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阿詩瑪是什麼人簡介

阿詩瑪是什麼人簡介

阿詩瑪是什麼人簡介

阿詩瑪是中國內地一位著名的民族流行歌手,出生於貴州省銅仁地區,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她的代表作品有《天路》、《卓瑪姐妹》、《和風》等,曾獲得多項音樂獎項和榮譽。阿詩瑪以其清新脫俗的形象和獨特的嗓音備受觀眾喜愛,同時也是中國藏族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了音樂事業外,她還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並擔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親善大使。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阿詩瑪是哪個民族?

是彝族。

阿詩瑪,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傳統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素材的特殊價值。

歷史淵源

阿詩瑪的原形態是用撒尼彝語創作的,是撒尼人民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撒尼人聚居區,分為南北兩個大同小異的流派。

擴充套件資料:

演唱方式

撒尼民間的阿詩瑪主要以演唱形式傳播,其演唱時有不同的旋律和不同的調式。在悲傷的場景裡用帶有傷感的旋律演唱;在喜慶的場景裡,用帶有歡快的旋律演唱。

傳承人王玉芳的阿詩瑪傳唱以傳統曲調為主,內容卻不乏即興發揮。比如唱到勞動片段時,有時她會一邊編麻繩一邊唱歌,大意是好好織麻獻給國家。

小調、曲調不斷重複,歌詞時有即興發揮。這也就是王玉芳自己所說的“想怎麼唱就怎麼唱,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唱”。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阿詩瑪

阿詩瑪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人物?

阿詩瑪是彝族的人物。

《阿詩瑪》是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敘事長詩。它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醜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006年,阿詩瑪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根據《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載,彝族自稱"尼",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毛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的雲、貴、川三省,總人口約900多萬,中國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越南、寮國、緬甸等國還有近百萬人口。

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祖、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尼頗等自稱。上述自稱中,諾蘇、聶蘇、納蘇、聶祖在彝語中本義完全相同,因方言差異用漢字表音寫出時不同。諾蘇是彝族當中最大一支(其自稱簡稱也通用"尼"、"諾"),主要分佈在四川涼山地區。各地彝族方言間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同或相似詞彙,有相同或相似的語法結構,普遍都存在宗教儀式主持者"畢摩",有共同的傳統節日"火把節"。

“阿詩瑪”是什麼人

阿詩瑪是雲南彝族人。

雲南阿著底地方有個彝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愛 。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厚禮前去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

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

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

阿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並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沒。洪水過後,阿黑悲憤絕望地呼喚著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身成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阿詩瑪是哪個民族的人物

阿詩瑪出自雲南省石林彝族,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中的主人公。作為彝族人民口口相傳的阿詩瑪,她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醜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精神。

阿詩瑪植根於石林彝族撒尼人群體的文化傳統或文化歷史之中,在該民族群體中起著確認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張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詩瑪也是被認同的中華民族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女性形象之一。對於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

阿詩瑪的故事,彝族民間的傳說故事,由彝族人民創作,《阿詩瑪》起源時間,學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認為萌發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時期,形成於封建社會時期。

故事:阿詩瑪是個聰明美麗而又能幹的農家姑娘,當地有財有勢的熱布巴拉,定要娶她給自己的兒子做媳婦。阿詩瑪不肯,熱布巴拉就派人搶她。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阿黑和熱布巴拉家鬥智比武,得到勝利。

終於把阿詩瑪救出來。可是熱布巴拉不甘心,求崖神放水淹死兄妹倆。可愛的姑娘阿詩瑪被水沖走了,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阿詩瑪並使她變成了石峰,變成了回聲神。撒尼人懷戀她,叫喚她的名字,山谷裡就傳來她的回聲。

擴充套件資料:

和阿詩瑪人物有關的作品有:長詩《阿詩瑪》、電影《阿詩瑪》、音樂劇《阿詩瑪》、連環畫《阿詩瑪》等等作品。在據悉,經過幾代人的持續發掘和整理,敘事長詩《阿詩瑪》整理髮表60多年來,先後被譯成英、法、日、韓等十餘種文字在世界許多國家傳播。。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屆國際音樂最佳舞蹈片獎。自此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搬上熒屏,開始享譽海內外。從那時起,一個勤勞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強權的阿詩瑪形象,活在了國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菸和景點。

