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陳武字什麼

陳武字什麼

陳武字什麼

陳武字子烈。廬江郡鬆滋縣(今安徽省宿松縣)人,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負責統率精銳的廬江上甲。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統率廬江精銳。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陳武字是什麼

陳武字子烈。

拓展資料如下:

陳武,字子烈,是廬江郡人,當時孫策在壽春的時候,陳武親自遞帖求見,此時的陳武只有十八歲,他追隨孫策多年,立下了赫赫戰功,被任為別部司馬。

當時廬江郡在劉勳的手裡,孫策對此十分憂慮。劉勳在江淮很有實力,有著較強的軍隊,使得孫策一時難以對付,於是孫策便想了一計,他故意說一些謙卑的話語給劉勳聽,並送上很多財寶,希望劉勳能攻打上繚城。

劉勳收到財寶後十分高興,想要攻打上繚城,此時劉勳的謀士勸說劉勳不要這樣做,以免孫策乘虛而入,但劉勳沒有聽從謀士的話,毅然率軍攻打上繚城,孫策見狀知道機會來了,於是率軍趁虛而入,奪取了廬江。

奪取廬江後,孫策得到了很多人馬,於是選擇精銳組建了一支部隊,但一時間不知讓誰來統率,不久,孫策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身經百戰,武藝高強,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孫策將陳武叫來,並讓陳武統領這支部隊,在陳武的統領下,這支部隊一路衝鋒陷陣,立下了赫赫軍功。

後來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管了江東,陳武因功勳卓著督領五校。陳武為人十分仁慈,常常樂善好施,因而有很多的同鄉和遠方客人依附於他,孫權覺得陳武忠勇,也特別的厚待於他,陳武后來因功被提拔為偏將軍。

張遼見東吳士兵紛紛湧來,於是下令突圍,事後,孫權得知陳武戰死,十分的傷心,於是親自前往悼念陳武,並參加了陳武的葬禮。

孫權念陳武多年來忠心護主,於是下令讓其愛妾殉葬,以此來告慰陳武的在天之靈,在當時這可能是特殊的禮遇了,隨後孫權又封賞了陳武二百戶。從此,孫權對陳武英勇救主的事情念念不忘,並感激他一生。

陳武侍奉孫策、孫權長達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中忠勇護主,並隨軍征戰,立下了赫赫之功,最終為了保護孫權英勇戰死,不得不讓人敬佩,有古名將之風。

歷史上陳武是誰?

陳武(176—215)字子烈,廬江鬆滋(今安徽宿松)人。東漢末年孫策部下武將。

容貌:長七尺七寸

官職:偏將軍

家庭成員:子:陳修、陳表

陳武,字子烈,廬江鬆滋人,公元176年,出生於今宿松縣陳漢溝。漢獻帝興平元年,陳武被孫策拜為別部司馬。建安四年,陳武組建新軍。公元前208年赤壁大戰中,陳武為第四隊領兵軍官,軍功卓著,進位偏將軍。建安二十年八月,陳武從孫權擊合肥,為救孫權,奮命戰死,時年四十歲。武有兩子,長子陳修,封都亭侯;次子陳表,封都鄉侯。父子三人的業績,均載入《三國志》,饒有名將家風。

人物傳記:

孫策在壽春,武往修謁,時年十八,因從渡江,征討有功,拜別部司馬。陳武其人身長七尺,面黃睛赤,形容古怪。策破劉勳,多得廬江人,料其精銳,乃以武為督,所向無前。及權統事,轉督五校。仁厚好施,鄉里遠方客多依託之。尤為權所親愛,數至其家。累有功勞,進位偏將軍。建安二十年,從擊合肥,奮命戰死。權哀之,自臨其葬。

演義概況:吳將,孫策攻劉繇,武往助之。武身長七尺,面黃眼赤,形容古怪。策甚愛之,拜為校尉,使作先鋒。以十數騎兵力殺敵五十餘人。後來於赤壁等役屢立功勳。孫權與曹公戰於合肥,武引兵於江岸巡視,與龐德戰。武為德趕至山谷口,樹林從密,武欲回身交戰,被樹枝掛住袍角,為龐德所殺。後陸遜敗曹軍,於亂軍中尋見陳武屍首,令人與董襲合葬。

歷史評價:

陳壽: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泰服事恭敬,數戰有功。

三國吳國大將陳武的簡歷是?

