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山海經《五藏山經·中山經·中山十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山海經《五藏山經·中山經·中山十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中次十二經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①。無草木,多黃金。

山海經《五藏山經·中山經·中山十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又東南五十里,曰云山,無草木。有桂竹②,甚毒,傷人必死。其上多黃金,其下多㻬琈之玉。

又東南一百三十里,曰龜山。其木多榖柞椆椐,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多扶竹③。

又東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④,多黃金銅鐵,無木。

又東南五十里,曰風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⑤、文石,多鐵,其木多柳杻檀楮。其東有林焉,名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鳥獸。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雞鼓⑥。神於兒居之,其狀人身而手操兩蛇⑦,常遊於江淵⑧,出入有光。

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銀鐵。其木多柤梨橘柚,其草多葌、蘼蕪、芍藥、穹藭。帝之二女⑨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鳥。

又東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梓楠荊杞、竹箭䉋箘⑩。其上多黃金玉,其下多文石、鐵,其獸多麋、鹿、��、就⑪。

又東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㻬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獸焉,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⑫,是可以御火。

又東南一百五十九里,有堯山⑬。其陰多黃堊,其陽多黃金。其木多荊杞柳檀,其草多藷藇、��。

又東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銀、砥礪,無草木,其獸多豕鹿。

又東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榮草。

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陽帝之山。多美銅,其木多橿杻檿⑭楮,其獸多羚麝。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銀,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杞楮桑,其獸多麋鹿,多白蛇飛蛇⑮。

又東二百三十里,曰榮餘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銀。其木多柳杞,其蟲多怪蛇怪蟲。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於榮餘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一牝豚刏,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堯山、陽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瘞⑯,祈用酒,毛用少牢,嬰毛一吉玉。洞庭、榮餘山,神也,其祠:皆肆瘞,祈酒,太牢祠,嬰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右中經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一里⑰。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⑱,居地大凡六萬四千五十六裡⑲。

右《五藏山經》五篇,大凡一萬五千五百三字⑳。

〔註釋〕①篇遇之山:篇,原指一種名叫篇竹的竹類,因竹可制竹簡,後引申為內容相對集中完整的文章。②桂竹:《文選》引左思《吳都賦》注謂:“大者圍二尺,長四五丈。”③扶竹:郭璞注:“邛竹也。高節實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④筀(guì)竹:竹葉細,節疏,宜作蔤絲。郝懿行注:“圭,亦當為桂,桂陽所生竹,因以為名也。”⑤痠(suān)石:所指未詳,顧名思義應是一種酸性礦石。⑥雞鼓:畢沅注謂:“即上(文)雞穀草,谷、鼓聲相近。”⑦手操兩蛇:經文誤作身操兩蛇。⑧江淵:此處江淵屬於古云夢澤。⑨帝之二女:汪紱注謂:“堯之二女以妻舜者娥皇、女英也。相傳謂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二妃奔赴哭之,隕於湘江,遂為湘水之神,屈原《九歌》所稱湘君、湘夫人是也。”⑩箘(jùn):善竹,出雲夢澤;竹筍。⑪就:即鷲,大型猛禽,古人亦稱雕為鷲。郭璞注謂:“就,鵰(雕)也。”⑫蛫(guǐ):蟹類,六足者名蛫,有大毒,不可食。一說龜類,紅頭白身,被當地人用作火災的報警標誌。⑬有堯山:疑應作曰堯山,其名或與帝堯有關,類似的還有中山八經大堯山。⑭檿(yǎn):袁珂注謂:“檿,山桑也。”⑮飛蛇:郭璞注謂:“即螣蛇,乘霧而飛者。”⑯肆瘞:郭璞注謂:“肆,陳之也,陳牲玉而後薶藏之。”⑰“右中經之山志”句:上述數字可能是《五藏山經》的原文,也可能是校定《五藏山經》的人所進行的統計。⑱“大凡天下名山”句:此處“名山五千三百七十”,袁珂注:“《後漢書·郡國志》劉昭引此經作名山五千三百五十。”⑲“居地大凡”句:經文在此句之後有一段《禹曰》,本書已移至《五藏山經》全篇之首。⑳“右《五藏山經》”句: 郝懿行注:“今二萬一千二百六十五字。”前後字數的增加當與註釋文字誤入正文有關。