阿詩瑪的故鄉是彝族。彝族作為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彝族主要分佈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詩瑪

中國網——石林:阿詩瑪的故鄉

阿詩瑪是什麼人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的傳說人物。

傳說:

從前,在阿著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便給她取名叫“阿詩瑪”。阿詩瑪姑娘不僅長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

在火把節上,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

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阿黑聞訊,日夜兼程趕來救阿詩瑪。

狠毒的熱布巴拉父子不肯罷休,勾結崖神,乘阿詩瑪和阿黑過河時,放洪水捲走了阿詩瑪。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阿詩瑪並使她變成了石峰,變成了回聲神。

擴充套件資料

阿詩瑪的傳承:

1、阿詩瑪的文化的傳承:阿詩瑪以民間口頭敘事的形式呈現出來,做為該地區民間文學的代表之作,在傳承和交流中多多少少也發生著變異和融合,民間文學與民間傳說所表現出來的地域性,口頭性和變異性在這部神話史詩中也體現出來。

2、阿詩瑪的故事傳承:在路南石林彝族地區,總共流傳下來的有40多個版本,每一個彝族村子,都有自己的阿詩瑪,每個版本的故事概述,結局都各有不同。

3、阿詩瑪的精神傳承:文化來源於生活,民間文學來源於民間文化生活和生產活動。亦如阿詩瑪故事中所傳達的精神思想,以成為地域民族的一種精神象徵和人生標杆,默默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勇敢的追求很好的生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詩瑪

阿詩瑪是什麼族?

問題一:阿詩瑪是什麼民族是什麼人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分支中的人物。現在已經成為彝族姑娘們的代稱,下面附上關於阿詩瑪的故事。

在一個叫阿著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她繡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阿黑是個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他的父母在他12歲時,被土司,相繼死去。他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一天,他為主人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密林大管申挨凍受餓,受盡了驚駭,因怕主人責罵,不敢回去。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詩瑪,她把阿黑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為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漸漸地,阿黑長成了大小夥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撤尼小夥子的榜樣。

問題二:阿詩瑪是哪個民族? 彝族。去雲南旅遊的話導遊一般都會跟你說,彝族的地方男的就叫阿黑哥,女的叫阿詩瑪 在大理的白族男的叫阿鵬哥,女的叫金戶;在麗江的納西族男的胖金哥,女的胖金妹。

問題三:阿詩瑪是什麼人 阿詩瑪--彝族撒尼人的經典性傳說

從前有個叫阿著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繡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阿黑是個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他的父母在他12歲時,被土司,相繼死去。他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一天,他為主人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密林大管申挨凍受餓,受盡了驚駭,因怕主人責罵,不敢回去。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詩瑪,她把阿黑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為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漸漸地,阿黑長成了大小夥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撤尼小夥子的榜樣。人們唱歌誇讚他道:

圭山的樹木青松高,

撒尼小夥子阿黑最好,

萬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過虎膽。

阿黑十分勤勞,很會種莊稼。他在石子地上開荒種包穀,包穀比別人家的長得旺,包穀穗也比別人家的長得長。他上山砍柴,比別的小夥子砍得多。他從小愛騎光背馬。他調理的馬,騎起來矯健如飛。他挽弓射箭,百發百中。他的義父格路日明,把神箭傳給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歡唱歌,他的歌聲特別嘹亮。他喜歡吹笛子和彈三絃,他吹的笛聲格外悠揚,他彈的弦子格外動聽,不知吸引過多少姑娘。這年火把節,阿詩瑪與阿黑互相傾吐了愛慕之情以後,這對義兄妹便雙雙訂了親。