陳武(176——215),字子烈,宿松陳漢(古廬江鬆滋)人,為三國時東吳名將。

漢獻帝興平元年,陳武18歲,身長7尺7寸,面黃眼赤,形容古怪,武力過人。這一年,孫策在壽春依附袁術,陳武前去拜見。孫策看到他這樣容貌,感到非常奇怪,就把他當作賓客加以款待。第二年,他即隨策從歷陽渡江,在牛渚打了勝仗,並連續攻克秣陵、曲阿、吳郡、會稽等地。由於屢建軍功,他被拜為別部司馬。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率軍攻取廬江,大破皖城,守城太守劉勳敗逃,其部卒多向陳武投降,因為他們都是廬江郡人,孫策為了養精蓄銳,便把這批人編在一起,令陳武督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支新軍,勇敢善戰,紀律嚴明,所向無敵。

孫策死後,江東五郡諸事由孫權統領。孫權當時只有18歲,陳武比他大7歲,孫權很敬重他,象對待兄長一樣,二人相處得十分親密。孫權還將宿衛營的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5校令歸陳武總督。陳武待人忠厚、仁義,遠近各鄉賓客多投奔依託其帳下,為東吳效力。孫權對陳武更加信任,經常到他家探望,相與議事談心。

赤壁大戰(208年)中,陳武為第四隊領兵軍官,帶領300只戰船和20只火船,乘風破浪,連夜趕到赤壁東邊,距曹營僅隔2裡水面,一聲令下,戰船一齊發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煙焰彌天,頃刻間,20只火船闖入曹營水寨,被鐵環鎖住的曹營戰船,無不著火。陳武奮勇當先,率領兵士,喊聲震地,殺進曹寨,得曹操棄營而逃。陳武在這場戰鬥中軍功卓著,晉升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215年),陳武隨孫權擊廬州(今合肥),被張遼埋伏於逍遙津內的曹兵擊敗回濡須口。曹操領大軍追來,孫權被張遼、徐晃兩支軍圍困在核心。陳武為救孫權被誘入峽谷叢林戰死,待援軍到達殺退曹兵後,尋見陳武屍首,孫權哀痛至切,命以厚禮安葬,時年40歲。

《三國演義》對陳武不畏強敵、奮戰沙場的形象,有過18處描寫。

陳武身後兩個兒子,頗有家父遺風,長子陳修19歲就被孫權拜為別部司馬,授兵500人,後又提升為校尉,封都亭侯;次子陳表,為太子中庶子,官拜翼正都尉,因父死於對敵戰爭,求用為將領兵500,後領受新安都尉職,在官3年,得兵萬餘人,屢建戰功,陸遜拜他為偏將軍,晉封都鄉侯。陳武父子3人的業績均已載入《三國志》,饒有名將家風。

陳武董襲字什麼

陳武字子烈,董襲字元代。

基本簡介:

【陳武&董襲】是由遊卡桌遊推出的桌上游戲中的人物,出自《三國殺-國戰》擴充套件包《君臨天下·勢》。

陳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廬江郡鬆滋縣(今安徽省宿松縣)人,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陳武又屢建戰功,每戰皆所向無前,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戰役中,張遼奇襲孫權,陳武戰死,孫權對此十分哀痛。

董襲(?—213年),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跟隨孫策討伐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等,策自出討,襲身斬羅、勃首,遷揚武都尉。從策攻皖,討劉勳,伐黃祖。主策薨,襲討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遷偏將軍。建安十三年,襲隨權討黃祖。襲身以刀斷兩紲,使祖蒙衝橫流,大兵遂進。斬祖。濡須戰,襲督五樓船住濡須口。夜卒暴風船覆,襲死。

三國志·吳志·陳武傳翻譯

陳武,字子烈,揚州廬江鬆滋(今湖北鬆滋)人.吳國的偏將軍。孫策在壽春的時候陳武前往進見,當時年僅十八歲,身高七尺七寸(大約1.75M,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他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孫策擊敗劉勳後,得到很多廬江的士兵,把挑選出的精銳部隊讓陳武指揮,所到之處無人能敵。後來在孫權的部下任職,改做五校(東吳軍隊的名號)都督,由於陳武仁厚好施,鄉里及遠方客都敬愛他,孫權特別欣賞他,經常去他家。陳武又屢建戰功,升任為偏見軍。建安二十年,在合肥戰役中奮戰而死(被張遼偷襲)。孫權為了哀悼他,親自去為他送葬,並令他的小妾陪葬,免除了二百家田客的賦稅。