【鑑賞】中山十二經即中部山區第12條山脈的考察記錄,同時也是《中山經》和《五藏山經》最後一條山脈的考察記錄,共記述有15座山,8處地望,37處礦物,55處植物,19處動物,當地居民供奉鳥身龍首圖騰神(與南次一經相同),祭神的供品有雄雞、母豬和精米,屆時要割取母豬的血塗抹祭壇和祭品。其中夫夫山、即公山、堯山和陽帝山有先祖的陵墓,祭祀先祖時要將供品陳列在陵墓前,然後埋入地下,供品包括美酒、豬羊少牢和吉玉。洞庭山和榮餘山是祭祀山神的地方,供品陳列後埋入地下,供品是美酒、牛豬羊太牢和十五枚圭璧,而且要用五彩顏料或五彩絲帛將供品裝飾起來。

第5節風伯山之名,或與風伯的故事有關。風伯乃古代著名的部落或風神,曾助蚩尤戰黃帝,後又歸附黃帝(或即風后,發明指南車);此後在堯時又為害人間而被羿降服於青邱之澤。據此風伯是一個以風為圖騰的部落,他們對風的運動流向特別關注,經常舉行與風有關的巫術活動。

第16節經文“洞庭、榮餘山,神也”,疑是“洞庭、夫夫神也”之誤,即夫夫山與榮餘山的祭祀物件錯位了。理由是中山十二經記述的15座山裡,只有洞庭山和夫夫山記述有神人活動,而且神於兒與帝二女的職責亦存在著吉凶互補的關係(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其他地區)。

中山十二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某山出某水流向某地,但是第7節洞庭山卻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名,據此可知中山十二經諸山位於長江中游以南。經文洞庭山的九江指流入洞庭湖的所有主要水系(九為最大的單數),亦可代指洞庭湖;洞庭湖古稱雲夢澤,其地域非常寬廣,雨水充沛時或可囊括今日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漢平原的低窪地。主要水系有四條,澧水發源於武陵山東段北麓,主峰天門山海拔1518米,張家界風景區就在這裡。沅水發源於貴州苗嶺的雷公山(海拔2178米)和廣西南嶺的貓兒山(海拔2141米)。湘水發源於南嶺海洋山(主峰1935米),瀟水是湘水的主要支流,發源於兩廣丘陵的萌渚嶺(主峰1787米)。

第14節柴桑山,徐旭生認為即今日廬山,三國時吳國在鄱陽湖建水師,周瑜在廬山建立水軍帥府,扼守著長江與鄱陽湖的通道。根據洞庭山和柴桑山的位置,可推知中山十二經諸山,大體在今日長江中段的南岸地區,即重慶市的東部、湖北省的南部以及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北部一帶,其主要山脈有齊嶽山、巫山、武陵山、幕阜山、廬山等。

中山十二經以及《五藏山經》其他山脈都有竹類的記述。中國是竹的故鄉,與竹有關的字達三百字之多,竹製品與絲綢一樣很早就成為中國的出口商品。我國竹類品種很多,常見的有毛竹、剛竹、慈竹、箬竹、淡竹、紫竹、湘妃竹,其中以毒性著稱的是旁竹,《廣群芳譜》引戴凱之《竹譜》雲:“旁竹有毒,夷人以刺虎豹,輒死。”此外,我國西雙版納有箭毒木,號稱見血封喉,高45米,枝葉含劇毒白汁。

《中山經》12條山脈,其中8條山脈自西向東記述,4條山脈自東向西記述。中山二經自東向西,沿著伊水南岸逆行依次記述了九座山的自然物產和人文習俗。從《中山經》12條山脈的分佈方位來看,現存版本的中山二經排序編號可能有誤。

