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南方過年有哪些習俗

南方過年有哪些習俗

南方過年有哪些習俗

南方過年習俗包括貼對聯、掛燈籠、祭祖、吃魚等。

大年七年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糕、做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大年八年級要吃開年飯,特別注重吃紅皮燒肉,圖一個健康的好兆頭。

正月十五也是南方人吃湯圓的日子。

小年時,南方臘月二十四開始掃塵,清洗衣物,徹底進行大掃除,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南方過年習俗包括貼對聯、掛燈籠、祭祖、吃魚等。

大年七年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糕、做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大年八年級要吃開年飯,特別注重吃紅皮燒肉,圖一個健康的好兆頭。

正月十五也是南方人吃湯圓的日子。

小年時,南方臘月二十四開始掃塵,清洗衣物,徹底進行大掃除,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1、放鞭炮:在大年七年級早上起來會放長長的鞭炮,誰家放的越早就代表誰家越勤快,來年更加順風順水。

2、除塵:南方一般從農曆二十五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屋裡屋外進行相當徹底的大掃除,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別有一番過年氣象。

3、祭祖:南方很多地區,在吃年夜飯前,要先拜祭祖先,由家中主事的家長帶頭,向列祖列宗跪拜磕頭燒香,並祈保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

4、年夜飯:南方有些地區的年夜飯是回到親戚家吃飯,而親戚家做的飯菜都必須湊夠8、9、12道菜,必須有雞、魚、紅燒肉。

5、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拿出早就買好的春聯,春聯的內容常以發家致富和吉祥喜慶為主。

另外還會貼上年畫、門神等。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南方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01

南方過年的習俗有貼對聯、掛燈籠、祭祖、吃魚、拜年等。過年的習俗,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餃子。這對於北方人來講,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餃子,那就算不上過年。而南方人則更看重年夜飯,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圍住在一起吃完一頓年夜飯,則就算過年了,有沒有餃子則就無所謂了。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因此之故,四川燈會歷史悠久,水平高,被譽為“天下第一燈”、“中國燈會之首”。尤其是成都燈會和自貢燈會,氣勢之磅礴、構思之奇巧、工藝之精湛、地方風情之濃郁,成了中國地方燈會之翹楚。

南方過年的習俗有:

1、貼對聯,說到過年一定要說說對聯,那可是每家每戶都要貼的,為的就是給新年求一個好兆頭,一般貼在正門。

2、掛燈籠,在南方,特別是在南方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在春節掛起大紅燈籠,象徵著新年紅紅火火。

3、祭祖,南方很多地區過年都要先祭拜祖先,表達對祖先的尊敬,也希望祖先能夠保佑家人新年裡身體健康、紅紅火火。

4、吃魚,南方吃魚就是取的“年年有餘”的意思,期望新年能夠賺得更多。

5、拜年,拜年是從中國古代就傳下來了的,鄰居親戚互相拜年,來增進感情也求得好運。

南方過年習俗有什麼?

民俗二三事

南方過年有哪些習俗?

南方過年的風俗

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南方人過年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而上海人過年常炒年糕,在調味品中,喜歡放一點糖,這樣吃起來的時候就是比較甜甜的。

年糕作為一種年節常見的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自己想要吃什麼口味,就把他弄成什麼口味的。

吃火鍋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很多火鍋餐廳特意在春節期間推出春節套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特色火鍋,暖意融融,給人的感覺就是氛圍是比較好的。

春聯

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這樣就會預示著新年真正的到來。

南方過年有哪些習俗?

貼對聯、掛燈籠、祭祖、辦年貨、掃塵、祭灶神、吃魚、拜年等。南方春節都會有貼對聯、吃魚、拜年的習俗,為的就是給新年求一個好兆頭,對聯一般貼在正門。特別是在南方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在春節掛起大紅燈籠,象徵著新年紅紅火火。南方很多地區過年都要先祭拜祖先,希望祖先能夠保佑家人新年裡身體健康、紅紅火火。

1、貼對聯

貼對聯,中國傳統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掛燈籠

在南方,特別是在南方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在春節掛起大紅燈籠,象徵著新年紅紅火火。過年掛燈籠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的春節燈籠又統稱為燈綵,每逢過年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春節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3、祭祖

