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歷史上進諫的故事 故事以諫怎麼寫

歷史上進諫的故事 故事以諫怎麼寫

1.歷史上進諫的故事

魏徵進諫故事二則(一)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

故事以諫怎麼寫 歷史上進諫的故事

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

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國家大政方針上,尤其是大亂之後撥亂反正,魏徵主張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緩。唐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

一天,他問魏徵:“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徵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說:“聖明的人治理國家,就象聲音立刻就有迴音一樣,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二年見效就太晚了,怎麼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書僕射封德彝嘲笑魏徵的看法,魏徵說:“大亂之後治理國家,就象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來得更快。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事在人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

太宗聽從了魏徵的意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只過了三兩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魏徵主張取信於民,不要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

唐朝原定18歲的男子才能參加徵兵服役。一次,為了多徵兵鞏固邊境,唐太宗要求16歲以上男子全部應徵,魏徵堅決不同意。

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為了充數把不夠年齡的人也弄來呢?況且這也是失信於民。”

唐太宗問自己是否有失信於民的事,魏徵舉了三個例子。太宗雖然覺得言詞尖刻,難聽刺耳,但心中仍很高興,認為魏徵忠於朝廷,是以精誠之心輔佐自己以信義治國。

於是便下令停止執行徵召中男入伍。同時獎賞魏徵金甕一口,以資鼓勵。

在個人享樂方面,魏徵經常犯顏直諫。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獵,車馬都準備好了,最後還是沒敢去。

魏徵問他為什麼沒有出去,太宗說:“我起初是想去打獵,可又怕你責備,就不敢出去了。”還又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去洛陽,因為當地供應的東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氣。

魏徵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無限制的追求享樂而滅亡的。現在因為供應不好就發脾氣,以後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滿意。

供應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慾望是無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劇又該重演了。”太宗聽了這番話肅然心驚,以後很注意節儉。

對於唐太宗的品德修養,魏徵也很重視。他直言不諱的對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他還引用荀子的話告誡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對唐太宗震動很大,他一直牢記在心。

一次,太宗問魏徵怎樣做一個明君而不要做一個暗君,魏徵就講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專門投隋煬帝所好,專說順話,不講逆耳之言;專報喜,不報憂,結果隋朝滅亡。

由此魏徵得出了一個著名的結論,即“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魏徵和唐太宗相處十七年,一個以直言進諫著稱,一個以虛懷納諫出名,儘管有時爭論激烈,互不相讓,最後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納諫,這種君臣關係,在歷史上極為罕見。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極為思念,感慨的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貞觀政要論任賢》)這恐怕是歷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榮了。

魏徵成為唐太宗預防自己犯過的一面明鏡,這充分體現了魏徵在唐太宗治理國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二)魏徵以直諫著稱,但並非不講究進語藝術,他有時也能以文才雅興暗喻諷勸,委婉的開導太宗,使其醒悟改過。

貞觀十一年,太宗到洛陽巡視,魏徵隨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陽宮西苑宴請群臣,又帶群臣泛舟積翠池。

太宗指著兩岸的景色和宮殿,對大臣們說:“隋煬帝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宮殿園苑遍佈京都,結果官逼民反,身死異鄉。而今這些宮殿、園苑盡歸於我。

煬帝亡國,與佞臣阿諛奉承、弄虛作假、助紂為虐有很大關係,你們可要引以為戒啊!”魏徵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為戒,理固當然;望陛下以煬帝為鑑,則國家太平,萬民幸甚!”唐太宗一聽魏徵之言,覺得很有道理,主張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賦詩助興,群臣恭請太宗先賦,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聲吟道:日昃玩百篇,臨燈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天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這首詩,太宗命名為《尚書》,他以《尚書》中的驕奢淫逸的昏君為例,指出他們身敗名裂、國破家亡是由於作惡多端,咎由自取。

