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托是幹什麼用的

茶托是幹什麼用的

茶托是幹什麼用的

茶托是放置茶杯的器具,它的主要用途是保護桌面或茶具,避免茶杯或茶具直接接觸桌面,同時也可作為裝飾品。茶托通常由陶瓷、玻璃、金屬等材質製成,形狀和大小各異,有些茶托還配有掛件,可以掛在茶壺或茶杯上,美觀實用。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托是什麼

茶托

chá tuō 英文saucer

用以襯墊茶杯的碟子。

古代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亦稱“瓷盞託”。始

於南朝。唐代逐漸增多,盞託託口一般較矮,口沿捲曲作荷葉形;茶碗則作花瓣形。宋代南北瓷窯普遍燒製,盞託幾乎成了茶盞的固定附件,託圈增高。明代盞託呈船形,又叫“茶舟”、“茶船”。清代盞託則作圓形。

南朝茶托: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和飲用茶葉最早的國家。隨著飲茶習俗的普及,茶盞的造型、釉汁、裝飾也漸趨多樣化,出現了由茶盞和托盤配套的茶托。以往陶瓷界認出為茶托起源於唐朝,但江西省吉安縣南朝齊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墓葬中出土的青瓷茶托則修正了這一結論。

這套茶托的茶盞高8.2釐米,口徑15.5釐米,底徑6.8釐米,其外壁飾仰蓮紋兩層;托盤高4.3釐米,口徑22.2釐米,底徑10.2釐米,盤心凸起一個用以承託茶盞的圓圈,圈外鋪開蓮瓣紋兩層。盞與託的蓮瓣裝飾相合成整個構圖,恰似一朵傲然盛開的蓮花。

除吉安縣外,南昌及福建建甌等地也先後出土過青瓷茶托,可見這種茶具在當時已很流行

茶托的意思茶托的意思是什麼

茶托的詞語解釋是:用以襯墊茶杯的碟子。

茶托的詞語解釋是:用以襯墊茶杯的碟子。結構是:茶(上下結構)託(左右結構)。注音是:ㄔㄚ_ㄊㄨㄛ。拼音是:chátuō。

茶托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檢視計劃詳細內容】

⒈用以襯墊茶杯的碟子。引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八:“_木犀_樹之幹大者,可以旋為盂蓋、茶托種種器用,以淡金漆飾之,殊可佳也。”《金瓶梅詞話》第七六回:“他才放下茶托兒,與我磕了四個頭。我與了他兩枝金花兒。”

二、國語詞典

用來承託茶杯、茶碗的小碟子。

三、網路解釋

茶托茶托,是指在酒吧,茶館,咖啡廳等高消費的場所,安排“服務員”上網與人聊天,以交朋友等理由為誘餌,誘騙他人至酒吧,茶館等地方消費高價酒水和飲料,所謂的“服務員”就是“茶托女”。茶托也是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始於南朝。

關於茶托的成語

茶飯無心清茶淡飯全盤托出端茶送客託物引類託於空言託物感懷浪酒閒茶

關於茶托的詞語

展轉推託酒後茶餘託物感懷端茶送客清茶淡飯全盤托出託缽沿門六尺之託茶飯無心託於空言

關於茶托的造句

1、我們希望購買不同形狀並繪有彩色圖案的優質茶杯和茶托。

2、老人站了起來,慢慢地數著茶托,打口袋裡摸出一隻裝硬幣的起夾子來,付了酒賬,又放下半個比塞塔作小賬。

3、女侍者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4、那把茶壺配有一個可以接滴水的茶托。

5、他放下茶托,把杯子倒滿了白蘭地。

點此檢視更多關於茶托的詳細資訊

我想請問一下這個茶壺下面的茶托是什麼

茶托是茶盞下面的盤狀的器皿,在茶托的有圈座,可以承託盞碗,它的別稱還有托子、託盞、碗託、茶舟、茶船等。

每當說到茶具,茶壺以及茶杯總是受人提及最多的,而茶托就像一隻奔跑在沙漠中的螞蟻。然而,古往今來,茶托的配角地位卻不可撼動。

喝茶的時候,有茶托可以避免燙手也不用擔心茶湯濺到身上。

茶托受人器重,是從古代就開始的。古時候用金銀或者是名瓷製成的茶托是貴族茶人們的深愛之物。

古人喝茶用茶盞茶托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茶盞是飲茶的用具,它的基本器型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飯碗小,比酒杯大。茶托也是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

