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的學問是什麼

茶的學問是什麼

茶的學問是什麼

茶的學問包括:

1. 茶樹的品種和生長環境:不同的茶樹品種、生長環境和採摘季節會影響茶葉的味道和香氣。

2. 茶葉的加工工藝:茶葉的加工工藝包括揉捻、烘焙、發酵等工序,不同的加工方法會影響茶葉的口感和香氣。

3. 茶具的製作和使用:茶具包括茶壺、茶杯等,不同的製作材料和使用方法也會對茶的口感和香氣產生影響。

4. 茶道文化:茶道文化是一種神祕而獨特的文化,它圍繞著茶的製作、品茶和品茶器等方面展開,體現了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崇敬和尊重。

5. 茶與健康:茶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維生素等,因此長期飲茶有助於保健和延年益壽。

總之,茶的學問是一個廣泛而深奧的領域,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實踐來逐步領悟和感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泡茶的學問和講究

泡茶的學問和講究

泡茶的學問和講究,很多人都是喜歡在週末的時候,泡壺茶喝喝的,茶葉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上乘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因此,茶葉有"康樂飲料"之王的美稱。下面看看泡茶的學問和講究。

泡茶的學問和講究1

綠茶的沖泡,相比於烏龍茶,程式非常簡單。根據條索的緊結程度,應分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發揮。

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溫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葉如旗;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C。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合適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完全依靠經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窮。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泡茶的學問和講究2

1、茶具清洗

所用的茶器乾淨乾淨是對人尊重的起碼的方式,保證蓋碗、品茗杯、公道杯上沒有茶垢、雜質、指紋等異物附在上面,茶托、茶承、水盂、茶盤上沒有殘留水漬或茶渣。

在泡茶之前,第一次泡水必須用開水將所用的茶器沖洗一遍,稱為潔具。

2、不要用手接觸杯口

泡茶者忌諱直接用手拿杯口,無論取杯還是奉茶。

取杯時可用茶具-茶夾夾杯,奉茶時使用杯託,雙手奉上。如果只能用手拿,也應該一隻手托住杯底的一個點,另一隻手則扶住茶杯的1/2以下把環處或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切莫觸及杯口。

3、茶器杯口不能對向他人

在泡茶過程中,紫砂壺口,公道杯口,燒水壺口不能直接對向他人,特別是燒水壺口,水開時,可能水蒸氣會傷到他人。

4、七分茶三分情

酒滿敬客,茶滿欺客,七分滿,三分人情。一般沖泡好的茶是熱的,如果滿杯不便於握杯啜飲,還有可能傾撒,導致局面尷尬。

5、斟茶的講究

“高沖水,低斟茶”是指注水時可以高衝,斟茶時要低斟,避免讓茶湯濺出。

斟茶時,茶杯多放於客人右手的前方,每位客人的茶湯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無厚此薄彼之義。

6、逆時針的講究

在迴轉注水、溫杯、燙壺等動作時。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時針方向,類似於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若為左手則為順時針。

7、順時針的講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壺或公道為賓客倒茶,應自左到右順時針倒茶,這樣壺口或公道杯口是倒退著為賓客分茶。

若自右到左逆時針,壺口向前衝著為賓客倒茶,壺嘴不斷向前行如一把利刃,變成一種含侵略性的動作,會讓人坐立不安。如果習慣左手持壺,則可自逆時針。

8、最後給自己倒茶

習慣上,斟茶從左至右,最右方的茶是尾席給自己,斟茶適量,每一泡茶,都應將最後一杯留給自己。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9、伸掌禮儀

這是品茶過程中使用的非常頻繁的禮儀動作,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使用。當兩個人面對面時,都伸出右手掌行禮對答;當兩人並排坐時,一個人伸出右掌 行禮,另一個人伸出左掌行禮。

伸掌時,將手伸斜在所奉物品的旁邊,四指自然併攏在一起,拇指自然內收,手掌略向內凹,手心中要有託著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有力,行伸掌禮的同時也要欠身微笑,動作和諧,一氣呵成。