一個街子天,阿詩瑪前去趕街,被阿著底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詩瑪做媳婦。他回家央求父親熱布巴拉,要父親請媒人為他飢親。熱布巴拉早就聽說過阿詩瑪的美名,他馬上答應了兒子的請求,請了有權有勢的媒人海熱,立即到阿詩瑪家說親。海熱到了阿詩瑪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頭,誇熱布巴拉家如何如何好,怎麼怎麼富,阿詩瑪嫁過去怎樣怎樣享福……阿詩瑪聽了之後說:熱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鮮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渾水一起蹬,綿羊不能伴豺狼。 阿詩瑪的回答,惹惱了海熱,他威脅道:熱布巴拉家是阿著底有錢有勢的人家,熱布巴拉的腳跺兩跺,阿著底的山都要搖三搖,阿詩瑪要是不嫁過去,當心丟了家。阿詩瑪不管海熱怎樣威脅利誘,就是不嫁。

轉眼間,秋天到了,阿著底水冷草枯,羊兒吃不飽肚子,阿黑要趕著羊群到很遠的滇南熱地方去放牧。臨走時,阿黑向阿詩瑪告別,他們互相勉勵,互相囑咐,依依不捨。阿黑走後,熱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搶走了阿詩瑪。想讓阿詩瑪磕了頭,吃了酒,來了客,生米做成熟飯,不嫁也得嫁。阿詩瑪忠於她與阿黑的愛情,她被搶到熱布巴拉家以後,在熱布巴拉夫婦的威利誘面前,始終不從,拒絕與阿支成親。財主捧出金銀財寶,指著穀倉和牛羊對阿詩瑪說:你只要依了阿支,這些都是你的。阿詩瑪瞧也不瞧,輕蔑地說:這些我不稀罕,我就是不嫁你們家。阿支繃著瘦猴似的臉,眨巴眨巴眼睛,惡狠狠地罵道:你不答應嫁給我,就把你家趕出阿著底!阿詩瑪毫不畏懼地說:大話嚇不了人,阿著底不屬於你一家的。熱布巴拉見阿詩瑪軟硬不吃,惱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詩瑪,把她打得遍體鱗傷。熱布巴拉......>>

問題四:阿詩瑪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人物?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族 阿詩瑪是當地少數民族對女孩的稱呼 阿詩瑪所在地是雲南昆明石林 那裡是個風景區

問題五:阿詩瑪是哪個民族 《阿詩瑪》是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敘事長詩。

問題六:阿詩瑪是哪個民族的人物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族 阿詩瑪是當地少數民族對女孩的稱呼 阿詩瑪所在地是雲南昆明石林 那裡是個風景區

問題七:阿詩瑪是什麼人 是彝族的一個傳說,只是一個女孩的名字。

從前有個叫阿著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

問題八:阿詩瑪是什麼意思? 雲南著名景區――石林內,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著一座的石峰――這就是著名的阿詩瑪石峰。阿詩瑪石峰每天都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留影。石峰那頎長高挑的身段,風姿綽約的動人體態,還有那包頭衫,身後的揹簍,真像一位彝族撒尼少女!

“阿詩瑪”是雲南石林(原路南)彝族自治縣彝族撒尼人著名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一位美女主人公的名字。傳說,從前在阿著底地方,貧苦的石林彝族撒尼人家――“格路日明”家生了個美麗的姑娘,她的爹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頂珍貴閃光,就給她取名叫“阿詩瑪”,也就是金子的意思。在彝族語中,“阿詩瑪”又是姑娘的意思,當地彝語的意思是像金子一般那樣閃光的女人或漂亮得像一朵豔麗的金色瑪伊花。

彝族喜金,金是彝族“三色圖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四川大涼山彝族稱為“阿史”,雲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稱為“阿詩”。“阿詩瑪”,四川大涼山彝族稱為“阿史莫”。“阿詩瑪”和“阿史莫”中的“瑪”、“莫”都是彝族人名取名方法中對女性名字的專用或特殊用法。

稱女孩為“阿詩瑪”或“阿史莫”,是特指“美麗善良吉祥如意的姑娘”的意思。

問題九:阿詩瑪是什麼民族是什麼人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分支中的人物。現在已經成為彝族姑娘們的代稱,下面附上關於阿詩瑪的故事。