那些克己儉樸、勤政愛民的明君,儘管在歷史上不多,但卻名垂千古、青史流芳,這就在於他們注意修養,不斷做好事,為民謀利所致。太宗此詩,通過詠史,抒發了自。

2.要寫一篇諫XX書

[諫書]臣下向天子進諫的奏章。

《漢書·王式傳》:“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唐岑參《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又《寄左省杜拾遺》詩:“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中國古代上行公文常識 [上書]奏議體之一。

亦稱“上言”、“上疏”、“上奏”、“奏書”。明徐師曾《文體明辨》:“降及七國,未變古式,言事於王,皆稱上書,秦漢以下,雖代有更革,而古制猶存,故往往見於諸集之中。

蕭統《文選》欲其別於臣下之書也,故自為一類,而以‘上書’稱之。”清王兆芳《文體通釋》:“上書者,上高也,奏上也,書而高進也。

亦謂之獻書,獻饋食進也,以書奏上若進饋也。主於進達情事,忠言獻替。”

樑任昉《文章緣起》:“上書,秦丞相李斯《上始皇書》。”自漢以後,漸不多見,宋以下上書、上言皆不用,今惟致之尊長者用之。

[疏]向天子陳事的文書。清王兆芳《文體通釋》:“疏,陳言而條析疏通,奏書之屬也。

漢兼施於王侯,魏晉六朝專上王侯,後世專上天子。今制,陳事曰疏。

主於陳事通徹,條理明序。源出漢韓信《上尊號疏》。”

[奏疏]上天子之文的通稱。亦稱奏議、奏書、奏對、奏啟、奏狀、奏札、奏摺、奏策、上書、奏章等。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奏疏者,群臣論諫之總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

至於疏、對、啟、狀、札五者,又皆以‘奏’字冠之,以別於臣下私相對答往來之稱。” [奏策]獻計進策的奏疏。

清王兆芒《文體通釋》:“奏策者,策,馬棰也,籌策也,謀也。謀若運籌亦如運用棰策而奏進之者也。

主於籌算精謀,別中下而要其上。源出漢賈讓《奏治河策》,流有隋文中子《奏太平十二策》、唐王忠嗣《上平戒十八策》,宋張齊賢《獻開寶十策》。”

[諫書]臣下向天子進諫的奏章。《漢書·王式傳》:“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

唐岑參《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又《寄左省杜拾遺》詩:“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奏]達天子之文,漢蔡邕《獨斷》:“奏者……所請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臺,公卿校尉送謁者臺者也。”樑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漢之輔,上書稱奏。

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愆謬,總謂之奏。奏者,進也。

言敷於下,情進於上也。夫奏之為筆,固以明允篤誠為本,辨析疏通為首。

強志足以成務,博見足以窮理,酌古御今,治繁總要,此其體也。”清王兆芳《文體通釋》:“古敷章以言之變也。

李善曰:奏以陳情敘事。漢上書四名,二曰奏。

主於通達國事,進言持正。”自漢以下奏體漸繁,後世之稱奏事、奏記、奏書亦有不盡達天子者。

[表]章奏體之一。明吳訥《文章辨體》:“韻書:‘表,明也,標也,標著事緒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

’三代以前,謂之敷奏。秦改曰表。

漢因之。漢晉皆尚散文,蓋用陳達情事,若孔明《前後出師》,李令伯《陳情》之類是也。

唐宋以後,多尚四六。其用則有慶賀、有辭免、有陳謝、有進書、有貢物,所用既殊,則其辭亦各異焉。”

清王兆芳《文體通釋》:“唐門下省下通上六書五曰表。尚書省下達上六書一曰表。

今制慶賀皇上、皇太后曰表。主於明褐所陳,首以臣某言,終以表聞頓首等語。”

樑任昉《文章緣起》:“表,淮南王安《諫伐閩表》。” [讓表]對授官虛假謙讓的章表。

清趙翼《陔餘叢考》:“古人授官,例有讓表。劉實謂本唐虞禹讓稷契皋陶之遺意。

《文心雕龍》曰,昔晉文受冊,三辭從命,是以漢末讓表,以三為斷。曹操著令,表不必三讓,又勿得浮華,所以魏初表章,指事造實。

昔人每授官必作讓表,固是難進易退之意,然沿習日久,虛偽成風,浸尋及於唐宋,益襲為故事。在上者既授之以官,必不因其讓而收回 成命,在下者亦明知其辭不允,特借一辭以鳴高。