泡茶的學問和講究3

泡茶的五大誤區

1、保溫杯,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長時間浸泡於高溫水中,就像溫火煎煮一樣,茶多酚、單寧等物質會大量浸出,使茶水顏色濃重、有苦澀味。同時,由於一直保 持高水溫,茶中的'芳香油會大量揮發,鞣酸、茶鹼大量滲出,這樣不僅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減少了茶香,還使有害物質增多。此外,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在水溫 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長時間高溫浸泡會使其損失過多,從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2、熱水泡茶,很多人以為沖泡茶葉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溫可以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綠茶更不宜用沸水沖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科研人員曾對茶湯中維生素C的穩定性做過專題研究,他們發現,溶於水中的維生素C在100℃時10分鐘即被破壞掉83%。

但用沸水沖泡茶葉並不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這是因為茶湯中的維生素C是比較難以分解的,其較為穩定的根本原因在於茶湯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物質,它們能與鐵離子、銅離子等相互作用,從而抑制了維生素c的分解。沸水高溫故然可破壞維生素C,但在茶湯和白水兩種不同的條件下

破壞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們的誤解正出於忽視了這種差異的存在。從另一方面看,用沸水沖泡茶葉,既能使茶葉的香氣更多更快地散發出來,又能使茶葉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較多(如咖啡鹼和茶多酚等物質),使茶湯滋味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學的沖泡方法當是第一道茶湯用沸水沖泡,沖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此時的茶湯品質(指品嚐價值和營養價值)較好。

3、時間過長,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4、咀嚼茶葉,很多人喝過茶後會把茶葉咀嚼後嚥下去,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但是這是錯誤的,科學證明泡過的茶有一些致癌物質,所以不要吃泡過的茶葉。

5、泡濃茶,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喝茶的學問有哪些呢?

1、準備好適合的水

對於泡茶來說水很重要,每種茶對應不同的水,味道也不盡然相同,過濾水、純淨水、礦泉水、自來水等等,當然如果生活在山裡,可能還有天然的井水,泉水,那都是不錯的泡茶的水,一般的情況下,礦泉水、純淨水都是不錯的選擇,選擇好適當的水之後,就是選擇燒水的容器,是飲水機啊,還是熱水壺啊,還是陶壺,玻璃壺,鐵壺,銀壺等等,每種茶都適合不同的水溫進行沖泡,比如綠茶、黃茶、紅茶、花茶用80-90度的水溫進行沖泡即可,烏龍茶、普洱茶、黑茶用100度的水溫,白茶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用80-90度的水溫,壽眉和貢眉用100度的水沖泡,這樣才能發揮不同茶葉的最佳口感,把水燒開到100度等待自然涼下來一些,就可以進行沖泡茶葉了。

2、準備好合適的茶具

茶具的不同,對於茶葉的也是很重要的,每種茶葉適合的茶具也不盡相同,瓷的、陶的、玻璃的、紫砂等等,綠茶適合在玻璃杯裡沖泡,烏龍茶適合在功夫茶具沖泡,紅茶適合在白瓷蓋碗沖泡,白瓷適合在陶壺裡沖泡,黑茶、普洱茶適合在蓋碗、紫砂 裡沖泡,這樣的茶湯喝起來更加順滑和溫潤。

3、正確沖泡方法

先溫杯,溫杯潔具的順序是,先把沸水衝入壺或者蓋碗,接著倒入公道杯,然後倒入茶杯裡,這樣有助於茶具達到合適的溫度,泡茶味道會更好。溫熱過的茶壺,可置入幹茶,趁熱聞香。然後醒茶,最後進行沖泡,這樣茶湯的口感會更好一些。

喝茶的學問有哪些?

大多數男生都喜歡喝茶,我也不例外。飲茶不僅是傳統飲食文化,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養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一般,人們說喝茶還指喝水。

泡茶是一門藝術,現代人講究很多,比如說跑法,飲用等。喝茶是一種休閒方式,泡茶則是一門藝術。

如何泡茶,相信很多喜歡喝茶的朋友們對此都很感興趣,下面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但願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

1、溫壺:

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以免泡茶時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2、置茶:

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裡,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裡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

3、溫潤泡:

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4、醒茶:

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5、沖泡:

置茶入壺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衝入壺中。

6、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即可。


泡茶的注意事項

1、頭泡茶不能喝  

茶葉在生長和採摘過程中,表面會有些滯留的農藥、手漬或微塵雜物。在採摘炒制前不能經過沖洗,且明前牙茶多用手工炒制。因此,頭泡茶就起到“洗茶”的作用(尤其功夫茶類),用低於80℃的開水半杯沖泡(明前清茶類沖泡需60~65度,雨前清茶需70度左右;紅茶、普洱類需用二沸蟹眼水90~95度左右;烏龍類茶需三沸水100度),過10秒~半分鐘左右將茶水倒掉。這樣洗過的茶葉就可以沖泡了。   