南方很多地區過年都要先祭拜祖先,祭祖即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節、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用來表達對祖先的尊敬,也希望祖先能夠保佑家人新年裡身體健康、紅紅火火。

4、辦年貨

置辦年貨,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乾的、鮮的、生的、熟的,統名曰,“年貨”。採購年貨的過程稱為“辦年貨”。辦年貨表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人們對新年的期盼裡,年靜悄悄地來到。

5、掃塵

掃塵日(Clean Day),別稱迎春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即臘月二十四,有部分地方是每年從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

掃塵日要進行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掃塵掃的是陳年積垢。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願望,反映了中國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寄寓了人們美好的期盼,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

6、祭灶神

灶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流行神,祭灶在中國民間存在了幾千年歷史,它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7、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習俗,是在春節時期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活動,也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是從中國古代就傳下來了的,鄰居親戚互相拜年,來增進感情也求得好運。

南方過年的禁忌

1、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

在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農村的說法是如果回孃家意味著會把孃家吃窮,所以女兒只能在年八年級或者是在年九年級的時候回家。

2、過年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及拜年

年七年級的早上忌諱叫別人起床,這樣表示被催的人整整一年都要被人催促做事情。也不要在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去拜年,從一方面來講這樣子會讓對方生一年的病並在床上度過,所以基本上建議大家在10點左右拜年。

南方過年風俗是什麼?

南方過年風俗:

1、舞獅

春節期間,舞獅也是人們慶祝的方式之一。南方獅舞一般在廣東流行,所以又稱為廣東獅。廣東獅是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有一人或二戴大頭佛面具作引獅、戲獅、單舞等。舞獅者穿各色燈籠褲,上身穿密鈕釦的唐燈籠袖衫或背心。

2、正月十五吃湯圓

大部分南方人家,在春節早晨都有閤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據說元宵象徵著闔家團圓,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面上。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

3、吃火鍋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很多火鍋餐廳特意在春節期間推出春節套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特色火鍋,暖意融融,氣氛也不錯。

4、小孩大人一起吃糖環

吃糖環其實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因為糖環不僅好吃,而且造型也非常的美觀,形狀別緻,寓意也很好。糖環的外形是外面是一個圓環裡面有一個五角星,所以糖環的寓意就是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人丁興旺。

5、年夜飯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

南方過年的習俗

北方和南方過年的風俗有以下這些:

1、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喜歡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而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更喜歡吃湯圓。

2、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有祭拜先祖,緬懷先烈這一習俗。而在北方,祭拜先祖的習俗並沒有表現得那麼明顯。

3、北方人過年有發紅包的習俗,而在南方,很多人將這一習俗叫做派利是,它也是親戚朋友之間的互贈,南方人對於派利是的禮儀比較注重,相對複雜。

北方和南方小年不是同一天:

南方和北方過小年的時間不相同,因此小年分南北。北方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過小年則是臘月二十四,兩個地區只相差一天。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由於特殊原因,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只相差一天,在小年這天,南方人吃年糕、年粽、甘蔗等,並且進行掃塵、貼窗花。北方過小年會進行掃塵、貼窗花、沐浴理髮等。

南方和北方的文化不相同,過小年時的習俗也不一樣,不過,有些習俗是相同的。在小年這一天,很多地區都開始打掃房間,因為小年過後,預示著馬上要過春節了,人們除了打掃房間之外,還會購買許多年貨,比如肉類、糖果、瓜子等。

南方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放鞭炮、除塵、祭祖、年夜飯、貼春聯。

1. 放鞭炮:在大年七年級早上起來會放長長的鞭炮,誰家放的越早就代表誰家越勤快,來年更加順風順水。

2. 除塵:南方一般從農曆二十五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屋裡屋外進行相當徹底的大掃除,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別有一番過年氣象。

3. 祭祖:南方很多地區,在吃年夜飯前,要先拜祭祖先,由家中主事的家長帶頭,向列祖列宗跪拜磕頭燒香,並祈保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

4. 年夜飯:南方有些地區的年夜飯是回到親戚家吃飯,而親戚家做的飯菜都必須湊夠8、9、12道菜,必須有雞、魚、紅燒肉。

5. 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拿出早就買好的春聯,春聯的內容常以發家致富和吉祥喜慶為主。另外還會貼上年畫、門神等。

