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觀後感怎麼寫 大瑤山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怎麼寫 大瑤山觀後感怎麼寫

1.觀後感怎麼寫

從格式上來說,觀後感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大瑤山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怎麼寫

第一段把影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加以概括,如講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些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聯絡實際生活,把內容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一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樣,我覺得應該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感”要聯絡社會實際,努力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2.觀後感怎麼寫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3.觀後感怎麼來寫

這部電影出自美國的荷里活,是由大名鼎鼎的史密斯主演,當我還沒有看到內容時,我還以為又是他主演的一部警匪大片,但內容卻並非如此,甚至看完之後,他之前給我的熒幕形象消失了,留在我心中記憶的是一個受盡苦難不屈的父親形象。影片沒有什麼特技和大的場面,甚至想像不到它出自荷里活的加工廠,但故事的敘述和情節的發展,深深的深深的打動了我,給了我巨大的震撼。現在的影視作品,想盡辦法來騙取了觀眾的眼淚,當然,這部電影同樣獲得了很多觀眾的眼淚,包括我的同事,他們在向我介紹這部電影是說:我有流淚的衝動。但它獲取我們觀眾眼淚的方式不同,他是用主人公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動我們,讓我們為他一次次的奔跑加油,讓我們一次次為他的努力喝彩。是的,看完這部電影,我的眼角也有淚珠,看完這部電影,除了感慨我還想做得,就是第一時間將它介紹給我的朋友們。

史密斯主演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療器械推銷員。這種不安定的生活已經影響到家庭的和睦,最終妻子忍受不了經濟上的壓力,離開了自己,留下他和5歲的兒子相依為命。這時候他銀行帳戶裡只剩下21塊錢,因為沒錢付房租,他和兒子被攆出了公寓。

費盡周折的他贏得了在一家聲名顯赫的股票投資公司實習的機會,但是實習期間沒有薪水,而且最終只有一人可以成功進入股票投資公司。為了通向幸福之路,克里斯決定走下去。為了省錢,每天晚上帶著兒子去住收容所,吃飯靠領救濟,但這些並沒有摧毀父子間的親情與他們的信念,他相信幸福總會落到自己的身上。憑藉過人的智慧,與勤懇的努力,主人公終於迎來了那幸福的時刻。

整個影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奔跑,每次看到主角出現在街上時都是在奔跑追人,被人追,趕時間等等,似乎他沒有時間走路。知道被證券公司通知他被留下任職後,他的臉上才洋溢起和別人一樣的笑容,才和其他人一樣走在路上,終於融入了浩瀚的人群中。這是他通過了無數次的打擊之後,無數次的努力之後換回來的。

電影通篇經常的一個鏡頭還有一個,就是主角對《獨立宣言》裡一句話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是啊,這句看起來是一句廢話,那為什麼卻多次出現在獨立宣言中呢?平等的體現,努力的方向,人類的進步都是我們追求幸福的體現。我們生活的一切,我們現在追求的一切是什麼?我們中國多年的革命戰爭,美國的獨立戰爭,世界上每一次的戰爭。我們小小人物的每一滴汗水。為了什麼,為了幸福。電影一開始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話,“我直到28歲時才第一次見到我父親,所以我一直都對自己說如果將來我有孩子的話我一定要讓他過得幸福”。於是,我們的主人公開始了追求幸福之旅。

片中的主角為了這個目標,先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價投資了一種醫療器材,但卻使自己陷入困境,不良的投資使他生活困窘。房租,稅款,罰單等等需要錢的地方讓他無力招架,但我們的主人公沒有妥協,就算他的愛人離開他,就算在被趕出汽車旅館之後。他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和他的孩子睡在庇護所,站臺,甚至睡過廁所。我用他對他兒子的一句話來解釋他生活的動力:如果你有夢想,請捍衛它。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 你不能成才。即使是我也不行。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可生活中又有幾個人真正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當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我們中的多數人選擇了放棄,因為我們覺得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我們在痴人做夢,不斷遭受別人的嘲弄與冷眼,最後,我們只能放棄。最終,我們果然是那種做不了大事的人。主人公的話,告訴我們要自信,要相信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即使你感覺已經沒有辦法的時候,只要你繼續向前,你一定會趕上幸福的。

片中還有一首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又專門在網上將它找出來,記下了歌詞:我們知道,那些山代表什麼,我們歌頌那些山,上帝,別動那座山,給我力量攀登,請別動那絆腳石,請帶領我,繞過它,我的負擔,真的很重,看來有點難以忍受,但我不會放棄,不會,因為你答應我,我們會在聖壇相見。這首歌正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樣,在我們追求幸福的路上,有太多的絆腳石,怎麼辦?強者的表現是無所畏懼,勇敢的面對,成功的跨越。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包括我們的感情,有許多的挫折,面對它們的時候,一種是可以輕鬆的回頭,一種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跨越,選擇了前者的人,是無法見到陽光的。選擇後者的人,就會真正體會到雨後彩虹的美麗和絢爛。

影片看完,留給我的不僅是震撼和眼淚。還有深深的自責,生活中的自己又是什麼樣?面對自己的工作又是什態度?我會永遠記住這部電影,永遠感謝它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4.觀後感怎麼寫

:①讓學生思考“我”看了一部什麼電影(書籍)?②電影(書籍)的主要內容是什麼?③看後有什麼感想?④想好新穎的題目和重點。

⑤按思路順序列題綱。إ 除以上的常規的寫作模式和訓練思路外,我重點抓了以下三方面的指導:إ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إ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

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

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

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

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إ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書籍)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

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絡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絡,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

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

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إ 三、要聯絡實際而“感”إ 要寫好“感”就該聯絡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إ 這裡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إ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

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

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5.觀後感怎麼寫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إ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إ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إ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絡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絡,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إ

三、要聯絡實際而“感”إ

要寫好“感”就該聯絡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إ

這裡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إ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إ

6.觀後感怎樣寫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或讀了一段話,或讀了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裡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裡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標籤: 大瑤山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yw8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