2、不能都用沸水泡茶  、

有人認為,泡茶的水溫越高越好。其實不然。沸水泡茶,維生素等有效成分會遭到破壞,芳香油大量揮發,鞣酸、茶鹼也大量浸出,茶葉的營養價值降低,有害物質增多,茶葉失去芳香。適宜的泡茶水溫是60度~80度~90度~100度之間(茶的不同)。應視茶葉的質量而定。茶葉嫩,水溫宜低些;茶葉老,水溫可適當高些。   

3、茶宜現泡現飲

茶葉沖泡1—3分鐘,茶葉慢慢下沉杯底,即可趁熱慢慢品飲。第一杯茶不能喝完,需留1/3,待再次沖泡(清、花茶類)。烏龍、普洱類要用紫砂壺或蓋碗泡茶,需10-20秒泡好倒幹(口味輕重),再次續水後每一泡時間增加5-10秒,以保持茶水色澤及口味的一致性。一般茶葉,沖泡2-3次,至茶葉淡而無味為止。好的茶葉可沖泡6-8次(清茶6次,普洱可達十次以上)。茶葉切忌長時間浸泡,更不能喝冷茶。長時間浸泡茶葉中的有害物質滲透出來,喝後不利於健康。   

4、茶杯不宜加蓋

有人認為,沖泡好的茶,蓋上茶杯蓋,可使茶葉迅速泡開。其實,蓋上茶杯,使茶葉處於高溫環境,同樣會使維生素等有效成分受到破壞,影響茶汁質量。有些人喜歡用保溫杯泡茶,害處更大 。  

4、茶貴新而懼潮 

每年的新茶在五月份以後,如一時不喝,為防止高溫和潮溼;最好將茶葉放在防潮茶葉筒內,外用食用塑料袋包好(防潮及異味),放在冰箱內(5-15度)隨時取用。新茶的色、香、味會保持1-2年而不會變質。但是生活有品味的人應該在新茶製成後儘快品嚐(一月後,新茶炒制後要放放,去除薪火味)。這才是新茶色、香、味俱佳的最好時刻。


喝茶禁忌

1、不飲過濃茶

濃茶會使人體"興奮性"過度增高,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不利影響。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飲用濃茶後可能出現心跳過速,甚至心律不齊,造成病情反覆。

2、睡前不飲茶

臨睡前不飲茶。這點對於初期飲茶者更為重要。很多人睡前飲茶後,入睡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嚴重影響次日的精神狀態。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應注意。

3、進餐不大量飲茶

進餐前或進餐中少量飲茶並無大礙,但若大量飲茶或飲用過濃的茶,會影響很多常量元素(如鈣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的吸收。應特別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類製品時不要同時飲茶。茶葉中的茶鹼和丹寧酸會和奶類製品中的鈣元素結合成不溶解於水的鈣鹽,並排出體外,使奶類製品的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喝茶的學問

品茶的基本程式常可分為以下幾步:

  1、舉杯嗅香:這一過程主要體驗其茶湯有無香氣並對其類別和程度做出評估判斷;

  2、調整呼吸:目的在於讓鼻子休息;

  3、飲湯:不用吸,喝一口,大概普通小盅的二分之一左右;

  4、咀嚼茶湯:兩三下即可,判斷其粘稠度和柔和度以及融合度;

  5、吞嚥:這一過程應注意茶湯過舌後部和喉的感覺,評估其水路的粗細;

  6、回氣:閉住嘴,從鼻腔將氣撥出,注意其有無喉感並評估其深度和程度類別;

  7、回味:主要體驗口腔中各個部位的觸感,苦澀味,收斂性,並對其程度做出評估。

泡茶的學問

一、品質好的茶葉才能泡出好的茶葉,這個毋庸置疑的。建議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預定茶葉,茶樹下放養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制質量。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二、頭泡茶不能喝;茶葉在生長和採摘過程中,表面會有些滯留的農藥或微細雜物。在炒制前沒有經過沖洗,因此,頭泡茶就起到“洗茶”的作用,用低於80℃的開水半杯沖泡,過1分鐘左右將茶水倒掉。這樣洗過的茶葉就可以沖泡了。

三、不能用沸水泡茶;有人以為,泡茶的水越沸越好。其實不然。沸水泡茶,維生素等有效成分會遭到破壞,芳香油大量揮發,鞣酸、茶鹼也大量浸出,茶葉的營養價值降低,有害物質增多,茶葉失去芳香。適宜的泡茶水溫是80℃--90℃之間。應視茶葉的質量而定。茶葉嫩,水溫宜低些;茶葉老,水溫可適當高些。

沏茶的學問?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

沏茶方法

沏茶要將每種茶不同的風格表現出來,不只是自私地把它泡來喝,有了這樣的心情,才有辦法與茶為友,很客觀地欣賞茶的美.

