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讀後感(精選15篇)

《愛和自由》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和自由》讀後感(精選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

智力中沒有一樣東西最初不是源於感覺

《愛和自由》這本書強調的主要是先要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才會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感覺來源於內部,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大人往瓶子裡"灌"什麼東西。可能很多家長不認可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孩子必須要"教",孩子就是個空瓶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什麼他就接受什麼。這只是我們的傳統填壓式教育。

兒童對所有東西的熱愛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是一種薰陶,我們不強迫,但是我們不能不讓她接觸,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不都是從她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感知到的,在我們讀給兒童聽故事的時候,不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嗎,不是聽覺的一種享受嗎?

我們更多一定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兒童在愛和自由中成長!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雖然我們的父母也愛我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們不能說他們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

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他人,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意願,在這本書中的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書中有一段講的是孫老師的兒子(辛辛)。孫老師有個朋友來她家裡玩,辛辛正抱著餅乾在吃。朋友就想到要逗下他,於是找他要餅乾吃,辛辛不給。朋友就假裝說:"你不給,我搶了啊!"並做出搶的動作。辛辛一下子嚇哭了。這個時候,朋友就跟孫老師說:"你兒子還是蒙氏的呢!這不行,這樣就哭了,我家孩子就不哭,知道你是在跟他玩的。"孫老師說:"我的孩子在蒙氏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他不能理解,而且蒙氏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長做這樣的事情來引導他,這對他沒有好處。

成人給對孩子的每個動作,每個語言,孩子都在吸收,家長,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語言都應該是正向的,因為孩子沒有辨別事情真假和好壞的能力。無論好壞他都會吸收。

我們老師在孩子成長中的每個敏感期都應有關注和指導,我們要在兒童"自己發展"時給他們尊重,如果不做到尊重、孩子獨到的思維能力就喪失了。

就當一個人在樹林裡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的沉思,他能夠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鐘聲傳來的話,那麼他這種感覺會更好的加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教師,她的傑出點就在於,當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裡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

一名兒童如果在零至六歲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內驅力,他一生就是為了不斷完善自己。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

童年尤其是0—6歲,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兩極。就像地球南極跟北極一樣。7歲不是6歲的延續。實際上在6歲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為他整個一生做基礎的,而不是為某種文化,或者某個學校,或者某種知識的轉化作準備的。

在愛和自由中成長的孩子是睿智的自信的快樂的。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2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蒙臺梭利幼兒園園長孫瑞雪通過實際例子敘述了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為一個專注、堅強、完整的人。

孫瑞雪園長的這一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本來嘛,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世界上,對什麼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麼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腳等身體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的不足,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頑皮的行為。如果是真的愛孩子,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完善,豈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總是干涉的太多,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什麼事情都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過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賞書名中的自由兩個字,以前我也只是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麼可能會和紀律以及自律相提並論呢,能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呢?但通過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觸。首先,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為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裡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樑,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著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裡不快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溫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3

我越來越喜歡孫瑞雪老師的書,尤其是《愛和自由》,我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的每一位好朋友,尤其是孩子的媽媽,做好一位母親,尤其是好母親真的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自身的成長能夠給予孩子無窮的力量。

我自己也是一位四歲孩子的媽媽了,在沒有接觸《愛和自由》之前,我對孩子們的要求很嚴格,總是想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懂規矩、愛學習的好孩子,班級最好沒有調皮的孩子多好啊!讀完《愛和自由》後,自己簡直有點無地自容了,應該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只要你做好指導、觀察、協助就可以了,《愛和自由》改變了我,我們應該允許孩子犯錯誤,如果是以前,如果一個孩子犯錯誤了,我一定會大聲訓斥,並告訴他下次不要這樣做了,在這樣做就會……一些威脅之類的語言,現在我不會了,無論孩子犯什麼樣的錯誤,我有時候情緒也會有些波動,但是我時刻告訴自己,放鬆心情,畢竟是小孩子嗎,有時孩子會把玩具摔在地上,還會用腳去踩,這時候,我們首先告訴他,請你把玩具撿起來,我來幫助你一起把玩具歸位好嗎?有的孩子會和你一起做,而有的孩子根本不理會你,跑掉了,其實沒關係的,一次、兩次……總有一天,他會非常高興地和你一起收拾玩具並歸位,老師對孩子的愛與包容、還有親切的口吻時刻都在感化著孩子,慢慢的孩子們也學會了“請”“對不起”……這些語言,他們也會愛老師、並且關心老師!

