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及字的古代意思

及字的古代意思

及字的古代意思

及在文言文中的用作動詞,意思是:趕上、追上、至、到、到達、遭遇、遇到、推及、涉及、來得及、趕得上,比得上;用作介詞意思是等到、到了、趁著、跟、與;。用作連詞意思是和,與。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及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及”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追趕上,抓住;至,達到;待,等到;遭受;比得上,能與……相比;連累,關聯;通“給”。

一、筆順

撇、橫折折撇、捺。

二、組詞

及第、及格、及時、普及、及笄等。

組詞

一、及第 [ jí dì ] 

科舉時試中選,特指考取進士,明清兩代只用於殿試前三名。

二、及格 [ jí gé ] 

(考試成績)達到規定的最低標準。

三、及時 [ jí shí ] 

1、正趕上時候;適合需要。

2、不拖延;馬上;立刻。

四、普及 [ pǔ jí ] 

1、普遍地傳到(地區、範圍等)。

2、普遍推廣,使大眾化。

五、及笄 [ jí jī ] 

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古文中的及字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的及字應該是什麼意思

1、古文中的及字是什麼意思:古文中的“及”字通常有四種釋意。

(1)是“從後頭跟上”。

(2)是“達到”。

(3)是“乘著”。

(4)是“做連詞,和”。

2、古文,一般指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統稱一般不包括“駢文”。古文與駢文相對而言的,奇句單行、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魏晉以後的駢儷文已經盛行於世,其文講究對偶,句法整齊而文詞華麗。

“及”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1、正,不偏斜。《說文》:是,直也。

2、對的,正確的。《淮南子·脩務》:立是廢非。

3、此,這。《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贊同; 認為正確; 肯定。清· 劉開《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今義:

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處。

2、表示答應的詞:~,我知道。

3、聯絡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4、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石頭的。

5、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後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

擴充套件資料

組詞:

1、但是[dàn shì] 用在後半句話裡表示轉折,往往與“雖然、儘管”等呼應。

2、就是[jiù shì]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

3、正是[zhèng shì] 就是。

4、總是[zǒng shì] 永遠地;無例外地。

5、只是[zhǐ shì] 僅僅是;不過是。

6、要是[yào shi] 如果;如果是。

7、不是[bù shì] 對判斷詞“是”的否定。

8、可是[kě shì] 表示轉折,前面常常有“雖然”之類表示讓步的連詞呼應。

9、是非[shì fēi] 正確的和錯誤的。

10、於是[yú shì] 連詞。表示後一事接著前一事,有時表示因果關係。

11、若是[ruò shì] 如果;如果是。

12、是否[shì fǒu] 是不是。

及字的文言文解釋

1. 及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1、追趕上,抓住。 及,逮也。——東漢·許慎《說文》

2、至,達到。 及,至也。——《廣雅》

3、待,等到。 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

4、遭受。 鐵銛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5、比得上,能與……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韓愈《師說》

6、連累;關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漢書李廣蘇建傳》

7、通“給”。供應。 然則大囯內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介】 趁。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時);及蚤(趁早。蚤:通“早”)。 【連】 和,與。 洄曲及諸道橋樑。——《資治通鑑唐紀》 洄曲及四境。 扣其鄉及姓字。——明·魏禧《大鐵椎傳》 音樂及詩歌。——蔡元培《圖畫》 又如:孔子及門徒。 【副】 1、表示反問,相當於“豈”。 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左傳》 2、表示頻率,相當於“又”。 兒寬家貧,當為弟子都養;及時時間行佣賃,以給衣食。——《史記》 3、表示程度,相當於“極”。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筆。——《水滸全傳》

2. 含有"及"字的文言文句子 最好每種意思都有例句

◎ 及jí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後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義:追趕上,抓住)

(2) 同本義 [overtake;catch up with]

及,逮也。——《說文》

使人追宋義子,及之 齊,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無庸,將自及。——《左傳隱公元年》

(3) 又如:趕不及(來不及);企及(希望趕上);來得及(能夠趕上);及面(見面);及時應令(與季節令令相適應)

(4) 至,達到 [attain;reach]

及,至也。——《廣雅》

及期。——《儀禮聘禮》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陶潛《桃花源記》

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湯熨之所及也。——《韓非子喻老》

針石之所及也。

將有及。(還來得及。)