從小壺茶練起.小壺茶的沏茶方式,是茶道基礎課程中常練習的沏茶法.小壺茶法要求層面比較多,地區間、個人間在做法風格上的變化也比較大.

泡茶有什麼學問呢?

要泡好一壺茶,既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又講究藝術性。

首先要講究泡茶用水。古人對泡茶用水的選擇,一是甘而潔,二是活而鮮,三是貯水得法。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提出了科學的水質標準,衛生飲用水的水質標準規定了感官、化學、毒理學和細菌等四方面的內容。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來源可分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來水是通過淨化後的天然水。自來水有時用過量氯化物消毒,氣味很重,可先將水貯存在罐中,放置24小時後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質關係密切。水的PH值大於5時,湯色很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傾向於自動氧化而消失。軟水易溶解茶葉有效成份,故茶味較濃。另外,水中的含鉛量達到0.2mg/kg時,茶葉變苦;鎂含量大於2mg/kg時,茶味變淡;鈣含量大於2mg/kg時,茶味變澀;若達到4 mg/kg時,茶味變苦。因此泡茶宜選軟水或暫時硬水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屬暫時硬水,部分地下水為硬水,蒸餾水為人工軟水。

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陸羽《茶經》裡列舉了煮茶和飲茶的29種器皿,如今的茶具已無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壺、茶杯、茶碗、茶盤、茶盅、茶托等飲茶用具。東北、華北一帶,大多數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江南一帶,普遍愛好喝綠茶,多用有蓋瓷壺泡茶。福建、廣東、臺灣以及東南亞一帶,特別喜愛烏龍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區流行喝蓋碗茶,蓋碗由碗蓋、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組成。喝西湖龍井等名綠茶,則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飲名綠茶和細嫩綠茶,無論使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則,大熱量容易使茶葉燙熟。

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還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壺用的茶船(又名茶池,有盤形、碗形兩種);盛放茶湯用的茶盅(又名茶海);嘗茶時盛用的茶荷;沾水用的茶巾;舀水用的茶匙;放置茶杯用的茶盤和茶托;專門存放茶葉用的鐵罐、陶罐、木罐等貯茶器具。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葉用量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溫、沖泡時間和次數)之首。茶葉種類繁多,泡茶時茶葉用量各異,還要考慮泡茶用具大小和飲茶者的習慣。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葉,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烏龍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壺沖泡,則按茶壺容量大小適當掌握比例,投入量為茶壺容積的一半,或更多。

四是注意泡茶水溫。泡茶水溫的掌握因茶而定。高階綠茶,特別是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沖泡。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茶中維生素C,咖啡鹼容易析出,致使茶湯變黃,滋味較苦。飲泡各種花茶、紅茶、中低檔綠茶,則要用90—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茶葉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葉味淡。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沸滾開水沖泡。少數民族飲用的緊壓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熬煮。通常茶葉中的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溫相關,60度溫水浸出的有效物質只相當於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五是注意沖泡時間。沖泡茶葉的時間和次數相關。茶葉沖泡時間與茶葉種類、用茶量、水溫和飲茶習慣都有關係。沖泡時間以茶湯濃度適合飲用者的口味為標準,一般講,用茶量多,水溫高。細嫩紅綠碎茶,沖泡時間宜短,3—5分鐘即可。沖泡次數1—3次為宜,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時間應適當延長。沖泡時最好先倒少量開水,浸沒茶葉,再加滿至七八成,便可趁熱飲用,當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二次沖泡,繼續喝至1/3茶湯時,再衝泡第三次,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沖泡烏龍茶的次數可達5—7次,又由於其多用小型紫砂壺,沖泡時間較短,一般約2分鐘左右,第一泡1分鐘就要倒出來,從第二泡開始漸漸增加15—30秒的沖泡時間,這樣前後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