孩子是否犯錯誤了?有時候我們常常把孩子們的探索當成了犯錯誤,我的孩子也常常模仿大人拖地,現在我允許他做這些事,還有他特別喜歡用抹布擦桌子,但是還想模仿我平時用水洗完抹布再去擦,由於空間的有限我還是沒有給他充分的自由,沒有允許他這樣做,只是給他一塊我擰好的抹布,他擦了一會,於是拿起自己的吸管水杯喝了一口水吐出來,反覆這樣做,抹布便吸了很多水能擰出來了,他很高興,用自己的小手擰抹布,擦地、擦桌子、擦門、還去擦自己的小鴨子便盆……乾的特別的起勁,雖然弄得地板溼溼的,但總比要去水盆洗好的多,我只能一會再來收拾了,如果換成從前,我也許不會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去做,其實小孩子不一定就喜歡在一個地方玩玩具,看書、生活中的這些事情都是在幫助他成長的!是孫瑞雪老師改變了我,使我允許孩子們自由、快樂的成長。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誤,最重要的是我們老師、家長怎樣看待孩子們的每一次錯誤,最好用積極、肯定的語氣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而不是一味的重複這項錯誤,我們大人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所以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情來解決孩子們的錯誤!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4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裡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說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裡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裡,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裡,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裡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裡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說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們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5

這是第一本讓我這麼靠近兒童的書,它讓我看到了關於兒童內心世界的種種,從書中的每個事例中都能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些孩子們的生命狀態,能看到在愛和自由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兒童的專注和認真,能看到在成人們以“愛”的名義壓制下的兒童的痛苦和無助,這些都是我之前從未看見過但卻真實存在的兒童心理。

從書中得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我們真正愛孩子,就做孩子精神上的支持者、服務者,沒有毀滅,沒有必須,讓孩子自己的想法、語言、動作得到釋放,這些行為無關對錯,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表達方式。我們只需要保護這些純粹的天分,而非去幹涉兒童的本性。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都已然蛻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整體,有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思想動作,自己的存活方式,我們愛他們,愛的是當下的他們,而不是把我們思想裡所認為的“為孩子好”強加給他們。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長,他是自然的一部分,希望不要讓兒童的天分在我們的強制過程中喪失殆盡。每個孩子的本性都是自然而生,而成人所謂的道德理論對錯與孩子本身並沒什麼關係,但成人卻時常拿著自己的經驗去幹涉孩子的自然秉性,而沒有人想著讓孩子去做他自己,成人們大概都不覺得孩子也是有感知力、創造力、有自己思想的獨立的人。

不過只說要給孩子愛和自由很簡單,要做到確實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畢竟都是在中國式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我們大都被傳統的教育文化所侷限,那些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大多時候沒辦法真正做到給孩子愛,我們大都以為管教孩子那就是愛,強制孩子學各種知識那就是愛,甚至打罵都變為愛的表達……沒有誰去在意孩子的內在需求和想法。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也是其中之一,用著強壓管制的方式去對待我的弟弟妹妹,我一直認為他們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是該說教他們才會變的更好,看這本書我邊讀邊內疚我給他們帶來的傷害,現在我有必要向我的弟弟妹妹深深地道個歉,我願此刻開始用我滿滿的愛和溫暖補償他們!

也有很多家長打著愛的名義讓孩子學習好一點,學的多一點,是為孩子好嗎?還是滿足成人的虛榮心呢?在外人面前說:看啊,這就是我的孩子,他懂得那麼多知識,他多棒啊!是真的棒嗎?如果孩子成績差一點,或者某方面不如其他孩子,有些家長就開始唸叨了:你看人家那孩子怎麼就那麼優秀……我從小就有一個對手,而且是我永遠也比不上的對手,就是“人家那孩子”。其實孩子不用每件事都比別人做得好,他可以沒那麼棒!孩子並沒什麼錯,他就是他自己。

