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百善孝為先怎麼寫

百善孝為先怎麼寫

1. 圍繞“百善孝為先”寫一篇作文

弘揚中華美德,從小孝敬父母。”這句話是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這句話是那麼簡單,那麼的樸素,可是誰又能做到呢?

百善孝為先怎麼寫

這次活動有很多組參加,但真正能打動我的還是趙名雪他們組朗誦的詩歌。其中一句話是“當你們漸漸長大,他們卻越來越老時,請不要嫌他們羅嗦,因為他們都是為你們好。”

父母們永遠都在為我們著想,而我們又在那一時為他們想過呢?我們還總是埋怨沒為我們做這個做那個,而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麼呢?

哪怕一杯水、一句問候?望著父母那駝起的揹你想過為什麼嗎?看著父母脫落的牙和滿頭的白髮你想過為什麼嗎?聽到父母的喘咳聲,拖地的腳步聲你想過為什麼嗎?那是因為你小時候的哭鬧,少年時的學習,青年時的叛逆。現在你已長大,是該孝敬他們的時候了,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不要在父母去世後你才能明白他們的話,你才要孝敬他們,那時已經晚了。

想到這裡我不禁的想起了24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冬天時,王祥的後母病了,王祥衣不解帶的照顧後母,後母想吃鯉魚,他就用自己的體溫把河上的冰融化了,找到了魚,做好了給後母吃。讀讀完這篇故事我不禁有些慚愧,王祥對後母都能這樣孝敬而我們對親生父母呢?雖然我們不用像王祥那樣臥冰求鯉了,但是我們起碼也要知道孝敬父母啊。其實父母需要我們做的並不是很多,他們只需要我們學習好一點,不給他們添麻煩。難道我們連這點都做不好嗎?

孝敬父母不是一種形式,它是一種情感,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他是我們兒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

2. 百善孝為先的作文

百善孝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裡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裡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3. 以百善孝為先寫一篇作文寫自己對家人是怎樣關心的

百善孝為先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臺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在這裡,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籲:“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4. 百善孝為先作文3百字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孝順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該做到的。

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孝敬父母的故事。 相信小黃香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

小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他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父親的身上。天冷了,他就給父親暖被窩,等父親的被窩暖熱了再回到自己冰冷的被窩裡;天熱了,他給父親扇涼蓆、驅蚊子,讓父親睡個安穩覺,自己卻熱得滿頭大汗。

當讀完了小黃香的故事後,我的內心在深深地沉思:以往都是爸爸媽媽在照顧我們,我們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中長大,可是我們卻沒有為他們做過什麼事。我們為什麼不能像這些古人一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呢?於是,從那時起,我開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孝順父母。

有一次,爸爸去工廠裡上班,一直到了晚上六點半還沒有回來,等得我心中焦急萬分。於是,我吃好晚飯,就飛似的地跑到樓下,向前探著身子焦急地注視著前方。

這時,天空陰了下來,好像是要下雨了,開始爸爸還是沒有回來,我的內心更加焦急起來。終於,爸爸那疲憊的身影在雨中出現了。

等爸爸進了居民樓後,我連忙幫他把沉重的工具、檔案提上去,還扶著爸爸上樓,爸爸見了,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等爸爸進屋,換好了衣服躺在床上休息時,我又給他拿來了滾燙的熱水袋,幫他放在腳下墊好。

爸爸看了,臉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突然,我聽到了爸爸的肚子在“咕咕”叫,我猜想,肯定是在外面勞累了一天,肚子餓了。

於是,我又去給爸爸拿了幾個巧克力派。爸爸吃著巧克力派,幸福地笑了。

這時,我又發現,爸爸一隻手在拿著派吃,另一隻手卻在不停地揉背。於是,我又捲起袖管,幫爸爸錘起背來。

我給爸爸捶背時錘得恰到好處,可是我自己卻腰痠得很。爸爸見了,忍不住了,激動地對我說:“兒子,你太懂事了,爸爸自己來,你別累著了。”

我笑著說:“這有什麼,比起你每天在外辛苦地勞動,這算不了什麼。”爸爸聽了,緊緊抱住了我,抱得那麼緊,那麼緊…… 父母的愛是無疆的,父母的愛遠遠比山高,比海深。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教育我們,在我們的身上花費了許多的精力,所以我們也要學會感恩父母,孝順父母。同學們,在父母老了以後,請不要嫌棄他們,煩他們,請你們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吧。

5. 百善孝為先作文

百善孝為先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著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

‘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

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河南洛陽。

一個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本應該膝下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的時候,可現實卻讓人震驚,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建造的毛?y屋裡,四周漏風漏雨,屋頂還有一個大洞,在屋裡唯一的桌子上放著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裡面早已沒了熱氣。我曾看過老人的照片,那蒼白的頭髮,憔悴的臉龐,無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軀讓人可憐,而她住在一個漏風漏雨的,搖搖欲墜的屋裡,躺在一張木板床上,蓋著一床烏黑潮溼的被子,枕著一個用編織袋裡面塞上一些破布製成的枕頭更讓人震驚。