喝茶的學問

一、按不同季節選擇茶葉

中醫認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茶葉也有寒、熱、溫、涼性味的差別,因此,四季飲茶也要有所區別,要根據季節變化的特點,飲用適合身體需要屬性的茶,才能收到良好的保健功效。

1、春飲花茶

春天,屬溫,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萬物復甦。人們經過漫長的冬季,“內熱積貯”,因此應注意驅寒御邪,扶陽固氣。在春天的日子裡,雖然春風復甦,陽氣生髮,給萬物帶來了生機,但這時人們卻普遍感到睏倦乏力,表現為春困現象。人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花茶甘涼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於散發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陽氣生髮,令人神清氣爽,可使“春困”自消。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體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類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鮮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將茶葉和鮮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為有名。這是因為,茉莉花香氣清婉,入茶飲之濃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檔花茶的泡飲,應選用透明玻璃蓋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裡,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二、三分鐘後,即可品飲,頓覺芬芳撲鼻,令人心曠神怡。

2、夏飲綠茶

夏天,屬熱,赤日炎炎,氣候悶熱,出汗甚多,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人的體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因此必須補充大量水分。這時,應根據氣候的特點和身體的情況,以品綠茶為好。因綠茶屬未發酵茶,性寒,“寒可清熱”,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癒合的作用。而且它營養成分較高,還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藥用價值。這種茶沖泡後水色清冽,香氣清幽,滋味鮮爽,夏日常飲,清熱解暑,強身益體。綠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獅峰的龍井,湯色碧綠,清香宜人,被譽為“中國綠茶魁首”;江蘇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綠,香氣濃郁;安徽黃山毛峰,茶味清香。沖泡綠茶,直取90℃開水泡之,高階綠茶和細嫩的名茶,其芽葉細嫩,香氣也多為低沸點的清香型,用80℃開水沖泡即可,沖泡時不必蓋上杯蓋,以免產生熱悶氣,影響茶湯的鮮爽度。

3、秋飲青茶

秋天,屬涼,有蕭殺之象,空氣漸漸乾燥,令人口乾舌燥,嘴脣乾裂,中醫稱之“秋燥”,這時宜飲用青茶。青茶,又稱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介於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沖泡後可看到葉片中間呈青色,葉緣呈紅色,素有“青葉鑲邊”美稱,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讓機體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作用。常見的烏龍茶名品有福建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以閩北武夷巖茶、閩南安溪鐵觀音為著名。但烏龍茶類很多以茶樹品種而分,有鐵觀音、奇蘭、梅佔、水仙、桃仁、毛蟹等。烏龍茶習慣濃飲,注重品味聞香。沖泡烏龍茶需100℃沸水,泡後片刻將茶壺裡的茶水倒入茶杯裡,品時香氣濃郁,齒頰留香。

4、冬飲紅茶

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中醫認為:“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乎禦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以加奶、紅糖、蜂蜜,芳香不收,有助消化,去油膩、舒腸胃。紅茶類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充分發酵,使茶鞣質氧化,故又稱全發酵茶。茶鮮葉經過氧化後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物———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色素一部分溶於水,沖泡形成了紅色茶湯。傳統工夫紅茶名品有湖紅、宜紅、寧紅、閩紅、臺紅、祁紅,以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為著名。

二、按不同體質選擇茶葉

每種茶的茶性不同,不同體質、不同環境、不同飲食,也要選擇不同種類的茶。

1、中老年人如果有膽固醇高的問題,適合喝普洱茶,夠降低膽固醇、利尿、通血管。

2、腸胃不好的人,儘量不要喝綠茶。

3、女性體質屬陰,不應喝太多屬涼的綠茶。容易發熱者不宜喝水仙茶,否則無法排尿,但可以喝普洱茶。

4、身體較弱的人,喝點紅茶為好,如在茶中再新增點奶則更好,既可增加熱能又能補充營養。

5、婦女經期前後,常較煩燥,以飲花茶為好,具有疏肝解鬱、理氣調經的功效。

6、減肥的人,可以常喝烏龍茶、沱茶等,去脂減肥。

7、食用牛羊肉較多的人,為了促進脂肪食物的消化吸收,可多飲磚茶、茶餅等緊壓茶。

8、常接觸有毒物質的工作人員,可以選擇綠茶作用為保健飲料。

9、經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員,可選擇白茶作為抗輻射的飲料。

泡茶的學問

茶道,很雅緻的文化、待客之道,需要以心相交方能收到怡情的效果。

1、古代有一僧善巴結權貴,曾搞到不少很難得的茶葉珍品。一日一達官過寺,僧以數種名茶遞等款待,孰料達官並未表示什麼,僧耐不住性子問達官“如何”,熟料達官只言“沒什麼,只覺得水很熱耳”。這樣倒花費了好茶葉和寶貴的時光,所以,古代品茶是要有禪心的,一旦帶入雜念就大煞風景;