給孩子足夠多的自由,才能讓孩子最大限度的瞭解一切事物的規律,孩子才有機會深入的去認知,這就是充分發展潛能的自由!當然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自由,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規則的基礎上的。然而,在蒙氏教育理念裡:紀律必須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因為是自己的主人,當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時候,當你自動遵循某種生活準則的時候,那你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這種自我控制能力稱之為紀律。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理解的守紀律,就是聽爸媽或者老師的話,很乖很安靜地坐在那裡。其實兒童是非常願意遵守規則的,他們常常在遊戲中自發的約定一些規則並且很好的遵守它,但這些規則都必須是和兒童的內在發展和諧的,是兒童在生活中、在與同伴遊戲中自己建立的,是和幼兒的內在需求沒有衝突的。對待孩子最好的態度就是讓孩子按照自然的狀態去發展,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理解,讓孩子能在自由中發現規則,他們會自然的把規則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在自然中與生活和平相處。這時候規則對孩子來說大概不是一個約束,是大家一起建立起來的平等基礎。

曾經在微博中看到過一個故事,在一所幼兒園裡,老師在和孩子玩扔球的遊戲,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這時老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接著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於是老師就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這個故事一直記在我心裡,看過之後心疼了很久,心疼故事裡的那個孩子。我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拯救那些在被成人各種壓制的孩子,在這個環境裡,孩子有什麼錯?愛、自由、規則、平等,在這裡孩子什麼都沒有,長大後讓他怎麼做一個平等的正常的人。真心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的成長。

我們要真正的學會愛,就要先放下心中的假設和期待。沒有你的預料,事情按照它的發展軌道去發展,不要在孩子還沒摔倒的時候,你就一下把孩子抱到一個安全區域去,並吵罵他不讓他去危險的地方玩。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用生命去感知,知道孩子的內在想法,給孩子他真正需要的愛,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健全的成長。愛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

作為一名剛剛踏進幼教領域的工作者,遇見這本書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特大的幸運,它讓我得到的不僅是固有觀念的轉化,更多的是讓學會了該如何去愛。愛你如是,非我所願。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6

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所學專業是金融學,我的專業和我現任工作沒有一點聯絡。而我對幼兒教育也不是很瞭解,明白的只是簡單的,很淺的傳統教育方式。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式都不太瞭解的我,此刻有機會嘗試西方的幼兒教育。

愛和自由,起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很理解。愛是什麼?自由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的愛是在長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漸堆積起來的,類似親情或者就是親情的感覺,就是愛。而自由,是由自我作主;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不受限制和約束。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好處上的人。”在幼兒園裡,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用心的充滿愛和自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上得以發揮。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在中國,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光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光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

孫老師的《愛和自由》讓我瞭解到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明白的來到這世界,他(她)們是伴隨著內在的一種東西來到這世界,蒙特俊利把這稱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成人要是和他們說話太多或者複雜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會被成人弄的混亂,用簡單的話去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很亂。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大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我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把自我的經歷轉嫁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著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我有所收穫,能更寬容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裡,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7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個家長都愛自我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受此啟迪,我感覺:愛是尊重,愛是珍視尊嚴。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取。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能夠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著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物件。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我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著,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下。孩子得到的是被動的愛,缺少的尊重。

在此我想來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創始人蒙臺梭利有以下教育觀點:

1、遵循兒童具有與生俱來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

3、重視自發性活動的自然法則

4、支援兒童的發展要在適宜的環境下,透過自身活動獲得

那裡有幾個關鍵詞:遵循、注重、重視、支援,在這幾個詞中,彙總一個詞:“尊嚴和獨立”:,其實,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說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

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職責,需要平等。不揹負職責,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職責。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書中談到了神遊一詞,讓我深受啟發。其實,兒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慧透過幻想來實現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構成。書中有一個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裡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

您能夠嘗試去看一下<愛和自由>這本書。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我,成長自我。

“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嘗試,並且相信會越做越好!