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漢· 賈誼《論積貯疏》

禍且及汝。——明· 魏禧《大鐵椎傳》

(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齡);及瓜而代(指為官任職期滿,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結婚年齡);及肩(高僅與肩齊,比喻相差甚遠)

(6) 待,等到 [wait]

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

及日中如探湯。

及魯肅過 尋陽。——《資治通鑑漢紀》

及敵再擊。——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及既上。(等到已經登上。及:等到。既:已經。)——清姚鼐《登泰山記》

(7) 如:及夫(等到)

(8) 遭受 [suffer from]

鐵銛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9) 又如:及難(遭到災難);及禍(遭災難);及溺呼船(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及身(親身受到)

(10) 比得上,能與…相比 [pare with]

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韓愈《師說》

(11) 又如:我不及他

(12) 連累;關聯 [implicate]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漢書李廣蘇建傳》

(13) 又如:罰不及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14) 通“給”。供應 [provide]

然則大囯內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詞性變化

◎ 及jí

〈介〉

(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2)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時);及蚤(趁早。蚤:通“早”)

◎ 及jí

<;連>

(1) 和,與 [and]

洄曲及諸道橋樑。——《資治通鑑唐紀》

洄曲及四境。

扣其鄉及姓字。——明· 魏禧《大鐵椎傳》

音樂及詩歌。——蔡元培《圖畫》

(2) 又如:孔子及門徒

◎ 及jí

〈副〉

(1) [how]——表示反問,相當於“豈”

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左傳》

(2) [also]——表示頻率,相當於“又”

兒寬家貧,當為弟子都養;及時時間行佣賃,以給衣食。——《史記》

(3) [very]——表示程度,相當於“極”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筆。——《水滸全傳》

◎ 及Jí

〈名〉

3. 文言文中“和”字的全部解釋

和:1.音樂和睦。

《老子》:“音樂相~”和睦,協調。《左傳》:“秦,晉不~久矣”2.溫和,暖和。

李白《雉朝飛》詩:“春天~,白日暖。” 以及.和悅.《戰國策》:“齊王~其顏色。”

3.攙和。杜甫《歲晏行》:“今許鉛錫~青銅”4.連詞。

與,和。岳飛《滿江紅,懷飛》:“八千里路雲~月”5.介詞。

連。都。

秦觀《阮郎觀。湘天風雨破寒初》:“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雁無。”

6.車軾上的鈴《荀子。正論》:"~鸞之聲”(鸞:車鈴)7.和讀第四聲(賀)。

為跟著唱。《後漢書。

黃瓊傳》:“陽春之曲,~者必寡。”(陽春之曲:古代所謂的高雅的歌曲。)

4.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複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裡可以是實詞,在另一個句子裡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幾個. 下面我把首選的古漢語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一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併打給你. 而 一、ér 一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 三連詞.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範圍等,可譯為“以”.例如:《圖畫》:“古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⒈相當於“之”.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例如:《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捲髮如蠆.”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夠.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參考文獻:《辭源》《中學文言文索引詞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共0條評論。

其他回答 共2條回答評論 ┆ 舉報 紅紅[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捨生而取義”中的“而”表並列.從語法角度看,“而”連線前後兩個動賓結構“捨生”“取義”,無輕重之分,更無遞進,轉折關係.“捨生而取義”解釋為捨棄生命選擇道義. 下面是“而”用法總結! 而 (1) 第二人稱代詞,(2) 一般作定語 某所,而母立於茲. ( 2 ) 副詞,譯為“就,才”. 然則何時而樂耶? (3)連詞 並列關係,一般不譯. 蟹六跪而二螯. 遞進關係,譯為“並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承接關係,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吾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轉折關係,譯為“但是”或“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假設關係,譯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⑥修飾關係,連線狀語與中心詞,可譯為“地”也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因果關係,譯為“因而”.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及夫遊之樂也. ⑧表比喻,譯為“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 本文共用25個“而”字,表示前後詞句並列、承接、修飾、轉折等關係,想一想下列語句中“而”字的用法,體會它們各自語氣的輕重,探究“而”輕重音朗讀的規律. (1)、太守與客來飲於此……而年又最高(遞進、重讀) (2)、若夫……巖穴暝 (承接、輕讀) (3)、朝而往,暮而歸 (修飾、輕讀) (4)、溪深而魚肥 (並列、輕讀) (5)、禽鳥……而不知人之樂 (轉折、重讀) 小結:凡是錶轉折或遞進意味,都需重讀,凡連線詞與詞,有調節作用的則應輕讀.學生齊讀,體會“也”和“而”的讀法.。

