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王墳鎮的由來

王墳鎮的由來

王墳鎮的由來

王墳是明朝萬曆年間兵部尚書王一鶚及其家族的墓地,位於山東省青州市王墳鎮。命名源於衡恭王墓(明憲宗之子)葬於此。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誰知道承德壽王墳這個地名的掌故和來歷?

明初,率兵9萬出征的將軍常遇春,暴亡於塞北柳河川,是當時震驚明朝上下的一件大事。偏將軍李文忠一面火速將訊息報告給遠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一面在常遇春暴卒之地附近搭起一座“壽堂”,進行弔唁活動。古時候,把祭祀死者的地方叫“壽堂”。明太祖朱元璋聽到常遇春暴亡的訊息,“大震悼”,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命將其遺體從塞外運回南京,賜葬紫金山。常遇春的遺體運走時,李文忠命人將常遇春一些遺物,埋葬在“壽堂”之處。這座類似衣冠冢的墳墓,被稱為“壽堂墳”。 留在塞外的常遇春“壽堂墳”,後來雖然處於明朝的“邊外棄地”,但墳丘一直保留下來了。清初,關裡的老百姓紛紛到塞外落戶謀生,“壽堂墳”附近也形成了一個村莊,村名便稱為“壽堂墳”。1736年(乾隆元年),直隸省(河北省前身)把長城北面的107個村莊,劃給遵化州管轄,“壽堂墳”村就包括在107村之中,清朝時編的《遵化州志》清清楚楚地記載著這個“壽堂墳”村。

一個地名,叫來叫去往往變了樣,如“什巴爾臺”變成“十八里汰”,“章京營”變成“章吉營”,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壽堂墳”叫來叫去,變成了“壽王墳”。叫成“壽王墳”的時間,在清朝到年間。新中國成立第二年,國家就開始建設壽王墳銅礦,1956年又建立了壽王墳鎮。“壽王墳”之名叫開了,它的來歷卻知者甚少了。

常遇春的壽堂遺址及墳丘,就在壽王墳鎮鄭家莊東南1.5公里處,現在似乎很少有人知道它與明朝第二號軍事人物常遇春有什麼聯絡了。前些年常遇春的後代曾將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修飾一新,他們恐怕根本不知道遠在塞外還有常遇春的“壽堂墳”。現在人們為了發展旅遊,常常造一些假名勝,而“壽堂墳”卻是一處貨真價實的明朝歷史遺蹟。

參考資料:http://tieba.baidu.com/f?kz=554301523

誰知道承德壽王墳這個地名的掌故和來歷?

其實,“壽王墳”雖然有墳,但裡面根本沒有埋葬壽王。

要解開壽王墳之謎,還要從明朝的著名將領常遇春說起,雖然常遇春根本不是壽王。

常遇春是明朝的開國元勳之一,是明初時僅次於大將軍徐達的第二號軍事人物。

1368年(洪武元年),明朝推翻元朝後,明太祖朱元璋命常遇春率兵9萬,任命自己的外甥李文忠為常遇春的副手(偏將軍),開赴塞外追擊元軍。《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常遇春率大軍曾“經鹿兒嶺”(今蘆兒嶺,在遵化北),“過會州”(今平泉會州城),“進攻大興州”(今隆化縣城北),最後進攻元上都(在今內蒙古正藍旗),大破元軍,戰果輝煌。

《明史·常遇春傳》記載:“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

常遇春率軍凱旋途中,突然得了暴病,死在了“柳河川”。

柳河,是遼金時期經常見於記載的一條河流。遼國的驛道經過柳河,在柳河畔建有驛館——柳河館;宋朝的使者在詩文裡經常提到柳河;金國的皇帝曾把柳河川作為避暑地。但這些柳河,都是指今伊遜河,這在史學界是有定論的。

現在承德南部的灤河支流——柳河,在明朝以前叫“流河”。明末清初學者顧祖禹專門研究古地名的著作《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其水迴環曲折繞渡九次,名曰九道流河”,簡稱“流河”。

明朝放棄塞外後,蒙古人把遼金時的“柳河”改稱“伊遜河”,而“流河”卻諧音成為“柳河”。《承德府志》解釋其原因時說:“柳流字音相近,則傳寫之殊耳。”