“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如果我們珍視孩子的尊嚴,那我們就該成為維護尊嚴的榜樣。從我開始,從你開始,從此刻開始!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8

放假有幾天了,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留意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著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情緒,感知兒童的苦難。

我們都以前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然而,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我們不是不想去愛孩子,而是,我們是否具備了愛的潛力……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裡,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那麼,我們所學的幼教專業,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潛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著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潛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樣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9

世界上除了生命,什麼最重要?金錢?權力?地位?都不是,它是自由。沒有了自由,就像一隻被束縛在鐵籠子裡的小鳥,惶惶不可終日,只能徒勞地等死,任人擺佈。

週末,我和同窗袁嘉寧去同學馬陽家玩,做了一些作業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在馬陽家“鬧騰”開了。我們先玩起了“跳格子”,馬陽在地上畫了十個格子我們開心地跳來跳去。後來,我們又想出了新招,找來馬陽的跳球(把腳踩在兩端,可以蹦來蹦去),看誰能跳到最後。我們玩得很盡興,這時,馬陽的媽媽突然喊了一聲:“快來看,有一隻松鼠!”天哪,有一隻松鼠!從來沒有見過鬆鼠的我立刻扔下跳球去看松鼠。“哎呀,跑了!”順著馬陽媽媽手指著的方向,只見一隻老鼠般大小、小而矯健的身影一閃而過。“真的是松鼠嗎?不會是老鼠吧?”我半信半疑地問馬陽的媽媽。她說“是松鼠”,又叫馬陽把門關了,這樣松鼠就跑不出去了。“抓松鼠!抓松鼠!”我們大聲喊叫著。馬陽的舅舅聞聲趕來,“在哪兒呢?”他問。馬陽的弟弟指給他看。他知道後,馬上挽起手腕,撲了過去,小松鼠似乎是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驚嚇,蜷縮在角落裡,一眨眼的工夫,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就到了他手上,並把它關進了籠子。我們圍起來一看,興奮了,真的是松鼠!只見這隻可愛的小東西渾身棕灰色,有兩條顯而易見的黑色條紋,小小的耳朵幾乎看不見,小爪子牢牢抓著籠子,正害怕地渾身發抖,盯著我們看呢!馬陽扔進去一些牛肉乾。小東西先愣愣地看著我們,並不吃,後來因為實在是餓了,用前爪捧著牛肉乾,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全身蠕動了起來,從後面看,就彷彿是一團肉球在滾動,真可愛。就這樣單純地望著小松鼠,竟也會感到無上的快樂。我們逗它玩,不停地給它吃東西,可是小松鼠並不快樂。它不停碰撞著籠子,掙扎著,一分一秒都不歇息地跑來跑去,妄想跑出這個籠子。

後來,它累了,總算安靜了下來。它望著我的時候,眼神很迷惘。我惶恐地望著它,它過於安靜的眼裡寫的是要掙脫嗎?很扭曲,很矛盾。正如一般總以為自己是最強悍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我突然有一種放開它的衝動,它那渴望自由的眼睛裡寫滿了悲哀。我去問馬陽,她卻不屑地笑笑,說:“我怎麼不覺得它可憐?”問袁嘉寧,回答也是如此。她們是不懂得動物悲哀的人,她們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失去了自由是什麼滋味,她們不懂。

愛,就是放它走,給它自由。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0

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重點關心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每位家長的心中願望。但由於家長對教育上尤其是幼兒教育認識上的誤區,造成“揠苗助長”事倍功半,甚至釀成家庭教育的慘劇。

正確樹立幼兒教育觀刻不容緩!

通過虛心閱讀愛和自由文章後,受益匪淺。

一、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蘊含強大精神能量和潛能

兒童一生下來就蘊含著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按著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內容,只需要給他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是一個心裡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裡成長上的。

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否則,將破壞一個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發展。

二、兒童所有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家長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的兒童不需要學習任何技能,他所需要學習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智力就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智力就是這一過程,這一過程中的每一種感覺的上升都和其中的經驗和體驗連在一起,兒童天生具備這種能力,只不過這一能力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個過程每一個人也不一樣。

所以,普通“教”的本質: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杜絕家長在孩子感覺的時候,破壞孩子的感覺;杜絕兒童感覺到時,我們沒有把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上對!