陳武,字子烈,廬江郡鬆滋縣人。孫策在壽春時,陳武前往遞帖求見,當時十八歲,身長七尺七寸,於是跟隨孫策東渡長江,征戰有功,被任為別部司馬。孫策擊敗劉勳,俘獲很多廬江人,選擇其中精銳,便用陳武來督率,這支隊伍所向無敵。及至孫權掌管國事,陳武轉任督領五校。他仁慈寬厚樂於施捨,他的同鄉和遠方客來者很多人都依附他。他特別得到孫權的厚待,孫權幾次前往他家。因他累建功勞,被升任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 ,他跟隨孫權進擊合肥,拼命戰死陣前。孫權哀痛他的去世,親自參加他的葬禮。

三國陳武宇是什麼

三國陳武宇,即陳武,字子烈,廬江郡鬆滋縣人。東漢末年名將,丹陽太守陳紀之子。身材高大,臂力驚人,膽氣超過常人。在孫策創業之初,隨從征戰,歷任別部司馬、別部司馬督、校尉、從事、蕩寇將軍等職。陳武英名遠播,為江東十二虎臣之一。

三國全部人物的名字,包括字什麼

劉備字玄德、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孫權字仲謀、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趙雲字子龍、樂進字文謙、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惇字元讓、夏侯淵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達、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劉曄字子陽、孫乾字公祐、簡雍字憲和、糜竺字子仲、滿寵字伯寧、呂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則、馬超字孟起、孫堅字文臺、孫策字伯符、程普字德謀、黃蓋字公覆、韓當字義公、祖茂字大榮、朱治字君理、呂範字子衡。

周瑜字公瑾、張昭字子布、張紘字子綱、太史慈字子義蔣欽字公奕、周泰字幼平、陳武字子烈、虞翻字仲翔、董襲字元代、許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張遼字文遠、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達、陳登字元龍、魯肅字子敬、諸葛瑾字子瑜、顧雍字元嘆、張郃字雋乂、許攸字子遠、賈詡字文和、司馬懿字仲達文聘字仲業、魏延字文長、徐庶字元直、黃忠字漢升、龐統字士元、嚴畯字曼才、陸績字公紀、張溫字惠恕、駱統字公緒、吾粲字孔休、徐盛字文向、潘璋字文珪。

丁奉字承淵、步騭字子山、甘寧字興霸、呂蒙字子明、陸遜字伯言、淩統字公績、馬良字季常、馬謖字幼常、蔣琬字公琰、劉禪字公嗣、廖化字元儉、薛綜字敬文、程秉字德樞、朱桓字休穆、蔣幹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闞澤字德潤、陳震字孝起、伊籍字機伯、龐德字令明、張鬆字永年、楊修字德祖、陳群字長文、法正字孝直、孟達字子慶、關興字安國、曹休字文烈、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孫朗字早安、孫韶字公禮、孫靜字幼臺、黃權字公衡。

劉巴字子初、彭羕字永言、王平字子均、費禕字文偉、傅巽字公悌、劉馥字元穎、張既字德容、李嚴字正方、霍峻字仲邈、董和字幼宰、李恢字德昂、秦宓字子敕、譙周字允南、傅幹字彥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紀字季行、左慈字無放、吉邈字文然、吉穆字思然、趙諮字德度、孫桓字叔武、孫皎字叔明、鄧芝字伯苗、劉永字公壽、劉理字奉孝、丁儀字正禮、丁廙字敬禮、禰衡字正平、吉太字稱平、華佗字元化、王連字文儀、呂凱字寄平。

姜維字伯約、曹睿字元仲、夏侯楙字子休、郭淮字伯濟、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全琮字子璜、諸葛恪字元遜王雙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宗預字德豔、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權、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惠字稚權、夏侯和字義權、曹芳字蘭卿、何晏字平叔、鄧颺字玄茂、李勝字公昭、丁謐字彥靜、畢軌字昭先、桓範字元則、鍾會字士季、鄧艾字士載、諸葛瞻字思遠、曹髦字彥士、曹奐字景明、毌丘儉字仲恭、賈充字公閭、孫峻字子遠、孫綝字子通、孫休字子烈。