西漢學者劉秀(歆)在《上山海經表》中指出:堯時洪水氾濫,禹在領導治水的過程中“乘四載,隨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益與伯翳主驅禽獸,命山川,類草木,別水土。四嶽佐之,以週四方,逮人跡之所希至,及舟與之所罕到。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

從《五藏山經》的文字可知,撰寫者使用的均為陳述句,內容主要是甲地與乙地相隔多遠、方位如何,當地有什麼東西,這種東西有什麼功能,顯然這屬於實錄性質的考察報告。根據《山海經地理復原圖注》一書,帝禹時代進行的國土資源普查工作的成果是繪製《山海圖》、撰寫《五藏山經》;不幸的是《山海圖》早已失傳,幸運的是《五藏山經》流傳至今。公元前516年,王子朝攜周室典籍奔楚後,原周王室圖書館的學者或其後裔將帝禹時代的《五藏山經》與夏代《海外四經》、商代《大荒四經》、周代《海內五經》合輯成《山海經》一書。

從五藏山經26條山脈方點陣圖和《帝禹山河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山經》3條山脈位於今日長江以南的廣東、福建、浙江諸省,以及湖南西部、江西中部和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西山經》4條山脈位於今日秦嶺以北、托克托至潼關段黃河以西;《北山經》3條山脈位於山西和河北全省、遼寧西部,以及內蒙古中東部至蒙古草原;《東山經》位於山東省、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東海諸島;《中山經》12條山脈位於上述地區之中。顯然,《五藏山經》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彼此存在著相互銜接關係,但是並不存在九州的區劃,而是與北京紫禁城社稷壇的五色土存在著文化淵源關係。

在上述26條山脈裡,存在著一個地理方位中心點,共計有9條山脈從這裡或其附近開始記述;它就位於今日渭水與黃河交匯處,亦即華山、中條山、崤山交匯處的潼關附近。上述對五藏山經方位的文獻考證,期待著有機會通過實地勘查予以驗證。

《五藏山經》26條山脈共計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的447座山,以及河流258處、地望348處、礦物673處、植物525處、動物473處(其中許多神奇的動物都是由人裝扮的)、人文活動場景95處。

《五藏山經》沿26條山脈分別記述各地居民的祭祀活動,大體上同一條山脈的居民有著共同的部落崇拜神和祭祀物件,其中比較長的山脈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落崇拜神和祭祀物件;顯然,這表明先夏時期的部落存在著沿山脈走向的線性分佈特徵,這可能與古代部落擴充套件、遷徙的路途有關。具體來說,南1經鳥身龍首,南2經龍身鳥首,南3經龍身人面。西1經華山冢、喻山神等,西2經人面馬身、人面牛身,西3經缺,西4經羊身人面。北1經人面蛇身,北2經蛇身人面,北3經馬身人面、彘身載玉、彘身八足蛇尾。東1經人身龍首,東2經獸身載麋鹿角,東3經人身羊角,東4經缺。中1經(全缺),中2經人面鳥身,中3經缺,中4經人面獸身,中5經升山冢、首山神等,中6經缺,中7經豕身人面、人面三首、苦山等冢,中8經鳥身人面、驕山冢,中9經馬身龍首、岷山等冢、熊山帝,中10經龍身人面、堵山冢、瑰山帝,中11經彘身人首、禾山帝、玉山等冢,中12經鳥身龍首、夫夫山等冢、洞庭山等神。

《五藏山經》共記述有預測行為56條,其中《南山經》7條,《西山經》15條,《北山經》4條,《東山經》16條,《中山經》14條,可以看出居住在《東山經》所述地區的人們對預測活動有著更濃厚的興趣。《五藏山經》所述預測活動均屬於前兆判斷,其水平尚處於初級階段,這也是該書相當古老的標誌之一。其中,具有前兆功能的事物絕大多數均為動物,計有52種,此外還有人神2種、器物1種、自然物1種,共計56種。預測的內容,勞役1項、土功2項、放士1項、多狡客1項、疾疫4項、火災2項、恐慌3項、國敗1項、戰爭9項、天下安寧2項,大風2項、大水9項、大旱13項、蟲害1項、風雨水為敗1項、霜1項、大穰3項,與農業相關的有30項,令人多少有些詫異的是缺少漁獵畜牧業的內容。

