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普洱熟茶是哪一年出現的

普洱熟茶是哪一年出現的

普洱熟茶是哪一年出現的

普洱熟茶是哪一年出現的:答案是1975年。

普洱熟茶是哪一年出現的:答案是1975年及以後。

普洱熟茶是哪一年出現的:答案是1975年及以後。

1975年及以後才有的普洱熟茶。1973年,中國茶葉總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根據市場發展和消費者需求,在昆明茶廠試製,最後成功研究出加溫渥堆技術,加速茶葉陳化,大大縮短髮醇時間,1975年普洱熟茶渥堆技術成型,並開始生產、流通普洱熟茶,真正意義上的普洱熟茶由此誕生。

普洱熟茶最早出現應該是在1973年左右。當時,雲南宣威市的一些茶廠嘗試進行普洱茶的人工“發酵”,即類似於溼堆的加工方式,讓新鮮的普洱茶葉在溼度和溫度適宜的條件下,進行長時間的蒸堆,使其變色、變香、變味,並加速了茶葉中的酵素和微生物代謝。這種加工方式讓普洱茶在短期內就能變得陳香濃郁、便於儲存,成為了普洱茶歷史上的一次變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普洱熟茶於1975年出現,1973年,昆明茶廠開始試製普洱熟茶,1975年普洱熟茶渥堆技術成型,並開始生產普洱熟茶,至此普洱熟茶正式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

普洱熟茶的概念,實際上是在1975年左右才真正確立。之前的普洱茶,於今天的標準來看,都是普洱生茶。

也就是說,普洱熟茶從誕生到現在只有40餘年的時間

醬香熟普洱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現的。

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使茶性趨向溫和,普洱茶(熟茶)的茶質溫和,茶水絲滑柔順、醇厚,適合日常飲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氣會變得越來越柔和和豐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為分界點,1973年之前沒有熟茶。

生茶和熟茶的區別

生茶和熟茶的香氣型別不同,都有隨著儲藏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普洱生茶多為毫香、荷香、清香、慄香、陳香;普洱熟茶多為參香、豆香、陳香、棗香、樟香。

由於香氣型別不同,如將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香氣物質必然會交叉吸附,相互掩蓋或改變,難以獲得純正自然的香氣。

生茶和熟茶的葉底“茶渣”顏色不同生茶葉底顏色,隨儲藏時間加深,從嫩綠-嫩黃-杏黃-暗黃-黃褐-紅褐,逐漸變化。而發酵程度較好的普洱熟茶。

葉底顏色一般都呈“豬肝色”,並隨儲藏年份增加逐漸向暗褐色轉化。如果將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散落的茶葉互相混雜在一起,即使葉底“花雜”,也影響儲藏茶葉的價值。

普洱茶熟普是哪一年?

熟普正式出現於1973年,1975年人工渥堆技術在昆明廠正式試製成功

普洱茶熟茶從那年開始出現的

正式出現熟茶是普洱茶採用“渥堆”發酵技術,1973年始重新進行嘗試,1975年人工渥堆技術在昆明茶廠正式試製成功,從此揭開了普洱茶生產的新篇章。

普洱茶有其獨特的加工工序 , 一般都要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堆捂等幾道工序。鮮採的茶葉 , 經殺青、揉捻、乾燥之後 , 成為普洱毛青。這時的毛青 , 韻味濃峻、銳烈而欠章理。毛茶製作後 , 因其後續工序的不同分為 " 熟茶 " 和 " 生茶 " 。經過渥堆轉熟的 , 就成為 " 熟茶 "。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功效: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發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紅茶素(TR)、黃茶素(TF)、茶褐素(TB)、沒食子酸和維生素C等。發酵熟制的普洱茶由於加工過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類物質的轉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單糖和寡糖,發酵中,維生素C也成倍增加,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發酵過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以黃酮苷形式存在,黃酮苷具有維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體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質。

含有豐富有益菌群的發酵熟普洱茶,在進入人體後不會對胃產生刺激作為,而且能夠在胃的表層形成附著膜,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經常飲用可以起到養胃和護胃的功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普洱熟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熟茶

普洱茶的熟茶工藝是何時形成的?

究竟何時開始有了普洱熟茶?