三、關於“智力”的理解

真正內涵:一個人的力量來自於哪裡,來自他高貴的品質、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滿創造力的思想。

感覺訓練是兒童智力發展的唯一途徑。

四、什麼是“愛”和“獨立”

愛是土壤、是陽光、是兒童成長的一切。

“教”孩子可能是奴役孩子。因為你怕弄髒了衛生,你怕麻煩,你代孩子所做的一切不是“愛”,你剝奪了孩子“體驗”和“學習”的過程。

愛是讓孩子走向獨立。這種獨立不僅僅是身體“行動”上的獨立,更重要是“思想”上的獨立。

五、關於“獨立”的理解:兒童的成長是一個趨於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麼對這個人就沒有了自由,也沒有了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學習能力、發展能力。

六、關於“自由”和“獨立”的理解

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獨立程度來使用自由,而這一切基於一個條件:當他是孩子的時候,父母給予的愛和自由是一環接著一環的。

蒙特梭利說: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後代造就成為強有力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獨立和自由的人。

自由不是條件而是品質。有了這樣的品質才能作為人而存在,才不會在思想和意識上喪失做人的權利。

七、“自由”與“紀律”內涵:

自由: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給予孩子充分認知的自由。由這種自由,他才能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規律,才能夠去認知、認識。

紀律誤區:平常意義上的紀律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較聽老師話,安靜的坐在那裡,不活動。

紀律內涵:紀律必須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人必須是自己的主人,當你是自己主人的時候,當你自動遵守某種生活準則的時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了。人的這種自我控制能力稱之為紀律。

反思:我們“愛”錯了嗎?

家長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和愛著自己的孩子。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牙牙學語之際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在親戚朋友面前,以自己孩子會背多少古詩、多少才藝而喜形於色!用自己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灌輸”自己的主觀認識。以怕弄髒了、怕麻煩等等藉口剝奪了孩子“體驗”和“感知”的學習機會,以命令式或者威脅式的語言規範孩子的思維和言行。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1

《愛和自由》一書裡表達的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

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質了: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但注意力不是感覺,更不是深入的感覺。……孩子小的時候看到的和大的時候看到的不一樣,如果我們總是指引她看我們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時可能就看不到小時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邊經常聽到有的家長抱怨:“我一拿起書,沒幾分鐘孩子就跑開了!”或者“我覺得這本書孩子會喜歡,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說,我不要看。”這個時候我通常會問一句,“孩子不要看書的時候,在做什麼呢?”家長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歡玩!”於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唄。為什麼一定要他這個時候和你看書呢?”當兒童有感覺的時候,將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對上,不要打擾,破壞他的感覺和觀察。此時,詞語捕捉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清晰的屬他的物件。

其實關於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提到的這一條,順從孩子的意願。我喜歡這句話,也堅定的按照這句話在做。孩子快樂,就能產生足夠的安全感,才能為獨立邁出堅實的步子。因為人們並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通病。看到這句話,我回憶起國小時一位女老師把一個粉擦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學習不好的同學砸過去的情形;回憶起童年我的故事外婆用鬼故事把我嚇的不敢回家;回憶起爸爸對我說,你這樣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回憶起玩得滿頭大汗的自己被媽媽狠狠打了一頓;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下定決心,自己一定不能這樣對待我的孩子。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童年,忘記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記自己童年的願望,忘記自己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而又繼續把這種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雖然我的父母也愛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不能說他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所以對下面的話我要謹記在心,學會怎樣去愛。

什麼是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在數字敏感期沒有到來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教孩子數樓梯,但不需要告訴孩子“1是棒子,2是小鴨子”。在繪畫敏感期沒有到來的時候,可以把畫筆交給孩子,但不要教他如何畫,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孩子喜歡玩水,喜歡玩沙,喜歡玩土,那麼少對他說:髒,不要玩,不要摸,不要碰,這麼多的不要,只能使他動不得,玩不痛快,失去的是重要的探索精神。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傾聽他陪伴他,笑的時候陪他笑,哭的時候安慰他,共同體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從他的角度考慮他的感覺。當孩子小的時候引導他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好的思考習慣。不以成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以孩子的需求為需求。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精神和靈魂,那麼請當他是平等的人,而不是成人的附屬。

看完《愛和自由》能夠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在生活世介面前,永遠做一個學生,學習如何幸福的生活。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2