北方過年特有的風俗有哪些

北方過年特有的風俗有祭祀、貼春聯、掃舊、貼年畫、貼掛貼、放鞭炮、拜年、扭秧歌、祭奠先人、送灶神等等,在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準備好貢品祭祀已故的親人。

南方過年有什麼風俗

南方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祭灶。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2、貼對聯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年夜飯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

4、辦年貨

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5、掃塵

年末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貼對聯、百度百科—祭灶神、百度百科—年夜飯、百度百科—新春辦年貨、百度百科—掃塵

編輯於 2021-07-08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檢視全部7個回答

雲南的翡翠-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值得一看的雲南相關資訊推薦

1,看雜質。天然的翡翠避免不了雜質的存在,經過處理過的翡翠雜質相對就會變少.2, 看光澤。天然翡翠一般呈強玻璃關澤,B貨翡翠光澤看上去比較暗淡.3... ...

重慶琅玕珠寶廣告

注意力不集中?想提高邏輯能力,用這個7-12歲的9元趣味程式設計禮包

趣味程式設計禮包廣告

更多專家

南方有什麼風俗?

專家1對1線上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lanqiuwangzi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garlic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188****8493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籃球大圖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動物樂園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AKA 諮詢一個社會民生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公務員湖南省2022省考公告已出,詳情點選「中公」

「中公教育」公務員湖南省,筆面全程協議,封閉集訓,講練結合,題海實戰,高效備考公務員湖南省「中公教育」職位解讀,報名指導,在職備考,零基礎備考,題庫資料領取

廣告2022-02-12

南方過年有什麼習俗?

過年了,南方北方過年習俗不一樣,大家老家都有什麼習俗呢?

