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答案是古巴比倫人。

太陰曆是古巴比倫人發明的。

兩河流域(兩河指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氣候條件很惡劣,當地的人們為了知道播種和收穫的準確時間,通過對月亮圓缺變化規律的觀察,制定了太陰曆。

太陰曆中一年分為12個月, 每月以剛剛露出月牙來的這天為開端,以月亮最圓的一天為月中,以月亮又變成月牙的那天為一月的終結。

一年12個月中有6個月,每月為30天,另6個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

這同地球繞行太陽一週的時間相差11天多,過兩三年就要差一個月,叫“年日不足”,他們就設定閏月加以補充,就是每二年或三年加一個閏月,閏年有13個月。

漢謨拉比在位時,由政府命令規定置閏,後來逐漸有了固定的週期。

太陰曆是古巴比倫人發明的。

公元前20-18世紀,古巴比倫建立了以月亮圍繞地球旋轉週期計算的太陰曆,與中國夏朝所使用的陰曆一樣,每隔2-3年置一閏月。

古巴比倫人還制定了曆法,根據月亮的盈虧,把一個月定位29日或者30日。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太陰曆是中國古代先民所發明的。

在古代,人們觀察天象,特別是月亮的變化,並結合農作物的生長和季節變化,逐漸形成了一種以月亮執行週期為基礎的時間計算系統,即太陰曆。

這種曆法主要根據月亮的新月和滿月來確定一個月的長度,並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

太陰曆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對農業生產、節氣安排、節日慶祝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太陰曆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儘管現代社會已普遍採用陽曆,但太陰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仍然佔有重要地位。

太陰曆是古巴比倫人發明的。公轉果運術元前20-18世紀,古巴比倫建立了以月亮圍繞地球旋轉週期計算的太陰曆,與中國夏朝所使用的陰曆一樣,每隔2-3年置一閏月。古巴比倫人還制定了曆法,根據月亮的盈虧,把一個月定位29日或者30日。

太陰曆一般指陰曆,陰曆在中國傳統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週期變化來安排的歷法,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曆法發展衍變過程中,與干支歷中二十四節氣結來自合形成了農曆(漢歷),用於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

陽曆也就是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安據素滑染場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裡,這一年叫做閏年,故而閏年的二月有29天。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

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執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來自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族席速控讀居們定了一個折中的歷,件曲越修在今即是所謂陰著裡標陽合曆,中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有人叫它農曆),即是這種陰陽合曆。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古巴比倫人還是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是發明了什麼?太陽曆麼?

1、太陰曆是中國人發明的。

太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曆"、"夏曆"和"舊曆"等。

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曆法發展衍變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於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曆(漢歷)。

雖然,陰曆、農曆都俗稱古歷、漢歷、夏曆、舊曆,不過陰曆和農曆(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夏曆(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2、古埃及人發明了太陽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公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氾濫週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曆。

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氾濫,於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擴充套件資料:

曆法的發展史:

從曆法的發展史來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最初都是用陰曆的。因為月亮的盈虧朔望週期非常明顯,所以把29天或30天稱為一個月,把12個月稱為一年,便成為古老國家最初的年曆。

但是陰曆一月之長,即月亮繞地球週期約為29天半;而太陽年一年之長,即地球繞日的週期約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個月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與太陽年相差幾乎11天。過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臘月揮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

古代國家農業慢慢地發展以後,就發現純粹用陰曆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農業節候配合不上,為了解決這陰、陽曆的矛盾。

古代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放棄陰曆月亮盈虧作為計算月份方法,而以太陽迴歸年即365又四分之一天為一年,把年分為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4年一閏。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羅馬所採取的辦法。

另一辦法是找出陽曆年的日數和陰曆月的日數兩者之間的最小公倍數,這就是我國古代顓頊歷的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因為陰曆的235個月的日數卻等於19個陽曆年的日數。據日本天文學家新城新藏的考據,十九年七閏的辦法是我國春秋時代已經應用的。

我們古代從早的顓頊歷以及漢朝太初曆、四分曆統是依照此法安排的。但這一安排雖可以調和陰陽曆,不至於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閏年384天,一年中節氣仍然可以相差一個月,對於農業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夠精密,所以到了戰國末年又建立二十四節氣,和陰曆相輔而行。

到了東漢時代又發現一節一氣尚有15天多的間隔,才又創立一年七十二候。這是我們舊曆發展的經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陰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陽曆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

蘇美爾人另一項堪稱人類歷史早期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的成就是太陰曆的發明。美索不達米亞儘管土壤肥厚,但氣候惡劣,要想知道開始播種和收穫的準確時間,就必須要發明一種能夠確定時日行程的可靠途徑,以確定周而復始的農作週期。蘇美爾人利用月亮的盈虧迴圈,將從弦月到弦月所需要的29天視為一個計時單位,推定當月亮執行經過12個計時單位時(一半是29天,—半是30天),一年就過去了,播種的時間復又開始。幾個世紀以後,蘇美爾人又開始每隔幾年在他們的年曆上加上一個月,以準確地預計季節的迴圈。蘇美爾人的太陰曆是人類通向更為精確的預測性科學的第一步。猶太人和穆斯林人從他們那裡學到了這種關於月亮執行週期的知識,並創造了猶太曆和回曆,證明了太陰曆的可行性。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