觀唐宋諸人集中,內外製詞,多有批答不允,及斷來章不允之詔,上下相接以偽,徒貨筆墨,甚可笑也。本朝之制,凡三品以上遷官者,但有謝折,無偽為辭讓之事,於以見朝廷尊嚴,風氣敦實。”

[勸進表]勸登帝位的章表。魏晉六朝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奪權,或皇統中斷,建立新朝的統治者多託詞禪讓。

等讓國詔一下,又故作遜讓,必使朝臣上勸進表,頌讚其美德,諛之為天命所歸,始允受禪。如曹丕代漢,侍中劉昉等率君臣奉表勸進;司馬炎代魏,司空鄭衝率群臣勸進;東晉司馬睿(元帝)逃到江南,劉琨等聯名勸進,等等。

[彈事]彈劾官吏的奏疏。亦稱“彈文”、“彈章”、“彈墨”、“劾狀”、“白簡”等。

樑劉勰的《文心雕龍·奏啟》:“後之彈事,迭相斟酌。”樑任昉《文章緣起》:“彈文,晉冀州刺史王深集《雜彈文》。”

清吳曾祺《文體芻言》:“凡按劾有罪則用之。謂之彈文者,如彈丸之加鳥也。

《文選》列彈文三篇,皆有一定體例,後亦少變,與他奏事相似矣。”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箋·九姓漁船曲》:“敢挈阿嬌貯金屋,彈章自駭滿朝驚。”

《宋史·趙鼎傳》:“薦舉之人,除名甫下,彈墨已行。”《唐書·崔隱甫傳》:“隱甫劾狀。”

[奏狀]狀是封建社會的上行公文體,用於陳述事實。冠以奏,就是。

3.

李世民贊魏徵的

“開直言之路”,兼聽納諫。李世民深知,治國單靠一個人是不行的,沒有忠臣賢吏輔佐,不可能求得身安國寧。因此,他重視“納諫”、“納賢”是歷代皇帝所不及的。他非常贊同魏徵“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意見,懂得“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貞觀政要·求諫》)的道理。他說:“人慾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人君必須忠臣輔弼,乃得身安國寧。”(《貞觀政要·求諫》)所以李世民以隋煬帝拒諫為戒,特別強調要求臣僚進諫。他曾多次說過:“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長久,國無危敗,君有違失,臣須極言。”(《貞觀政要·行幸》)“今天下安危,系之於朕。……然耳目股肱,寄於卿輩,即義均一體,宜協力同心,事有不妥,可極言無隱。儻君臣相疑,不能各盡肝膈,實為國之大害也。”“公等但能正詞直諫,裨益政教,終不以犯顏忤旨,妄有誅責。朕比來臨朝斷決,亦有乖於律令者。公等以為小事,遂不執言。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論,大事又將不可救,社稷傾危,莫不由此。”(《貞觀政要·政體》)李世民在貞觀前期基本上能夠言行一致。在他的倡導下,貞觀前期進諫和納諫蔚然成風。如魏徵諫止封禪,張玄素諫止修洛陽宮,戴胄諫設義倉,李百藥等諫止裂土分封等,均被採納。在納賢和納諫方面,李世民同魏徵的關係堪稱典型。魏徵原是李建成的部下,曾建議李建成早除秦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召見魏徵,責問他:“汝何為離間我兄弟?”魏徵面無懼色,舉止自若,回答說:“先太子早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李世民並未發怒治罪,卻“改容禮之,引為詹事主簿”。原因就是他“素重其才”。(《資治通鑑》卷191,武德九年六月)他曾評價魏徵及他同魏徵的關係說:“魏徵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徵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如一次魏徵對李世民說:“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唐太宗笑而答道:“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綴耳。”又有一次,李世民“得佳鷂,自臂之,望見徵來,匿懷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鷂竟死懷中。”(《資治通鑑》卷193,貞觀二年十月)李世民也有按捺不住的時候,一次罷朝回宮,怒氣衝衝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問要殺誰?李世民說,殺魏徵!因為他“每廷辱我”。長孫皇后退回後宮,穿上禮服再來見李世民。他驚問其故,長孫皇后說:“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這一番恭維話,使李世民轉怒為喜。(《資治通鑑》卷194,貞觀六年三月)總之,李世民“自比於金”,而以魏徵“為良工”。魏徵也“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僅貞觀初年,魏徵即諫奏二百餘事,都被李世民所採納。所以,李世民說:“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儻,安國利人,成為今日之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