魏晉南北朝。依據是1964年在湖南長沙砂子塘東晉墓出土了青瓷盞託。杭州的中國茶葉博物館亦收藏有東晉的帶盞託的青瓷碗。唐朝帶盞託的茶碗已經備受青睞,並且茶盞開始配有盞託。茶盞託的款式造型也已經達到形式多樣了,所使用的材料也不一而足,並且已經發展成為專用飲茶的器具。

宋代飲茶之風盛行,為適應鬥茶需要,盞託得到極大的發展。此時的茶盞已經成為宋代典型的飲茶器,其形制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口沿較直,小淺圈足,斜弧腹;另一種則是撇口,像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

擴充套件資料:

明代盞中早期多小折沿、深腹、高深圈足。中晚期多小撇口、深腹、上闊下窄、圈足較淺,盞託裝飾多繪釉上青花圖案,亦有鬥彩、五彩和單色釉裝飾,還有裝飾華麗的銅胎掐絲琺琅茶托。與前朝不同的是,明代後茶盞託又在盞上加蓋,既增加了茶盞的保溫性,品飲時更是增添了一份喝茶的情趣。

清代茶盞大多為圓形,敞口、弧形腹壁,圈足前期高、大、深,後期相對低、小、淺,皆修制規整,盞還製作有把手,製作材料多樣化,除了瓷盞託外,還有仿前朝的漆盞託、銅胎掐絲琺琅盞託等,並且茶盞與茶托相比更縮小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茶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茶托

茶托有什麼用?

茶托 :用以襯墊茶杯的碟子。 http://bk.baidu.com/view/1055779.htm

茶具裡面六個小茶杯是幹什麼用的

茶具裡六個小茶杯是用來喝茶水的。

一、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二、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則於置茶時, 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三、蓋碗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四、茶盤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 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五、茶則的使用方法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六、茶挾的使用方法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七、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針的使用方法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九、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我用自動電爐。

茶托有什麼作用?

因為茶宜“乘熱連飲”,茶碗很燙,所以要在碗下加託。西安唐代曹惠琳墓出土有白瓷盞託以及在當地發現的7件銀質鎏金茶托,刻銘中自名為“渾金塗茶拓子”字樣。

這些茶托上的託圈較低,與晚唐茶托制式不同。

晚唐時,茶托上的託圈已增高,有的是在托盤上加了一隻小碗,湖南長沙銅官窯、浙江寧波和湖北黃石的唐墓中均曾有這類茶托。託上所承之茶碗,為圈足、玉璧足或圓餅狀實足的各種弧壁或直壁之碗。長沙石渚窯的唐青釉圓口弧壁碗,有的自名為“茶”。

茶道各個茶具的作用

茶道各個茶具的作用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範圍。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各個茶具的作用,一起來看看。

   茶道各個茶具的作用

  茶壺(或蓋碗、蓋杯)茶杯(還有用聞茶香味的聞香杯)---壺與杯是泡茶的基本茶具。

  茶盅(公道杯)——方便茶湯和茶渣的分離,使茶湯濃淡均勻。

  茶船(茶池)——用以盛壺。

  茶銜(茶漏)——用以導茶葉入茶壺。

  茶夾——用以夾杯。

  茶荷——用以置茶入壺。

  茶巾——用以擦乾。

  渣匙——用以從壺去渣。

  計時器——用以計時。

  茶巾盤——用以置放茶巾及茶夾、茶匙等。

  茶盤——用以端茶奉客。

  茶托——用以托杯,不會燙手。

  電水壺——用以燒熱水。

  保溫瓶——用以供水。

  茶葉罐——用以存放茶葉。

  茶車——是各項茶具的家,也是泡茶者的舞臺。有各種設計不同的茶車、茶枱。

   如何泡好茶

  首先,要泡好茶,你要根據不同茶類選水。沖泡綠茶,最好還是選用純淨水或是優質的礦泉水。對於我們時常會遇到的漂氣味過重的自來水,最好是先放置半天,澄清後再拿來燒水泡茶。

  其次,要泡好茶,還要掌握茶葉用量。掌握茶葉用量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異,因地而異。飲茶者是茶人或勞動者,可適當加大茶量,泡上一懷濃香的'茶湯;如是腦力勞動者或初學飲茶、無嗜茶習慣的人。可適當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湯。家庭泡茶通常是憑經驗行事,一般來說,每克茶葉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為好,但茶類不同,用量不一。倘用烏龍茶,茶葉用量要比一般紅、綠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沖泡全卻要減少一半。