很多人一定會說——1973年。因為在因為市面上有一款很流行的茶叫“73厚磚”, 被譽為第一批人工後發酵普洱熟茶茶磚。

但真的是這樣嗎?普洱熟茶直到1973年才橫空出世嗎?熟茶自己的演變歷程又是什麼呢?

我們分5個步驟為大家詳解:前身、記載、工藝、誕生、今世。

普洱熟茶的前身

——紅湯生普

讓我們沿著歷史往前追溯,在龍馬同慶號的內票上有一段話:

“葉色金黃而厚,水味紅濃而芬香”。

“水味紅濃”這個詞,明顯不是用來形容生茶的。但是如果它是熟茶,那麼“湯色紅濃”就說得清了。

而龍馬同慶號始創於雍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35)年。

但這個內票也被許多人質疑:

“萬一這餅茶是存了10年以上的普洱老茶(生茶)呢?湯色紅濃的普洱不一定只有熟茶啊。”

好的,那我們接著往下看。

我們回到1948年,昆明市茶商業同業的一個檔案,可以作為它的佐證資料——

檔案中寫道七子圓茶(即七子餅茶)的湯色標準為紅湯。它對應的是哪種茶我們如今很難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紅湯的七子餅茶有著一定的發酵度。

如果你覺得,光看湯色標準不夠嚴謹的話,那我們來看看它在製茶工藝方面的紀錄。

熟茶的工藝記載

——渥堆發酵

瞭解普洱生茶、熟茶的茶友應該都知道,熟茶比生茶多了一個渥堆發酵的工藝,所以才能一次定性,發酵出“紅濃”的茶湯。

而生茶的製作技藝中,是沒有“渥堆發酵”的步驟的。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但我們翻遍了很多關於雲南普洱的紀錄,卻發現,在1939年,就有記載著“渥堆發酵”。

1939年,範和鈞先生來到佛海(今勐海),考察西雙版納茶廠實力。在他的調查結果《佛海茶業》文中清楚的記載了當時的製茶工藝,有渥堆發酵的步驟。

“丙、潮茶一盤灶須高品、梭邊各百五十斤,概須潮水,使其發酵,生香,且柔軟便於揉制。潮時將揀好茶三四藍(約百五十斤)鋪地板上,厚以十寸為度,成團著則搓散之。取水三噴壺勻灑葉上…..潮畢則堆積一隅,使其發酵,熱度高時中心達106度,近邊約92度”。

——範和鈞《佛海茶業》

同樣譚方之(1944)也有很詳細地記載:

“茶葉揉制前,僱漢夷婦女,將茶中枝梗老葉用手工揀出。粗老茶片經剁碎後,用作底茶,撿好之“高品”、“梭邊”,需分別溼以百分之三十水,堆於屋隅,使其發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則揉成晒乾後,內部發黑,不堪食用。”

——譚方之

範和鈞和佛海茶廠創始團隊

而1957年,西雙版納茶廠(勐海茶廠)的負責人唐慶陽先生也說過:

“解放以來,西雙版納茶廠打破過去雨季中不能加工的做法,提前在三季度雨季中生產僑(銷)圓茶。經過一定溫溼度人為技術管理,不但控制黴菌生長,而且依然能儲存圓茶後發酵滋味醇厚的特點。”

可見,當時的圓茶是做成成品後進行“一定溫溼度人為技術管理”的,也意味著它有一個輕度的後發酵。

而且口感是“後發酵、滋味醇厚”,從各種特徵上來說,都和現在的熟茶非常接近。

熟茶的工藝嘗試

——接近熟茶

1958年,下關茶廠試驗成功緊茶蒸汽高溫快速發酵,全程翻堆兩次,最多15天。

雖然這種發酵的緊茶缺陷較大味道比較奇怪,但仍然為1975年後下關茶廠研製自己的渥堆發酵打下了基礎。

到了20世紀60、70年代,廣州成為重要通商口岸。雲南的普洱茶需要調動到廣州才能出口。

同時,由於運輸條件比以往更加便利,發到廣州,香港的雲南青茶老味不夠,於是當時以盧鑄勳為代表的香港茶商就想辦法用雲南普洱茶進行潑水發酵,他的做法是:

“每百斤茶加水20斤,用麻袋覆蓋使其發熱到75度,翻堆數次,茶約七成干時,裝入麵粉包,吊在倉庫裡。如果茶包太熱,倒出來抖一下,再放入包中。”

這時候盧鑄勳的茶無論是發酵時間、還是發酵溫度都已經很接近熟茶的要求。但他發酵的目的只是為了追求老茶口感,所以發酵度不夠深。

嚴格意義上來說,盧鑄勳的茶還不算真正的熟茶。熟茶的真正誕生,還是得說回1973年。

熟茶的正式起源

——熟茶誕生

到了1973年,省茶司接到了一份來自港商的訂單。

港商想要“紅湯”的發酵普洱茶。並拿出了他們想要的樣品——在廣東發酵過的普洱熟茶。

但省茶司的當時並沒有製作過真正的熟茶。他們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想了個法子,派人去樣品生產地學習。

於是,由昆明茶廠吳啟英、勐海茶廠鄒炳良為首的七個技術人員,就來到了廣州學習發酵技術。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茶廠裡的老技術人員陳佩仁因故沒能去成廣州,所以較上勁了,向茶廠申請了1噸的粗老茶葉,要自己搞實驗,做出發酵普洱。

去廣州的學習小組回來後,開始在昆明茶廠大規模實驗,照搬廣州的工藝。失敗了好幾次。

因為廣州發酵時是撒熱水,且廣州空氣本身就更溼潤一些,而昆明的氣候條件和廣州不同。

在廣州小組失敗時,陳培仁已經用傳統的方法發酵成功了一批茶,率先生產出當代最早的渥堆熟茶。

而廣州考察小組也反應了過來,把廣州用的冷水替換成冷水,調整工藝後,很快也獲得了成功。

兩個小組的成品拼配在一起,組成了1973年第一批出口到香港的、正式的普洱熟茶。這也是1973年被認定為普洱熟茶元年的始末。

普洱熟茶的今世

——批量生產

後來,1974年,勐海茶廠、下關茶廠的技術員回廠後分別試驗,各自改進後,勐海有了勐海自己的工藝,下關則結合了前面所說的緊茶蒸汽熱發酵工藝,各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

同年1974年,勐海渥堆熟茶試製後開始出口,由於湯色沒有達到預期要求,被稱為雲南青;

1975年,勐海茶廠的普洱熟茶基本定型,普洱熟茶園茶7452,7572開始批量生產;下關茶廠則推出出由渥堆熟茶製作的7663。

該茶在1976年後大量出口法國,這就是後面的銷法沱。而昆明茶廠推出7581熟茶磚。

也就是說盡管普洱熟茶1973年是指製作成功,而產品大規模上市是從1975年開始。1973年是以散茶的形式出口的,直到1975年才有第一款壓制成磚的嘜頭茶7581。

所以,普洱茶熟茶的產生經歷了潮茶工藝,緊茶的潑水工藝,再到香港泰國的仿製老茶工藝,最終才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普洱茶熟茶工藝。

經過幾十年的完善,這才誕生了我們現有的普洱熟茶的渥堆技術。形成了各式各樣、 優良品質、口感豐富、溫和順滑的普洱熟茶。

總結:

——普洱生熟區別

劃重點,熟茶誕生的年份—1973年,誕生地—昆明茶廠;熟茶也不是煮熟、炒熟、燒熟,而是人工渥堆發酵,堆熟的。

為避免上當受騙,請牢記,在1973年之前沒有真正的人工渥堆熟茶。(之前的普洱茶,於今天的標準來看,都是普洱生茶。)

也就是說,普洱熟茶從誕生到現在只有48的時間,如果你聽到茶店老闆賣著上百年的普洱熟茶,你就可以一笑了之了。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區別,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來談論,但簡單來說,可以記住3點:

# 普洱生熟區別 #

1、工藝不同。

生茶的主要步驟是“殺青-揉捻-乾燥”。而熟茶的工藝主要步驟是“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多了一個渥堆工藝,發酵度也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湯色、口感不同。