2、場景:市場酒肆根本不是品茶的恰當環境,如能操一舟泛流江上、面對春日桃花、曲水流觴……而品茗和詩鼓琴手談,乃是珠聯璧合的君子之風;

3、珍惜茶水:無使妙玉哂(詳細介紹見《紅樓夢》相關章節);

4、言行得體:不要在這樣的場合談論粗俗、傷感等型別的話題,古人極其忌諱“清流濯足花下晒褌”;

5、飲茶善飢,當略備幾款精美小點心,為茶臺增色,並助養生;

6、“酒斟滿茶斟半”。

其它的建議:

1、多瀏覽相關話題,如“宋代的鬥茶”、陸羽的《茶經》,還要知道茶葉的種類、不同種類茶葉的泡飲方式等。曾有一茶葉商語我:“真正好的綠茶,應當用常溫水沖泡,方能全面品嚐出其清香甘冽的味道”;

2、“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去茶樓坐坐,感受一下人家的茶道技藝。

有深刻生活的閱歷,才能使如茶葉等在筆下變得活起來。《我在新鄭當守陵人》中,就出現了一幅以全國才產七兩的某款烏龍茶“大紅袍”款待老術士的畫面——熟知待客之道且對老術士感恩戴德畢恭畢敬的主人居然省略掉了洗茶這道工序;古代一人因過於在茶葉上糜費而從動則購買300兩銀子一斤的茶葉到流落街頭乞討為生的乞丐,然其經常在大戶人家門頭乞一盞茶,某日將乞得的茶水一飲而盡曰:“這是荷花三娘子沏的,這麼多年了手藝一點沒變!”,可見其對茶藝痴迷到了何種程度,乃至……

喝茶的學問

合理喝茶對人體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如果飲用不合理的話,那就對人體有害處了。檢查一下自己喝茶時是否犯了這些錯誤!

禁忌一、晚上不宜喝綠茶,最好喝紅茶

因為綠茶屬於不發酵茶,茶多酚含量較高,刺激性比較強;紅茶是全發酵茶,刺激性弱。尤其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喝紅茶時加點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溫胃作用。

禁忌二、晚上飲茶須根據個人狀況

平時情緒容易激動或比較敏感、睡眠狀況欠佳和身體較弱的人,晚上還是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

禁忌三、晚上飲茶少喝濃茶,最好晚飯後飲用

晚上喝茶時要少放茶葉,不要將茶泡得過濃。最好晚飯後飲用,空腹飲茶容易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嚴重的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等“茶醉”現象。

禁忌四、空腹飲茶對健康不利

不要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上吸收率高,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

禁忌五、發燒喝茶

茶葉中含有茶鹼,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燒病人喝茶無異於“火上澆油”。

禁忌六、潰瘍病人喝茶

茶葉中的咖啡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誘發潰瘍甚至穿孔。

禁忌七、生理期喝茶

在生理期間喝茶,特別是喝濃茶,可誘發或加重經期綜合徵。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與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習慣發生經期緊張症機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過4杯者,增加3倍。

禁忌八、一成不變

一年四季節令氣候不同,喝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發一冬淤積於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髮;夏季宜喝綠茶,綠茶性味苦寒,能清熱、消暑、解毒、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止腹瀉、面板瘡癤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熱,能徹底消除體內的餘熱,恢復味甘性溫,使人神清氣爽;冬季宜喝紅茶,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一定滋補功能。

附:綠茶正確沖泡方式

1.沖泡綠茶時,水溫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沖泡綠茶粉,以40℃~60℃左右的溫開水沖泡即可。

2.沖泡茶葉的第一泡不要喝,衝了熱水後搖晃一下即可倒掉。

3.沖泡好的茶要在30分鐘~60分鐘內喝掉,否則茶裡的營養成分會變得不安定。

4.綠茶粉不可泡得太濃,否則會影響胃液的分泌,空腹時最好不要喝。

標籤: 學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q43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