在一個叫阿著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她繡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在這年的火把節,阿詩瑪向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阿黑是個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他的父母在他12歲時,被土司,相繼死去。他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一天,他為主人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密林大管申挨凍受餓,受盡了驚駭,因怕主人責罵,不敢回去。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詩瑪,她把阿黑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為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漸漸地,阿黑長成了大小夥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撤尼小夥子的榜樣。

問題十:阿詩瑪是哪個民族? 彝族。去雲南旅遊的話導遊一般都會跟你說,彝族的地方男的就叫阿黑哥,女的叫阿詩瑪 在大理的白族男的叫阿鵬哥,女的叫金戶;在麗江的納西族男的胖金哥,女的胖金妹。

阿詩瑪是什麼人?有什麼傳說?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

小石林有一個“阿詩瑪”石,風風雨雨,她都在那裡翹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來。

相傳土司熱布巴拉家向阿詩瑪家提親,沒有結果,便把阿詩瑪搶走。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從遠方牧場匆匆回去救阿詩瑪。回到家後,阿詩瑪已被搶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騎上神馬跨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趕到熱布巴拉家。經過幾番周折,終於救出了阿詩瑪。

阿詩瑪和阿黑哥歡天喜地,騎馬踏上歸途。他們不知走了多少路、跨過幾條溝、翻了幾座山。天黑下來了,風大起來了,為了早日到家,他們顧不上這些,還是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一陣亂風過後,天上烏雲滾滾,四野雷聲隆隆,眼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他們只好雙雙下馬,但在黑夜裡什麼也看不見,結果兩人迷了路。這時風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見,喊是喊不應。山洪下來,水越來越深,他倆走散了,誰也找不到誰。洪水漸漸退去後,阿詩瑪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兩人都已迷失方向。他們正犯愁時,一隻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們飛來。蜜蜂圍繞他們轉了三圈後,開始講話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來家歇,我家就在巖洞中。”於是阿詩瑪同阿黑哥朝著小蜜蜂飛的方向走去。

蜜蜂領著阿黑和阿詩瑪進了石林,這裡又溼又滑,阿詩瑪伸手想找個癩石頭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來了。她只好傷心地對阿黑哥說:“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豬、白公雞,拿來祭獻神爺。”

阿黑哥聽後,又傷心又著急,他擦乾眼淚,又翻過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條河,最後找來白公雞,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豬。沒辦法,他只好找來一頭黑豬,又到山上挖來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漿,塗在黑豬身上充白豬,這樣白豬和白雞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興興準備回石林時,由於連日奔波太疲倦了,爬過最後一座山後,一坐下來便睡著了。這時,沒斯帕瑪(老天爺)又下起一場大雨,雨水把他從夢中澆醒,過去看豬時,黑豬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衝得乾乾淨淨。崖神祭不成了,阿詩瑪也救不下來,阿黑後悔莫及,他呼天喚地大哭一場,但崖神不鬆手,阿詩瑪就永遠粘在那塊大石頭上。天長日久,在雨水的不斷沖刷下,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阿詩瑪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當時把白豬衝成黑豬的那場雨水積下的。

阿詩瑪什麼意思?

阿詩瑪,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阿詩瑪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醜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006年5月20日,阿詩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Ⅰ—28。

擴充套件資料:

阿詩瑪相關延伸:故事片《阿詩瑪》

其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音樂歌舞故事片,由劉瓊執導,楊麗坤、包斯爾主演,從1964年開始曾在小範圍內放映,於1979年元旦在中國公映。

該片根據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間敘事長詩改編,講述了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2]。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詩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詩瑪

阿詩瑪的傳說簡介50字

阿詩瑪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

阿詩瑪的原形態是用撒尼彝語創作的,是撒尼人民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撒尼人聚居區,分為南北兩個大同小異的流派。《阿詩瑪》源遠流長。