蘇美爾人還發明瞭太陰(月)歷,這也是人類早期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在像美索下達米亞那樣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知道播種和收穫的準確時間,是絕對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種標明時日行程以確定周而復始的農作週期的可靠途徑。做到這一點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虧迴圈。既然月亮由最初的鵝眉月執行到下一次最初的鵝眉月共需要29天半的時間,人們就可以考慮把這樣一個迴圈視為一個基本的計時單位(我們把它稱為一個月),然後累計這些計時單位的數目,直到季節也完成了一個迴圈。就這樣蘇美爾人得出結論,在月亮運行了12個這樣的計時單位(6個是29天,6個是30天)後,一“年”就過去了,重又到了開始播種的時候。不幸的是,他們不知道“一年”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繞轉一週的時間,月亮的12次迴圈或12個月比一個太陽年少1l天。九百年後蘇美爾瞭解到,每隔幾年他們就要在其年曆上另加一個閏月,這樣才可準確地預測到季節的迴圈。蘇美爾人的太陰推演算法是通向我們現在理解的精確的預測性的科學(測度自然以掌握其“執行規律”)的現知最早的一步。現代猶太曆和曆法(回曆)都以猶太人和穆斯林自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承襲而來的月亮執行週期為基礎,這一事實證明,如果不斷把短少的天數補增上去,那麼太陰曆本身實際上也是可以使用的。

蘇美爾人的飾以牛首的匣式里拉琴

太陰曆是誰發明的

公元前4326年,在古埃及誕生了最早的太陽曆。他們發現地球繞太陽一週是365天多一點點。根據尼羅河水氾濫的規律,他們把一年分成3季,再分成12個月,每月30天,餘下的5天做為節日。公元前1世紀前後,歐洲人蔘照埃及的太陽曆,制訂自己的歷法。他們也把1年分為12個月,每個小月30天,大月31天,這樣就不再有5天的剩餘。故1年中就有7個小月和5個大月。後者分別為1、3、5、10、12月。7X30+5X31=365。這就是最初的陽曆。

太陰曆是哪個國家發明(陽曆是哪國發明的)

太陰曆是古巴比倫人發明的。

兩河流域(兩河指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氣候條件很惡劣,當地的人們為了知道播種和收穫的準確時間,通過對月亮圓缺變化規律的觀察,制定了太陰曆。

太陰曆中一年分為12個月, 每月以剛剛露出月牙來的這天為開端,以月亮最圓的一天為月中,以月亮又變成月牙的那天為一月的終結。一年12個月中有6個月,每月為30天,另6個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這同地球繞行太陽一週的時間相差11天多,過兩三年就要差一個月,叫“年日不足”,他們就設定閏月加以補充,就是每二年或三年加一個閏月,閏年有13個月。漢謨拉比在位時,由命令規定置閏,後來逐漸有了固定的週期。

世界上最早的“太陰曆”是那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太陰曆”是巴比倫(現在的伊拉克國家)的人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是那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是古埃及發明的。

公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氾濫週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曆。

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氾濫,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於是他們就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墓礎而釗定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 月,這個“月”,實際上與塑望月無關日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笠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錆況。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對差一日。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曆,是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字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擴充套件資料:

陰曆、陽曆、農曆的區別

辛亥之後,中國開始引進西方的公曆,俗稱"陽曆",“新曆”,名稱與中國原有的歷法相對應,新中國成立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也就是公曆(陽曆)。

而陰曆也叫太陰曆,主要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

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七年級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所謂“月有陰晴圓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其實古代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已陰曆(月亮)為主,但也考慮了太陽的活動規律(二十四節氣),所以嚴格講應該是陰陽合曆,中國曆法獨有的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是重要的參考,所以人們又把陰曆稱為“農曆”;

陰曆的是按照月亮執行規律,陽曆按照太陽執行規律,由於太陽和月亮的執行週期不能匹配,這就造成了,陰曆與陽曆每年大約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十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歷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大約每19年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稱為閏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閏年。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曆設定的。

如今,屬於漢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要慶祝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它用置閏法填補了陰、陽曆的時間差,又用陽曆的規律制定了安排農事的二十四節氣,在農曆的時序中,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條不紊的規劃。

日月相合的農曆,其實用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曆法。它不僅僅是一種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黃子孫們,千百年來生活經驗與智慧的化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陽曆

陽曆和陰曆是誰發明的?