5. 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及,jí

1、動詞 ①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您漂亮極了,徐公哪裡趕得上您呢? ②等到 及其所之既倦(《蘭亭集序》)③追趕上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屈原列傳》) ——懷王后悔了,(派人)追趕張儀,沒有追上。④到,到達 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餚之戰》) ——到來滑國,鄭國的商人弦高將要到周去做買賣,遇到了他們。 ⑤涉及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觸龍說趙太后》) ——這些人當中離得近的禍及自身,隔得遠的禍害就會落到他的子孫身上。

2、連詞,表並列,和,與 ②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荊軻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們,都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來送他。

3、介詞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國人在泓地作戰。 ②趁著……之時 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觸龍說趙太后》) ——卻不趁著現在讓他為國立功。

6. 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詳細字義

〈名〉

1. (間是後起字,本字作閒,本義見間 jiàn)

2. 中間;內 [beeen;among]

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禮記·樂記》

而獨閒數百千里。——《漢書·嚴助傳》。注:“中間也。”

攘臂於其閒。——《莊子·人間世》。司馬注:“猶裡也。”

黃河遠上白雲間。—— 唐· 王之渙《涼州詞》

林間窺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間。——明· 袁巨集道《袁中郎全集·滿井遊記》

達於縉紳間。——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出於其間。——蔡元培《圖畫》

3. 又如:兩地之間;上下之間;左右之間;半中間;兩個高樓間的小弄;兩個電極間的真空

4. 一會兒,頃刻 [a moment]

莫然有間,而子桑戶死。——《莊子·大宗師》

乃留止閒曰。——《戰國策·秦策》

5. 又如:間不容息(其時間不容喘息。比喻時間短促)

6. 近來 [recent]

帝間顏色瘦黑。——《漢書·敘傳上》

7. 姓(閒)

〈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詞

安得廣廈千萬間。——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又如:一間臥室;三間門面

3. 另見 jiàn;

4. “間”另見 xián

7. 【則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義並寫出例句.】

虛詞與本義無關,而是“曾”“即”“才”等的假借字.“則”可用作連詞、副詞和語氣詞.主要用法連詞連線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與句,表示順承或轉折關係.1.表因果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裡,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⑴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⑵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2.表示順承關係⑴所連線的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或解釋.可譯為“有“就是”“就是因為”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例:楚得枳而國亡,齊得宋而國亡,齊、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則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記·蘇秦列傳》) .按:“則有功”句:就是因為凡是有功績的國家,都是秦國刻骨的仇敵.⑵所連線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後一部分表結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關係.可譯為“就”“便”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例:夫夷以近 ,則遊者眾;險以遠 ,則至者少(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⑶表示所連線的兩項在時間上前後相承.可譯為“就”“便”“才”等.例: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3.表示轉折關係⑴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反而”“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A.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B.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鄭風·東門之墠》) 按:B.他家雖在我近旁,人兒卻象在遠方.⑵用在由相同的兩個詞(或片語)構成的複合謂語中,表示讓步.可譯為“是”“倒是”等.例:治則治矣,非書意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按:(燕國)治倒是治理好了,但這並不是信的原意啊.4.表示假設關係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⑴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⑵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按:⑴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輔助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犯的禍害,國家常會因此滅亡.5.表示並列關係例:則桃李冬實.則桃李夏榮.(沈括《夢溪筆談》)副詞1.用在判斷句中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2.表示對動作行為的強調可按上下文義靈活譯出.例:⑴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⑵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僅限於某種範圍.可譯為“僅”“只”“才”等.例: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語氣詞用在句末,常與疑問代詞“何”一起構成“何則”,表示疑問語氣.可譯為“呢”.例:宋人聞之,儼然感悅,而晉國日昌.何則?以其諸逆存順(《韓詩外傳·卷一·第二十二章》).名詞(會意.金文從鼎,從刀.古代的法律條文曾刻鑄在鼎上,以便讓人遵守.本義:準則,法則)同本義則,等畫物也.——《說文》則,法也;則,常也.——《爾雅》根天地之氣,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雖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嘗變也,謂之則.——《管子·七法》均守平則.——《周禮·大司馬》法則以馭其官.——《周禮·太宰》掌則以逆都鄙之治.——《周禮·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則.——《詩·大雅·庶民》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管子·形勢》又如:則天(以天為法,治理天下);則度(法度);則效(則象.效法)等級(由則的劃分等級引申而來)《坤》作墜勢,高下九則.——《漢書·敘傳下》.顏師古注引劉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時以土方五十里為一則,為子男封邑標準權衡器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史記》榜樣.如:以身作則動詞劃分等級鹹則三壤,成賦中邦.——《書·禹貢》仿效,效法.如:則先烈之言行做,作眾人聽了,嚇得不敢則聲.——《紅樓夢》例句:閱讀《紅樓夢》 欲速則不達,應該潛移默化,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明白 箇中道理.。