生茶茶湯黃亮透明,而熟茶的湯色則是紅濃明亮。生茶清香,熟茶醇厚。

3、性質不同。

生茶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陳化(後發酵),而熟茶是在渥堆的時候已經初步定性。雖然也會“越陳越香”,但變化遠沒有生茶明顯。

還想知道更多的普洱熟茶知識,請關注我們“學茶研習社”。

普洱茶是從什麼時候有生茶熟茶之分的

您好,我是一名中級評茶師! 生熟茶區別: 區分生熟普洱一般從外觀的顏色、口感、湯色、葉底等方面來區分: 生普洱: 外觀——條索勻稱,顏色是墨綠色,香味是清香 口感—— 苦澀、回甘、生津、脣齒之間留有清香 湯色——桔、淺紅色、晶瑩透亮 葉底——淡青色或栗色充滿鮮活性 熟普洱: 外觀——條索緊密、顏色是深褐色,香味是熟香、樟香 口感——甘甜、滑厚、細柔,上好的含有陳香、參香、棗香等口感豐富。 湯色——褐紅色、暗栗色、紅濃剔透 葉底——暗慄或黑色,沒有鮮活性。 生熟茶工藝: 生、熟普洱茶的製作工藝是根本不同的。生普洱茶傳統制作過程是:殺青---揉捻---晒乾後進而壓制成各種緊壓茶,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緩慢發酵陳化。一般的茶廠只要保證原料的品質和能將各茶山的茶菁按消費者的喜好進行拼配即可生產。而熟普洱茶則不然。簡單的講,熟普洱茶的製作過程就是:殺青-揉捻---乾燥-增溼渥堆-壓制成品-乾燥脫水。但在生產過程中技術含量是極高的,除溫度溼度要求外,它對生產環境、水質、酵種等都有嚴格的要求,熟普洱茶的工藝技術是茶廠的核心機密。 所以我認為看個人體質的話什麼時候喝都比較適合!

普洱茶的製作和工藝哪年形成的

普洱茶的主要工藝是渥堆發酵。1973年,中國茶葉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最先在昆明茶廠試製普洱茶熟茶,後在勐海茶廠和下關茶廠推廣生產工藝。渥堆發酵後的普洱茶加速了普洱茶的陳化。渥堆奪去了普洱茶的一些東西,也賦予了普洱茶一些有益的元素,使茶性更加溫和。經過後發酵,普洱茶幹茶呈深褐色,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紅褐均勻。

普洱茶熟茶的工藝為:雲南大葉種茶鮮葉→萎凋→殺青→揉捻→晒乾→蒸壓→乾燥→溼水渥堆發酵→反覆翻堆→出堆→解塊→乾燥→分級→蒸壓成茶餅→乾燥攤晾。

有誰知道普洱茶發展的歷史?

唐代之前

在商朝時期,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先祖就已經開始有製作茶葉的歷史了,周朝時期他們還將茶葉進獻給周武王,不過那時的茶葉並不是叫普洱茶這個名字。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征討孟獲的過程中,軍隊深入密林之中,由於不瞭解當地的環境,密林中瘴氣很重,加之士兵不習慣環境,很多都病了,當地的居民告訴諸葛亮喝普洱茶可以治癒,後來諸葛亮就讓大軍都喝茶,士兵的病情好了很多,後來成功降服了孟獲。

唐代至清代時期

到了唐代,茶馬貿易發展起來,普洱茶從普洱地區通過茶馬古道傳向內陸地區與世界的許多角落,促進了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宋朝時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不過到了明朝後期普洱茶才真正的命名為普洱茶。清朝末期由於戰爭等原因,加之印度,斯里蘭卡等國茶葉的發展,普洱茶產量下降。

清朝之後

到了時期,由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緣故,雲南茶葉產量急劇下降,普洱茶也隨之降到了低谷。解放後,普洱茶的產量慢慢回升,到現在,普洱茶的發展邁進了新的篇章,創造了雲南茶史的最大輝煌。

普洱茶有多久的發展歷史了?