陰曆是中國人發明的,陽曆是從外國引進來的

陰曆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

“陰曆”又名“太陰曆”,系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月,再配合地球繞日一週之時數為一年,中國在元年前採用此歷,為與現行之歷相對稱,故名之曰“舊曆”。一般人以為陰曆適合於農家,而名之日“農曆”,細究,陰曆和農曆是有區別的。

農曆,顧名思義,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歷法,以二十四節氣來分別。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陰曆一個月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七年級日。每年以正月(中氣雨水所在朔望月)的朔日為歲首。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

一、時間不同

陰曆是平年十二個月,全年時間為354天或355天。而陽曆是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個閏年。

二、天數不同

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來確定陰曆,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而陽曆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數平年為28天,閏年為29天。

三、叫法不同

陰曆俗稱農曆,通常的稱呼是月初為某月初幾,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為九月三十,稱呼後面不加“日”字。而陽曆又稱公曆,通常的稱呼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三十一日,時間必跟“日”字。

中國的陰曆是誰發明的?

陰曆和農曆類似,應該是天文學家根據月亮圓缺推斷的 先說陰曆,它是單純根據月亮圓缺的週期制定的。所謂“單純”就是它只顧月亮這一頭,不管由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而產生的氣候冷熱等季節變化。月亮又叫做“太陰”所以這一類曆法叫做“太陰曆”,簡稱為陰曆。當月亮和太陽正好分處於地球兩邊的時候,柔和的月光通宵達旦地照耀著酣睡的大地,這個月亮最圓的時刻叫做“滿月”,也叫做“望”。由於月亮是時刻都在運動著的;所以嚴格地說來,真正的“望”只是極短暫的一瞬間,一剎那,一般人是觀察不到那樣的細微變化的,通常就把包括真正的“望”這一天全天叫做“望”日,或者簡稱為“望”,這是一種最容易觀察到,最顯著的—種天象。與此相反,當月亮正處在太陽與地球中間的那一天,人們根本無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點形象,這一天就叫做“朔”,在天文學則是指月亮的黃道經度和太陽的黃道經度正正相符合的那一瞬間。天文學家把月相變化的週期,即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的時間長度叫做“朔望月”,藏曆中稱之為tshes-zla,也可譯為“太陰月”。多年的觀測表明朔望月的長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即29.5306日,這是制定曆法非常重要的一個數據,必須牢牢記住。初步可暫時粗略地記為二十九天半。 最典型的陰曆是歷裡用於歷史紀年和宗教祭祀的“月分歷”(區別於用於農業上的“宮分歷”)在我國古代把它叫做“回回曆”。它永遠固定地以十二個朔望月為一年,平均每個月為29.5日,十二個月共354日,閏年在年底增加十日為355日,不設閏月。 另外,我們知道與人類,特別是處於地球的溫帶的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密切關係的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冷的氣候變化。這種由春、夏、秋、冬四季迴圈所構成的年叫做“迴歸年。”也就是太陽從最高到最低,再從最低迴到最高的週期,它在天文學上嚴格的定義是:“平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根據長期天文觀測的結果,知道迴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是制定曆法時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必須牢牢記住的粗略地可以記為365又四分之一天。古代的歷算家們所得到的資料不是一下子就達到這樣的精確程度,總是隨著曆法的發展,逐步向精確靠近的。 由此可見,迴歸年比太陰年(即教的陰曆年)兩者相差十一天,經過十六、七年就會積累到一百八十天左右,也就是說冬天與夏天要顛倒過來。純粹的陰曆是不設定閏月的,而藏曆與農曆都有閏月,雖然平年也是354或355天,而有閏月的年份則為384天,因此不能說農曆是陰曆,藏曆也不是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2、夏曆、農曆與舊曆 先說“夏曆”這個名稱的來源。漢族早在兩千四、五百年之前就開始使用十二地支(子、醜、寅、卯,……)紀月的辦法,以冬至日所在的那個月為子月,其次月為丑月、又次月為寅月、冬至以前的那個月為亥月。以子月為年首正月者叫做“建子”,其餘類推。有的史書上記載說:夏代建寅、殷商建醜,周代建子,而秦朝建亥。漢朝初年仍建亥,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又恢復夏正建寅。其後各朝各代,雖然曆法多次改換,而建寅這一點始終未變(除去武則天採用周正的很短的幾年)。從採用建寅這一點上說,從漢朝的太初曆到清朝的時憲曆都用了夏正,都可以稱為夏曆,但不是說曆法上的其他成分要素都是夏朝的。這樣,“夏曆”就成了曆法中的一個類名,而不是某一種曆法的專名了。 至於“舊曆”是公元1911年以後才使用的名詞。辛亥以後宣佈採用公曆的紀月紀日方法,相對於這種新的方法而言,人們就把清朝時所用的“時憲曆”叫做舊曆。 “農曆”這個名稱的來源。漢族傳統的歷法中有二十四節,而來源於西方的公曆裡沒有完整的二十四節的全套名稱,只有其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幾個。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漢族古代,而節氣對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又常把舊曆叫做“農曆”。這都是民間習慣形成的名稱

標籤: 發明 太陰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x3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