《五藏山經》記錄有眾多的湖泊、沼澤、溼地、水淵、海澤。其中,《南山經》記述有6處湖澤,《西山經》11處,《北山經》15處,《東山經》12處,《中山經》6處,共計50處湖澤(由於存在同名的現象,統計數字可能有少許出入)。從中不難看出,帝禹時代我國黃河以北地區(屬於《西山經》、《北山經》)的湖泊數量非常多。根據《西山經》的記載,當時黃河的前套、後套是兩個大湖泊,河套一帶“其間盡澤也”。遺憾的是,上述北方諸多的湖澤,由於歷史上的掠奪性開發,以及氣候的變遷,如今多已萎縮、乾涸甚至消失殆盡。

《五藏山經》是先夏時期的資源祕典,據徐南洲先生研究,《五藏山經》記錄的礦產可分為12類90餘種,其中玉分為20種,石有42種;並記有155處產金之地,它們多數都是金屬共生礦(涉及黃金、銀、銅、鐵、錫、汞等)。其中許多礦石,經文並未明確提及它們的用途。例如《五藏山經》多處提到某山有赭,赭石主要用於顏料和染料,另外也有藥用價值,相傳神農嘗百草時使用一種“赭鞭”,用來鞭打各種草藥,就能夠獲得各種草藥的藥性等資訊。又據趙璞珊先生研究,《五藏山經》記錄有種類繁多的藥物,其中礦物類5種,植物類28種,木類23種,獸類16種,鳥類25種,水族類30種,其他4種;這些藥物均為單味藥,而且也沒有說明劑量,充分顯示出其年代的古遠(詳情可參閱《山海經新探》一書)。

綜上所述,判定《五藏山經》成書時代古老的理由如下:記述的地理環境古老,大量湖泊水澤已經乾涸或萎縮,許多動物已經滅絕或遷徙,植物分佈(例如竹類)南移,均表明自然環境氣候發生較大變遷,而這些變化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與此同時,《五藏山經》的地理資源考察者和記述者始終採用有什麼說什麼的陳述句,當時各地都有由巫師裝扮的半人半獸,人們使用的都是單味藥,顏料多為單色(色彩種類少),普遍採用單因素進行預測,只有東南西北中五方而無九州的觀念,地理方位的描述是線性的(表明當時的部落仍然沿山脈走向或遷徙路線分佈),全書未言及禹以後的人和事,表明它的寫作時間或文獻資料來源在先夏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藏山經》裡並沒有關於九州的明確說法。中國古代典籍九州之說首見於《尚書·禹貢》,內容為“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九州依次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其地理範圍大體與《五藏山經》相同;其中,冀州的方位區域與《北山經》接近,青州、徐州與《東山經》接近,揚州與《南山經》接近,荊州、豫州、梁州與《中山經》接近,雍州(包括梁州一部分)與《西山經》接近。此外,《禹貢》記述地理方位的順序為北、東、南、中、西,與《五藏山經》的順序南、西、北、東、中亦不同;《禹貢》記述有九條山脈,《五藏山經》則記述有二十六條山脈。

綜上所述,《五藏山經》的內容極其豐富,它記述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程序,涉及地理、地形、山脈,海洋、湖泊、河流,礦產、植物、動物,天文、曆法、氣象,歷史、社會、民族,農業、醫藥、飲料,軍事、巫術、祭祀,文藝、音樂、棋類,建築、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等等。在四五千年前,當埃及人在為法老建造陵墓的同時,中國人實施了人類史上最早最大規模的地理大發現,這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將永遠載入史冊,並將永遠激勵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繼續探索、開拓,實現更大範圍(超越地球)的地理大發現。劉秀(歆)《上山海經表》稱大禹治服洪水後“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海外東經》記有禹命豎亥步量天下;相傳同時繪有《山海圖》,而這些圖又鑄在了九鼎之上,正所謂: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內外,千古一圖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53r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