孫皓字元宗、諸葛誕字公休、羊祜字叔子、劉協字伯和、董卓字仲穎、呂布字奉先、丁原字建陽、伍孚字德瑜、陳宮字公臺、袁紹字本初、袁術字公路、鄭玄字康成、孔融字文舉、陶謙字恭祖、劉表字景升、蒯越字異度、蒯良字子柔、陳翔字仲麟、範謗字孟博、孔昱字世元、範康字仲真、檀敷字文友、張儉字元節、岑眰字公孝、劉繇字正禮、審配字正南、袁譚字顯思、袁熙字顯奕、袁尚字顯甫、劉璋字季玉、馬騰字壽成、司馬徽字德操、楊阜字義山、胡邈字敬才、逢紀字元圖。

張裔字君嗣、龐德公字山民、蔡邕字伯喈田疇字子泰、韓遂字文約、馬鈞字德衡、曹爽字昭伯、黃琬字子琰、張魯字公祺、陳珪字漢瑜、秦朗字元明、劉焉字君郎、劉岱字公山、華歆字子魚、何進字遂高、盧植字子幹、山濤字巨源、王朗字景興、管寧字幼安、淳于瓊字仲簡、金禕字德偉。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國

陳武的簡介

陳武,字良用,號菸農外史,江蘇吳江人。尤善山水。凡見古外妙跡,靡不臨仿。嘗從其鄉吳雲敖過陳鴻壽溧陽官舍。時錢杜在座,見其筆極讚賞。其畫秀澹閒靜,超出塵表。

三國演義上面有多少英雄人物,叫什麼,字什麼?

劉備字玄德 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孫權字仲謀 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趙雲字子龍 樂進字文謙 李典字曼成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夏侯敦字元讓

夏侯淵字妙才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達 郭嘉字奉孝 程昱字仲德 劉曄字子陽

孫乾字公佑 簡雍字憲和 糜竺字子仲 滿寵字伯寧 呂虔字子恪 毛玠字孝先

于禁字文則 馬超字孟起 孫堅字文臺 孫策字伯符 程普字德謀 黃蓋字公覆

韓當字義公 祖茂字大榮 朱治字君理 呂範字子衡 周瑜字公瑾 張昭字子布

張紘字子綱 太史慈字子義 蔣欽字公奕 周泰字幼平 陳武字子烈 虞翻字仲翔 董襲字元代 許褚字仲康 徐晃字公明 董昭字公仁 張遼字文遠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達 陳登字元龍 魯肅字子敬 諸葛瑾字子瑜 顧雍字元嘆 張郃字雋乂 許攸字子遠 賈詡字文和 司馬懿字仲達 文聘字仲業 魏延字文長 徐庶字元直