《愛和自由》的作者是孫瑞雪,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教育思想的創始人;兒童敏感期的創始人;這本書的寫作是基於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論。

看到書名——《愛和自由》,我們首先會思考愛是什麼?自由又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無法用言語說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作為老師的我們對孩子的愛也是偉大的愛,但是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的定義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簡單的說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本書可以說自由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面對孩子,有時我們卻又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

對於孩子的愛和尊重,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很多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得很累,所以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我知道給孩子愛和自由,如果只是所說那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卻不是那麼輕鬆的,傳統的教育,傳統的文化,傳統的風俗,好多好多的傳統限制著我們今天的精神活動和行為,當我們覺得孩子是這樣的時候,他們呈現的卻總是另一個樣子;我們給他們的偏不要,我相信父母此時一定在想,我都把最好的給他了,他總是不要,我有給他愛啊,我是如此的愛他,為什麼他還是不如我的意呢?要做到真正的給孩子愛和自由,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痛,面對即使是孩子從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但是他是他,你是你的這個事實,要放下對孩子的期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我是一名教師,也需要面對這痛的,期待是老師的期待,如果將其投射在學生身上,那便是在禁錮他們的自我發展,是在壓抑他們的自我發展,要給他們全然的自由和愛,必須先放下內心的期待,放下對孩子們的那些不允許,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們自由並且給他們真正的愛。

愛孩子,要時時刻刻關注他們的心理髮展,在生活中給予點點滴滴的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才願意給我們溝通,因為這是一本愛孩子的書而不是教孩子的書,希望讓我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孩子們而又給我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3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必須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讓他以後過不好的生活;我要讓他出人頭地。好像只要我們努力了,孩子就能過上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實際上,兒童是依據內在的理性獨自發展的,這種理性的過程是自然的,而不是大人強硬的灌輸進去的,所以,兒童應當自我去親身體驗,將經驗肉體化,才能構成屬於他自我的概念。

蒙臺梭利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拿著玩具火車玩,他不讓火車在軌道上走,火車必然要在軌道上走,這是成人的規則,而孩子用這個火車在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就會說:“兒子,這是不對的,這個東西應當在火車軌道上走。”爸爸給兒子示範怎樣走。他的孩子不想這麼做,但爸爸認為應當這樣做,他就不斷地干涉孩子。

我們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做?我們帶回家的玩具,孩子並不按常規的方法來玩,而是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玩。

我給陽陽買的玩具汽車,剛拿回家,教他放在地上跑,可是他卻拿起來用手轉動汽車的輪子,專心致志地看著它轉。無論我怎樣示範正確的玩法,他都不為所動,依舊執拗地看輪子轉,並且一玩就能玩很長時間。我遂放棄了教他的想法,任他自由去玩。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能夠讓汽車在地上跑的飛快,比我玩得都溜。我想這或許是他發展到了這一步,或者這只是他研究汽車的一部分。

因為他有時候還會將發動起來的汽車不是讓它向前跑,而是讓他撞到物體上,然後再將汽車拉回來,反覆地撞。奶奶著急的喊他:別這樣玩,把汽車就撞壞了!他不聽,照玩。我看了孫教師的《愛和自由》後,認為他是在找尋屬於他自我的獨特的感覺,所以我不去幹涉他。

經常受到外力干涉的孩子,在感覺上的發展會有必須的缺陷。孫教師說的“濟濟”小朋友的表現,讓我看了感到十分心疼。一個幼小的孩子,別的小朋友每當按自我的方式去玩玩具的時候,他都要去幹涉,讓別的小朋友按他的方式玩,搞得別人壓抑得受不了。而他自我呢?得經受多少次如此的壓抑才能構成這樣的感覺或者說心態?大人那些自以為是的正確方法是多麼地傷害孩子的感知本事!