也許你會問他的兒女呢?怎麼沒有管的?那我告訴你,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他的二兒子就在離老人幾百米遠的老人親手蓋的磚瓦屋裡,但他不贍養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響老婆。他的大兒子在縣城有兩座房子,可死活不贍養老人。

女兒們遠嫁它方,都沒有一個人照顧老人,老人的錢財也全被兩個兒子瓜分了,現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時來照顧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麵條。

那裡的鄉長也曾親自做過調節,可最後無果而終,甚至兒女們再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看望老人,有這樣的兒女真讓人寒心埃 這樣的事還有許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養有五個兒女,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半個月後才被人發現。

還有江蘇的林蘭珠老人,待在大兒子的門口六天六夜,而大兒子卻一直不開門,直到第七天風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餓死在大兒子家門口。出現這樣的事不得不讓我們去深思,是現代教育做的不全面還是其他原因,為什麼中華民族的美德被這些人所丟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謝延信謝延信是一名普通礦工,原名叫劉延信,在妻子死後為照顧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謝延信。他照顧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顧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個做兒子的責任。

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大家看看這個‘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個‘子’這說明是當人老了之後由兒子揹著。這就是‘孝’字作為一個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孝道。

讓‘百善孝為先’從我們這裡繼續流傳下去。

6. 百善孝為先 高中作文

百善孝為先作文百善孝為先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著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

‘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

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河南洛陽。

一個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本應該膝下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的時候,可現實卻讓人震驚,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建造的毛?y屋裡,四周漏風漏雨,屋頂還有一個大洞,在屋裡唯一的桌子上放著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裡面早已沒了熱氣。我曾看過老人的照片,那蒼白的頭髮,憔悴的臉龐,無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軀讓人可憐,而她住在一個漏風漏雨的,搖搖欲墜的屋裡,躺在一張木板床上,蓋著一床烏黑潮溼的被子,枕著一個用編織袋裡面塞上一些破布製成的枕頭更讓人震驚。

也許你會問他的兒女呢?怎麼沒有管的?那我告訴你,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他的二兒子就在離老人幾百米遠的老人親手蓋的磚瓦屋裡,但他不贍養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響老婆。他的大兒子在縣城有兩座房子,可死活不贍養老人。

女兒們遠嫁它方,都沒有一個人照顧老人,老人的錢財也全被兩個兒子瓜分了,現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時來照顧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麵條。

那裡的鄉長也曾親自做過調節,可最後無果而終,甚至兒女們再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看望老人,有這樣的兒女真讓人寒心埃這樣的事還有許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養有五個兒女,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半個月後才被人發現。

還有江蘇的林蘭珠老人,待在大兒子的門口六天六夜,而大兒子卻一直不開門,直到第七天風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餓死在大兒子家門口。出現這樣的事不得不讓我們去深思,是現代教育做的不全面還是其他原因,為什麼中華民族的美德被這些人所丟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謝延信謝延信是一名普通礦工,原名叫劉延信,在妻子死後為照顧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謝延信。他照顧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顧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個做兒子的責任。

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大家看看這個‘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個‘子’這說明是當人老了之後由兒子揹著。這就是‘孝’字作為一個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孝道。

讓‘百善孝為先’從我們這裡繼續流傳下去。

7. 百善孝為先作文

萬事孝為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周文王從小就以孝順出名。每天日出之時向父親請安,日落之後向父親稟告一天裡發生的趣事。倘若父親身體健康,他就回喜形於色;倘若父親身體欠安,他就回憂心忡忡,晚上多次起床探視,直至父親病好之後才回去睡個安穩覺。

逐個素來以禮儀稱著於世,相信大家聽說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其中就以“孝”為首。中國既為“禮儀之邦”,那“孝”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們身為華夏子孫,則更不能忘記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是誰生了我們;是誰養了我們;是誰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是誰隱忍著心痛來責罰我們,教我們做人――是我們的父母!

大家都知道母親十月懷胎十分辛苦,其實父親這段時間裡是非常辛苦的。他得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和那寄存在母體內的小生命,連覺也睡得不安穩。到了分娩時,那就更急了,在產房外轉來轉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親的身影。人們說母親生兒女比得癌症還痛苦,想想就覺得可怕,可是母親還是生下我們來,那她就得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個生命的代價!這你我可曾想過?

當我們生下來的時候,父母為了滿足我們的物質要求,他們一天到晚為著工作忙碌著;為了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我們。倘若碰上我們身體不適,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徹夜難眠,守在我們的床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又可曾感恩過?

做為一個有情有感的人,面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能熟視無睹嗎?難道那還不足以令我們做到孝嗎?父母不想我們為這個家做多大的貢獻,當是我們輕輕的一聲問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個吻……卻都能令他們欣喜、安慰。如果連這一點都不願做到,那與衣冠禽獸又有何區別?甚至連禽獸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啊!

有人說兒女學習好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其餘都不用理會。你說這對嗎?錯,大錯特錯!“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現,一個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稱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學歷,又有誰敢把祖國這位偉大的母親交給他呢?――他連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都不願孝順。那更難以談得上振興中華,承擔建設社會主義新國家的重任。我們的先賢文王早已用行動表現給我們看了:“萬事孝為先”!

