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二鍋頭的起源與發展史

二鍋頭的起源與發展史

二鍋頭的起源與發展史

二鍋頭是一種主要產自中國北方的酒類。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朝末年,當時國內的釀酒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不同的地區也開始出現了不同的酒類。

據史料記載,二鍋頭最早是在山東煙臺的一個小村莊裡發明的。當時這個村莊的居民為了讓居民們好過一些,就開始釀造二鍋頭酒,並且將其銷售給周圍的村莊。由於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條件都非常優越,因此村莊的生產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購買。

隨著時間的推移,二鍋頭逐漸成為了整個山東省的特色產物。在這個過程中,二鍋頭的製作技藝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從而成為了一項固定的生產工藝。二鍋頭在中國的各個地區都有製作,作為這些地區的酒類特色而廣為人知。

二鍋頭在生產過程中不加任何化學調味劑或新增劑,所以口感與香味都與其他的質量不及其的酒類有著很大的不同。其美味與生產工藝也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二鍋頭的消費人群也越來越廣泛。除了本身的經濟價值外,二鍋頭對於中國酒文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二鍋頭的由來

二鍋頭酒是北京的傳統白酒,屬普通白酒。“二鍋頭酒”的名稱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從北京釀製白酒的歷史說起。

金朝將北京定為“中都”,傳來了蒸酒器,釀製燒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為了提高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革。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為錫鍋,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和沸點的物質成分,所以只摘取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為“二鍋頭”。是一種很純淨的好酒,也是質量最好的酒。

如今各地的白酒廠蒸酒時所採取的“掐頭去尾”、“按質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鍋頭”工藝原理而來的。清代末期,二鍋頭的工藝已傳遍北京各地,頗受文人墨客讚譽。吳延祁在詩中讚道,“自古人才千載恨,至今甘醴二鍋頭。”將二鍋頭比作“甘醴”。

二鍋頭為什麼叫二鍋頭 二鍋頭的名字來源

1、這名稱“二鍋頭”,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以釀造工藝命名的白酒。據史料講,北京釀製白酒的歷史悠久,金朝將北京定為“中都”時就傳來了蒸酒器,開始釀製燒酒。到了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為了提高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造。

2、據釀酒師講,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為錫鍋,也稱天鍋。蒸酒時,需將蒸餾而得的酒氣,經第一次放入錫鍋內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叫“酒頭”;第三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叫“酒尾”。這“酒頭”和“酒尾”提出後做其它處理,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和沸點的物質成分。

3、所以只摘取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因而叫“二鍋頭”。這是一種很純淨的酒,而且質量很好。據說現在各地的白酒廠蒸酒時所採取的“掐頭去尾”、“按質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鍋頭”工藝原理而來的。

二鍋頭出產的及歷史

二鍋頭原產地河北保定,解放初期停釀,六十年代初期在老韓家抄家抄得釀酒配方建得北京二鍋頭酒廠,老韓家還有現存解放前二鍋頭老酒,本人有幸嘗過一口

二鍋頭酒名字的由來有什麼故事?

名字由來

二鍋頭是以一種工藝為名的。

蒸酒時,需將蒸餾而得的酒汽,經第一次放入錫鍋內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頭”和經第三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處理。

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的物質成分,味道較雜,所以酒廠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名為“二鍋頭”。

擴充套件資料:

二鍋頭的影響

如今各地的白酒廠蒸酒時所採取的“掐頭去尾”、“按質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鍋頭”工藝原理而來的。

二鍋頭的歷史

1、“紅星”始建於1949年5月,是我國第一家國營釀酒廠。成立之初的“紅星”收編了當時老北京12家釀酒作坊。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紅星”生產出我國第一批二鍋頭酒——紅星二鍋頭酒,併成為迎接新中國誕生的獻禮酒,它是我國第一個以工藝命名的白酒產品。

3、1951年,紅星商標在私營企業局(國家工商總局前身)登記註冊,商標證書註冊號為5296號,紅星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商標註冊的企業。

4、在1965年以前的十幾年時間裡,紅星是唯一一家生產二鍋頭酒的企業,其生產的二鍋頭酒從1949年的20.5噸,增加至1965年的530噸。

5、1965年8月,根據北京市生產委員會的關於發展北京二鍋頭傳統產業的批示,“紅星”受委託歸口管理北京的釀酒行業,成立北京釀酒總廠,發展北京二鍋頭酒傳統產業。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網-北京二鍋頭酒釀製技藝被批准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度百科-二鍋頭

二鍋頭一名的由來?