答:普洱茶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1、普洱茶簡介:

又名滇青茶,屬於黑茶類,因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晒青茶為原料,使用亞發酵青茶製法,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成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沖泡五六次後仍有香味。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地區。該地具有終年雨水充足、雲霧瀰漫、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無汙染等優勢。

2、普洱茶歷史發展:

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在其所著《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

宋朝李石在他的《續博物志》一書也記載了:“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菽姜烹而飲之。”從茶文化歷史的認知,茶興於唐朝而盛於宋朝。

元朝時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於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洱一詞首見於此。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這個詞,該書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普茶”一詞首次見諸文字。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亦有“普洱茶出雲南普洱”的記載。

明朝,茶馬市場在雲南興起,來往穿梭雲南與之間的馬幫如織。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許多城市。以普洱府為中心點,透過了古茶道和茶馬大道極頻繁的東西交通往來,進行著龐大的茶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記》:“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時。”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載,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就已種茶。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屬思茅廳界內。普洱府思茅廳是當時茶葉貿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葉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經過帆工精製後,運銷國內外,故稱普洱茶。普洱茶是清代雲南進貢朝廷的貢品,雍正年間以來,向皇帝進貢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辦的。

由於中國近代戰亂頻繁,雲南茶葉全面萎縮,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產量降到了5萬擔,商品量僅2萬擔。

新中國誕生後,雲南茶葉獲得了新生。1998年產量達155萬擔,出口20多萬擔,創匯2250萬美元,創造了雲南茶史的最大輝煌,茶類由1950年的單一晒青發展到炒青綠茶、工夫紅茶、ctc紅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優茶、藝術品茶等。2003年3月雲南省標準計量局於公佈普洱茶的定義:“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晒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2008年5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以總局2008年第60號公告批准普洱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地理標誌產品 普洱茶》國家標準也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於2008年8月5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准釋出公告2008年第10號(總第123號)批准釋出,於2008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普洱茶起源於什麼時候 普洱茶起源於哪個時候

1、普洱茶由地名而得名於明代,明代大量的移民名進入雲南,雲南茶葉的製作技術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也為普洱茶興盛於清代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古普洱的地方一至到元朝末都沒有單獨設府,也就沒有普洱”地名,到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用“普洱”為地名。因而在普洱茶界,把普洱茶說成在周朝就有,或者起源於唐,興盛於宋都有點形而上學,經驗主義至上了。

普洱茶什麼時候有生茶和熟茶區分時間

普洱茶什麼時候有生茶和熟茶區分時間?

普洱茶是中國茶文化中的一種,是雲南省產的一種發酵茶。普洱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生茶,也叫青餅,另一類是熟茶,也稱熟餅。那麼普洱茶什麼時候有生茶和熟茶的區分呢?下面將詳細介紹。

普洱茶的歷史

普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時期。在南詔、大理等地區的古代民族中,普洱茶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明代初年,普洱茶流傳至雲南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多年的演變和發展,普洱茶被歸納為綠茶、紅茶、白茶、黑茶之一。其中,普洱茶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能夠降血壓、減肥、降脂、解酒等。

生茶和熟茶的區別

生普洱茶是指未經過人工堆肥加工,以天然方式發酵並儲存的新鮮茶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生茶可以看做是青茶的一種,由於發酵不夠完全,茶葉中的鮮味和生氣依舊很濃烈,茶水中含有的各種營養物質也更加豐富。

而熟普洱茶是經過加工處理的,茶葉會被堆放在密閉的場所中進行人工發酵,促使茶葉中的鞣酸等物質與氧氣發生反應,茶葉的顏色、香味和口感等方面也相應有所改變。

區分生茶和熟茶的時間

普洱茶區分生茶和熟茶,通常是根據它們的製作時間。生茶一般會在每年的3月至5月進行製作,而熟茶則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二月進行製作。

當然,這只是一般的時間區分,並不是普遍的情況。根據具體的習慣和製茶工藝,生茶和熟茶的製作時間也會有所調整。但總的來說,這個時間區分是較為常見的。

結尾

總之,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區分主要是根據其製作工藝和儲存方式來進行的。生茶非常適合茶友們收藏和品鑑,而熟茶則更加適合初次接觸普洱茶的人群。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洱茶的口感和品質會越來越好,尤其是像普洱茶這樣需要長時間陳化才能達到更好品質的茶葉來說,越老越貴也就更為合理。

標籤: 哪一年 熟茶 普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85n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