8. 關於 “與”的文言文解釋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訊息,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當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做什麼的人?’回答說:‘是齊國人。’楚王又問:‘犯了什麼罪?’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著的是什麼人?”小吏回答說:“是齊國的人,犯了偷竊罪。”楚王對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橘子生長在淮南是橘子,生長在淮北就變為枳子,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果實的味道完全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編輯本段]3、故事註釋

【文章出處】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家和外交家。

【詞語註解】習辭:善於辭令,很會說話。

何以:及“以何”,用什麼方法呢?

楚王聞之,之:代詞:這個訊息。

吾欲辱之,之,代詞: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

為:於。

何坐:犯了什麼罪。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裡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今山東省淄博市。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

命:命令,這裡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裡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不才。

謂左右曰 謂……曰:對……說

吏二縛一人詣王 縛: 詣:到(指到尊長那裡去)

習辭者 習:熟練 辭:言辭

今方來 方:將要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避席:離開座位,表示尊重

嬰聞之,之:代詞:這樣的事

聖人非所與熙也 熙:同“嬉”,開玩笑

縛者曷為者也 曷:同“何”,什麼

9. 【英語翻譯文言文中“因”字的所有用法跟解釋,還有例句】

“因”的意義和用法歸納 《說文解字》:“因,就也,從口大.”會意字,以口、大取“能大者,眾圍而就之”之意.因的本義為“依靠”“憑藉”,引申有“因襲”“沿襲”“原因”等義,均為實詞,現代漢語仍沿用.“因”的虛詞用法是從實詞義引申而來的,先秦早期便已產生.可作介詞和連詞.介詞“因”的用法從古至今一直沿用下來,變化不大;連詞“因”隨著漢語詞彙逐漸複音化的趨勢,漸漸被“因為”“因而”“因此”等複音詞所取代,但在現代漢語書面語中仍偶或使用.一、介詞 1.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的處所、方向.可譯為“從”“由”等.例:因井中視星,所視不過數星;自邱上以視,則見其始出又見其入(《屍子·廣澤》) 2.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時所藉助的時機、條件.可譯為“乘”“趁著”“趁”“順著”等,或仍作“因”.例: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廉頗藺項如列傳》) 3.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時所憑藉、依靠、依賴的事物或條件.可譯為“憑藉”“依賴”“依靠”“憑(著)”等,或仍作“因”.例: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屈原列傳》) 4.引進動作行為實施的根據、前提.可譯為“根據”“依據”“按照”等,或仍作“因”.例:因地制宜 因時制宜 因任授官(成語) 5.以人或事物為媒介或手段而達到某種目的或實施某一動作行為.可譯為“通過”“由”等,或仍作“因”.例: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廉頗藺項如列傳》) 6.引進動作行為發生、出現的原因、理由.可譯為“因為”“由於”,或仍作“因”.例: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諫太宗十思疏》) 二、連詞 1.連線分句,表示順承關係,前後兩事在時間或事理上前後相繼,可譯為“於是”“就”“因而”等.例: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屈原列傳》) 2.連線分句,用於因果關係複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或仍作“因”.例: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因 ⑴於是,就.例:①虎因喜,計之曰.②因取刃殺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讒之曰.⑵依照,根據.例:①罔不因勢象形.(因:這裡有順著的意思)②變法者因時而化.(因:這裡有隨著的意思.)③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因:這裡有順著的意思.)④因其固然.⑶依靠,憑藉.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業.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夢吳越.④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⑤伺者因此覺知.⑥因河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⑧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⑷趁著,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擊沛公於坐.④因入京師.⑸通過,經由.例:因賓客至藺相如門.⑹因為.例:①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②後因伐木,始見此山.③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⑺緣由,機緣.例:於今無會因.⑻沿襲.例:因遺策.⑼繼續.例: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標籤: 及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w2e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