最後,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8. 百善孝為先

字面上就是孝順是至善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 《論語》中,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孝」字在《論語》中,一共見於14章。

其中為孔子所言,且與孝的定義有關者,共有5章。 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 印度及其他亞洲地區也有類似的倫理概念,另外孝順還可以推廣為一般對年長的人的尊敬和順從,比如對媳婦對公婆的孝順,對長輩親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順等。 孟懿子問孝。

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4章內容相關,故一併解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

孔子說:不要違背。之後,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告訴他這件事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

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來侍奉他們;當他們去世之後,又要依禮來安葬及祭祀他們)。 此章的“無違”由孔子自己後面的說明看來,應是不違背禮的意思。

至於為何孔子在此要分兩段解釋無違呢?有學者以為孟懿子的父親孟僖子賢而好禮,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違其父之志向行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親言行未必一定合禮,此時子女就不應以不違背父親為孝,而應該以不違背禮為孝了。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

孔子說:讓做父母的只因為子女的疾病而憂愁煩惱)。 此章有三種解釋分述如下:1.使父母只擔心子女的疾病,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擔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須小心保重自己;3.子女應只擔心父母的疾病,其它則不宜過分擔心,否則反而會使父母不安。

此章言外之意乃是因為疾病並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則人的主控力較強,所以作子女的必須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現良好,使父母不會因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為子女擔心操煩。 由此觀之,孔子此章之真意也許可以理解為:子女須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為子女多擔操煩。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日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供養照顧父母。

但是家中的狗和馬也一樣也有人供養照顧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這兩者呢)? 此章的“至於犬馬,皆能有養”有兩解:1.狗和馬也一樣有人供養;2.狗和馬也一樣可以侍奉人;但若依第二種解釋似乎就不須“有”字了。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

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當有事時,年輕人去做;有豐盛美食時,由長輩吃;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此章的“色難”亦有兩解:1.晚輩的神色(詳解如上);2.長輩之神色:是指能夠在父母神色未變之前,先得知父母的心意。

“孝”字在論語中,一共見於14章。其中為孔子所言,且與孝的定義有關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為政篇這四章加上學而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6(5)章皆屬“兩端四角”啟發式教學。

綜合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時,與父母相處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悅的神色;行為要合義合禮;另外也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儘量減少父母為自己擔憂;父母過世之後,喪祭亦應合義合禮;且必須時常緬懷他們,並效法他們合義合禮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編輯本段戊子季秋念孝文·百善孝為先第十 “百善孝為先”這一句出自清人《圍爐夜話》的文章之中。

因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倫,根本的共識,所以數千字的《圍爐夜話》,抵不過這一句“百善孝為先”的名聲。 為何以孝為百善之先?其實正因這句話說到了“根本”處,所以放之四海而皆準。

何只百善,千行萬念,無不以此為先。這又為何?因沒有孝,沒有根本,就沒有人類傳承。

為人子女當孝。

9. 以“百善孝為先”為題寫一篇八百字作文

百善孝為先

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著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河南洛陽。一個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本應該膝下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的時候,可現實卻讓人震驚,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建造的毛?y屋裡,四周漏風漏雨,屋頂還有一個大洞,在屋裡唯一的桌子上放著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裡面早已沒了熱氣。我曾看過老人的照片,那蒼白的頭髮,憔悴的臉龐,無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軀讓人可憐,而她住在一個漏風漏雨的,搖搖欲墜的屋裡,躺在一張木板床上,蓋著一床烏黑潮溼的被子,枕著一個用編織袋裡面塞上一些破布製成的枕頭更讓人震驚。也許你會問他的兒女呢?怎麼沒有管的?那我告訴你,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他的二兒子就在離老人幾百米遠的老人親手蓋的磚瓦屋裡,但他不贍養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響老婆。他的大兒子在縣城有兩座房子,可死活不贍養老人。女兒們遠嫁它方,都沒有一個人照顧老人,老人的錢財也全被兩個兒子瓜分了,現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時來照顧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麵條。那裡的鄉長也曾親自做過調節,可最後無果而終,甚至兒女們再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看望老人,有這樣的兒女真讓人寒心啊。

這樣的事還有許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養有五個兒女,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半個月後才被人發現。還有江蘇的林蘭珠老人,待在大兒子的門口六天六夜,而大兒子卻一直不開門,直到第七天風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餓死在大兒子家門口。出現這樣的事不得不讓我們去深思,是現代教育做的不全面還是其他原因,為什麼中華民族的美德被這些人所丟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謝延信謝延信是一名普通礦工,原名叫劉延信,在妻子死後為照顧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謝延信。他照顧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顧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個做兒子的責任。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大家看看這個‘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個‘子’這說明是當人老了之後由兒子揹著。這就是‘孝’字作為一個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孝道。讓‘百善孝為先’從我們這裡繼續流傳下去。

標籤: 百善孝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wv8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