二鍋頭酒是北京的傳統白酒,屬普通白酒。“二鍋頭酒”的名稱

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從北京釀製白酒的歷史說起。

北京釀製白酒的歷史悠久。金朝將北京定為“中都”,傳來了蒸

酒器,釀製燒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為了提高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

革。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為錫鍋,也稱天鍋。蒸酒時,需將蒸餾

而得的酒汽,經第一次放入錫鍋內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頭”和經

第三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處理,因

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和沸點的物質成分,所以

只摘取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為“二鍋頭”。

是一種很純淨的好酒,也是質量最好的酒。現在各地的白酒廠蒸酒時

所採取的“掐頭去尾”、“按質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鍋頭”工

藝原理而來的。清代末期,二鍋頭的工藝已傳遍北京各地,頗受文人

墨客讚譽。吳延祁在詩中讚道,“自古人才千載恨,至今甘醴二鍋頭。”

將二鍋頭比作“甘醴”。

北京二鍋頭之源.

北京是中國五朝古都,二鍋頭酒是京城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有800年的歷史。它是由燒酒發展而來的,明代北京志中提到 "京師之燒刀與棣之純棉也"。京城釀酒技師在蒸酒時將第一鍋流出的酒頭去掉,第三鍋流出的酒尾也去掉,取第二鍋流出的中段酒,稱之為"掐頭去尾擷取中段" 工藝,這是我國最早以工藝命名的白酒,是我國釀酒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幾百年來被繼承發揚並流傳至今俗稱"二鍋頭"。

1949年5月,經批准紅星收編了老北京著名字號 " 龍泉 "、" 同泉湧 "、" 永和成"、"同慶泉"等十家老燒鍋,繼承了北京幾百年的釀酒工藝。"北京紅星" 為了迎接新中國誕生,於1949年8月生產第一批紅星二鍋頭酒,9月投放市場,產品一上市便以其醇厚甘冽的品質,深受廣大群眾的喜好 ,被譽為" 大眾名酒 " 。紅星二鍋頭酒是京文化典型代表。紅星是二鍋頭酒的創始人,從1949年的300噸發展到目前的6萬噸,創造了全國清香型白酒產銷量的新記錄 ,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要求。

二鍋頭出產的及歷史

二鍋頭是建國前石家莊地區酒行及民間普遍對好白酒的統稱,指第一甑活兒,天鍋第一次換冷水後流出的頭酒。

  發展史:

  1948年由華北酒業專賣公司石家莊露酒廠生產啟用二鍋頭作為酒名。1949年8月由華北酒業專賣所屬華北釀酒實驗廠投放市場。1953年11月將商標轉給北京東郊釀造廠,1954年1月13日辦理了變更手續並更換廠名為國營北京釀酒廠(紅星前身)。北京所有的白酒廠均生產二鍋頭。作為首都,釀酒行業屬於耗能大耗水多發展,故二鍋頭的釀造均在山西。

二鍋頭歷史有多長?到現在有多少種品類?

二鍋頭歷史是比較長的,現在能夠有一兩百種品類,對於喝酒的朋友來說了解的是比較多的。

大家都知道二鍋頭這種酒是一種燒酒,而且發展的歷史能夠達到800多年,也是我們國家釀酒藝術中最早的一種工藝,是在蒸酒的時候會將裡面的酒頭去掉,當九的尾巴留出來之後也是要去調取中間的一鍋酒就叫做二鍋頭,這就是釀酒的一種方法,也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有了幾百年的繼承,而且會傳承發揚,到現在二鍋頭的歷史是比較悠久的。

在1945年5月份的時候,有一種二鍋頭的酒叫做紅心二鍋頭,這是著名的老字號,可以發現有多種二鍋頭的酒能夠受到人們的歡迎,而且屬於老北京的釀造工藝。在1949年的時候,有一批紅星二鍋頭生產出來是為了迎接我國的成立,在9月份的時候,能夠在市場上看到這批酒,大家是非常喜歡的,而且這種酒被大家叫做大眾名酒。紅星二鍋頭跟傳統的釀造工藝是不一樣的,跟現代的微生物技術有一些相同之處,會結合現在的釀酒技術,一般都是會選擇優質的紅高粱,再選擇優質的大麥以及豌豆還有純淨水,這些是釀造酒的原料。

接下來就是通過這些原料量,造出美酒,一定要用清蒸清燒的方式去釀造,還需要進行蒸餾,這樣才能夠掐頭去尾,將中間的一段酒截取出來,通過長時間的儲存,酒質會變得比較清澈,而且味道是香醇甜美的,當人們喝上一口能夠感覺到純正甘甜,能夠讓人回味悠長。對於一些喜歡喝白酒的人來說,品嚐這種酒能夠嚐到甘甜的味道,而且每一滴酒對人們來說都是一種回味,更是一種享受。

二鍋頭為什麼叫二鍋頭?

01

二鍋頭的酒名來源於該酒的釀造工藝。蒸酒時將第一次錫鍋內放入涼水冷卻流出的酒稱為"酒頭",第三次換入錫鍋裡經涼水冷卻流出的酒稱為"酒尾",掐頭去尾取第二次經冷卻流出的酒,稱為二鍋頭。

二鍋頭是起源於元代,由北方的燒酒發展而來的烈酒。以高粱、水等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釀造的,接近於清香型,近似於老白乾的獨具特色的白酒。

為什麼叫二鍋頭?

