜灑服。(《貴州民間方藥集》) ②治月經不調:薯莨根加月季花,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③治咳血:硃砂蓮、藕節各三錢,茅草根兩錢。共炒焦,煎水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④治關節痛:硃砂蓮五錢。煎水兌酒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⑤治痢疾:薯莨根、甘草。研末,每次二錢,開水沖服。

(《湖南藥物志》) ⑥治血痢:硃砂蓮二錢,青藤香、木姜子各一錢。 煎水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⑦治瀉水:硃砂蓮二錢。加紅糖煎水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⑧治紅崩:硃砂蓮、紅雞冠花各三錢,百草霜一錢。研末,煮米酒服。

(《貴州草藥》) ⑨治瘡癤:薯莨根、皁角刺、夏枯草各三錢。水煎服。

⑩治外傷出血:薯莨根晒乾研末,外敷。 臨床運用 ⑴止血:對婦科出血(主要產後惡露不淨,月經過多)、上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均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塊根每日3-5錢,水煎分兩次服。有報道,用紅孩兒以水或丙酮提取製成片劑,日服3次,每次4粒(相當於生藥12g),治療婦科出血213例,有效率為84%,療效顯著者(出血量減少一半以上至完全停止)達53%。

服藥後間有輕微反應,如胃部不適、腹部脹滿、頭昏脹等,一般不須特殊處理。 ⑵治療出血性紫癜:取紅孩兒1兩(幹),落地紅(脣形科植物,又名雪見草、關須公、野芥菜)3兩(鮮),加水400ml,煎取150ml,1次或2次分服。

臨床觀察5例,經服藥2天后,口腔粘膜、齒齦出血停止,軀幹四肢紫癜減退,精神情況好轉,食慾增加,尿色接近正常。 1例複查血小板由8600/mm3增加至116000/mm3。

⑶治療細菌性痢疾:取血娃、地榆各3錢,水煎,每日2次分服。治療22例,治癒20例。

症狀消失和大便鏡檢陰性平均在服藥後5天。此外,紅孩兒內服對貧血似有一定療效;對母乳缺乏者可增加奶量。

藥理作用 ⑴止血作用:家兔灌服薯莨煎劑1。5g/kg,其出血時間與凝血時間,均顯著縮短。

在試管內草酸血漿除去小血板後重新鈣化凝固時間的測定,薯莨提取液似有類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 ⑵對子宮的作用:薯莨酊劑或煎劑對離體小鼠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張力,振幅及頻率均有增強,提取液則未現作用。

⑶抗菌作用:酊劑或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菌球有中等度抑菌作用,對甲型副傷寒桿菌與宋氏痢疾桿菌有較弱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質有關。

40%乙醇浸液或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和志賀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煎劑1。

5g/kg灌胃,對兔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較正常分別縮短48%及36。 5%。

20%乙醇浸液或10%煎劑0。2ml在麥氏浴皿中對小鼠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

20%乙醇浸液0。05-0。

1ml靜脈注射對蟾蜍在體心臟活動無影響;0。15-0。

2ml則使心跳抑制,最後心室停跳,但心房跳動仍能維持一段時間。煎劑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99。

9g/kg。

標籤: 薯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50l4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