《明史》和《明史紀事本末》都是清朝時寫的,前引文中的“柳河川”,已不是指伊遜河,而就是今承德南部的柳河。常遇春暴卒於柳河川,就是在今柳河川。筆者以前曾認為是伊遜河川,經反覆探討,應予修正。

率兵9萬出征的將軍常遇春,暴亡於塞北柳河川,是當時震驚明朝上下的一件大事。偏將軍李文忠一面火速將訊息報告給遠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一面在常遇春暴卒之地附近搭起一座“壽堂”,進行弔唁活動。古時候,把祭祀死者的地方叫“壽堂”。晉代陸機《輓歌詩》中就有“壽堂延螭魅,虛無自相賓”的詩句。

明太祖朱元璋聽到常遇春暴亡的訊息,“大震悼”,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命將其遺體從塞外運回南京,賜葬鐘山(紫金山)。

常遇春的遺體運走時,李文忠命人將常遇春一些遺物,埋葬在“壽堂”之處。這座類似衣冠冢的墳墓,被稱為“壽堂墳”。

常遇春的遺體從塞外運回南京,朱元璋迎接出很遠,親自參加了隆重的葬禮。600多年過去了,常遇春之墓仍保存於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下面的山麓。前些年筆者去南京時,特意打車尋訪了常遇春墓,墓前有石馬、石羊、石虎、石人,後面樹林中有一墓丘。

留在塞外的常遇春“壽堂墳”,後來雖然處於明朝的“邊外棄地”,但墳丘一直保留下來了。清初,關裡的老百姓紛紛到塞外落戶謀生,“壽堂墳”附近也形成了一個村莊,村名便稱為“壽堂墳”。1736年(乾隆元年),直隸省(河北省前身)把長城北面的107個村莊,劃給遵化州管轄,“壽堂墳”村就包括在107村之中,清朝時編的《遵化州志》清清楚楚地記載著這個“壽堂墳”村。

一個地名,叫來叫去往往變了樣,如“什巴爾臺”變成“十八里汰”,“章京營”變成“章吉營”,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壽堂墳”叫來叫去,變成了“壽王墳”。叫成“壽王墳”的時間,在清朝到年間。

新中國成立第二年,國家就開始建設壽王墳銅礦,1956年又建立了壽王墳鎮。“壽王墳”之名叫開了,它的來歷卻知者甚少了。

常遇春的壽堂遺址及墳丘,就在壽王墳鎮鄭家莊東南1.5公里處,現在似乎很少有人知道它與明朝第二號軍事人物常遇春有什麼聯絡了。前些年常遇春的後代曾將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修飾一新,他們恐怕根本不知道遠在塞外還有常遇春的“壽堂墳”。

王墳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

楠溪江中游,山川奇秀。這片山谷間,有一座宋墓,石人石馬石牌坊,從山腳排起,直抵墳前。墓主人名叫朱直清,南宋紹定二年(1229)登進士第,從此宦海浮沉。當他於寶祐五年(1257)去世的時候,官至朝請郎,知撫州。

這樣的仕宦履歷,只是平平,但他的墳墓,在當地被稱為“王墳”。

王墳是俗稱,大凡石像森然、排場夠大的古墓,民間多半統稱“王墳”。嘉興、湖州地區,有很多名叫“王墳”或“王墳頭”的村莊。桐鄉有個王墳頭,是明代大官的墳塋,湖州埭溪鎮風車口水庫也曾叫“王墳”,據說是宋孝宗生父趙子偁的墓地。

朱直清的墳墓不小,也稱王墳。王墳下方的村莊,仍為朱氏族聚居之地,他們是朱直清的後裔族人。

2001年,朱氏族人重修過王墳,排場愈加恢弘,把出土的墓誌也鑲嵌到了墓面上。

《朱直清墓誌》字跡清晰、品相完好,簡單介紹了他的生平,最後說他葬於當地的“呂公山祖塋之側”,即葬在祖墳的附近。至於多近算近,多遠算遠,則無一定之規。

我並非信口開河。

標籤: 王墳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rz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