黃忠字漢升 龐統字士元 嚴畯字曼才 陸績字公紀 張溫字惠恕 駱統字公緒

吾粲字孔休 徐盛字文向 潘璋字文珪 丁奉字承淵 步騭字子山 甘寧字興霸

呂蒙字子明 陸遜字伯言 淩統字公績 馬良字季常 馬謖字幼常 蔣琬字公琰

劉禪字公嗣 廖化字元儉 薛綜字敬文 程秉字德樞 朱桓字休穆 蔣幹字子翼

王粲字仲宣 陳琳字孔璋 崔琰字季珪 闞澤字德潤 陳震字孝起 伊籍字機伯

龐德字令明 張鬆字永年 楊修字德祖 陳群字長文 法正字孝直 孟達字子慶

關興字安國 曹休字文烈 孫翊字叔弼 孫匡字季佐 孫朗字早安 孫韶字公禮

孫靜字幼臺 黃權字公衡 劉巴字子初 彭羕字永言 王平字子均 費禕字文偉

傅巽字公悌 劉馥字元穎 張既字德容 李嚴字正方 霍峻字仲邈 董和字幼宰

李恢字德昂 秦宓字子敕 譙周字允南 傅幹字彥才 曹丕字子桓 曹植字子建

曹彰字子文 管恪字公明 耿紀字季行 左慈字無放 吉邈字文然 吉穆字思然

趙諮字德度 孫桓字叔武 孫皎字叔明 鄧芝字伯苗 劉永字公壽 劉理字奉孝

丁儀字正禮 丁廙字敬禮 禰衡字正平 吉太字稱平 華佗字元化 王連字文儀

呂凱字寄平 姜維字伯約 曹睿字元仲 夏侯楙字子休 郭淮字伯濟 曹真字子丹

郝昭字伯道 全琮字子璜 諸葛恪字元遜 王雙字子全 辛毗字佐治 宗預字德豔

司馬師字子元 司馬昭字子尚 夏侯霸字仲權 夏侯威字季權 夏侯惠字稚權

夏侯和字義權 曹芳字蘭卿 何晏字平叔 鄧颺字玄茂 李勝字公昭 丁謐字彥靜

畢軌字昭先 桓範字元則 鍾會字士季 鄧艾字士載 諸葛瞻字思遠 曹髦字彥士

曹奐字景明 毌丘儉字仲恭 賈充字公閭 孫峻字子遠 孫綝字子通 孫休字子烈

孫皓字元宗 諸葛誕字公休 羊祜字叔子 劉協字伯和 董卓字仲穎 呂布字奉先

丁原字建陽 伍孚字德瑜 陳宮字公臺 袁紹字本初 袁術字公路 鄭玄字康成

孔融字文舉 陶謙字恭祖 劉表字景升 蒯越字異度 蒯良字子柔 陳翔字仲麟

範謗字孟博 孔昱字世元 範康字仲真 檀敷字文友 張儉字元節 岑眰字公孝

劉繇字正禮 審配字正南 袁譚字顯思 袁熙字顯奕 袁尚字顯甫 劉璋字季玉

馬騰字壽成 司馬徽字德操 楊阜字義山 胡邈字敬才 逢紀字元圖 張裔字君嗣

龐德公字山民 蔡邕字伯喈 田疇字子泰 韓遂字文約 馬鈞字德衡 曹爽字昭伯

黃琬字子琰 張魯字公祺 陳珪字漢瑜 秦朗字元明 劉焉字君郎 劉岱字公山

華歆字子魚 何進字遂高 盧植字子幹 山濤字巨源 王朗字景興 管寧字幼安

淳于瓊字仲簡 金禕字德偉

其他的不知道了....

江東十二虎臣分別是誰

  由於為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關係,相信大家對三國時期的歷史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自然知道蜀國有五虎上將,曹魏也有五子良將,而東吳的傑出將領也被稱為江東十二虎臣。那麼 民族文化 帶大家瞭解一下,江東十二虎臣分別是誰吧。

  程普

  程普,字德謀,生卒年不詳,右北平土垠(今 河北 豐潤東)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斬華雄、破呂布。

  黃蓋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生卒年不詳。

  韓當

  韓當,字義公,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黃武五年卒。

  董襲

  董襲,字元代,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須口,董襲跟隨孫權解救,率五樓船前住濡須口。至夜深時,暴風狂襲,五艘樓船將傾,董襲死守船上,最終溺死。

  蔣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回軍途中病逝。

  周泰

  董襲,死於黃武年間,有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於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

  陳武

  陳武,字子烈,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武將。陳武屢建戰功,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在合肥戰役中戰死,孫權對此十分哀痛。

  甘寧

  建安二十五年,甘寧去世,《三國演義》中虛構在吳蜀之戰中在病重時被蜀國將領沙摩柯一箭射死。

  淩統

  淩統,字公績,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官至偏將軍。淩統認為山中之多壯悍,可以用威信、恩惠勸誘他們投降,孫權便命他東進,並命各城凡淩統要求,皆先給予後報告, 募得精兵萬餘人,後淩統病卒,時年四十九。

  丁奉

  丁奉一生征戰,與北方政權自曹操時交戰至西晉初年,又侍奉吳國四位君主,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徐盛

  徐盛,字文向,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徐盛最初因討伐山賊有功而被加為中郎將,後於濡須口之戰中表現出色,得到孫權的讚賞。魏文帝曹丕伐吳時,徐盛以疑城之計退去魏軍。吳黃武年間,徐盛病逝。

  潘璋

  潘璋年輕時即跟隨孫權,其作戰勇猛,不斷升遷,一生為孫權東征西討,多次立下戰功。但其為人奢侈貪財。經常設立軍市,又劫殺將士以獲得財物,孫權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標籤: 陳武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kk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