20贊·1播放

南方特有的風俗習慣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這是對外說的。咱們關起門來,其實老打內仗,俗稱"窩裡鬥"。這毛病是從老祖宗那裡一直傳下來的。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本是兩兄弟,卻勢同 水火,不共戴天,一直殺到山崩地裂。 炎帝后來到哪裡去了?不知道,好像逃到了南方。那地方植物豐茂,才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他的子孫和部下,也就繁衍成"南蠻",成了今天的南方人。而黃帝一夥兒佔據了中原,以正統自居,發展成今天的北方人。 南人和北人,都是中國人,都是漢族(咱們主要討論漢族),骨子裡卻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語言就不一樣。所謂"南腔北調",其差異大概跟德語和法語之間的差別差不多。僅憑這一條,就可以將漢族分為南、北兩個不同的民族。事實上,就有人這麼分過,元朝時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即西方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他們的"漢人",是中國北方的漢族,或漢化的外族;"南人"則是前朝南宋的遺民,雖說也是漢族,卻又低了一等,屬於人下人。 南人為什麼這麼吃虧?因為打不贏北人。歷史上無數次南征北伐,南征勝於北伐要多得多。並非南方經濟落後,並非文化差一大截。中國的情況跟美國南北戰爭時的情況不一樣。美國的確北方比南方發達,重工業、商業都在北方,南方只種種棉花花生。中國是農業社會,地理、氣候是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南方因而往往較之北方發達和富庶。如戰國時代的楚國,經濟實力一度遠遠領先其他諸強,而有問鼎中原之說。不料反遭強秦欺凌、吞沒。三國時孫吳也富甲一方,佔盡地利,終不敵晉軍長驅直入。南北朝時,南朝比北朝繁榮,結果統一於北周。宋代,南邊的宋國經濟超過北邊的遼,遼超過更北的金,金超過最北的蒙古。結果是金滅遼,繼而滅北宋;蒙古滅金,進而滅南宋。整個一個不講道理。 明末時滿人崛起於東北,與南邊的大明帝國對峙。南邊經濟文化之發達,豈是天寒地茫的關外遊牧、漁獵經營方式可比。武器也先進,當時有一種領先世界的紅夷大炮,相當於海灣戰爭時的愛國者導彈,一炮轟過去,就把那邊的開國元首努爾哈赤打死了。但大明帝國最終為滿清所征服。國共內戰,盤踞著富足的南方,黨則割據著北方的鄉村,南邊有飛機、坦克、軍艦,卻也都擋不住南下的。 也不是從沒有反過來過。曹孫劉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第二次北伐,都是南方打敗北方的著名戰例。但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少,而且差不多都只勝於某一次戰役,或一場有限的小規模戰爭。相對於歷史上北人創造的那麼多的輝煌戰績,南人值得驕傲的勝利實在太少了。 是不是南方比北方缺乏人材?顯然不是。翻翻歷史,看看四周,南方的人材也真是太多了,什麼才都不缺。俗話說:惟楚有才。而江浙一帶,也是狀元、才子的著名出產地。近代以來尤其是二十世紀的大家、大軍事家,幾乎盡出於南方。是不是南人比北人懦弱,經不起打?好像也不是。事實上,南人是很經打的。從最早的炎黃大戰起,就從不曾老實認過輸。炎帝一脈,都是寧死不屈的勇士。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刑天落首仍以乳為目以臍為口繼續戰鬥,總之都是好樣兒的。屈原投江,是不願做亡國奴。每逢外族入侵,總是北方輕輕易易丟失大片土地,再輪到南方來艱苦抵抗,因而南方著名的抗戰英雄特別多,岳飛呀,文天祥呀,史可法呀,等等。不象北邊,一下一個漢*石敬瑭,一下一個漢*張邦昌,一下一個漢*吳三桂。南邊好容易出了個漢*秦檜,也是一頭來自北方的狼,據說是北邊專門派到南邊來搞破壞的。當然後來還出了一個汪精衛,南得不能再南,這個不假。但他只是求和,既沒割讓領土,又沒改易國號,更沒有引狼入室。似乎這漢*也當得比北方人稍有些骨氣。 北人打贏南人的重要原因,我想是馬。古時候打仗,馬是不可或缺的戰鬥員。所謂"兵強馬壯","糧草先行","天下兵馬大元帥","馬上得天下",都是這個道理。民謠還說:"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一匹名馬,竟可與一代名將相提並論。南方不產馬。電影《決裂》里老師上課講"馬尾巴的功能",遭到南方學生的:我們連馬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你老講它的尾巴作什麼?不僅馬,連驢都少見。好事者帶了一頭驢入黔,還引起當地老虎一陣動,以為來了怪物。諸葛亮南征孟獲,人家找不到馬,只好把水牛、大象也趕到戰場上去充數,豈能不敗?北方產馬,也慣於馬上作業,所以打來打去,以蒙古騎兵最為厲害,鐵蹄蹂躪歐亞。以前沒有坦克,騎兵隊的作用就象坦克群集團衝鋒,步兵怎麼擋得住?象俄羅斯這樣強悍的民族,拿破崙、希特勒都打不過它,唯獨被蒙古軍隊打得一敗塗地。何況咱們還有的是漢*。 南人因為缺馬,就要從北方引進。如果南邊和北邊是一個國家的時候還好說,南糧北運,北馬南調,只是國內資源調濟,或者乾脆就叫國內貿易。如果不幸分成南北兩家,就不好辦了,等於是核武器出口,不光國際貿易,還牽涉國家利益與安全。我把好馬都給了你,你不是好來打我嗎?所以,不給。你要你到那堆老弱病殘中挑去。當然老馬也並非一點用也沒有,你被人家打敗了它可以帶你走出荒漠,這叫老馬識途。老馬為什麼識途?它是人家那兒養大的,門路熟。 不論什麼原因,北人的贏多輸少,久而久之養成了一種大大咧咧、滿不在乎、昂視闊步的氣勢。他們認為這就是男子氣概,他們認為應該自稱"漢子"。你經常聽人說:"北方漢子",沒聽說過"南方漢子"。經常聽說關東漢子、山東漢子、西北漢子、河北漢子、天津漢子,沒聽說過廣東漢子、湖南漢子、福建漢子、江蘇漢子、上海漢子。上海那地方嬌滴滴的,還出什麼漢子呢。