  再次,要泡好茶,泡茶時間的長短至關重要。茶葉沖泡時間的長短,對茶葉內含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紅、綠茶經沖泡三至四分鐘後飲用,獲得的味感最佳。時間少則缺少茶湯應有的刺激味;時間長,喝起來鮮爽味減弱,苦澀味增加。只有當茶葉中的維生素、氨基酸、咖啡鹼等有效物質被沸水沖泡浸提出來後,茶湯喝起來才能有鮮爽醇和之感。細嫩茶葉比粗老茶葉沖泡時間要短些,反之則要長些;鬆散的茶葉、碎末的茶葉比緊壓的茶葉,完整的茶葉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長。對於注重香氣的茶葉如烏龍茶、花茶,則沖泡時間不宜長。而白茶加工時未經揉捻,細胞未遭破壞,茶汁較難浸出,因此其沖泡的時間相對延長。

  通常茶葉沖泡的第一次,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5%左右,第二次為30%,第三次為10%,第四次就只有1%~3%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等,第一次沖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無幾了。香氣滋味也是頭泡香。

;

茶船它作用有哪些?

茶船也被稱為茶盤,如船一樣,承託著茶壺、茶杯、濾網等茶具,存放或匯出廢水,雖然在茶桌上是配角,但作用卻非常大。茶船的種類非常多,材質有木質,如花梨木、雞翅木、檀木或是竹木;有陶瓷的;有各種石頭製成的,如各種硯石、烏金石、玉石等。茶船的形狀、裝飾各異,選擇餘地很大。選購時注意,茶船有2、3人用的,也有4、5人或6人以上用的大茶船,購買時應考慮自己安置茶船地方的大小、使用人數的多少。另外還要考慮茶船的使用壽命,各種材質茶船的特殊性,考慮木質茶船可能開裂的問題、石茶盤質地堅硬的情況、倒出水或匯出水是否方便、順暢等。隔熱的作用。上放置水壺,茶壺和茶杯三在高溫物體過程泡茶,起到保溫的作用,可避免桌面因為溫度過高而燙壞的情況,有效地保護了茶几。

茶船是什麼東西

“茶船”,又名“茶托”或“盞託”,亦稱茶托子、茶拓子。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中國茶具的一種。茶船始於南朝。其用途以承茶盞防燙手之用,後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

茶船有盤狀、碗狀、夾層狀三種類型。盤狀的,船沿比較矮小,整體造型呈盤狀,側平視之時茶壺形態可以完全展現出來。碗狀的,船沿較高,側平視之時只能看見茶壺的上半部。夾層狀的茶船,被製作成雙層,上層有很多排水的小孔,沖泡溢位的水可通過小孔流人下層,並且有出水口,夾層中積聚的水可以很容易地倒出。

茶船除了能起到防止茶壺將桌面燙傷、沖泡茶葉的水濺到桌面的作用之外,有的時候還用作“溼壺”、“淋壺”時蓄水之用、觀看葉底之用、盛放茶渣和涮壺水的時候還用作“溼壺”、“淋壺”時蓄水之用、觀看葉底之用、盛放茶渣和涮壺水之用,還能增加美觀度。

茶船的歷史由來

清代寂園叟《陶雅》中提到:“盞託,謂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盞則託作圓形而不空其中。宋窯則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頗樸拙也。”可見船形茶托出現於明代。在茶具這個龐大的家族中,茶船雖處於從屬地位,卻不可或缺。

此外,黃河故道還有茶船畫舫。使遊客一面觀賞黃河故道兩岸風光,一面品相片,吃茶點、茶食,享受小曲與戲曲精彩片段。相關經典名句:“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茶船始於南朝。唐代逐漸增多,由盞託演變而來,據李匡義《資暇錄》卷下記載:“始建中(780-783年),蜀相崔寧之女以茶盅無襯,病其燙指,取子承之。既啜而盅傾,乃以臘環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環代蠟,進於蜀相。蜀相奇之,為制名而話於賓親,人人為便,用於代。是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狀焉。”

李匡義認為盞託最早出現於唐代,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喝茶時防止手指被燙而設計的。不過據瓷茶船考古材料證實盞託的出現應早於唐代,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的青瓷耳杯托盤。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茶船

標籤: 幹什麼 茶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0zg1.html