當魏徵死後,李世民“親臨慟哭”,並對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4.古代關於勸j諫的小故事

觸龍說趙太后 《戰國策》 原文: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讋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

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

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

沒死以聞。”太后曰:“敬諾。

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

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於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

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龍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譯文: 趙太后剛剛執政,秦國加緊攻趙。

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說:“一定要把長安君作為人質,才派兵。”

趙太后不肯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說,太后明白地對左右的人說:“有哪個再來說要長安君為人質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臉上。” 左師官觸讋希望進見太后,太后氣沖沖地等著他。

觸讋來到宮中,慢慢地小跑著,到了太后跟前謝罪道:“我腳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好久都沒見您了,我還自己原諒自己哩。

我怕您玉體欠安,所以想來見見您。”太后道:“*車子才能行動。”

觸讋又問:“每日飲食該沒減少吧?”太后道:“不過吃點稀飯罷了。”觸讋說:“我近來很不想吃什麼,卻勉強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一些食慾,身體也舒暢了些。”

太后說:“我做不到啊。”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

觸讋又說:“老臣的賤子舒祺年歲最小,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經衰老了,心裡很憐愛他,希望他能充當一名衛士,來保衛王宮。我特冒死來向您稟告。”

太后答道:“好吧。他多大了?”觸讋道:“十五歲了。

不過,雖然他還小,我卻希望在我沒死之前把他託付給您。”太后問道:“男子漢也愛他的小兒子嗎?”觸讋答道:“比女人還愛得很哩!”太后答道:“女人格外疼愛小兒子。”

觸讋說:“我私下認為您對燕後的愛憐超過了對長安君。”太后道:“您說錯了,我對燕後的愛遠遠趕不上對長安君啊!”觸讋言道:“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就必須為他考慮長遠的利益。

您把燕後嫁出去的時候,拉著她的腳跟,還為她哭泣,不讓她走,想著她遠嫁,您十分悲傷,那情景夠傷心的了。燕後走了,您不是不想念她。

可是祭祀時為她祝福,說:‘千萬別讓她回來。’您這樣做難道不是為她考慮長遠利益、希望她有子孫能相繼為燕王嗎?”太后答道:“是這樣。”

左師觸讋又說:“從現在的趙王上推三代,直到趙氏從大夫封為國君為止,歷代趙國國君的子孫受封為侯的人,他們的後嗣繼承其封爵的,還有存在的嗎?”太后答道:“沒有。”觸讋又問:“不只是趙國,諸侯各國有這種情況嗎?”太后道:“我還沒聽說過。”

觸讋說道:“這大概就叫做:近一點呢,禍患落到自己身上;遠一點呢,災禍就會累及子孫。難道是這些人君之子一定都不好嗎?但他們地位尊貴,卻無功於國;俸祿優厚,卻毫無勞績,而他們又持有許多珍寶異物。

(這就難免危險了。)現在您使長安君地位尊貴,把肥沃的土地封給他,賜給他很多寶物,可是不乘現在使他有功於國,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立身呢?我覺得您為長安君考慮得太短淺了,所以認為您對他的愛不及對燕後啊!”太后答道:“行了,任憑您把他派到哪兒去。”

於是為長安君準備了上百輛車子,到齊國作人質。齊國於是派兵救趙。

標籤: 以諫 進諫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ykn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