魯迅一頭紮在上海住那許多年,結果也才住出來"四條漢子"。 北人叫漢子還有一個原因,是北人身材比南人高大。北人為什麼高大?據說是吃麵吃出來的。南人吃米。這是又一條應該和北人劃分為兩個民族的重要依據。西方人吃麵,因而高大;同屬一個種族的印度人吃米,相對就矮一些。南人與日本、東南亞一帶吃米的民族相近,而北人則與西方歐美人相近。北人跑到國外,天天吃麵包不會覺得有什麼膩歪。南人就不行,非弄點米吃吃不可。以前北方供應大米有限,去那邊工作的南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吃不慣。南人認為面只能拿來做點心,永遠吃不飽。北人則認為吃大米既奢侈,也不頂餓,有"三十里糕,四十里面"之說。北方的糕是米糕,吃了跑三十里就沒勁了;吃麵才跑得遠,要跑四十里才蔫。 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個飲食結構以及吃法的巨大差異。總的來說,北方飲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細。你要聽到一個北人會做菜,那才奇怪,就跟聽到一個南人吃得隨隨便便一樣。南人一吃得隨隨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北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八大菜系,南邊佔了絕大部份,流派紛呈,只給北邊剩下京菜、魯菜兩個系,嚴格說來,還是為了保留北人的粗獷風格才給劃出來的,根本不能與川菜、湘菜、粵菜、淮揚菜相匹敵。南人到北方開餐館,是豐富和弘揚民族的食文化;北人到南方開餐館,不過是讓鮮活玩藝兒吃膩了的鄉親們別忘了家常口味,有點象開憶苦餐。 北人喜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南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得爛爛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燙得溫溫的。南人喜歡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拉不出屎;北人無所謂,光吃肉也能拉屎。北人喜歡吃餃子,這是他們對中國飲食的最大貢獻。南人喜歡吃餛飩。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飩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人喜歡吃蔥,北人喜歡吃蒜;南人吃泡菜,北人吃鹹菜;南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溼,北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人是鹹辣、麻辣、油辣、甜辣,北人是幹辣、酸辣。北人把吃讀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吃各種各樣的茶,北人只喝花茶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人專門放進去騙北人的。北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以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 北人吃得簡單,與地域物產有直接關係。北方崇尚簡樸,南方追求華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點造成的。北方冷而乾燥,把毛毯、彩染布掛在牆上,顯得溫馨暖和。南方則掛不出這種效果,看了會渾身燥熱,還老去聞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黴味。北人喜歡毛皮,耐寒。南人不喜歡,灰撲撲的見了就打噴嚏,容易生蟲。南人喜歡竹製品,又涼快又經得起漚。北人洗澡叫搓泥,要積出泥一樣的肥垢來了才去搓一次。南人洗澡叫沖涼,一冒汗就去衝。南人睡床,北人睡炕。北人來客都往炕上請,客人留宿與主人一大家子濟濟一炕。南方不興這樣睡覺,睡不踏實。最後南床統一了北炕,至少城市是如此。現在北人來客,也不是動不動就請人家上床。 北方唱戲熱鬧喧天,有些劇種乾脆是"吼"出來的,如秦腔。南方唱戲抑揚頓挫、一唱三嘆,許多劇種近似於民間小調,如黃梅戲、花鼓戲。北劇講究真功夫,適合演帝王將相,演歷史劇。南劇玩弄小情調,更適合才子佳人,民間傳奇。北劇藝術的代表是京劇,特點是男人扮女人。南劇藝術的代表是越劇,特點是女人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韻大鼓,也能唱出一股英雄豪氣。南方的男人唱評彈,居然咿咿呀呀嗲嗲的彷彿是小鳥依人。所謂北人比南人更具男子氣,除了吃出來,還有很大一部份程度是唱出來的。北人唱歌是燕趙悲歌,蒼涼、悲壯、激越、凝重、悠遠,南人唱歌是輕快

南方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民俗二三事

南方過年習俗有哪些

馬上就要過年了,各地的過年習俗有所不同。本次給大家介紹南方過年習俗有哪些,快來看看吧。

首先在食物方面,南方一些地方會選擇吃年糕。

吃年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伴隨著火鍋和魚。

南方會貼對聯,為的是給新年求一個好兆頭,一般貼在正門。

會掛起大紅燈籠,象徵著新年紅紅火火。

很多地區過年都要先祭拜祖先,表達對祖先的尊敬。

希望祖先能夠保佑家人,新年裡身體健康,紅紅火火。

鄰居親戚之間會互相拜年,來增進感情同時也求得好運。

標籤: 南方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q3x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