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我的經驗得出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我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的,那是別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不能代替的!創意是不能教的!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用自我的感覺來感受屬於他的獨特的世界!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4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尋找這個答案,可每個人是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樣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葬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是一樣的,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種免於恐懼、免於奴役、免於傷害和滿足自身慾望、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舒適和諧的心理狀態。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我的意願決定自我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夠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很嚮往自由!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自由能夠說是一種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樣貌,不給孩子過多的束縛,不把自我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說實話應對孩子,有時候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估計這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吧?因為這個尺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

這本書表達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我許多的觀念強加給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遺憾和未能實現的夢想都寄託給孩子,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著父母深重的寄託,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孫教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我們凡是應當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容的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書中說到其實教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之前兒童不用急著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種感覺就行了。對此觀點我表示贊同。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感覺來源於內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紙張上去做好規劃,因為你給他什麼他就會理解什麼。不要妄想讓自我的孩子成為“神童”,小小年紀就要求他們會背很多的詩詞歌賦、數學計算等,這樣的孩子雖說知識廣博,但他的心智發展並不好,缺乏洞察力、不會去思考,只會一味的死記硬背,毫無自我的創新性,整個創造思維被你們給抹殺掉了,試問這樣的孩子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嗎?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的”。我認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挑戰,從而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尤其是剛入園的新孩子,他們需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讓自我慢慢的去適應幼兒園裡的一切,逐漸心智發展的就會很順暢。所以家長也要配合好我們教師的工作,要保證自我的心態正常,孩子才會不那麼恐惶,俗話說的母子連心,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吧。

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進取的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在六歲之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一味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們就變得自律與順從。而不是我們一味的壓制和束縛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膽怯,不明白到底什麼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我的思維,一味的聽從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麼他的人生也不會是歡樂幸福的!

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才會成為一個專注、寬容、堅強和完整的人!

《愛和自由》讀後感 篇15

四年前就看過孫教師的這本《愛和自由》,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可是書看完了就完了,沒有很深入的去執行,概念式的東西在頭腦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機構雖然也主張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孫教師在書裡所說的傳統的觀念是那麼根深蒂固,那條路越走越偏。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總覺得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強烈的無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為媽媽自我好像已經盡全力了,可是為什麼教育的路還是那麼痛苦呢!直到我聽到了孫教師的講座,走入愛如是,參加讀書會,再從新拿起《愛和自由》

《愛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孫教師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話異常的觸動我:人們從不會為一個孩子長不大而擔憂,但卻從不認為精神的種子曾在兒童內心存在過,從不認為兒童內在也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它只需要我們供給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在兒童的精神上,我們一向在充當一個主角——“造物主”。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從不懷疑孩子是教出來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權威自居,我說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你好,你那麼小你什麼都做不了,你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成人固守著自我的信念,沒辦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觀察孩子,更沒辦法觀察到孩子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給孩子供給成長所需要的環境!然後成人就開始抱怨這孩子真不乖,帶孩子真是折磨人啊。這也許就是我前面說到的所謂的“問題”。如果不能瞭解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的準備,兒童會自我吸收這一規律,那麼這些問題就會一向困擾著我們。

我走進愛如是後,我仔細觀察身邊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歡的工作中,教師不會把自我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現出的那種工作時的平靜,遊戲時的喜悅,發生衝突時情緒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著我。我從心底覺得在這種環境裡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類的發展中有一個法則,就是愛。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最大的真理就是愛。無愛和非正常成長史這個世界最大的罪惡。”作為媽媽我們總是說自我多愛孩子,可是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變化莫測的,一切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時我們是愛孩子的,孩子要什麼我們都會滿足;孩子“搗亂”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自我身體很累的時候,心境不好的時候我們都是不愛孩子的。對於這一點我深有感觸,經常會跟孩子說你怎樣這樣,你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媽媽?那種感覺十分的無力也十分的無奈。此刻每當我想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明白那是因為我缺愛。在我有情緒,我不舒服的時候我需要別人的安慰和愛,在得不到的時候我期望從孩子哪裡得到。我深深瞭解這種缺愛,不能獨立,依靠帶來的痛苦。我想結束這種痛苦,更加不願這種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續。隨著自我和寶貝在愛如是一天天的學習,我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之間微妙的變化,我們開始定規則,開始分享情緒,開始平等的對我們的衝突發表意見,孩子明白媽媽不會再那麼情緒化,對媽媽的愛有一種篤定感。我也越來越明白“愛你如是,非我所願”這八個字的意義。

書還是那本書,看書的人和看書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本需要反覆閱讀反覆感受的書,相信隨著自我的成長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標籤: 自由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x1m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