二鍋頭是全國較先採用以工藝命名的白酒,說白了,就是蒸餾得到的第二鍋酒。

白酒蒸餾時用到的蒸餾器包括燒水的底鍋、裝酒醅的甑桶和將蒸發出來的酒氣液化成酒液的天鍋。隨著酒氣的液化,天鍋中的水溫逐漸上升,到一定時候需更換冷水,如此反覆操作,直到酒醅中的所含酒分全部蒸完。一般來說,蒸完一甑桶酒醅,需要在天鍋裡更換三次冷水。通常將前列鍋冷水冷卻接得的酒液稱作酒頭,第二鍋稱作二鍋頭,第三鍋稱作酒尾。酒頭刺激性太大,酒尾雜味多,屬二鍋頭較香醇、柔和,所以酒廠一般會將酒頭和酒尾另行處理,將二鍋頭入庫貯存較後製得的成品酒就是二鍋頭。

現在白酒廠講究的“掐頭去尾取中流酒”也是二鍋頭髮展過來的。

 

二鍋頭是什麼東西做的?

二鍋頭燒酒的原料有小麥、高粱、玉米等等,還有輔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麥麩子和米糠等。按一定的比例經過粉碎後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攪拌均勻後入窖發酵,一般要5天后酒醅出窖,這是第一鍋。

出酒後,要把蒸鍋中的料取出,經過揚場,把這些料冷卻、鬆散開,而後還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攪拌均勻後再入窖發酵,這才完成一個班次的工作。5天后再取出用來燒酒,為第二鍋,這時開始流出的酒才是真正的“二鍋頭”,其實就是“快曲”酒。一般可以經過五到六次的發酵和上鍋。

擴充套件資料

北京二鍋頭酒的歷史

中國白酒起源於金代,作為元朝首都的北京,當時稱大都,已經能生產蒸餾酒。至清朝初,北京地區開始使用掐頭、去尾、取中段的蒸餾工藝,被後人稱為“二鍋頭”的釀製工藝,1950年代初,北京地區酒廠把用這種工藝釀造的酒,稱之為“二鍋頭”。

紅星和牛欄山是現在北京二鍋頭的兩大品牌,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才是真正是二鍋頭的發源地,但實際上“二鍋頭”酒這個名字卻來自石家莊酒廠,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把二鍋頭酒文化發揚光大卻是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二鍋頭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城市符號:傳說中北京二鍋頭的前世今生

二鍋頭酒為什麼叫二鍋頭?

二鍋頭是屬於我國一種比較悠久的蒸餾酒。

那時候中國還沒有什麼蒸餾酒,基本上都是自然發酵而成的濁酒,基本上都是些果酒和糧酒,酒精度數不高。到金遼時期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發展蒸餾技術,蒸餾酒也開始顯現出來。

當時金遼時期還有一種酒叫“大鍋頭”目前不知真假。

中國歷史上曾歷經了六個小冰期,北宋初葉至太宗雍熙二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小冰河期。由於氣候原因,不僅糧食產量銳減,在黑龍江流域生活的女真人更是酷寒難耐,喜歡喝酒的女真人苦於糧食減少不能天天喝酒而鬱悶不已。

當時女真部落釀造的酒,據考證是用液態法釀造的低度米酒或者黃酒,耗糧多,度數低。作為女真族大薩滿的完顏希尹也是急在眉間,有一天,他到位於阿城不遠的鬆峰山太虛洞探望他從宋朝請來的道教太一教主蕭抱珍,蕭抱珍正在加緊煉丹。

對 這位女真部落的大薩滿,蕭抱珍也很是敬佩。他詳細講述了煉丹的整個過程,完顏希尹似有所思。不久,他就背來了一個比蕭抱珍的煉丹爐大好幾倍的器物來,安裝 完畢,當著蕭抱珍的面,他把自己釀造的酒倒入了這個器物中,點火開始升溫。不久,就有散發著濃濃酒味的液體從一側的孔中流出。完顏希尹將半碗蒸餾出的液體 一飲而盡,很快,腦袋的汗就下來了,這種酒後來被命名為“大鍋頭”。

在釀酒的過程中,開始流出的酒叫“鍋頭”,它的濃度比較高,數量少,佔總數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後濃度不斷地下降,至25度左右斷酒。後面流出的叫做“酒稍子”。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 1680 年),北京釀酒技師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三位釀酒技師在長期實踐中發現,每個鍋次冷凝出的酒液,在香氣和口味上有明顯的區別,天鍋裡第一次放入涼水冷凝出的酒稱為“酒頭”,刺激性較大;第三次放入涼水冷凝出的酒稱為“酒尾”,有雜味,只有第二次換入涼水冷卻流出的酒口味最柔和醇正。經過反覆的比較和嘗試,釀酒技師們就把“酒頭”和“酒尾”提出來作其他處理,只取第二鍋涼水冷卻流出的精華酒作為最後的成品,這就是“二鍋頭”的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xq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