主體思想

阿詩瑪共十三章,各章以塑造阿詩瑪這一人物形象為中心來展開故事情節。從阿詩瑪出生、成長、熱布巴拉家託海熱說媒、搶親、再到阿詩瑪坐牢、拔箭被救、以及回聲、將阿詩瑪的“一生一死"悲劇命運抒寫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動人心魄。在不屈不撓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阿詩瑪身上,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詩瑪在人民中間廣為傳唱,其藝術魅力歷久彌新。 

雖然,有關阿詩瑪傳說的版本內容繁多,可是不管是哪種版本都表現了阿詩瑪和阿黑之間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塑造了美麗善良、勤勞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詩瑪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強意志,歌頌了彝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反抗勢力的鬥爭精神。

阿詩瑪的人物形象分析

阿詩瑪的人物形象分析

阿詩瑪,聰明、美麗,她出生和成長在一個純樸、善良的勞動人民的家庭裡。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培養和造就了她勤勞、勇敢的可愛性格。她剛出生時, “臉洗得像月亮白,/身子洗得像雞蛋白,/手洗得像羅卜白,/腳洗得像白菜白”。這樣,阿詩瑪生下剛滿三天, “哭的聲音像彈口弦,/母親給她梳頭髮,/頭髮像落日的影子”。她三個月就會笑,笑聲像知了叫一樣。五個月就會爬,爬得像耙齒耙地一樣。七個月就會跑,跑得像麻團滾一樣。阿詩瑪長到六、七歲 就會坐在門檻上,幫母親繞麻線了;長到八、九歲,就會把網兜背在背上, “拿著鐮刀挖苦菜去了”;長到十五歲,就會織麻。她“織好一段布,/顏色白花花,/像尖刀草一樣寬,像棉布一樣密扎”。她“繡出的花鮮豔賽山茶”,她“趕的羊群,白得像秋天的浮雲”。她真是一朵開在“清水河旁”的好花。人們熱愛阿詩瑪,喜歡阿詩瑪,稱讚她是“千萬朵山茶花中最美的一朵,/千萬個撒尼姑娘中最好的一個”。

阿詩瑪的聰明美麗、她的勤勞勇敢,使得許多小夥子傾心於她,悄悄地愛上了她。

她有著自己的戀愛觀,她用歌聲表達著她理想中的愛人: “兩股水到頭要淌在一起,“直樹不彈線,/彎樹彈墨線,/他的心和直樹一樣直,/我喜歡像直樹那樣的人。”阿詩瑪這樣的愛情觀集中體現了她身上的全部優美品德,這也正是撒尼人民選擇物件的標準。

“清水不願和渾水在一起。/我絕不嫁給熱布巴拉家,/綿羊不願和狼作夥伴,/我絕不嫁給熱布巴拉家。”雖然,她被蠻橫地搶去,受盡了折磨,甚至被關進了黑牢。但她仍然不屈服,她高聲唱道: “你家穀子堆成山,/我也不情願,/你家金子堆成山,/我也不稀罕。”熱布巴拉的爪牙海熱威脅說:“熱布巴拉說的話,/好比岩石壓著嫩樹芽,/熱布巴拉想要娶你,/你不願嫁也得嫁。”但阿詩瑪蔑視權貴,誓不俯就,針鋒相對地說: “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個不嫁”,顯示了生死無畏的氣概,與熱布巴拉家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阿詩瑪在神奇、勇敢的哥哥阿黑的援救下逃出了熱布巴拉家的黑牢。但是狠毒的熱布巴拉並不甘心,又去央告崖神發大水以阻擋阿詩瑪的去路。純潔的阿詩瑪終究未能逃出熱布巴拉的毒手,在歸途中被洶湧的洪水吞噬了年輕的生命,但是阿詩瑪的不屈的反抗意志和追求自由的願望,卻化成了“日滅我不滅,/雲歇我不歇,/我的靈魂永不散,/我的聲音永不滅”的山谷回聲而永留人間,成為鼓舞撒尼人民反抗,追求自由的光輝形象。阿詩瑪永遠活在撒尼人民心中。

標籤: 阿詩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rn9y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