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關於中秋節月餅的故事

關於中秋節月餅的故事

關於中秋節月餅的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故事。據記載,唐太宗在貞觀四年征討突厥得勝並生擒其頭領,八月十五凱旋迴京。為慶賀勝利,京城長安通宵狂歡。當時有個經商的吐蕃人向唐太宗獻餅祝捷。李世民接過華麗的禮盒,拿出胡餅笑指天上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相傳這可能是中秋節吃月餅的開始。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月餅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月餅的來歷

月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秋節傳統美食,起源於中國,歷史悠久。據傳說,最早的月餅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也就是公元420年左右。當時,南朝梁武帝為了平定北魏,經過多年的戰爭,士兵們飢餓、疲憊不堪,一些有姓有族的“降將”們經過反覆考慮,想出了往月餅裡藏放蜜棗、核桃等物,祕密傳遞給各自家族的親人,以表達他們的思念之情。

從此,月餅被視為祈求團圓的象徵,流傳至今。

傳說故事

古時候,有十個太陽。每天都會輪流替代地球上的太陽照耀大地。但有一天,十個太陽同時出現,炎熱無比,整個世界都被高溫籠罩,莊稼枯竭。帝堯聽說此事後,立即派人去請求有能力的人馴服十個太陽,以救世間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最終,只有九隻太陽的神射手后羿,才成功將最後一隻太陽射落,拯救了世界。帝堯感謝他的功勞,將長生不老藥賜給他,但是后羿並不想留在世上。他將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自己到月宮度過餘生。

后羿離開後,嫦娥十分思念自己的丈夫,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只有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夜晚能夠看到丈夫。但是這時候,她必須吃下長生不老藥,並在月宮度過此夜。嫦娥守在月宮,每年的八月十五,依舊吃下藥物,守著月宮。有時候,她會偷偷地做些月餅,默默地送給小動物、隨從。

人們從此便紛紛效仿,把月餅作為思念親人、家人的傳統節日禮物之一。月餅用首屈一指的食材——紅棗、蓮蓉、芝麻等等製成,自古以來是中秋夜的團圓美食,幾乎缺一不可。而嫦娥和后羿的傳說也被廣為流傳,成為了中秋節裡的經典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傳說唐高祖李淵與文武百官歡度中秋,他興致勃勃地看著吐蕃送來的圓圓的“胡餅”,指著天上明月說要以圓餅邀明月。後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流傳開來。

月餅最早並不是叫月餅,而是叫胡餅,它是用胡桃仁、芝麻製作而成的;唐太宗在吃胡餅的時候,覺得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而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於是抬頭看著月亮就說既然月亮這麼圓,就將這種胡餅叫做月餅。

月餅最初是祭月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相結合,贈月餅、吃月餅,象徵人月兩團圓。

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故事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 篇1

  中秋節是民間的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都是在八月十五這天舉行過節。

  在這個節日裡人們都喜歡帶上中秋月餅串門探親訪友,交流思想感情。

  中秋月餅的外形是圓圓的,別看它體積小小的,製作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首先要選好材料,要用一等的麵粉,最講究的還是餡料,比如:蛋黃、蓮蓉、五仁等等都要精心炮製,這樣吃起來才可口。

  中秋節這天的晚上卻不比尋常了,家家戶戶都滿懷喜悅,喜氣洋洋地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這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也特別亮,人們的心情也特別開心。

  晚上八點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暢談各種月餅的口味,邊講邊想吃;爺爺說:“我喜歡吃叉燒的。”奶奶說:“我喜歡五仁的。”爸爸說:“我喜歡雙黃白蓮蓉的”媽媽說:“我喜歡單黃白蓮蓉的”叔叔嬸嬸說:“我喜歡吃冰心的。”最貪吃的還是弟弟,他高聲喊道:“我要吃團圓的月餅。”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在笑聲中,爺爺打開了一盒盒的月餅宣佈:“每人的喜餅來了!”我們津津有味地吃了個開心。

  我們就是在這熱熱鬧鬧的氣氛中快樂地度過了中秋節的這個晚上。

  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 篇2

  中秋節到了,盼望已久的月亮終於圓了,可是天公不作美――今天偏偏要下雨

  我沮喪地望著夜空中的一點兒微光,月亮姐姐,你快出來吧!

  不知不覺間,加班的媽媽回來了。她和爸爸各捧著一盒月餅,走到我身邊,“我們來開‘月餅故事會’,講講中秋節或關於月亮的故事吧!”我接著說:“講了就能吃月餅!”“一言為定!”

  “我來講《嫦娥奔月》!”我搶著說,“後弈你們知道吧!就是那個射太陽的人。他和嫦娥是一對幸福的情侶。後弈射太陽立了功,得到了三顆吃了能成仙的仙丹。嫦娥偷吃了,就飛到月亮上去成了仙。”我喜滋滋地接過一個好吃的牛肉餡兒月餅。

  “我們可不能學嫦娥,背叛好人哦!”爸爸像小孩子似的嬉皮笑臉。

  “爸爸說話立了功,獎勵一個---月餅!”

  “是不是吃了能成仙呢?”爸爸又想入非非了。

  “那看你能不能吃完了!”我遞上一個皮球大的月餅。

  “停!該我講了。”媽媽說,“我來推測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嫦娥在月亮上後悔了,每年的這一天就特別想家,後來,人們也把這天作為‘思鄉日’,比喻為團團圓圓。”

  “給!”

  “不能吃,睡前東西會長胖!”

  “哈! 哈!”在我們的一片歡笑聲中,中秋活動結束了。

  中秋節真是一個閤家歡樂的節日。

  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 篇3

  顧名思義,農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日子。每家都團團圓圓的,不管身在何處,都會不遠萬里回家過中秋節。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的圓,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圓嗎!

  嘻嘻,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月下吃餅的好日子啦!於是我從房間裡拿出了我最愛吃的酥皮月餅。然後,我又搬出了凳子,輕輕地剝開我最愛吃的酥皮月餅。心裡美滋滋的,真想一口咬下去。突然媽媽一叫我,我便把月餅放在了凳子上,待我歸來之後:咦!月餅呢?我明明把它放在了凳子上,到底跑到哪裡去了?一看,怎麼地上有月餅末,我便一路跟著月餅末走,終於找到凶手了。盡然是你們:小帕和拔絲小狗。

  今天我非要把你們拔絲了不可,偷什麼不好,敢偷我的月餅。媽媽聽我在外面咕囔著。便問我:“小威,怎麼了,在那幹什麼?”“媽,小狗把我的月餅給叼走了,我還沒吃呢!”我氣憤的說道。於是媽媽回到房間裡,給我拿了一個月餅說道:“小狗也要過中秋節的嗎?哪有中秋節不吃月餅的?”於是我便不再追究此事,繼續我的月下吃餅了。

  中秋節吃月餅的故事 篇4

  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此時的“胡餅”已與現在的月餅無大異。

  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只是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據悉,吃月餅之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還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當時正值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各類反抗活動紛紛湧現。朱元璋藉此機會,便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很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中,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同時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果然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大獲成功。

  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自然更加重視吃“月餅”的習俗,每到中秋佳節,必定分發月餅,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再後來,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不論怎麼變,只是慶祝節日的形式與活動的方法有了豐富和深化,吃月餅的習俗卻一直沒有變。這其中的奧妙,是否包涵了對推翻元朝統治、打敗異族的喜慶與祝賀,我們不得而知,但依據傳說的內容,顯然是與朱元璋的“月餅起義”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拓展閱讀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

標籤: 月餅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nlv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